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分类题库精编.docx
《电大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分类题库精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分类题库精编.docx(1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电大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分类题库精编古代小说戏曲专题 一、名词解释 元曲四大家:关汉卿、白朴、马致远、郑光祖 大雅堂乐府:大雅堂乐府: 是明朝初期剧作家汪道昆所著的杂剧。全剧四折,每折演一个故事,各自独立,均以历史上文人乐道的故事为题材,传达一种文人的雅兴与情调。剧目为高唐梦、洛水悲、五湖游、远山戏。 小孙屠:宋元南戏。收录于永乐大典,为永乐大典戏文三种之一,三种戏文都较高地保留了宋元南戏的原始面目。小孙屠表现的重点则是家庭伦理、兄弟之情。这和元杂剧创作晚期对道德伦理的关注表现出一致性。 折子戏:相对于整本戏而言,指从全本中拆出的、具有独立艺术价值的折。折子戏演出的鼎盛时期在清代,但其源头却在明
2、代。折子戏大多是戏曲中的精彩片断,是那部戏曲全剧的中心或灵魂,有很强的独立性,情节浓缩,人物个性鲜明,如牡丹亭中的惊梦、西厢记中的拷红、玉堂春中的苏三起解、白蛇传中的断桥等。折子戏的风行,是清代曲坛的一个重要事件,它从一个侧面显示着中国戏曲发展的又一度变迁:演员的场上之曲正日益成为曲坛的主流。 志怪小说:古小说的一种。志怪,记述神鬼怪异之事。盛行魏晋南北朝。志怪小说篇幅虽短,有简短的故事,且多数作品情节完整,优秀之作人物形象鲜明,但内容简单,艺术描写比较粗糙,几乎还没有什么细节描写。 大宋宣和遗事:宋元之间的大宋宣和遗事是一本杂钞旧籍而成的内容宠杂的资料书,其中有一段三四千字的梁山泊故事,可能
3、由南宋时说话艺人的底本加工而成,其中的水浒故事已经有了比较连贯和完整的情节,是水浒传最后成书的重要基础。 三言:“三言”是明代冯梦龙编辑刊印的三部白话短篇小说总集。即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集中收录的作品既有宋元时期的话本小说,也有明代的话本小说和拟话本小说。是明代成就最高的白话短篇小说集之一,其中的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更可以说是整个明代白话短篇小说中最优秀的作品之一。 二拍:明代凌蒙初编辑的初刻拍案惊奇、二刻拍案惊奇等二部短篇小说集,合称“二拍”,每集收拟话本小说四十篇。作品多方面地反映了社会生活,对拟话本的创作产生了很大影响。 脂评本:是红楼梦的一个重要的版本系统,这个版本系统共八十回,
4、除正文外,大多附有各种形式的批注,批注者的署名以脂砚斋和畸笏叟为多,因此简称为“脂评本”或“脂本”。对批注者脂砚斋的身份,学术界有不同的认识。但其中的评论对我们理解和研究红楼梦的创作过程,以及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简答题 元明杂剧创作主体有什么差别?这对杂剧的创作产生了怎样影响? 元明杂剧的创作主体的不同:元杂剧作家主要是下层官吏、落拓文人和隐逸之士;明杂剧创作主体的地位明显上升。 创作主体的差异引起元明杂剧的差异:元杂剧常常表达对现实问题的关注,对历史、人生的思考;明杂剧更多表现对文人自身的关注,表现自己的精神世界。 西湖笑居士评价吕天成的齐东绝倒一剧曰“此剧几于谤
