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考研简答题整理.docx
《现当代文学考研简答题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当代文学考研简答题整理.docx(7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当代文学考研简答题整理简答论述目录: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左联的主要成就: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分析评价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 分析评价冰心创作中“爱”的哲学的内容 简析朱自清以事传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简析朱自清借景抒情类散文的思想艺术特点 分析朱自清对现代散文的贡献 分析朱自清散文的创作特色 简析海滨故人的思想和风格 简析庐隐小说题材和思想
2、特点 简析沉沦的思想 析评价郁达夫小说的思想 分析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分析郁达夫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 分析闻一多爱国主义诗篇的内容 的提出。 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分析评价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分析呐喊彷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重要地位 分析鲁迅杂文的思想特色 分析鲁迅后期杂文的思想特点 分析鲁迅杂文的艺术特色 简析故事新编中的古人形象 简析故事新编的艺术特点 简析野草的思想内容 简析野草的艺术特色 简析朝花夕拾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简析朝花夕拾的人物形象 分析评价女神所表现的“五四”时代精神 简述郭沫
3、若小说的基本倾向和创作特色 分析女神的浪漫主义特 分析评价女神在中国现代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及不足 分析郭沫若抗战时期历史剧作的基本思想 分析郭沫若历史剧的悲剧精神 分析屈原中爱国诗人屈原形象 简述屈原的浪漫主义特色和诗情 简述屈原的现实战斗意义 分析评价尝试集的思想和艺术形式及其地位与不足 分析评价周作人小品散文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分析评价倪焕之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分析叶圣陶现实主义小说的特色和风格 1、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 简析叶圣陶“教育小说”的思想内容和特点 简析许地山早期短篇小说的特点 简析许地山早期小说的浪漫主义倾向 简析许地山后期小说春桃等作品的现实主义特色 简析许地山的散文集空山灵
4、雨的思想和艺术 简析王统照的长篇小说山雨的思想 简析王统照小说创作的风格 简析诗集繁星春水的思想和形式 简析寄小读者的思想和形式 57)简述闻一多在新诗发展史上的地位 58)分析评价徐志摩的前期诗集的思想 59)简述徐志摩后期诗集的思想 60)分析徐志摩诗的艺术特点 61)简述冯文炳小说的思想特色 62)简述冯文炳小说的艺术特色 63)简述冯至的昨日之歌的思想艺术特色 64)简述冯至的十四行集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65)分析评价蚀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66)简析蚀的艺术特点 67)分析子夜的思想内容 68)分析子夜里吴荪甫的形象 69)简析子夜里赵伯韬的性格特征和形象意义 70)简析子夜的艺术特色 7
5、1)分析评价子夜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 72)简析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73)简析白杨礼赞、风景谈的思想艺术特色 74)分析老舍小说的创作特色 75)通过祥子的悲剧分析骆驼祥子这部小说的思想 76)分析祥子的形象 77)简析老舍长篇小说二马的思想和幽默特色 78)简析猫城记思想的复杂性 79)简析老舍长篇小说离婚的思想和艺术 80)简析老舍短篇月牙儿断魂枪等的艺术成就 81)分析骆驼祥子中虎妞形象及其对祥子悲剧的意义 82)分析骆驼祥子的艺术特色 )简析四世同堂中祁老者的形象 84)简析四世同堂中祁瑞宣的性格 85)简析四世同堂的结构特点 86)简析四世同堂的文化反思色彩
