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考试大纲.docx
《病理生理学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考试大纲.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病理生理学考试大纲病理生理学教学大纲 广东医学院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的 认识和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内容、在医学中的地位、学科特点及病理生理学的发 展简史。 二、教学要求 1熟悉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内容、在医学中的地位、学科特点及其研究、学习方法。 2掌握基本病理过程的概念。 3掌握循证医学的概念。 4了解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三、教学内容 1病理生理学的学科性质、任务、内容、在医学中的地位、学科特点。 2基本病理过程的概念。 3循证医学的概念。 4病理生理学的研究与学习方法。 5病理生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二章 疾病概论 一、教学目的 本章也称为病理生理学的总论,学习
2、时要求理解和掌握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2掌握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的概念及其关系。 3掌握疾病发病学的共同规律及脑死亡的定义。 4熟悉各类病因的特点。 5熟悉脑死亡的判断标准。 6了解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三、教学内容 1健康和疾病的概念。 2病因学概论: 疾病发生的原因。 疾病发生的条件。 3发病学概论: 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 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 4疾病的经过与转归: 疾病发生的经过。 疾病的转归:康复和死亡,脑死亡的定义及判断标准。 第三章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水、钠代谢紊乱 一、教学目的 在了解水、钠正常代谢的基础上,认识水、钠代谢紊乱的概念
3、、分类、特点、原因和机制,对机 体的影响,及水、钠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要求 1熟悉水、钠正常代谢。 2掌握水、钠代谢紊乱的概念和分类。 3掌握低容量性低钠血症、低容量性高钠血症、血钠浓度正常的 细胞外液减少、高容量性低钠血症、水肿等水、钠代谢紊乱的概念、特 征、原因、发病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4熟悉其他类型的水、钠代谢紊乱。 5.了解水、钠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三、教学内容 1. 水、钠的正常代谢。 2水、钠代谢紊乱的概念及其分类。 3各型水、钠代谢紊乱的特点、原因和发病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低钠血症: 1)低容量性低钠血症。 2)高容量性低钠血症。 3)
4、等容量性低钠血症。 高钠血症: 1)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2)高容量性高钠血症。 3)等容量性高钠血症。 血钠浓度正常的水钠代谢紊乱。 水肿。 钾代谢紊乱 一、教学目的 在了解钾正常代谢的基础上,认识钾代谢紊乱的概念、分类、原因、发生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 钾代谢紊乱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要求 1熟悉钾正常代谢。 2掌握钾代谢紊乱的概念、分类。 3掌握低钾血症、高钾血症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4. 了解钾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三、教学内容 1. 钾正常代谢。 2钾代谢紊乱的概念及其分类。 3低钾血症: (1)概念。 (2)原因和发病机制。 (3)对机体的影响: 1)对心肌的
5、影响。 2)对神经肌肉的影响。 3)对细胞代谢的影响。 4)对酸碱平衡的影响。 (4)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4. 高钾血症: (1)概念。 (2)原因和发病机制。 (3)对机体的影响。 (4)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镁代谢紊乱 一、教学目的 在了解镁正常代谢的基础上,认识镁代谢紊乱的概念、分类、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响及镁代 谢障碍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要求 1熟悉镁正常代谢。 2掌握镁代谢紊乱的概念、分类。 3掌握低镁血症、高镁血症的概念、原因和发病机制、对机体的影响。 4.了解镁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三、教学内容 1. 镁正常代谢。 2镁代谢紊乱的概念及其分类。 3低镁血症: (1)
6、概念。 (2)原因和发病机制。 (3)对机体的影响。 (4)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4. 高镁血症: (1)概念。 (2)原因和发病机制。 (3)对机体的影响。 (4)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钙、磷代谢紊乱 一、教学目的 在了解钙、磷正常代谢的基础上,认识钙、磷代谢紊乱的概念、分类、原因和机制、对机体的影 响及钙、磷代谢障碍的防治原则。 二、教学要求 1熟悉钙、磷正常代谢。 2掌握钙、磷代谢紊乱的概念、分类、原因和发病机制及对机体的影响。 3. 了解钙、磷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三、教学内容 1. 钙、磷正常代谢。 2钙、磷代谢紊乱的概念、分类、原因、发病机制和对机体的影响: 低钙血症。 高
