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离平衡知识归纳总结.docx
《电离平衡知识归纳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离平衡知识归纳总结.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离平衡知识归纳总结电离平衡知识归纳总结 一、电解质及其电离平衡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够导电的化合物,叫做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导电的化合物,叫做非电解质。 注意: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的研究对象都是化合物。 Zn、Fe等金属在熔融状态虽能导电,但它们不是化合物,因而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Na、K等活泼金属溶于水,其水溶液也能导电,但电离出导电离子的是它们与水作用的产物氢氧化钠,不是Na、K本身,因而它们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SO3、NH3等溶于水,虽然水溶也能够倒点,但电离出导电离子的是它们与水作用的产物H2SO3、NH3H2O,不是SO2
2、或NH3本身。因而SO3、NH3等不是电解质,而H2SO3、NH3H2O是电解质。 电解质不是既要在熔融状态下能导电,又要在水溶液中也能导电。例如Al2O3不溶于水,但在熔融状态下导电,因此是电解质。 CaCO3等物质几乎不溶于水,其水溶液到点能力也很弱,但其溶于水的部分确实完全电离。 2、强电解质和弱电解质 概念 强电解质 弱电解质 溶于水中能够完全电离的电解质。 溶于水后只能部分电离的电解质 键型 化合物类型 电离过程 离子键,强极性键 离子化合物、某些共价化合物 不可逆,无电离平衡 极性键 共价化合物 可逆、存在电离平衡 溶液中电解只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无电解既有电离出的阴、阳离子,又
3、有质微粒的存质分子。 在形式 电离程度 实例 完全电离 部分电离 电解质分子。 强酸:HCl、HNO3、HBr等;强碱:弱酸:H2S、HF、H2CO3等;弱KOH等;绝大多数盐:NaCl,碱:NH3H2O等; BaSO4 电离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用“=”表示,如: 的表示方法 H2SO4=2H+SO42- NaOH=Na+OH- 电离方程式用“=”表示,如: H2S=H+HS- HS-=H+S2- 注意:弱电解质部分电离,用可逆符号“=”表示生成。 多元弱酸分步电离,第一步电离远大于第二步,可只写第一步,也可两步都写,但不能两步和为一步写。 强酸酸式盐可一步写出H+,如硫酸氢钠 弱酸酸式盐不可一步
4、写出H+。亚硫酸氢钠的电离,第一步是完全的,第二步是可逆的。 3、电离平衡 在一定条件下,的电解质分子电离成离子的速率和离子重新结合生成分子的速率相等时,电离过程就达到了平衡状态,这叫做电离平衡。 电力平衡是化学平衡的一种,具有“逆、等、动、定、变、同”等特征。 电离平衡是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强电解质溶液中通常不存在电离平衡。 溶液越稀、温度越高、电解质的电离程度越大。 4、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移动 弱电解质的电离平衡移动符合勒夏特列原理。 影响弱电解质电离平衡的因素有 温度:升高温度有利于电离 浓度:溶液稀释有利于电离。 同离子效应:加入与具有相同离子的强电解质,将抑制电离。 加入能反应的物质。
5、 5、酸碱的强弱比较 比较相同条件下的电离程度的大小,通过弱酸浓度与其电离出的H+或OH-浓度的关系 相同物质的量浓度、相同体积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见下表 比较项C(H+) 目 酸 一元强酸 一元弱酸 大 小 大 小 相同 PH 与活泼金属 开始与金中和碱 产生氢气的量 属反应的的能力 速率 大 小 相同 相同PH、相同的体积的一元强酸与一元弱酸的比较见于下表 比C(H+) PH 中和碱 与活泼金属 较项目 酸 一元强酸 相同 一元弱酸 相同 小 大 小 大 相同 开始与金属 的能力 产生氢气的量 反应的速率 通过对应盐的酸碱性强弱进行比较,强碱弱酸盐溶液的碱性越强,其对应的弱酸的酸性就
6、越弱;强酸弱碱盐溶液的酸性越强,其对应的弱碱的碱性就越弱。 通过以“强制弱”的规律来比较酸、碱性。 6、电解质导电的条件及电解质溶液导电的原因 电解质溶液之所以能够导电,是由于溶液中存在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这些离子在外加电源的作用下,会向两级定向移动,在阴、阳两级分别得失电子,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相当于把电子从电源的负极传送到正极。 导电性的强弱主要取决于溶液中离子的浓度和所带电贺的多少。离子浓度越大,离子所带的电荷越多,导电性也就越强。 二、水的电离和溶液的PH 1、水的电离:水是一种极弱的电解质,电离方程式为: 2、水的离子积:在一定温度下,水中或任何水溶液中的 c(H+)c(OH-)=1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离 平衡 知识 归纳 总结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64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