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夏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doc
《李夏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李夏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doc(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李夏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李夏生前是绩溪县荆州乡党委委员、乡纪委书记,县监委派出荆州乡监察专员,2019年8月10日牺牲在抗击台风“利奇马”的第一线。下面整理李夏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5篇,欢迎阅读。李夏先进事迹心得体会1绩溪多山,自古被称为“岩邑”。出县城,就折入山路,沿“皖浙天路”逶迤东行,拐过351道弯,翻越海拔1700多米的山云岭,一个半小时,高爬低走70余公里,最偏远的荆州乡终于出现在深秋的薄雾中。普通人进山一次,绕过这么多道弯弯,就会晕头转向,甚至要准备晕车药、呕吐袋,李夏却早已习惯。这条路,他已经不知走了多少个来回,哪个地方的弯比较陡、哪个地方的坡非常急,他心里都清清楚楚。不是因为
2、他是山里人,而是因为他选择把根扎在这里。出生在黄山市,后来到北京上大学,毕业后在铜陵市地震局工作,李夏一直都是个“城里娃”。可20XX年,25岁的李夏却作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惊讶的决定:到农村去,到基层去!面对人生这一重大选择,他找到母亲商量。“你可想好了,基层条件可不太好,又苦又累,下去了也不知道哪天能上来”母亲有些担心。“我想好了,我觉得跟群众打交道最舒服,干事有劲。”就这样,通过公务员招考,李夏来到绩溪县长安镇工作。巍巍徽岭,五里不同音。初到长安镇工作的李夏首先遭遇了“语言困境”,“倭呲央(外地人)话都听不懂,活还怎么干啊?”对这个“城里娃”的到来,有人不理解,也有人等着看热闹。听不懂就学。
3、李夏先找当地能说点普通话的年轻人交流,再同中年人聊天,一个词一个词、一句话一句话学,听不懂的就用笔把发音和意思都记下来。虽然闹了不少笑话,但三四个月下来,当地老人地地道道的土话,他也能听懂了。听懂了方言,就掌握了和群众交心的钥匙。不少长安镇干部发现,李夏这个“城里娃”总是有事没事就往老百姓家跑。一次找不到群众,他就去两次、三次;群众不在家,他就去田里,有时卷起裤腿就下地,边聊事边帮着干农活。从刚开始笨手笨脚,到后来可以像个老农一样完整地把花生从地里刨出来,他高兴得像个孩子。在基层工作,和老百姓的心贴得越紧,工作开展起来就越顺畅。李夏很快成为工作上的行家里手,从城乡建设、社会保障到防洪防汛、档案
4、管理,他承担的各项任务都完成得非常出色。20XX年至20XX年年度考核,他连续被评为优秀等次,被县委、县政府记三等功。20XX年,因为表现突出,县应急办等多个县直部门想选调李夏。摆在他面前的是一个充满诱惑的选择是回到交通便利、生活舒适的县城,还是继续留在条件艰苦的基层?“我喜欢跟老百姓打交道,能为老百姓做点实实在在的事,看着他们日子一天天好过起来,内心充满成就感。”经过一番思想斗争,李夏选择了留下。李夏牺牲后,母亲看到了这样一幅照片:李夏打着赤脚,正坐在村民家门口的凳子上与干部群众商量工作。“他从小穿个塑料凉鞋都怕沙子硌脚,没想到现在能光着脚下村。我为儿子感到骄傲!”母亲摩挲着照片,安慰哭泣的
5、儿媳。然而婆媳俩不知道的是,拍摄这张照片那天李夏经历的险境。2018年6月29日,长安镇大源村突发特大洪水。凌晨4时,接到群众求救电话后,当时担任镇纪委副书记的李夏冒雨赶往救援。同行的长安镇副镇长汪夏寅清楚地记得,那天雨下得很大,瓢泼大雨浇下来,车辆的雨刮器开到最大也没用。山上不停有岩石滚落下来,车没法开了,大家只好绕道山路,徒步40多分钟才入村。入村后,大家抓紧排除险情、核灾救灾,一直忙到中午。脱下沾满泥、灌满水的雨靴,李夏才发现自己的脚都泡肿了。扎在长安镇,李夏一干就是7年多。2018年底,再一次选择摆在李夏面前组织准备调他去最偏远的荆州乡任纪委书记。他二话没说,第一时间交接好手头的工作,
6、就准备出发了。临走的那天晚上,时任长安镇党委副书记汪来根跟李夏聊了两三个小时。“你去过荆州乡吗,知道那里有多偏远、条件有多艰苦吗,不怕到时候适应不了?”“我的根就扎在基层了,我愿意到那里去。”这一次,李夏的选择显得更加理智和成熟。往山里越扎越深,离群众越来越近,李夏对这片土地充满着眷恋。他曾跟妻子说,自己退休后的梦想就是在帮扶村对面的山上盖间房子,因为他是真的喜欢这里的人,喜欢这里的山山水水。只是这个梦想,再也无法实现了。李夏先进事迹心得体会2翻看李夏生前不多的照片,很多都是这样一幅场景:老百姓家或明或暗的灯光下,李夏和群众相对而坐,拿个笔记本认真记录群众的诉求。有群众纳闷:这个干部怎么老是晚
