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ppt课件:世说新语共12篇.pptx
《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ppt课件:世说新语共12篇.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课外文言文阅读ppt课件:世说新语共12篇.pptx(1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一)魏武游侠,魏武少时,尝与袁绍好为游侠。观人新婚,因潜入主人园中,夜叫呼云:“有偷儿至。”青庐中人皆出观,帝乃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动。帝复大叫:“偷儿今在此!”绍遑迫自掷出,遂以俱免。选自世说新语,魏武帝曹操,曾经,到,都,于是,迷失,惶恐着急,最后,终于,于是,【注释】魏武:魏武帝曹操。遑()迫:惶恐着急。,【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未若柳絮因风起(2)过中不至(3)去后乃至(4)遂成枯落,(趁,乘),(才),(到),(最终),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尝与袁绍好为游侠(2)有偷儿至(3)青庐中人皆出观(4)帝乃抽刃劫新妇(5)
2、与绍还出,失道(6)遂以俱免,(曾经),(都),(到),(于是),(迷失),(最后,终于),3.下列加点的“以”与文中“遂以俱免”的“以”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B.以我酌油知之C.盖以诱敌D.投以骨,B,【解析】“遂以俱免”是“遂以之俱免”的省略,“以”应解释为“凭借”;A.连词,来;B.凭、靠;C.用(来);D.把。,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帝乃抽刃劫新妇,与绍还出。(2)失道,坠枳棘中,绍不能动。,魏武帝便抽出佩刀劫持了新娘,和袁绍往回走。,(他们)走错了路,跌进了荆棘丛中,袁绍(被困在里面)不能动弹。,5.曹操劫新妇用的是什么计策?你觉得本文中的曹操是机智勇敢还
3、是奸诈狡猾?请说明理由。,调虎离山计。(第二问各抒己见,言之有理即可),【译文】魏武帝年少时,曾经和袁绍都喜欢仿效侠客的作为。(他们)看见人家举行婚礼,于是潜入主人家的园中,晚上大叫:“小偷来了。”新房里的人都出来察看,魏武帝便抽出佩刀劫持了新娘,和袁绍往回走,(他们)走错了路,跌进了荆棘丛中,袁绍(被困在里面)不能动弹。武帝又大叫:“小偷现在在这!”袁绍急忙跑了出来,最后二人都没被抓住。,(一)杨亿巧对,寇莱公在中书。与同事戏作对子:“水底日为天上日。”未有对,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一坐称为好对。选自世说新语,和,游戏,恰逢,报告,于是,全,整个,【词
4、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年与时驰(2)君与家君期日中(3)未若柳絮因风起(4)一箪食,一瓢饮,(跟,和),(趁、乘),(和),(数词一),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与同事戏作对子(2)与同事戏作对子(3)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4)而会杨大年适来白事(5)因请其对(6)一坐称为好对,(和),(恰逢),(游戏),(报告),(于是),(全,整个),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水底日为天上日A.为人谋而不忠乎B.可以为师矣C.尚思为国戍轮台D.一坐称为好对,D,【解析】例句:是;A.替;B.做;C.替;D.是。,4.下列对“会杨大年适来
5、白事”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适逢杨亿正好来报告事情B.时逢杨亿正好来表白情况C.会见杨亿时正好发生了不好的事D.会见杨亿时正好报告事情,A,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与同事戏作对子。(2)因请其对,大年应声曰:“眼中人是面前人。”,和其他大臣以做对子为游戏。,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杨亿接着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面前人(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6.说说杨大年对的对子好在哪里。,对得工整;通俗形象。,【译文】寇准在中书省。和其他大臣以做对子为游戏,他说:“水底日为天上日(水底的太阳是天上的太阳)。”没有人能对出,恰巧杨亿来报告事情,于是别人请他对对子,杨亿接着刚停的话音说:“眼中人是
6、面前人(眼睛里面的人是面前的人)。”在座所有的人都称赞对得好。,(三)魏武见使,魏武将见匈奴使自以形陋不足雄远国。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头。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闻之,追杀此使。选自世说新语容止,曹操,自己觉得自己相貌丑陋,威震,让;叫,这个,崔琰,字季珪。传说他相貌清朗而威重,代替,握刀,床边。床,古代的一种坐具,类似今天的板凳,古时也称“细作”,指暗探,怎么样,指仪表很美,令人非常敬仰,不同寻常,听说,【注释】魏武:曹操,生前封魏王,死后谥号武,曹丕即位后追尊他为武帝。自以形陋:自己觉得自己相貌丑陋。崔季珪(gu):崔