6、 87)分析四世同堂的思想内容 88)分析巴金灭亡的思想内容和杜大心形象 89)简析巴金早期表现社会革命的作品的思想艺术特点 90)简析激流三部曲的思想内容 91)简析巴金小说创作风格的演变 92)简析家的艺术特点93)分析评价家的思想成就 94)分析家中觉新的形象 95)简析家中高老太爷的形象 简析家中觉慧的形象 分析寒夜的思想 简析寒夜的艺术特点 简析寒夜中汪文宣的性格 简析寒夜中曾树生的性格 简述沈从文的创作思想 分析评价边城中的“边城世界”的特点和意义 简析边城中的翠翠形象 分析沈从文边城的艺术特色与风格 简析长河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分析沈从文短篇小说的思想 简析沈从文短篇小说的文体形态
7、和文体结构 简析湘行散记、湘西的思想特色(文化性、本土性、本族性) 简析湘行散记、湘西的艺术特色 简析原野的思想和艺术特点 分析曹禺剧作的艺术特色 简析曹禺剧作在中国话剧史上的地位 分析雷雨对封建性资产阶级家庭罪恶的暴露及其反封建意义 分析雷雨中的周朴园形象 分析雷雨中蘩漪的形象 简析雷雨中侍萍形象 分析日出的思想 简答论述题: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 分析陈白露的复杂性格及形象意义 简析雷雨、日出的结构特点和曹禺戏剧结构艺术的变化 分析北京人的主题 分析北京人的戏剧冲突 北京人中“棺材”的象征意义 简析北京人的艺术特色 简析咆哮了的土地的思想内容 简析蒋光慈“革命文学”创作的成就、意义和缺
8、失 简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的成就 分析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在人物塑造上的特色、成就 简析张天翼小说的思想艺术特色 简析南行记南国之夜的思想和艺术 分析艾青诗作的独特风格 分析上海屋檐下的思想内容及艺术特色 分析围城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点 简析田间的给战斗者的思想和艺术 简析夏衍剧作的风格 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思想特色 分析赵树理小说的民族化、群众化特色 分析孙梨小说的独特风格 分析白毛女的主题 简评赵树理小说创作在中国现代文学上的地位 简析白毛女在歌剧形式上的创新及其民族风格和在现代歌剧史上的意义 1、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2、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
9、、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3、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4、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 1、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2、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3、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4、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
10、特征: 1、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要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2、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3、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1、 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2、 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 左联的主要成就:1、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2、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3、左联十分重视理论
11、批评。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4、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5、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分析呐喊、彷徨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深刻批判。 小说集呐喊和彷徨的总主题是反封建,对封建社会、封建思想礼教的揭露批判极其深刻。1、多数作品描写了封建势力对人民压迫及制造的一系列人生悲剧,主人公主要是农民、知识分子和妇女。阿Q、孔乙己、祥林嫂,他们以自己被侮辱、被损害的血泪人生,控诉封建社会的黑暗。如孔乙己身受封建科举制度和等级观念毒害,沦落到下层穷愁潦倒,表现了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的惊人冷漠。2、揭示了封建思想道德的“吃人”本质及其对人民群众毒害的深广。如药的悲剧是双重封建统
