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的寄生虫的防治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猪的寄生虫的防治策略.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猪的寄生虫的防治策略寄生虫的防治策略 正确的寄生虫控制策略是成功地进行寄生虫控制的前提。控制策略的目标是:使感染终止在猪场管理日程的关键时期和寄生虫感染周期的关键时期,以便减少和防止进一步感染。所谓猪寄生虫的控制策略就是:懂得何时和怎样应用驱虫药清除寄生虫感染,防止经济损失的发生和防止寄生虫成熟、产卵和污染畜舍。 根据猪场的寄生虫调查结果,可以设计一个预防性控制策略。粪便的实验室检查结果可以反映猪场中所发生的寄生虫的类型和严重性。 在对猪舍所有不同生长阶段的猪的多个粪便样品进行检查时,如果猪场被证明为阴性,为了防止感染的侵入,猪场至少需要实施一个最低限度的预防性方案。为了保持猪舍的无寄生虫状态
2、,对所有猪在进人猪舍时,都要投喂能杀灭成熟的和未成熟的寄生虫的广谱驱虫药。此外,为了确保猪舍的清洁,每年需要进一步作全面的粪便检查。 所用驱虫药的类型对策略性定期驱虫能否成功运行有重要意义。 猪的驱虫药可分为如下2大类: I类:此类驱虫药主要是一批老式驱虫药。所有这些驱虫药都对一种甚至几种猪的主要寄生虫无效,并且大多数只能杀灭成虫而对未成熟的虫体或移行幼虫无效。 例如,噻吩嘧啶就是I类驱虫药。在一段时间里给猪连续投喂该药可以杀灭消化道中的食道口线虫的幼虫和已孵化出来的圆线虫的幼虫,但对其发育中和移行中的幼虫无效。因此,要达到完全的疗效,就必须在感染发生和感染发展的过程中把噻吩嘧啶添加到猪日粮中
3、去。又如,如果仔猪在哺乳期间被母猪感染,这时给仔猪投喂噻吩嘧啶是不能终止感染的,因为此时感染已经发生了。现在已经证实,噻吩嘧啶、盐酸左旋咪唑和伊维菌素均对毛首线虫无效。 盐酸左旋咪唑、敌百虫和伊维菌素均属于I类药。伊维菌素是这类药中惟一新药。虽然伊维菌素能杀灭发育晚期的寄生虫,但对毛首线虫和移行幼虫无效。伊维菌素被广泛用于控制体表寄生虫。敌百虫对所有主要寄生虫包括毛首线虫的第4期幼虫均有效,但对发育早期和移行的幼虫无效。 类:此类驱虫药是那些能清除所有主要寄生虫和发育中幼虫或移行幼虫的广谱驱虫药。目前,芬苯哒唑是这类药中的惟一药物。从经济角度看,应用类驱虫药,养殖者可以使感染循环终止在感染早期
4、,从而可以消除经济损失。从寄生虫学的角度看,应用类驱虫药,养殖者可以使感染终止在寄生虫成熟之前,这样就可以阻止寄生虫产生后代,所以会大大降低进一步污染的可能性。 21母猪驱虫 猪寄生虫的控制策略是从母猪开始的,由于母猪的生长年龄长,并且在整个生活过程中,经常接触寄生虫,所以它们往往被寄生虫感染。这样,母猪便成了小仔猪的重要感染来源。打破母猪和仔猪间的寄生虫传播环节,对整个猪场寄生虫的成功控制是很关键的。所以,母猪的产前驱虫更摆在了猪场内、外寄生虫控制策略的首位。 寄生虫控制策略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用哪一类药物给母猪驱虫。应用一种能驱除母猪产期中所携带的各个不同发育阶段寄生虫的驱虫药对保证母猪整个
5、哺乳期的无寄生虫状态是很重要的。假如使用I类驱虫药,要保证母猪在整个哺乳期的无寄生虫状态,则在产后的2-3周里可能需要再次驱虫,具体的驱虫时间取决于驱虫时寄生虫所处的发育阶段。如果在母猪哺乳期间只是成虫被驱除而未成熟的虫体继续发育成熟,并开始产卵,那么仔猪就有被感染的危险。 如果在产前将母猪体内的成熟和未成熟的寄生虫全部杀灭或产仔时将母猪关在可以限制母猪活动的产栏中,产栏可以限制母猪的头部活动来防止它接触粪便,那么在整个哺乳期间就可以防止虫卵的散布。这样,母猪在离开产房之前,体内是无寄生虫的。所以,这一定期1 驱虫策略可以保证3个月的无寄生虫感染状态,因为母猪在移出产房之前不会再感染。猪的大多