7、钙血症。 低磷血症。 高磷血症。 3钙、磷代谢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四章 酸碱平衡与酸碱平衡紊乱 一、教学目的 在掌握酸碱平衡的概念、酸碱物质的来源和酸碱平衡调节的基础上,认识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及 其分类,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四种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原因、发病 机制、机体代偿性调节、对机体的影响及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判断方法。 二、教学要求 1. 熟悉酸碱平衡的概念、酸碱物质的来源和酸碱平衡的调节。 2掌握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及其分类。 3掌握四种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原因、发病机制、机体代偿性调节和对机体的影响。 4. 熟悉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5
8、. 掌握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判断方法。 6了解酸碱平衡紊乱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7了解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分类、原因和特点。 三、教学内容 1. 酸碱平衡的概念、酸碱物质的来源和酸碱平衡的调节机制。 2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及其分类。 3反映酸碱平衡状况的常用指标及其意义。 4. 四种单纯型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原因、发病机制、机体代偿性调节、对机体的影响及防治的 病理生理基础: (1)代谢性酸中毒。 (2)呼吸性酸中毒: (3)代谢性碱中毒: (4)呼吸性碱中毒: 5. 酸碱平衡紊乱类型的判断。 6. 混合型酸碱平衡紊乱的概念、原因、分类及特点。 第五章 缺氧 一、教学目的 在理解缺氧的概念和
9、常用血氧指标的基础上,深入认识各种类型缺氧的原因、机制、特点及缺氧 时组织细胞和各系统的功能代谢变化。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缺氧的概念。 2掌握各种类型缺氧原因、发生机制及血氧变化特点。 3熟悉常用血氧指标。 4熟悉缺氧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5了解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三、教学内容 1缺氧的概念。 2常用血氧指标及其意义。 3缺氧的类型、原因和发病机制: 低张性缺氧。 血液性缺氧。 循环性缺氧。 组织性缺氧。 3缺氧对机体的影响: 呼吸系统变化。 循环系统变化。 血液系统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变化。 组织细胞变化。 4缺氧治疗的病理生理基础。 第六章 发 热 一、教学目的 要求在掌握发热、
10、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等概念的基础上,对发热的病因、发病机制及发热时 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等有全面的认识。 二、教学要求 1掌握发热、发热激活物、内生致热原的概念。 2掌握发热的病因和发生机制。 3熟悉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的变化。 4了解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基础。 三、教学内容 1发热的概念。 2发热的原因和机制: 发热激活物。 内生致热原。 发热时的体温调节机制。 3发热时机体代谢与功能的改变: 物质代谢的改变。 生理功能改变。 防御功能改变。 4发热防治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七章 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一、教学目的 要求认识细胞信号转导的概念、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
11、主要调节 机制;认识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和发生环节、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常见疾病发生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细胞信号转导和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 2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 3掌握细胞信号转导的主要调节机制。 4熟悉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和发生环节。 5掌握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常见疾病发生的关系。 6了解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与疾病的防治。 三、教学内容 1细胞信号转导和跨膜信号转导的概念。 2细胞信号转导的基本过程和机制。 1)信号的接受和转导。 2)信号对靶蛋白的调节。 3)膜受体介导的常见信号转导通路 4)细胞信号转导系统的主要调节机制。 3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和发生环节。 1)
12、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原因。 2)细胞信号转导异常的发生环节。 4细胞信号转导异常与常见疾病发生的关系。 1)受体、信号转导障碍与疾病。 2)受体、信号转导过度激活与疾病。 3)多环节的信号转导异常与疾病 5细胞信号转导调控与疾病的防治。 第八章 细胞增殖分化异常与疾病 一、教学目的 要求认识细胞增殖、分化、调控及其异常与疾病发生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要求 1掌握细胞增殖和细胞分化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2掌握细胞增殖、分化的调控。 3熟悉细胞增殖、分化调控异常与常见病发生的关系。 4.了解细胞增殖、分化调控异常与一些少见病发生的关系。 三、教学内容 1细胞增殖、分化的概念及其生物学意义。 2细胞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病理 生理学 考试 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67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