12、治者用钢刀杀害革命者,封建迷信思想使华老栓把人血馒头当药为华小栓,但却治不老病。悲剧在于,华小栓吃的人血馒头,竟是反青革命志士的鲜血做成的。革命者为人民革命而献身,作为人民一员的华老栓并不理解。表现粗群众的愚昧麻木,受封建迷信思想毒害之深。小说既暴露了封建势力造成的人民物质上的“病苦”,更着重暴露了人们精神上的“病苦”,以惊醒“不幸的人们”起来摆脱封建思想道德的枷锁。 分析呐喊中的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 小说集呐喊中的阿Q、故乡中的闰土、风波中的七斤,是三种类型的农民形象。他们既有共同点又有不同点: 一共同点:都受封建势力压迫剥削,却愚昧麻木不觉悟。 二不同点:闰土是个典型的旧中国农民,
13、勤劳、质朴但精神近乎麻木。他儿童时代机灵、能干,二十多年后,由于社会的压迫使他像个木偶人。七斤是另一类农民形象,虽与外界有接触,但仍然十分愚昧。“辫子风波”,使他自己没有辫子而发愁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些都表现了农民的愚昧落后缺乏觉悟。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被地主压迫,他不正视现实,常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而忘却了自己失败者的悲惨屈辱的处境。 通过阿Q、闰土、七斤等农民形象,小说揭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矛盾:农民被封建主义残酷压迫剥削,生活极其悲惨;农民精神上愚昧麻木,却没有改变自己悲惨境遇而奋斗的思想和行动。同时也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农民问题。要改变农民悲惨的地位境遇和
14、启发农民的思想觉悟,使农民从封建思想束缚中解放出来进行反封建斗争。 简析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及其思想意义 呐喊中对辛亥革命的描写,主要有阿Q正传的后半部,是侧面描写,写辛亥革命在未庄和县城的影响。1、 在未庄,阿Q受到影响要“革命”了,他的“革命”观中有不少糊涂观念和错误思想。2、假洋鬼子成为未庄的革命风云人物。3、在县城,清朝的知县老爷、把总还是原官,但官的名称改了,而且也参加了革命党。 这些描写,深刻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1、对封建势力妥协,使封建势力摇身一变成为革命党,篡夺了革命胜利果实。2、辛亥革命未能充分依靠和发动广大农民,未能注意启发农民民主主义觉悟。 分析评价狂人日记的思想
15、艺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 狂人日记的思想是:“暴露礼教和家族制度的弊害”,揭露得异常深刻:1、揭露了礼教的“吃人”本质。这是对封建礼教和家族制度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是对封建统治者以仁义道德“吃人”的中国几千年历史和文化的最深刻最本质的揭露。2、揭露了封建礼教毒害之深广。人人“吃人”也“被人吃”。吃人者不仅有封建家族制度象征的大哥;也有妇女和下层人民,他们是受礼教残害最深重的;也有青年和小孩。3、救孩子”的呼声。狂人是个具有现代意识的封建叛逆者形象,是清醒的启蒙主义者形象。从上述分析可、 作品通过塑造狂人形象,表现对封建传统的大胆怀疑和批判精神,也表现出严格的自审精神,寄希望于未来,发出“救以
16、看出,狂人日记思想上的深刻性和对民族现状和前途的“忧愤深广”的特色。 艺术形式上的主要特点:1、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的结合。现实主义,作品真实地描写了一个患“迫害狂症”者的故事,人物和环境都具有真实性。同时作者运用了象征和暗示等手法,赋予人物和环境以象征意义。2、运用日记体形式;以心理描写为主,是*的心理描写;简练的白话语言。 文学史上的意义: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成为中国文学进入现代的标志:1、 它以彻底深刻的反封建思想,以渗透于全篇的现代意识,显示其现代意义。2、艺术形式上,西方现代主义方法象征主义的创造性运用,*心理的细致描写,日记体的格式,成熟的白话,具有现代意味。 分析评价
17、阿Q正传的思想及其艺术成就 阿Q正传是鲁迅惟一的中篇小说。 思想上成就之一:小说通过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社会典型环境的描写:1、塑造了辛亥革命时期贫苦农民阿Q的典型形象。阿Q的主要性格特征是精神胜利法;在现实生活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但不正视现实,用盲目的自尊自大等种种方法自欺自慰,陶醉于虚幻的精神胜利之中。阿Q无法清醒认识自己的悲惨的社会地位和命运,做出改变自己境遇的反抗斗争。2、阿Q还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深恶造反、“男女之大防”。是个集中了较多国民劣根性的艺术形象。3、阿Q革命观中还夹杂着许多落后的观念。 阿Q形象的塑造和精神胜利法是普遍存在于中华民族各阶层的一种国民性弱点,因此,阿Q是一
