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量说讲课.docx
《物质的量说讲课.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物质的量说讲课.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物质的量说讲课 物质的量说讲课又觉得这也挺好,因为在准备的过程中感到有了收获。 引言:接到这节课的备课任务,我的第一反应是:真倒霉!因为这节课是公认的难;不过,在后来的准备过程中,下面本人分为教材分析、教学思路、等几个方面向大家汇报我的备课过程。 一、 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一课是以概念学习为主导,通过学习学会接受新概念并熟练运用。“物质的量”所占篇幅不过是课本中的一页,但有关“物质的量”的应用却贯穿整个高中学习,是学生计算方法和思维上的一大转变。通过探究让学生学会实践掌握许多科学理念。 本节内容主要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这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特别是物质的量这个词对于学生来说比较陌生、难以理解。容
2、易和物质的质量混淆起来。因此教材首先从为什么学习这个物理量入手,指出它是联系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的纽带,在实际应用中有重要的意义,即引入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然后介绍物质的量及其单位,物质的量与物质的微粒数之间的关系。本节还涉及了相关的计算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量、摩尔质量、微粒个数、物质的质量之间的计算。这类计算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有关化学计算的能力,还可以通过计算进一步强化、巩固概念。这里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不能期望一、两节课下来学生就能掌控,更不能随意拓宽和加深有关内容,加大学生学习的困难。 关于摩尔质量,教材是从一些数据的分析,总结出摩尔质量和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的区别和联
3、系,自然引出摩尔质量的定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本节重点: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 本节难点:物质的量的概念的引入和形成。 二、 教学思路 摩尔质量概念 阿伏加德罗常数 本人认为这节课教学的关键是:坚持并贯彻以下两个原则:以教材内容的逻辑顺序为基础。把握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和特点。突出并解决以下四个问题:物质的量、摩尔、阿伏加德罗常数是什么?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及阿伏加德罗常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要引入“物质的量”这个物理量?在使用摩尔时,为什么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重视双边活动。另外,巧妙运用类比、归纳、推理、比喻、迁移等到教学方法;注意各知识点教学
4、的过渡和衔接;合理利用相关材料,如七个基本物理量等。教学过程要以“物质的量”为核心。 物质的量概念 微粒计算 质量计算 三、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及其单位,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使学生了解学习物质的量这一物理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使学生了解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涵义。 能力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逻辑推理、抽象概括以及运用化学知识进行计算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概念的引入、推导与应用,培养学生相信科学、尊重科学、依靠科学的思想。 结合概念的理解与应用,使学生领悟到运用微观与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科学的基本方法之一。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
5、程,积极主动学习。 教学过程 点燃 引入问学生反应 C + O2 = CO2 所表达的意义 一个碳原子 一个氧分子 一个二氧化碳分子 -微观粒子 在实验室里,拿一个原子和一个分子反应,行吗? 一般用质量 (是否: 1克 1克 2克 呢?) 反应是按比例: 12克 32克 44克-宏观质量 物质之间的反应,既是按照一定个数,肉眼看不见的原子、分子或离子来进行,单个这样的微粒也无法称量,实际上又是以可称量的物质进行反应。在定量地研究物质及其变化时,很须要把微粒跟可称量的物质联系起来。(用木匠买钉用称不用数来比喻)怎样建立这个联系呢? 怎样知道一定质量的物质里含有多少微粒? 微观粒子和宏观质量之间有
6、什么联系? 科学家统一确定了一个新的物理量-物质的量,它将微粒与质量联系起来了。 这是怎样的一个物理量呢? 投影 物 理 量 单 位 符 号 讲解 长 度 米 m 质 量 千克 Kg 时 间 秒 s 电 流 安培 A 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 K 发光强度 坎德拉 cd 物质的量 摩尔 mol 分析讲解 上述质量、长度、时间、电流等都是基本物理量,也就是说,它们不能由其他的物理量来推导得出。基本物理量的单位是通过确定一个“基准”来规定,如“质量”的单位是“千克”,它是怎样规定的呢?也就是说它的“基准”是什么?它是用“国际千克原器”作为质量单位千克的“基准”。按国际单位制的规定“千克是质量单位,等于国
7、际千克原器的质量”。 “物质的量”也是基本物理量,不能由其他物理量导出。“摩尔”是它的单位,它是怎样规定的呢?由于微观粒子肉眼看不见,又难于称量,怎么办?采用“微粒集体”是一个很好的思路。科学上是用12g12c所含有的碳原子数作为一个集体或一个系统来度量物质的理,从而把微粒和微粒集体联系起来了。 12g12C含有的碳原子是多少呢?引 这个数就是阿伏加德罗常数(NA),称作一摩尔 与6021023 的关系就象与314一样。) 也就是说:“每摩物质含有阿伏加德罗常数个微粒”,可用下式表示: n=N/NA。 NA 是多大的一个数? 比喻说明6021023 粒米全球60亿人每人每天吃一斤,要吃14万年
8、。 数出1摩尔水的水分子数所需要的人数和时间 展示样品1摩尔碳;1摩尔水;1摩尔硫酸 由此可见,阿伏加德罗常数、摩尔的使用是有特定对象的,这个特定对象就是微观粒子,不能用于宏观物体。因而在使用摩尔时,要指明是什么微粒,书写时,要将微粒的化学式写在摩尔的符号后面 物质的量 含有的微粒数 质量 1molC NA 12 g 为什么用12g12c所含的碳原子数作基准,而不是其他呢? 分析相对原子质量是以 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跟它相比较所得的比值。如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一个碳原子的质量跟一个氧原子的质量之比是12:16,因1mol碳原子与1mol氧原子含有的原子数相等,都约为 ,所以
9、1摩尔碳原子质量跟1摩尔氧原子质量之比也应该是12:16。1mol碳原子质量是12g,那么1mol氧原子质量就是16g,同理1mol任何原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由于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是各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之和,因此1mol任何分子的质量就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离子是通过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形成的,电子质量微小,可忽略不计,所以1mol任何离子的质量在数值上等于该离子的式量。根据以上分析得出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以克为单位,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式量。 C 1个 NA个 1摩尔 12 g O 1个 NA
10、个 1摩尔 16 g 试推: 1摩尔铁 ,1摩尔硫酸 , 1摩尔钠离子。 由此,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微粒数就联系起来了 NA N n m NA 分析讲解理解摩尔概念应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2 g碳原子约有6021023 个,作为一堆,称为1摩尔 它包含两方面的含义: 1微粒:个数-阿伏加德罗常数个 举例:1摩尔氢原子含有6021023个氢原子 1摩尔氧分子含有6021023个氧分子 对象:微粒- 分子、原子、离子、原子团 质子、中子、电子、原子核 提问 这样说法对吗? 1摩尔人;1摩尔米;1摩尔细菌 1摩尔氧中含有NA个氧原子 1摩尔氯中含有多少个微粒? 注意一般说多少摩尔物质,指的是构成该物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 讲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474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