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证论治.docx
《痹证论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痹证论治.docx(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痹证论治痹证论治 1、痹证之概念 痹乃闭阻不通之意。痹证是由于人体正气不足,腠理疏豁,风、寒、湿、热等外邪袭人,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或变生痰浊、瘀血等邪, 留滞于筋骨与关节,导致肢体疼痛、重着、麻木、曲伸不利或关节肿大、僵直、畸形,甚则肌肉萎缩或累及脏腑的一类病证。也就是说,痹证不是一个病,而是一类疾病的总称。现代医学风湿免疫病(包括结缔组织病及关节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疾病)中的一些病可属于痹证范畴,如风湿热、风湿性多肌痛、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皮肌炎、干燥综合征、狼疮、增生性脊柱炎、肩关节周围炎、坐骨神经痛等。 2、痹证之分类和名称 痹证是一类疾病的总称,有关此类病证的
2、名称在中医文献中记载颇多,依照不同的命名方式可将其分为以下几类:(1)以病邪性质命名类:风痹、寒痹、湿痹、风湿痹、风寒湿痹、热痹、湿热痹、燥痹等。(2)以病状特征命名类:行痹、痛痹、着痹、痛风、白虎历节、鹤膝风、九痹等。(3)以发病部位命名类:皮痹、肌痹、筋痹、脉痹、血痹、骨痹、肩痹、历节、周痹等。(4)以病程、病势命名类:暴痹、久痹、痼痹、顽痹等。(5)以相关脏腑命名类:心痹、肝痹、脾痹、肺痹、肾痹等。个人以为,对于一般痹证可按病邪性质分为风寒湿痹和风热湿痹。两者的区别关键在于寒、热之异,因为风为致痹之先导,湿为致痹之基础,风湿相合便成寒、热之载体,为痹证俱有之成因;而对于病程较长、病势较重
3、、病情复杂、久治不愈的痹证,当以“顽痹”之名统称之,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如此比较切合临床实际,并能使辨证、立法与用药紧密结合。 3、痹证的病理特点 31痹证发生之特点 3,1,1外邪袭入,杂至为患此乃痹证发生的外因条件。外因指风、寒、湿、热等邪。杂至即病邪多以风寒湿或湿热混杂的形式合而致痹。如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痹云:“有暑伤气,湿热入络而为痹者。”因此,临床很难将风寒湿邪或风热湿邪截然分开,惟有区分其主次而已。 312正气不足,腠理疏豁此乃痹证发生的内在因素。正气(包括营卫之气、经络之气、肾中精气和督脉之阳)不足难以抵御外邪和驱邪外出
4、;腠理疏豁,外邪方可乘隙而入。如灵枢五变日:“粗理而肉不坚者,善病痹。”宋严用和经生方诸痹门云:“皆因体虚,腠理空疏。受风寒湿气而成痹也。”明龚信古今医鉴痹痛亦云:“夫痹者,盖由元精内虚,而为风寒湿三气所袭,不能随时祛散,流注经络,入而为痹。” 313经络闭阻。气血不通此乃痹证发生的病理关键。因邪气入侵之后,闭阻经络,气血运行不畅,甚则不通而发病。如景岳全书风痹日:“盖痹者闭也,以血气为邪所闭,不得通行而病也。”又云:“惟血气不足,故风寒得以入之,惟阴邪留滞,故经脉为之不利,此痛痹之大端也。”清沈金鏊杂病源流犀烛诸痹源流日:“三气杂至,壅蔽经络,血气不行, 久而为痹。” 32痹证发展之特点痹证
5、初起多以邪(风、寒、湿、热)实为主,且病位较浅,多在肌表经络之间,经治后易趋康复。若失治、误治,病延日久,病邪变化与深入,必然殃及筋骨。如湿凝为痰,血停为瘀,或与风、寒、湿、热等邪相合,交阻于筋脉,附着于骨骱,致使病情逐渐加重(如关节肿大变形,曲伸不利),有的甚至累及脏腑,进一步发展成脏腑痹(如心痹);或气血亏耗,肝肾虚损,筋骨失养,呈现正虚邪恋,虚实混杂,缠绵难愈的病理状态,如油入鹩,纠缠难解矣。终而出现“四久”:久痛入络,久痛多瘀,久痛多虚,久必及肾。 4、辨证方法 了解痹证的病理特点本身就是一种辨证方法。此处所言辨证乃在审证求因,即根据痹证所表现的临床特征,识别发病之因,并分清其主次,为
