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复习要点.docx
《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复习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复习要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现代分离方法与技术复习要点分离:利用混合物中各组分在物理或化学性质上的差异,通过适当的装置或方法,使各组分分配至不同的空间区域或者在不同的时间依次分配至同一空间区域的过程。 把混合物中某些组分或各组分彼此分开,或把混合物中各相间彼此分开的过程叫分离。 分离的目的1确认对象物质或准确测定其含量;2获取单一纯物质或某类物质以作它用;3浓缩某个或某类物质;4消除干扰,提高分析方法选择性和灵敏度。 分离科学;研究从混合物中分离、纯化或富集某些组分以获得相对纯物质的过程的规律、仪器制造技术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 富集:通过分离,使目标组分在某空间区域的浓度增大。 分离与富集的关系: 富集需要借助分离,即分
2、离与富集是同时实现的。 富集与分离的目的不同,富集只是分离的目的之一。 浓缩:将溶剂部分分离,使溶质浓度提高的过程。 浓缩与富集的异同: 浓缩时溶质相互之间不分离; 富集往往伴随着浓缩,因为以富集为目的的分离最终都会设法使溶液体积减小。纯化:通过分离使某种物质的纯度提高的过程。 根据目标组分在原始溶液中的相对含量的不同进行区分: 方法 被分离组分的摩尔分数 富集 0.9 分离科学 的重要性:1分离是认识物质世界的必经之路2 分离是各种分析技术的前提3富集(分离)延伸了分析方法的检出限4 分离科学是其他学科发展的基础5分离科学提高了人类的生活品质 回收率R实际回收量欲回收总量Q100Q0富集倍数
3、待分离组分的回收率/基体回收率 为什么要研究敞开体系? 因为分离体系往往是敞开体系,如: 研究多相中的某一相; 色谱柱或固相萃取柱的某一小段,如一个理论塔板; 固定相或流动相; 离子交换树脂表面的保留行为。 相平衡相变化达到平衡,系统中各相之间没有物质传递,每相的组成与物质数量不随时间而变。 分离因子S:两种物质被分离的程度。 回收率R相差越大,分离效果越好。 设A为目标组分,B为共存组分,则A对B的分离因子SA,B为 SA,BRAQA/QB=RBQ0,A/Q0,B分离因子既与分离前样品中B与A的比例相关,也与分离后二者的比例相关。 混合熵将i种纯组分混合,若各组分间无相互作用,则混合前后体系
4、的熵变称为混合熵变 分离熵混合过程的相反过程的熵变。 DSsep =DSmix 绝热体系中混合后形成均相理想体系: DSmix0 D自发过程; DSsep D加和D1D2 无协同效应: D协同DD加和 反协同效应: D协同DD加和 协萃系数R: R=D协同/D加和 加速溶剂萃取 ASE用溶剂从固体或半固体样品中快速提取目标物质; 通过高温和高压加快提取速度。 增加温度的效果增加分析物的溶解度;如:蒽在150C的氯甲烷中的溶解度是50C时的15倍有利于克服基体效应,加快解析动力学过程;降低溶剂粘度,加速溶剂分子向基体中扩散。 升高的压力的效果使溶剂 在高温下仍保持液态;可保证易挥发性物质不挥发;
5、在压力下可快速充满萃取池 分配系数 K 组分在固定相和流动相间发生的吸附、脱附,或溶解、挥发的过程叫做分配过程。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浓度比,称为分配系数,用K 表示,即:cs组分在固定相中的浓度K=组分在流动相中的浓度 cM3分配比是指,在一定温度下,组分在两相间分配达到平衡时的质量比:k=ms组分在固定相中的质量=组分在流动相中的质量 mM分配比也称:容量因子(capacity factor);容量比(capacity factor); 色谱法当流动相中携带的混合物流经固定相时,其与固定相发生相互作用。由于混合物中各组分在性质和结构上的差异,与固定相之间产生的作用力的大
6、小、强弱不同,随着流动相的移动,混合物在两相间经过反复多次的分配平衡,使得各组分被固定相保留的时间不同,从而按一定次序由固定相中流出。 色谱法分类 1)气相色谱:流动相为气体。按分离柱不同可分为:填充柱色谱和毛细管柱色谱;按固定相的不同又分为:气固色谱和气液色谱 时间表示的保留值 2)液相色谱:流动相为液体。按固定相的不同分为:液固色谱和液液色谱。离子色谱:液相色谱的一种,以特制的离子交换树脂为固定相,不同pH值的水溶液为流动相。(3)其他色谱方法薄层色谱和纸色谱凝胶色谱法超临界色谱 衡量色谱峰宽度的参数,有三种表示方法标准偏差(D):即0.607倍峰高处色谱峰宽度的一半。半峰宽(Y1/2):
7、色谱峰高一半处的宽度 Y1/2 =2.354 峰底宽(Wb):Wb=4 D n理=5.54(有效塔板数和有效塔板高度n有效tRtR2=5.54=162Y1/2WbtR2t)=16(R)2Y1/2WbH有效=Ln有效1.塔板理论半经验理论;将色谱分离过程比拟作蒸馏过程,将连续的色谱分离过程分割成多次的平衡过程的重复 保留时间:组分从进样到柱后出现浓度极大值时所需的时间; 死时间:不与固定相作用的气体的保留时间; 1.基线无试样通过检测器时,检测到的信号即为基线。 调整保留时间:tR= tRtM R=2(tR(2)-tR(1)Wb(2)+Wb(1)2(tR(2)-tR(1)1.699(Y1/2(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分离 方法 技术 复习 要点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50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