6、数主要寄生虫在感染猪后,发育为产卵成虫大约需要6周或更长的时间。如果母猪饲养于被污染的地面或其他畜舍中,那么妊娠早期的再一次驱虫就可以全面阻止母猪体内出现产卵的成虫。这样就减少或阻止了进一步污染畜舍和场所的可能性。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的一项研究成果表明:未驱虫母猪所产的仔猪在驱虫后比驱虫母猪所产的仔猪有更高的感染机会。这表明母猪的产前驱虫对阻止寄生虫传播有重要意义。 22种公猪驱虫 维持种公猪的无寄生虫状态是保证种公猪的最佳使用状态和防止种公猪成为母猪和后备母猪感染源的重要措施。即使种公猪饲养于封闭式猪舍中,每年至少也要驱虫2次。如果种公猪经常暴露在被寄生虫污染的环境中,每隔3个月或更短的时间,
7、应对所有种公猪驱虫1次。另外,应经常对种公猪的粪便进行检查。 23后备母猪驱虫 如果忽视了后备母猪的寄生虫控制,那么它们可能会成为母猪的一个新的感染源。被选为后备母猪的母猪在配种前每隔6周驱虫1次。假如它们饲养于全封闭式猪舍,那么在配种前每隔3个月驱虫1次就足够了。从外购进的后备母猪一到达新的猪舍就要用类驱虫药驱虫。后备母猪常在装运前已进行了驱虫,但由于所用的往往是I类驱虫药,所以驱虫往往不彻底,结果购进的后备母猪可能会引入I类驱虫药驱不出的毛首线虫和其他寄生虫。 由于后备母猪幼龄时所接触的寄生虫不同,以及它们在生长过程中所在的畜舍环境不同,所以它们对寄生虫的免疫反应有明显的差异。这种差异对兽
8、医来说可能是一个难题: 来自被污染畜舍的后备母猪,如果不进行驱虫或驱虫不当时,那么它们很容易污染新猪舍。 来自清洁猪舍的未感染后备母猪,如果移人被污染的畜舍而又未进行适当的驱虫,会受到严重危害,甚至死亡。 24生长肥育猪驱虫 对生长猪的驱虫有几个目的。由于仔猪遭受感染后受到的影响较大,所以笋1个目的是用驱虫药进行预防,从而根除感染,减少经济损失;第2个目的是防止猪体内寄生虫发育成熟。这样,可以防止寄生虫进一步污染猪舍,从而大大降低了再感染的可能性。 驱虫药的最佳使用时间取决于许多因素。如果知道猪场中寄生虫的污染程度,那么这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另外,猪舍类型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不同生长
9、阶段的猪需要各自不同的驱虫方案。两次驱虫的时间间隔取决于寄生虫生活周期的平均长度。如果间隔太长,那么会有虫卵排出,结果会污染整个猪舍。 如果母猪体内的寄生虫在哺乳期间感染了仔猪,那么在这些虫体成熟前或在仔猪6周龄或更大日龄前对仔猪使用那些只能杀灭成虫的驱虫药往往是无效的。因此,仔猪15-20千克之前的任何驱虫药均应使用既杀灭未成熟虫体又能杀灭成虫的驱虫药。 大多数保育猪舍的蠕虫卵污染并不严重。如果仔猪在出生后1周内被母猪感染,那么它们最早排出虫卵的时间是6-7周龄。若母猪在产前已驱虫,那么仔猪的感染只能发生在保育或生长猪舍。这样,它们首次排出虫卵的时间会往后再推几周。 对于一个出售架子猪的猪场
10、而言,在产前应对所有母猪驱虫,然后对仔猪进行早期驱虫。早期驱虫不仅可以提高仔猪的生长速度,而且能有效地保证其出售的架子猪无寄生虫感染,从而可以提高所售猪的质量。这对养架子猪者来说,无疑是受益最大的。 对于关心寄生虫控制的育成B巴育猪场来说,了解架子猪的来源是很重要的。如果架子猪已应用了广谱驱虫药驱虫,那么在架子猪到达后就不需立即驱虫。再次驱虫可以在到达后3-4周里进行。因为在3-4周里,架子猪可能会被肥育猪场的寄生虫感染,2 但是再次驱虫可以将感染终止在虫体发育成熟并污染猪舍或其他区域之前。 如果肥育猪舍被严重污染,首次驱虫正如上所述,在架子猪到达后立即进行。在此后的12周应进行第2次驱虫。为