18、个“现代的我们的国人的灵魂”。 思想成就之二:提出了农民问题,即农民的悲惨的生活境遇和他们缺乏民主主义觉悟的矛盾。阿Q过着被剥削、受压迫的生活,但是他缺乏觉悟。作者把阿Q放在辛亥革命中考察。他有革命的要求,但是他的革命观中狭隘报复、取赵太爷而代之等糊涂思想,他也没有完全摆脱精神胜利法。小说通过阿Q的悲剧,在客观上揭示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提出了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觉悟的重要性。 艺术成就:1、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如阿Q、假洋鬼子、赵太爷等。2、白描手法的成功运用。如阿Q瞪着眼睛说:“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什么东西。”形象地表现了他的精神胜利法的性格特征。3、作品基本风格是客观叙事的现
19、实主义风格,在写实中又加入了讽刺,如对赵太爷的讽刺是尖锐无情的、对阿Q的弱点的讽刺比较温和,是一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态度。4、阿Q的悲剧性遭遇和喜剧性格,形成小说悲喜剧交融的特色。 分析彷徨中祥林嫂、爱姑、子君等妇女形象和妇女问题的提出。 祥林嫂、爱姑、子君遭封建社会迫害的妇女,她们对封建主义的压迫有过反抗的行动,但最后都以悲剧告终。 祝福展示了封建礼教对妇女压迫的深重残酷。作品通过祥林嫂的悲惨遭遇深刻揭示了封建礼教的系统周密、强大深固。从鲁四老爷、四婶到婆婆等这样一个周密的封建观念大网络,封建网络决定了中国妇女的悲惨命运,也无情地压碎了祥林嫂们的一切挣扎努力。离婚中的爱姑,不能忍受那种丈夫
20、另有新欢、叫她走就得离婚回娘家的极不公正的待遇。她的反抗是强烈的,但在七大人装腔作势的威风下终于屈服。伤逝中的子君,是另一类型的妇女。她是受过“五四”新文化运动洗礼的知识女性。她说:“我是我自己的,他们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这是妇女个性解放的呼声。她以此为思想武器,为自己的恋爱婚姻自由而奋斗,和史涓生建立起小家庭。封建势力的压迫、个性解放思想的局限性是造成悲剧的思想根源。 作品通过这三个妇女形象的描写,揭示了妇女的问题:1、祥林嫂等的悲剧都是封建社会、礼教造成的,因此妇女解放必须反封建。2、作品也表现祥林嫂和爱姑都还没有摆脱封建礼教的精神枷锁,她们的反抗缺乏清醒的意识和明确的目标。启示人们:
21、妇女解放,必须自身冲破封建思想的束缚,才能进行有效的斗争。3、作品通过子君的悲剧说明离开了社会改革,妇女追求个人的自由幸福,是很难实现的。个性解放思想虽有一定的反封建作用,但不能解决妇女解放的问题。 分析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知识分子形象和在知识分子道路的探索 1、小说集彷徨中,涓生、魏连殳、吕纬甫是基本属于同一种类的知识分子。他们都是新知识分子,接受了民主主义、个性解放等西方近现代思潮影响。2、涓生为自己爱的权利而勇敢奋斗;魏连殳被人说成是“一个可怕的新党”,常在报刊上“发些没顾忌的议论”;吕纬甫年轻时敏捷精悍认真,敢于在小城封建迷信思想深重的氛围中破坏神像。但是他们的反抗都以失败告终
22、。 失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 中国社会黑暗势力的强大,封建传统思想和习惯力量的根深蒂固,因此觉醒者受到的压迫是深重的。2、 觉醒者自身的思想局限性和性格弱点。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进行反抗的思想基础是个性主义。 这些觉醒者在强大的旧势力压迫下,表现出自私卑怯、动摇妥协、消沉颓废。涓生在爱的小舟遭到社会黑风恶浪时,认为最重要的是救出自己,视子君为累赘,终于遗弃子君而造成悲剧。吕纬甫敏捷精悍认真变成现在的“敷敷衍衍,模模糊糊”。魏连殳以躬行所恶来报复社会、世俗的压迫、冷遇,却陷入更深的精神孤独和痛苦的境地,以自戕式的毁灭宣告了自己的失败。 涓生、魏连殳、吕纬甫等中国近代新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悲剧,提
23、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道路问题,表明了个性解放、个人奋斗不是小资产阶级的正确道路,应别寻新路。 分析评价呐喊彷徨的艺术特色 艺术特色一:人物塑造1、“杂取种种人,合成一个”的典型化方法,人物形象具有深广的社会历史内涵,同时又非常个性化。2、白描手法,采取“画眼睛”和“勾灵魂”的方法。抓住最能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各种特征进行描写。如祥林嫂和子君的神态和眼睛、祥林嫂的三次肖像描写、孔乙己的长衫。3、挖掘和表现人物复杂的内心世界,写幻觉、潜意识等,深入揭示人物的灵魂。4、人物语言简洁传神,高度个性化。 艺术特色二:艺术多姿多彩1、 将浓烈的感情寓于客观的叙事之中为主要特色,但也常有诗意的抒情和以抒情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当代文学 考研 答题 整理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516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