7、琰,字季珪。传说他相貌清朗而威重。代:代替。捉刀:握刀。床头:床边。床,古代的一种坐具,类似今天的板凳。间谍:古时也称“细作”,指暗探。雅望:指仪表很美,令人非常敬仰。雅,指仪表之美。望,仰望。,【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得一人之使(2)去后乃至(3)有闻而传之者(4)求闻之若此,(劳力),(知道、听说),(才),(这样),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不足雄远国(2)使崔季珪代(3)魏王何如(4)魏王雅望非常(5)魏武闻之(6)追杀此使,(威震),(怎么样),(让;叫),(不同寻常),(听说),(这个),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8、例句:此乃英雄也A.去后乃至B.屠乃奔倚其下C.乃悟前狼假寐D.胜败乃兵家常事,D,【解析】例句:表判断,是,就是;A.才;B.于是,就;C.才;D.是。,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既毕,令间谍问曰:“魏王何如?”(2)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此乃英雄也。,接见完(匈奴使),(曹操就)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魏王高雅的气质,不同寻常,但是床边拿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5.曹操为什么不亲自接见匈奴使者?,因为曹操认为自己相貌丑陋,不足以震慑偏远国家。,6.从这个故事中,可以看出曹操是一个怎样的人?,他是一个生性多疑、心胸狭窄,同时又具有远见的人。,【译文】曹操
9、将要接见来自匈奴的使者,但自认为自己身材矮小相貌丑陋,不足以慑服远方的国家。于是命令崔季珪代替自己,自己则拿着刀站在床边。接见完(匈奴使),(曹操就)派间谍去问匈奴使者:“魏王这人怎么样?”匈奴使者答道:“魏王高雅的气质,不同寻常;但是床边拿刀的那个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曹操听后,就派人在途中追杀这个匈奴使者。,(四)孔融十岁“认亲”,孔文举年十岁,随父到洛。时李元礼有盛名,为司隶校尉。诣门者,皆俊才清称及中表亲戚,乃通。文举至门,谓吏曰:“我是李府君亲。”既通,前坐。元礼问曰:“君与仆有何亲?”,大,拜访,已经,我,对自己的谦称,当时,什么,对曰:“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
10、奕世为通好也。”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陈韪后至,人以其语语之,韪曰:“小时了了,大未必佳。”文举曰:“想君小时,必当了了。”韪大踧踖。选自世说新语言语,累世,世世代代,认为惊奇,很,可靠,(cj)局促不安的样子,告诉,【注释】奕世:累世,世世代代。踧踖(cj):局促不安的样子。,【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元方时年七岁(2)日中不至(3)白雪纷纷何所似(4)其人亦舍然大喜,(当时),(什么),(到),(很,非常),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时李元礼有盛名(2)诣门者(3)既通,前坐(4)君与仆有何亲(5)元礼及宾客莫不奇之(6)韪大踧踖,(大),(已经)
11、,(拜访),(我,对自己的谦称),(认为惊奇),(很,非常),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例句:人以其语语之A.以观沧海B.可以为师矣C.投以骨D.静以修身,C,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昔先君仲尼与君先人伯阳有师资之尊,是仆与君奕世为通好也。(2)小时了了,大未必佳。,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的亲近关系。,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5.读了这个故事,你悟出了什么道理?,后生可畏,切不可用年龄大小来评价他人能力。同时也告诫那些自视清高,妄加评议他人者,不要无所顾忌,出言不逊,否则会自找苦吃。,【译文】孔
12、融十岁的时候,随父亲到洛阳。当时李元礼名气很大,做司隶校尉。到他家拜访的,都是那些才智出众、有清高称誉的人以及自己的亲戚才被通报。孔融到了他家门前,对看门的人说:“我是李府君的亲戚。”经通报后,入门就坐。李元礼问:“您和我有什么亲戚关系?”孔融回答说:“过去我的祖先仲尼曾经拜您的祖先伯阳为师,所以我和您是世世代代友好往来的亲近关系。”李元礼和他的那些宾客没有不对他的话感到惊奇的。太中大夫陈韪后来才到,别人就把孔融说的话告诉给他听,陈韪说:“小的时候很聪明,长大了未必很有才华。”孔融听后说:“我猜想您小的时候一定很聪明吧。”陈韪听了感到非常尴尬。,(五)杨氏之子,梁国杨氏子,九岁,甚聪惠。孔君平
13、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为设果,果有杨梅。孔指以示儿曰:“此是君家果。”儿应声答曰:“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选自世说新语,很,十分,拜访,代词,他的,于是,就,介词,给,这,【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目似瞑,意暇甚(2)人不堪其忧(3)为人谋而不忠乎(4)以刀劈狼首,(很),(替),(代词,那,指“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介词,用),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甚聪惠(2)孔君平诣其父(3)孔君平诣其父(4)乃呼儿出(5)为设果(6)此是君家果,(很,十分),(代词,他的),(拜访),(于是,就),(介词,给),(这),3.下列选项中加点文言虚词的含义
