石菖蒲的民间传说.docx
《石菖蒲的民间传说.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菖蒲的民间传说.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菖蒲的民间传说石菖蒲的民间传说石菖蒲Acorus tatarinowii Schott.是天南星科多年生常绿草本。根茎横卧,直径5-8mm,外皮黄褐色。叶基生;剑状线形,长20-30cm,宽2-6mm,有的甚至达到一厘米,先端渐尖,暗绿色,有光泽,叶脉平行,无中脉。花茎高10-30cm,扁三棱形;佛焰苞叶状,长7-20cm,宽2-4mm;肉穗花序自佛焰苞中部旁侧裸露而出,无梗,斜上或稍直立,呈狭圆柱形,柔弱,长5-12cm,直径2-4mm;花两性,淡黄绿色,密生;花被6,花药黄色,花丝扁线形;子房长椭圆形。浆果肉质,倒卵形,长宽均约2mm。花期6-7个月。果期8月。原产中国长江流域以南地区,
2、特别适宜生长于山涧浅水石上,以及溪流旁的岩石缝中,可见其生命力之顽强及适应性强。当然,这与它的特殊的植株形态也有关。石菖蒲的根状茎于地下匍匐横走,细长而弯曲,分枝、密生环节,其上还生须根。它的叶从基部生出,似剑状,细条形,常绿而光亮。肉穗状花序圆柱形,花很小,四、五月时开黄绿色的花。对这些特性,明代王象晋写的群芳谱中记载:“乃若石菖蒲之为物不假日色,不资寸上,不计春秋,愈久则愈密、愈瘠则愈细,可以适情,可以养性,书斋左右一有此君,便觉清趣潇洒。”不但写出了石菖蒲顽强生命力的特性,也道出了石菖蒲自古就为人们喜爱,并常作案头清玩、摆设的情况。石菖蒲的确自古就为人们喜爱,其栽培历史十分久远。在公元前
3、6世纪之前的诗经中,就有“彼泽之坡,有蒲与荷”的记载,在礼记月令篇中亦有“冬至后,菖始生。菖百草之先生者也,于是始耕”的记载。历代文人也多有吟咏石菖蒲的诗作。如诗人杜甫的“风断青蒲节,碧节吐寒蒲”,姚思岩的“根盘龙骨瘦,叶耸虎须长”,陆游的“根盘叶茂看愈好”等诗句,都描绘了石菖蒲盘根错节,叶纤细多节、青绿可爱之态,置案头清供,当然潇洒有情趣。此外有诗人戚龙渊作诗云:“一拳石上起根苗,堪与仙家伴寂寥,自恨立身无寸土,受人滴水也难消。”更是写出了石菖蒲盘根结节屹立于山岩石缝之中的风骨气节。又有诗曰:“古涧坐菖蒲,根瘦节蹙密;仙人教我服,刀匕蠲百疾。阳狂华阴市,颜朱发如漆;岁久功当成,寿与天地华。”
4、说的是石菖蒲的根茎入药 ,服之可红颜黑发,延年益寿。至于说是“仙人教服”,这其中还有一段传说。古籍神仙传中记载:有一次汉武帝上嵩山,至山顶,忽然看见眼前一人,身高二丈,耳长垂肩,仙风鹤须,气度不凡。汉武帝急忙屈万驾之尊,上前施礼并问道:“仙者是何方人士,怎么会来到这里?”只听此老者回答说:“我是九嶷山中人也。听说中岳山山顶的石头上,生有一种草叫石菖蒲。此草一寸九节,吃了它可以长生不老。所以特地到这儿来采集它。”说完之后,突然不见了。汉武帝刚听完老者的话就突然不见了人,心中顿时大悟,他对左右侍臣说:“这个老者并不是自己想采食菖蒲,而是特意来告诉朕的。”神仙传中的这段记载虽然纯属传说,但服食石菖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石菖蒲 民间传说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729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