7、上来,是不是白天太忙了?熟悉李夏的人却知道,他白天工作忙是忙,但选择晚上走访,主要是为了不打扰群众白天正常的生产生活。为此,他主动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知民情,方能解民忧。每到一地,李夏总会及时入户走访,面对面了解群众想什么、盼什么、缺什么。“不知道群众想的啥,怎么能服务好群众呢?”长安镇高杨村有24户贫困户,李夏一个人就联系帮扶了6户。村民冯兰香永远忘不了第一次见到李夏时的场景。“大姐你好,我是李夏。桃李的李、夏天的夏。”当一个圆圆脸庞、戴着眼镜的年轻人笑呵呵地站到自己面前时,冯兰香有点转不过弯来:“你找我有事吗?”“我是镇里的纪委副书记,对口联系咱们村的。你就叫我名字吧。”从此,这个脸上永
8、远带着微笑、先说姓名再说职务的帮扶干部和冯兰香成了“亲戚”,成了往她家跑得最勤的人。每家贫困户的情况各有不同,李夏因户施策,精准制定帮扶方案。贫困户汪少美腿脚有疾,行动不便。李夏鼓励她开起了小卖部,还帮她申请了1200元的到户产业项目补助资金。来小卖部的人渐渐多了,汪少美不仅收入增加了,笑容也比往日多了。69岁的汪根托,家中三人残疾,生活非常困难。在李夏的帮助下,汪根托和女儿申请了低保,还养了一头母牛,每年增加了3500元到5000元的收入。把群众的事当自己的事,李夏用最朴素的行动践行着最朴素的道理。在李夏对口联系高杨村之前,当地不少村民就已经开始种植高山贡菊了。但由于缺少技术、规模不足等原因
9、,产量不高、收益不好。经过考察,李夏决定鼓励大家扩大种植规模。他多方联系,从自己的家乡黄山市请来技术员为大家指导。“这么个年轻人,还能赶得上种了多年地的老农民?”刚开始,有群众心存疑虑。李夏毫不介意,跟着技术员一头扎进了农田,三十多度的高温,一待就是两三个小时,出来后像头洗了澡的小牛犊。半年过后,原来“五谷不分”的李夏也成了半个专家。“之前不懂技术,一遇到病虫害就大剂量多种类打药,花费多不说效果还不好。李书记请来的技术专家给我们指导后,打药只花过去一半的钱,效果却好多了。”贡菊种植大户胡中武掰着手指头跟记者算账,李夏联系村里后,高杨村贡菊种植面积已由380多亩扩大到1400多亩,亩均增收近20
10、00元。“都是享李书记的福,但他却再也看不到了”这个年过半百、从没因为生活弯过腰的皖南汉子,说着说着就哭了。高杨村共有5个村民组,20XX年只有胡村塔村民组到村部还是一条弯弯窄窄的田埂路,晴时尘土飞扬,雨时泥泞不堪。不少村民只能靠手提肩扛往外运输竹子、菊花等。李夏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带领村干部四处奔波,经过几个月的努力,想方设法筹到了资金。如今,这条800米长、5米宽的砂石路已经完全修好了,连通穿过高杨村村部的大马路,直通山外的世界。到荆州乡担任纪委书记后,虽然工作地点变了、岗位变了,但李夏心系群众、竭诚为民的情怀一直没变。到乡里正式报到不到一个月,他就跑遍了负责帮扶的下胡家村36户贫困户。
11、8月6日,李夏牺牲前4天,他去走访下胡家村帮扶对象汪云安,正巧老汪不在家,他一天跑了四趟,直到晚上才见到老汪。现在,在老汪家墙上,还贴着一张“绩溪县精准扶贫明白卡”,“李夏”的亲笔签名和他的手机号依然清晰。“群众需要的地方,就是他前进的方向。”如今,李夏办公室门前的“工作人员去向牌”,永远停在了“下村”的那一格。李夏先进事迹心得体会32018年底,李夏调任荆州乡纪委书记后,处理第一个问题时就碰上了一个“牛脾气”。荆州乡方家湾村党支部原书记程本祥因违纪受到处分被撤职后,对多领取的1万多元报酬不愿退还。之前几个乡领导找他谈话,都被顶了回来。“我是纪委书记,我来找他谈。”第一次见面,李夏把程本祥约到
12、办公室。讲了半天还是油盐不进,李夏终于见识了这个倔牛的脾气,双方“不欢而散”。气归气,工作还得做。李夏第二次主动上门走访,跟程本祥拉起了家常,从他之前担任村党支部书记的工作成绩一直聊到家里孩子的生活情况。慢慢地,程本祥觉得“这个纪委书记不大一样”,口气也软了下来。第三次见面,仍是李夏上的门。得知程本祥特别喜欢电视剧亮剑里的李云龙,李夏顺着说:“李云龙有本事,有脾气,但也要遵守纪律不是,也要听政委赵刚的意见不是?”用程本祥的话说,这句话“拿住了他的七寸”。一次又一次接触、一次又一次沟通,老程答应退还相应资金,但表示这几年做生意亏了钱,手头有点拮据。李夏又跟相关部门沟通,为程本祥制定了分期还钱的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进事迹 学习 心得体会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7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