5、毁圣贤”,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齐东绝倒写帝舜帮助犯了杀人罪的父亲瞽叟逃脱制裁,颇能揭示封建王法的欺骗性质,也讽刺了帝王的徇私。 吕天成用一种玩笑的态度写古之圣贤,表现出晚明文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精神上的无所顾忌和对传统的挑战。 简述南戏与北杂剧的不同。 内容上,南戏叙事性强,抒情性弱,抒发的多是下层民众共有之情,作者个人主体意识不强烈;北剧故事情节较简单,抒情性强,人物形象单薄,作家主体意识比较强。 语言上,南戏俚俗无文采,北剧文学性较高。 音乐曲律上,南戏没有严格的曲律,用韵混乱;北剧重视曲律,在宫调、用韵上有严格规范。 拜月亭的艺术成就? 拜月亭一方面是人物形象的成功塑造,第二是结构上两组
6、线索的设置;三是曲辞的平易宛转、自然天成。 宝剑记在戏曲史上的价值 李开先宝剑记在题材上的开拓。李开先的宝剑记写的是林冲被逼上梁山的故事,这个故事超越了传统的南戏,以前南戏利用传统题材婚姻家庭,开始表现政治上的中间斗争,这里面显示出文人对政治的参与精神和他们的无耐。 沈璟的剧作有哪些特点? 内容上注意表现市井生活。注意世风,注意剧本的道德意义。重视剧作的舞台效果,结构上注意避免冗长、拖沓。形式上表现出杂剧与传奇的融合。语言通俗浅近,并追求诙谐。 中国古典小说在艺术上有哪些特点? 第一,重视写人,尤其是重视写人的思想性格,这是中国古典小说的艺术传统。虽然写人和塑造形象是小说一体的基本特征,古今中
7、外概莫例外,但在艺术实践中对刻画人物的重视,人物形象茂盛是人物思想性格的描绘在作品中所占的突出地位,却是中国古典小说在艺术上的重要特色。 第二,由于受到中国古典散文的影响,早期的文言小说作品,作者在写作时,在追求表现艺术上同写作散文并无二致。 第三,中国古典小说的另一个艺术传统,是讲究语言的精炼,追求一种简约的美。 第四,中国古典小说由于与民间传说有着深厚的血缘关系,宋元后的白话小说更是渊源于口头的“说话”艺术,因而形成了讲故事的传统。一般都情节曲折、生动,首尾完整。 第五,中国古典小说受到史传文学的影响,形成了两方面的传统特色:一方面,在形式体制上,文言小说多采用纪传体,为小说的主人公立传,
8、一般还以主人公的名字来标题;在篇末,又多附有如史记中“太史公曰”那样的“赞语”,用来发表作者的意见。另一方面,史传文学的“实录”精神,又对小说作品产生深刻的影响。 第六,中国古典小说受到古典诗歌的影响,在叙事中穿插进诗词韵语,文言小说和白话小说都是如此。诗词和小说的结合,在古典小说中是一种普遍的趋向。 第七,中国古典小说还受到古典绘画的影响,讲究传神写意,在人物创造中追求神似。 试述你对潘金莲这一形象的看法。 金瓶梅描写人物性格,不是把它当作一种单纯的个人天性来看待,而是同人物的生存环境、生活经历联系起来。潘金莲可以说是小说中最富于邪恶品格的女人,但她的邪恶是在她的悲惨的命运中滋长起来的。潘金
9、莲出生在一个穷裁缝的家庭,九岁就被卖到王招宣府中学弹唱,学得“做张做势,乔模乔样”;后来又被转卖给张大户,年方十八就被那老头儿收用了;再后来她又被迫嫁给“人物猥獧”的武大。她美貌出众,聪明伶俐,却从来没有机会在正常的环境中争取自己做人的权利。来到西门庆家中,她既不像吴月娘那样有一个尊贵的主妇身份,也不像李瓶儿、孟玉楼那样有钱,可以买得他人的欢心,但她又不甘于被人轻视,便只能凭藉自己的美貌与机灵,用尽一切手段来占取主人西门庆的宠爱,以此同其他人抗衡。她的心理是因受压抑而变态的,她用邪恶的手段来夺取幸福与享乐,又在这邪恶中毁灭了自己。 明代白话短篇小说反映了哪些关于爱情婚姻的新思想、新观念? 这主
10、要有两类。一类从正面表现市民阶层在爱情婚姻问题上的新观念、新追求,如卖油郎独占花魁。另一类是描写情与礼的矛盾,或以悲剧结局来揭露和控诉封建礼教对妇女的迫害,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杜十娘怒沉百宝箱所反映的时代特色:即“情”与“理”的矛盾 这是杜十娘悲剧的真正社会根源。李甲贵族公子的身份使他必须遵守封建礼教,但他对杜十娘确实有一定的真实感情。因此,从一开始,李甲就面临着封建礼教和与杜十娘的爱情之间的矛盾冲突。而最终在“情”与“理”的冲突中,选择了后者而背弃了杜十娘的爱情。而杜十娘与孙富的冲突,表面上看是金钱扼杀了爱情,实际上孙富却是借助以李布政为代表的封建礼教取得了胜利。而杜十娘对李甲“发乎情,止