6、治疗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41辨主症 4,11辨疼痛 如疼痛呈游走状,走注无定,则为风痛,因风性善行,内经称之为“行痹”,多为风邪偏盛所致。疼痛较剧,曲伸更甚,得温稍舒,遇寒加重,则为寒痛,因寒性凝滞,并主收引,内经称之为“痛痹”,多为寒邪偏盛所致。肢体酸痛,有重着之感,尤以下肢多见,甚则关节肿胀,则为湿痛,因湿性重浊和趋下,为有质之邪,内经称之为“着痹”,多为湿邪偏盛所致,关节疼痛,局部红肿灼热,痛不可近,得凉稍舒,遇热加重,则为“热痹”,多由风寒湿邪郁而化热或感受风热湿邪所致。若患处初始得凉颇舒,稍久仍以温为适,则为热中有寒之证。 41-2辨肿胀 关节肿胀必有湿邪,其病发初期湿气较甚,尚未成
7、痰,故漫肿无边,压之柔软;若病延日久,肿势不消,湿邪内停,气血不畅,湿凝为痰,血滞成瘀,痰瘀互结,附着于关节,则关节肿大,触之较硬;若兼有疼痛,则为痰瘀痛。 41-3辨僵直、拘挛关节僵直、拘挛,多为痰瘀胶结为患,若兼有疼痛,亦为痰瘀痛。 42辨舌脉 4-21辨舌象 舌苔白腻而浊者为湿盛。兼见浮黄者为湿热,因浮黄即提示湿将化热;苔白腻而质淡者为寒湿。无论舌苔如何,只要舌质红者,均为阴虚、血虚之象。如舌边见有瘀斑或衬紫者,均为血瘀之象。若舌尖红、口干、苔燥为郁久化热之兆;口干欲饮、舌红苔燥黄为郁久化热已成之候。 4-22辨脉象 湿盛之脉多沉细而濡;湿热之脉则缓大或濡数;浮缓湿在表,沉缓湿在里。弦缓
8、为风湿相搏;虚涩为寒湿郁滞;脉沉而细为中湿,为湿痹,为阳虚;阴虚者多见弦细,有时带数;挟痰者每见濡滑;挟瘀者则见濡涩。 43辨病程 痹证初起多以风、寒、湿、热等邪气为主;日久则多痰、多瘀、多虚和及肾,或痰瘀互结,或虚实混杂。凡久治乏效,即或无明显痰瘀征象者,亦应考虑痰瘀之因。 5、施治经验 51随证用药 随证用药就是在辨证的基础上。“有斯证,即用斯药”。 511疼痛 疼痛是痹证的首要症状,也是患者的主要痛苦之一,迅速缓解疼痛是取得疗效并增强患者信心的关键。根据前述辨证结果,痹证疼痛可分以下5种类型进行治疗。 (1)风痛:治宜祛风通络。轻者用独活或海风藤,重者用乌梢蛇或蕲蛇。独活,名医别录谓其“
9、疗诸贼风,百节痛风,无(问)久新”;本草正义称“独活为祛风通络之主药,为风痹痿软诸大证必不可少之药。” 一般用量为15g30g。阴虚血燥者慎用,或伍以养阴润燥之品,如当归、生地、石斛等。海风藤善治风湿游走性疼痛,用量以30g-45g为佳。乌梢蛇与蕲蛇俱可搜风止痛,惟蕲蛇之力较强,乌梢蛇次之。蕲蛇以入散剂为佳,每次2g,每日2次,如用于煎剂则需8g10g。 (2)寒痛:治宜温经散寒,通络止痛。药用制川乌、制草乌、附子、桂枝、细辛等,其中川乌温经止痛作用较强,寒邪重者尚可用生川乌(但须先煎1小时左右,以减其毒性)。草乌与川乌药性相似,惟草乌药力更强,两药并用,可效力倍增。因各人对乌头的耐受和反应程
10、度不同,故用量宜逐步增加。一般成人每日量由3g5g开始,逐步加至10g15g,且与甘草(解毒)同用;细辛可用8g15g。成药可用小活络丹(片)。 (3)湿痛:治宜燥湿化湿,参以温阳之品。湿去络通,其痛自已。药用惹苡仁、苍术、生白术、制附子等。其中,惹苡仁可利湿除痹。若大便调者用生苡仁。大便溏者用熟苡仁,若关节肿甚而便溏者,则生熟苡仁合用。或用钻地风、千年健各30g,二药善祛风渗湿,疏通经脉,以止疼痛。 (4)热痛:治宜清络止痛。药用寒水石、知母、生地、忍冬藤等。其中寒水石用治关节灼热肿痛每获良效。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延胡索和六轴子等。其中六轴子长于定痛,但有剧毒,用量宜慎。入煎剂成人每日用15
11、g3g,入丸散剂每日约03g/20 6g,体弱者忌服。若常规用药结果不著时,加用羚羊角06g(分2次吞服)。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明确指出:“筋脉挛急,历节掣痛,羚(羊)角能舒之。”羚羊角可用山羊角或水牛角30g代。仍不解者,可用犀黄丸,当能挫解。同时,外用芙黄散(生大黄、芙蓉叶各等份,研细末),以冷茶水调如糊状,取纱布涂敷患处。每日一换。或用鲜风仙花茎叶捣烂外敷亦佳。 (5)痰瘀痛:多见于久治不愈,关节肿痛,僵直变形,活动受限的顽痹患者。此乃痰瘀胶结于筋骨所致,故常规用药,恒难奏效,必须采用透骨搜络、化痰消瘀之品,方可搜剔深入经隧骨骱之痰瘀,痰去瘀消,则肿痛可止。化痰散结用僵蚕、制南星、山慈菇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痹证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67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