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数.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活中的数.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生活中的数生活中的数 一、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生活中的数”。 二、 教学准备 学生:课前收集材料 教师:课前收集材料 三、 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教材分析:新一教材上并没出现生活中的数单独一节课的内容,而是把这个内容分散在学了6和7的认识、6和7的加减法和1120各数的认识后出现了一小块的生活中的数这个内容。本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验数学在我们身边,感受数的活力和魅力,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我把这三小块的内容合并在一起上一节生活中的数。 学情分析:从学生的情况看,平时在接触一些生活中的数,但仅是一种无意识的、随意的接触,学生对生活中的数认识是不深刻的,处
2、在一种随意注意状态。 教学目标: 1、通过课前收集生活中的数,经历收集生活中的数,培养学生选择、收集信息的能力。 2、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数,能更好掌握20以内的数,更好地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培养学生的数感。 3、课堂中通过交流自己收集来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 4、通过收集信息,学生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分析问题,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本节课我以教材上的内容为基线,根据课改理念,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布置学生课前收集生活中的数并用贴图、画图或文字说明等形式表达出来,再在课堂上交流自己收集来的数。这样就能使原本单调的、信息量较少的数学学
3、习变得充实、丰富、生动、有趣,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使学生初步认识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学数学是很有用的。 媒体的选择:自制卡片,自制多媒体课件 四、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 引入 1、谈话:你们会背儿歌吗?我也会一首儿歌,这首儿歌是非常有趣的数字儿歌,你们猜猜看? 2、生猜。 3、出示: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4、找一找、说一说 是不是跟数学有关? 里面有我们很熟悉的数,找一找都有哪些数? 汇报:生讲电脑出示数字娃娃。 5、用数字介绍自己 今天我们作为主人能用数字朋友向后面的客人介绍自己吗? 生介绍 6、出示课题:小朋友用数字朋友很好的
4、介绍了自己,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也有很多的数,这节课我们就来寻找生活中的数。 二、 交流介绍数 交流学生自己收集来的数 1、上星期老师请小朋友收集生活中的数,你们收集到了哪些? 谁愿意介绍你收集了哪些生活中的数? 2、生介绍 3、小组交流信息 要求:要先安排好谁先说、谁接着说。 说的小朋友要清楚说出自己的意思、没轮到说的小朋友要认真听。 小组交流 再次小组交流:在你们小组里选择一个最好的介绍给别的小组里的小朋友听。 教学流程 通过让学生猜老师会哪一首数字儿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拉近了老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能更快进入角色,参与到学习中来。 通过让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生活中的
5、数: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同过全班学生的交流,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是很有用的。 设计意图 4、全班交流信息,交流好了后把作品贴到黑板上。 介绍老师收集的信息 1、引:小朋友们表现真不错,有些小动物看小朋友表现这么好,他们也来凑热闹了。 2、看一看、数一数:来了几个小动物,它们都是谁? 3、你们想先看谁? 教学流程 三、 感受体验数 1、问:我们生活中的数多吗?生活中没有这些数行吗,为什么? 2、学生说感受 四、 体验数的用处的不同 1、黑板上有几幅图? 2、第15幅是哪一幅? 3、这里都用了15,它们的用处一样吗? 4、师介绍:其实生活中的数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你看身份证、信用卡
6、上的数都是不一样的,其实数还有不同的用处,小朋友有兴趣,下课还可去研究。 五、 小结: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你开心吗? 用小动物来补充学生所没涉及到的一些生活中的数:这样就能使原本单调的、信息量较少的数学学习变得充实、丰富、生动、有趣;通过小动物带来一些生活中的数的形式,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激发他们学的愿望和兴趣。 设计意图 通过评说:“生活中的数多吗?生活中没有这些数行不行,为什么?”体验数学的价值数就在我们身边,我们身边的数很多,数在生活中是很重要的,我们的生活没有这些数是不行的。 五、 教学反思 从这节课的实施情况看,课堂实施与原先的教学设计是比较一致的,效果也是比较好的,主要体现于以下两
7、点: 1、 效果得益于“跳出”跳出教材框框 刚开始备课和试教时,我打算充分利用教材,根据教材上的内容出示幻灯片让学生说一说,但一节课下来显得很单调、信息量很少,体现不出生活中数的味道。于是我开放教材,跳出教材的框框,课前布置一个“找生活中的数”实践活动把学生放到社会生活之林中去,让他们先找些“野食”吃。这样,课前在准备过程当中积累的素材多了,学生的学习效益大大提高了。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自由自在地采撷自己感兴趣的“果子”,他们采来的“果子”是绚丽多姿的,然后回到课堂交流,共享到了“果子”的丰富,起到“以一当数十”的作用。 这个“跳出”策略,体现了现代科学“系统论”的理论。系统论认为:系统
8、只有开放,不断吸收外界的信息,才能使自身“有序”。而通过开放教材、走出教室,使学生的信息量大大增加,学生所收集来的信息是方方面面的:有的收集的是爸爸的车牌号码;有的是门牌号;有的是信箱号码;有的是邮编号码等等。远远超出了教材上所提供的。这样就使学生向更“有序”的方向发展。 “大开眼界”的我也有了一点想法:给孩子一些机会,让他们自己去体验;给孩子一些条件,让他们自己去锻炼;给他们一些问题,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相信学生,多给学生亲身实践活动的机会。 2、 快乐来自于交流满足学生想说的欲望 学生通过课前收集信息,并用贴图、画图或文字说明等形式表达出来后,他们带着自己的作品来到教室。这时他们非常渴望介
9、绍自己的作品,并得到老师与同学的认同与赞赏,这种欲望正是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内驱力。于是,在课堂中我就顺应学生的强烈的内心需求,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来介绍自己收集来的信息安排了“交流数”这个环节,从教学情况可以看出全班同学都介绍了自己的作品,在他们介绍时也不断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认可。从他们的满足的眼神中、面带笑容的脸上,看出他们在这节课中是快乐的,他们的学习需求是发自内心的,他们说的欲望、成功的欲望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从某种意义上说,一堂生动活泼、充满生命活力的课,它的教学活动过程,实际上也正是学生们的这些欲望不断得到满足、调节、提升的过程。 教学媒体选择分析表 生活中的数20以内的数知识点 1、通过课前收集生活中的数,经历收集生活中的数,培养学生选择、收集信息2、通过收集生活中的数,能更好掌握20以内的数,更好地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含3、课堂中通过交流自己收集来的信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人际交往能力。学习目标 非投影视觉媒体投影视觉媒体媒体类型 媒体内容 要点 出示卡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多媒体显示看一看、数一数:来了几个小动物,它们都是谁?1、提供事实,建立经验;2、展示事例,开阔视野;教学作用 设疑播放讨论;播放讨论总结使用方式 激趣引课,建立网络让学生感受体验数所得结论 2分钟3分钟占用时间 自制媒体来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57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