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
《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石钟山记优秀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石钟山记优秀教案石钟山记教案 教学目标:1.理清思路,把握课文重点字词及句式。 2.认识作者反对臆断,重视考察的观点。 3.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教学重点:重点字的词类活用、判断句式、宾语前置句。 教学难点: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熟读第一自然段,掌握第一自然段的重点实词的含义及特殊文言句式。 2. 明确作者的质疑和态度。 教学重点: 1. 理解“焉、鼓、是、鸣”等词语的意义。 2. 掌握省略句等文言句式。 教学难点:反复诵读,体会作者是怎样质疑的。 教学方法:诵读法、点拨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
2、石钟山记。提到苏轼相信同学们对他并不陌生,现在老师想请同学们各抒己见说一说你眼中的苏轼是什么样子的?是的,苏轼,一个如此响亮耀眼的名字,作为苏门之子,他与父亲苏洵一起扬名,甚至可以说是父因子显,光耀列宗;作为一个重情的丈夫,一首不朽的江城子令多少人为之潸然泪下;作为兄长,那首我们非常熟悉的为子由而作的水调歌头将手足情推向极致,那么作为父亲的苏轼会是什么样子的呢?看来大家对这个不是很了解,没关系,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到石钟山记中去看一看苏轼是怎样身体力行教育孩子的。 二文本解读:第一自然段 郦元的观点 1.首先请同学们集体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读的时候要注意做到读音准确,语速适中。“水经云,一二读”.
3、 明确: 纠正读音:彭蠡 郦元 钟磬 铿然 提醒学生下列句子的停顿必须注意: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 然/是说也 2.好的,在这一自然段中,出现了哪几个人,他们分别是谁? 明确:郦元、李渤、余 3. 这三个人,郦道元是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李渤生活在唐朝,而苏轼是北宋文坛最具盛名的大文豪,究竟是什么事情有那么大的号召力让这三个大人物穿越时空,同时出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先留一个悬念,现在先来做一件事翻译。请同学们从左往右依次翻译课文第一句到“而况石乎”这一部分的内容。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 明确: 水经:魏晋时的一部记载全国水道的地理书。著名的水经注就是郦道元对其作的注。 石钟山:位于江西湖口鄱
4、阳湖东岸 ,有南北两山,位于镇南的叫上石钟山,位于镇北的叫下石钟山,相对高度只有50多米。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 举例:烛之武退秦师:焉用亡郑以倍邻? 疑问代词,怎么,哪里。 阿旁宫赋:盘盘焉,囷囷焉。 形容词、副词词尾,的样子 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 明确:鼓:名词作动词,振动。 搏:击、拍。 洪钟:大钟。 是说也,人常疑之。 明确:是:指示代词,这、这个。 补充例子:动词,表判断。 形容词,正确的。例:辨清是非 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 明确: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今以钟磬置水中:省略句。省略“于”字,应为“今以钟磬置于水中”。古文
5、中常省略介词“于、以、自”,这些介词与后面的宾语组成介词结构,当这个介词结构作补语时介词常省略。 鸣:使动用法,使发出声音。 况乎:固定句式。何况呢? 4. 好的,现在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从我们翻译的这部分内容来看,主要是围绕什么事情来展开的? 明确:石钟山得名由来 5. 这一部分中写的是谁的观点?他通过什么来判断这座山叫石钟山的?他认为是山的形状像种还是.? 明确:郦元。他认为石钟山得名是由于水和石山互相拍击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来作出判断的。即以声音作为判断依据。 6. 对于郦道元的观点,苏轼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说明苏轼对于郦道元的观点是有所怀
6、疑的,“人常疑之”未必疑,或疑参半,不是完全否定,但又难以肯定。 小结:好的,这是郦元的观点,那么李渤对此又是怎么说的,苏轼是否接受他的观点,下面我们就一起回到唐朝重温李渤的足迹。 李渤的观点 1.至唐李渤始放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枹止响腾,余韵徐歇。 明确: .至:到。 始:才,方才。 得:得到,找到。 补充:六国论:此言得之。 对、合适。 劝学: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具备。 得双石于潭上:介词结构”于”常放在谓语动词后作补语,这类补语按现代汉语习惯是放在谓语动词前作状语,所以翻译的时候,就让它作了状语。又称为“状语后置”或“介词结构后置” 补充:青,
7、取之于蓝,而清于蓝。 通假字:扣叩;函胡含糊 2. 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铿然有声之石:定语后置句 所:代词,放在动词前,组成名词性词组,表示.的人,.的事物,处所等。 名:名作动,命名。 3. 好啦,同学们我们已经跟随着李渤再一次寻访了石钟山,那对于石钟山的命名,李渤他做了一次什么探究呢? 明确: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也就是说他认为,石钟山之所以叫石钟山是因为,用石头敲打的时候,山所发出的声音像钟声。 4. 同样的,对于李渤的这种说法,苏轼持什么态度呢? 明确:然是说也,余尤疑之。 5. 他更加的怀疑,理由在哪里? 明确: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
8、。 6. 作者写郦元对石钟山的看法是“人常疑之”,而对李渤的看法是“余尤疑之”,“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可不可以互换? 明确:“人常疑之”与“余尤疑之”表明苏轼与一般人观点不同。他尤其怀疑李渤的观点,而郦道元的观点他不是完全否定,对吧? 小结:对于石钟山名字的由来,苏轼对郦元和李渤他们的观点表示了自己的疑惑,说明他在知晓前人的观点时,并不是盲目的相信,而是有了一定的思考,这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精神。关于苏轼的质疑还有一段典故:他在被贬黄州期间有闲与长子苏迈一起读书作文,谈古论今。一天,父子俩谈起鄱阳湖畔石钟山的名称由来。苏迈从水经注等古书中找到许多说法,苏轼都觉得牵强不可信,苏迈还想继续钻
9、故纸堆,被其父阻止,苏轼认为,做学问不可人云亦云、道听途说妄下结论;要获得真知,必须到实地考察。于是就有了苏轼父子夜探石钟山,实地查访其得名原因的亲身体验。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跟随着苏轼父子泊舟月夜绝壁,看一看将会有什么新奇的东西等待着我们。 板书设计: 郦元:水石相搏说 人常疑之 质疑 石钟山得名由来 李渤:扣石发声说 余尤疑之 第二自然段: 1.下面老师请两位同学来给我们朗读第二自然段。第一位同学读到“此鹳鹤也”,剩下的就由第二位同学来完成。其他同学要认真听。 正音:硿硿 磔磔 窾坎镗鞳 莫(m) 射(y) 识 2.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铙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
10、得观所谓石钟者。 自:从。 舟行:动词宾语前置。行舟 适:到去。 因:副词,于是,就。 得表示情况允许,有“能够、可以”的意思。与第一自然段的“得”不一样。 所.者:者作结构助词,构成名词性词组,指代人、事、物。 3. 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 使:命令,让。 其:指示代词,其中的。 焉: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固:本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掌握判断句和宾语前置的几种类型。 2.明确作者对石钟山命名的认识。 3.理解“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的深沉价值。 一第二自然段 1. 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 莫:通假字,通“暮”。 2. 大石侧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钟山 优秀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72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