11、乎礼”的控诉,正因此而显得深沉凝重,悲愤有力。 应该怎样评价红楼梦后四十回? 贡献在于根据前八十回的线索,完成了宝黛爱情悲剧的结局,使红楼梦成为一部完整的小说,而且基本保持了前八十回的悲剧气氛,矛盾冲突的发展和人物处理,也大致符合曹雪芹原意。缺点在于宝黛性格有与前八十回不符的地方;而贾府家道复初的结局也与曹雪芹构思的“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不合,艺术上也较为逊色。 试分析聊斋志异花妖狐魅形象的意义。 作者极力把花妖狐魅人格化,把冥府、龙宮、仙界等幻想世界社会化,通过人鬼之恋、人狐之恋、鬼狐之恋、鬼鬼之恋,与花木虫鱼等精灵的恋愛,深刻地反映现实中的冲突,同时,充分利用花妖狐魅和幻想世界所提供的
12、超现实特点,突出地表现作者理想中的人物和生活境界,讴歌了纯净的精神追求和美好的爱情,给好人以美好的结果,給恶人、坏人以应得的惩罚。 晚清谴责小说有哪些特点?试结合作品进行分析。 数量相当可观。 小说的主流,反映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些重要特点,揭露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揭露封建统治阶级的腐朽没落,揭露世风的堕落和社会的黑暗,成为晚清小说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为什么说关汉卿是一位当行的剧作家? 在场面安排上紧凑、集中、富有典型性。一切和主题思想无大关系的描写都被略去了,而突出具有典型意义的事件,因此通过二三个主要人物,几个重要场面,就能展示出元代社会的重要侧面。 在关目处理上,一方面从不同人
13、物的处境出发,展开冲突,引向高潮,另一方面又移步换形,变化多端,使人不能预测它的发展。在剧情发展中还善于埋伏“悬念”以增强戏剧效果。 语言自然、真切、质朴,既切合剧情,又富于个性。 试析徐渭的狂鼓史。 狂鼓史全称狂鼓史渔阳三弄,借阴间弥衡击鼓骂曹之故事,深刻揭露了封建统制者扼杀、摧残人才的罪恶,对滥杀无辜的强烈愤慨,及人间、天上幻想不同制度的向往;以他人之口舌,浇自家之块垒,并深沉的寄托了对惨遭奸相严嵩陷害致死的好友沈炼的无尽哀思及怀念。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戏剧性的人物。东汉末年,是中国历史最动荡的时期,他在诸候割据的混乱中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但始终只是以丞相的名义进行统治,仍尊奉已经丧失
14、了权力的傀儡皇帝,直到死后,被他夺取皇位的儿子追为皇帝。他这段特殊的身份一直被传统中国视为“名不正、言不顺”的典范加以谴责。 “击鼓骂曹”的故事就是将曹操视为奸臣的经典描述,后汉书、三国演义及本杂剧跨度千年,三次将其搬演。 祢衡字正平,平原般县人。善写文章,善于辩论。急躁、傲慢,常出言不逊。 沈炼(15071557),字纯甫,号青霞,明会稽人。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历任溧阳县令、茌平县令。沈炼幼有大志,文武全才,下笔辄万言而不能止。生性刚直,不附权贵,故任县令后一直未得升迁,过好长时间后才为锦衣卫。炼秉性耿直,嫉恶如仇,曾上疏揭露严嵩、严世蕃父子专擅国事、贪污纳贿、卖官鬻爵、妒贤嫉能、箝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分类题库精编 古代 小说 戏曲 专题 分类 题库 精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611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