14、和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C例句:此是君家果A.正是江南好风景B.对子骂父,则是无礼C.自以为是D.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解析】ABD均为表判断,是,与例句同;C.对,正确。,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孔君平诣其父,父不在,乃呼儿出。(2)未闻孔雀是夫子家禽。,孔君平来拜见杨氏子的父亲,可是他父亲不在,于是便叫杨氏子出来。,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5.请结合原文内容,谈谈杨氏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非常聪明、有礼。可以从他机敏的应答、九岁就能帮父亲招呼客人看出。,6.结合课外积累,说说你还知道哪些古代“小神童”的故事,至少写出两个。,示例:孔融让梨,甘罗十二岁拜相。,【译文】梁国有一户
15、姓杨的人家有一个九岁的儿子,很聪明。有一次,孔君平来看望他父亲,刚好他父亲不在家,孔坦就把他叫了出来。杨氏子给孔君平端来了水果,其中有杨梅。孔君平指着杨梅给他看,说:“这是你家的水果。”他不假思索地答道:“我可没有听说过孔雀是您家的鸟。”,(六)华歆不弃,华歆、王朗,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朗曰:“幸尚宽,何为不可?”后贼追至,王欲舍所携人。歆曰:“本所以疑,正为此耳。既已纳其自托,宁可以急相弃邪?”遂携拯如初。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选自世说新语德行,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还,为什么,丢弃,抛弃,迟疑,犹豫,把自己托付给别人,怎么,哪里,抛弃他,携带拯救,原来,介词,用,汉末至三国
16、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注释】华歆:字子鱼,汉族。平原高唐(今山东聊城高唐县)人。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王朗:本名王严,字景兴。东海郯(今山东郯城西北)人。汉末至三国曹魏时期重臣、经学家。疑:迟疑;犹豫。自托:把自己托付给别人。相弃:抛弃他。携拯:携带拯救。,【词语溯源,回归教材】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太丘舍去(2)骨已尽矣(3)非宁静无以致远(4)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舍弃),(安宁),(已经),(连词,来),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含义。(1)幸尚宽(2)何为不可(3)王欲舍所携人(4)宁可以急相弃邪(5)遂携拯如初(6)世以此定华、王之优劣,(还),(丢弃或抛弃),(为什么)
17、,(怎么、哪里),(原来),(介词,用),3.下列选项中与“宁可以急相弃邪”的“相”意思不同的一项是A.眈眈相向B.相委而去C.另眼相看D.生死相依,D,【解析】ABC均为动作偏指一方,置于动词前,起替代宾语的作用,与例句同;D.互相。,4.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俱乘船避难/有一人欲依附/歆辄难之,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幸尚宽,何为不可?(2)宁可以急相弃邪?,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怎么可以因为情况紧急而抛弃他呢?,6.结合文本,请你对华歆、王朗分别作出评价。,华歆:重信重义,思虑周全。谨慎对待别人的请托,但一经接受请托,无论遇到怎样危急的情况都不相弃。
18、言必行,行必果。(文本略)王朗:乐于做好事,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能够与人方便时尽量与人方便;但是到了有风险的时候,他就出尔反尔,这样的人有始无终,不能共患难,不值得信赖。(文本略),【译文】华歆和王朗一起乘船避难,有一个人想搭乘他们的船,华歆就感到十分为难(而没立刻答应)。王朗却说:“幸好船还宽敞,为什么不可以呢?”后来贼寇追到,王朗想抛弃刚才搭船的人。华歆说:“原来我之所以犹豫,正是为了这种情况。既然已经接纳了他来船上安身,怎么能因为情况危急就丢下他呢?”于是像原来一样携带着他继续赶路。世人用这件事来判定华、王二人的优劣高下。,(七)顾荣施炙,顾荣在洛阳,尝应人请,觉行炙人有欲炙之色,因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人 教部编版 语文 年级 上册 课外 文言文 阅读 ppt 课件 世说新语 12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512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