11、了防止在上市前排出虫卵,也可能在第2次驱虫后的4-5周需要进行第3次驱虫。 若是了解了每头猪的驱虫历史,那么仔猪肥育猪舍的驱虫就不用那么紧凑了。如上所述,在分娩时对母猪的驱虫是第1步。这样仔猪在整个保育期可以保持无寄生虫状态。而只有在移出保育舍才可能发生初次感染。仔猪到达架子猪舍3-4周后应驱1次虫。为了杀灭任何新感染的寄生虫并切断它们的生活史,4-5周后或在体重45-60克时进行第2次驱虫。如果饲养于不卫生的或污染严重的环境中,那么在体重达70-80千克时应进行第3次驱虫。 总的来说,仔猪肥育猪舍的驱虫可按如下方案进行: 母猪驱虫 仔猪驱虫 育成猪驱虫 育肥猪驱虫 分 娩 2040kg体重
12、4560kg体重 70-80kg体重 保育 育成 育肥-上市 封闭式猪舍。据报道,美国有较多全封闭式猪场发生重度寄生虫感染。随着10-XX年前所建的封闭式猪场的逐渐老化,这类事例逐年增加。这似乎表明寄生虫在封闭式猪场的存活力与外界环境的存活力相当。其主要区别在于:寄生虫在封闭式猪场中的传播方式。寄生虫的感染会逐渐从一个猪圈传人另一个猪圈,首先可能发现某一猪圈的寄生虫感染水平很高,而相邻的清洁猪圈由于带虫猪的进入而被污染。寄生虫感染就是这样靠带虫猪的不断进入而传遍整个猪舍的。 猪场寄生虫的监测。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可以通过定期粪便检查和剖检进行监测。每年至少用改良威斯康星糖漂浮技术对粪便进行一次检查
13、,以确定是否有寄生虫的存在。事实证明,这是一种敏感的可以将低产卵量的蠕虫检查出来的方法。用糖漂浮法对粪便进行检查时如证明有寄生虫的存在,则表明猪场存在寄生虫感染的潜在危险。这说明,现行的驱虫方案尚须调整。 进行粪便检查时,范围应全面。哺乳母猪、怀孕母猪、哺乳仔猪、育成猪、肥育猪、后备母猪和公猪的粪便应分开进行检查。一旦某一种寄生虫被检出,则应对感染史作记录,并查清在粪便检查6周之前的时间里阳性猪只饲养在何处,因为很可能是在那里受到感染的。兽医进行的剖检也是监测蠕虫的重要依据。养殖者也可对本场死亡而未送去剖检的猪进行剖检。剖检时应观察的病变包括肝脏是否有由圆线虫引起的乳白色斑点,盲肠内是否有毛首
14、线虫的存在,大肠上是否有由食道口线虫幼虫引起的结节。在对盲肠表面的未成熟的毛首线虫进行辨认时,建议用3-4倍的放大镜进行观察。 养殖者和兽医应为他们的各个猪场选定最佳的驱虫策略。熟知猪场中所有寄生虫的种类和发生感染时猪所处的日龄或生长阶段,使得制定一项准确而有针对性的驱虫策略变得更为容易。 根据策略性定期驱虫方案使用驱虫药为每一个猪场提供了一个科学的清除寄生虫的方案,这个方案可以使养殖者和他们的兽医能以最小的驱虫投入获取最大的驱虫回报。 3 “四加一”驱虫模式的建立 “四加一”驱虫模式的提出,是根据集约化猪场寄生虫感染流行规律、寄生虫的生活周期,以及集约化猪场生产流程特点等多种因素来综合考虑的
15、。其中的“四”是指集约化猪场中的种猪一年驱虫4次,“一”则是新生仔猪在保育舍或生长舍阶段驱虫1次,以及引进种猪并群前驱虫1次。设计这种驱虫模式的主要依据有4点:一是基于寄生虫在集约化猪场中的感染分布情况,例如,种猪感染寄生虫的种类最多且感染率最高。二是寄生虫在集约化猪场的主要散播方式为:带虫母猪在哺乳时将寄生虫传给小猪,然后通过小猪的长大转栏,将寄生虫扩散到全场,因此,种母猪是全场寄生虫感染的重要来源,做好其驱虫工作即能从源头上杜绝寄生虫的散播,起到全场逐渐净化的作用。三是考虑到小猪对寄生虫最易感,在保育阶段后期或生长舍阶段驱虫1次能帮助小猪安全渡过易感期。四是根据集约化猪场各种常见寄生虫的生活史与发育周期所需的时间,种猪隔3个月驱虫1次,可对猪蛔虫、毛首线虫等起到成熟前驱虫的作用,从而避免虫卵排出而污染猪舍,减少重复感染的机会。 “四加一”驱虫模式具体操作程序: 空怀母猪、怀孕母猪、哺乳母猪、种公猪隔3个月驱虫1次。 新生仔猪在保育阶段后期或生长舍阶段驱虫1次。 引进种猪并群前10天驱虫1次。 4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490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