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原理-第四章叙事作品课件.ppt
《文学原理-第四章叙事作品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学原理-第四章叙事作品课件.ppt(4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一节 叙事理论与叙事作品,一、从传统叙事理论到现代叙事学 二、叙事与叙事作品 三、叙事的层面,(一)传统叙事理论,叙事就是通过语言组织起人物的行动和事件,从而构成艺术世界的文学活动。叙事内容是故事。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构建着一定社会的文化形态(含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故事所讲述的事件是虚构的,然而这种虚构又要与现实生活有某种联系。因此,故事不仅是记忆和传播文化的活动,同时也是认识和解释世界的一种方式。古典叙事观念和现实主义叙事观念所关心的中心问题,都是叙事作品中所描绘的世界和人物是否真实、所表达的思想是否正确合理、艺术形式是否有审美价值之类的问题。,(二)现代叙事学,20世纪
2、,从俄国的形式主义文学研究到法国结构主义,逐渐形成了侧重于形式结构方面、较多地注意到叙事文学抽象结构的“结构主义叙事学”理论;20世纪90年代,叙事学研究趋向了多元化的发展,此时期的叙事学研究被称为“新叙事学”。,二、叙事与叙事作品,(一)叙事的意义(二)叙事作品的蜕变演化,(一)叙事的意义,叙事与客观世界的摹仿关系中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以客观事物的发生规律为依据,二是体现着故事作者对世界的认识和自己的精神需要。叙事的意义就建立在这两方面关系之上,它既是对外部世界的关注,又是作者自己的体验、理解和解释。同时这种体验、理解和解释在叙事行为中通过叙事语言组织构造成一个艺术整体。从这个意义上说,叙事
3、是由人对外部世界的体验所推动的构造艺术世界的言语行为,叙事作品就是通过这种构造活动形成的物化形态。,(二)叙事作品的蜕变演化,西方:古希腊神话、史诗、悲喜剧(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欧里庇得斯。喜剧家:阿里斯托芬 中世纪骑士文学文艺复兴、启蒙时期小说、戏剧(莎士比亚)19世纪小说高潮 中国:神话史记人物传记魏晋志怪小说唐传奇宋“平话”元杂剧明话本、演义清小说,三、叙事的层面,(一)故事内容与故事叙述(二)叙事的三个层面,(一)故事内容与故事叙述,故事情节中重要的不是行为和事件本身,而是对行为、事件如何发生的过程和形态所做的独特描述。即恩格斯所说的不仅要表现人物“做什么”,更要写出他们“
4、怎样做”。如聊斋志异中的婴宁和小翠:都是狐女,都是活泼可爱、美丽动人的少女,都是嫁给“人”做媳妇,而且都爱笑。尤其相似的是:这两个特别爱笑的少女到小说结局处,都变得绝口不笑了。,婴宁和小翠,狐女婴宁自幼托付给一位“鬼母”在山中抚养,后嫁给王子服。但婚后先是“西邻子”试图调戏她,继而是因她惩罚了“西邻子”险些惊动了官府,酿成全家祸患。经过婆婆的告诫后,这位天真、乐观的少女终于一反爱笑的习性,而从此“矢不复笑”。,狐母把小翠作为一份“报恩”的“谢礼”赠送给王太常的痴呆儿子往元丰做妻子,小翠以“痴”功“痴”为元丰治病,还惩罚了王太常的政敌王给谏。但一次小翠失手打碎了一只玉瓶却遭到了“交口呵骂”,她终
5、于一改“但笑不言”的常态,而忿然离家出走。,(二)叙事的三个层面,现代叙事学从叙事的不同角度和层次来观察、分析叙事活动。法国学者热奈特提出“叙述”这个词包括了三个不同的概念:所讲述的故事内容(故事),讲述故事的语言组织(文本)和叙述行为(叙述),因此,我们也把对叙事的研究分为三个方面:,第二节 叙述语言,一、叙述时间 二、叙述视角(叙述聚焦)三、叙述标记,一、叙述时间,1、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 2、叙述时间中三个方面的关系,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故事时间是指故事中事件持续的长短和前后顺序。故事时间是虚构的,只存在于作品中世界的时间关系,文本时间是指叙述文本中叙述语言的长短和前后顺序。文本时间是与叙
6、述行为直接相关的,存在于现实世界、现实的文本写作与阅读活动中的时间关系。叙述时间指的是故事时间与文本时间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叙述时间中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时距(步速),时距是故事时间长度与文本时间长度相互对照所形成的时间关系。两种时间长度相互一致的时间关系可以算作一种匀速叙述关系。以这种“匀速”叙述为基准,就可以区分出不同叙述速度的各种时距。,不同叙述速度的各种时距,省略:对故事时间线索中整段时间不加叙述就跳过去。文本时间长度是0,叙述步速无穷大。概略:文本时间长度小于故事时间长度的粗略叙述。场景:即匀速叙述。(戏剧最典型)减缓:文本时间长度大于故事时间长度的叙述,也就是叙述步速的减
7、速状态。(添枝加叶)停顿;故事时间长度为0而叙述文本的时间大于0的一种时距,有些叙述的内容与故事发展中的时间进程无关,叙述时间长,故事时间都没变化。(像插叙),(二)次 序,故事时间中事件接续的前后顺序与文本时间中叙述语言的排列顺序相互对照所形成的关系。1、顺时序:先讲前面发生的事、后讲后来发生的事这样的一种叙述次序。2、逆时序:文本中叙述的前后顺序与故事中事件发生的前后顺序不一致。倒叙:将事情的结局提前到故事的开头讲述。插叙:在顺时序的叙述过程中不时地插入对过去事件的追述或其他方面事件的叙述。不同的叙述次序会产生不同的叙述效果。,(三)频 率,频率是文本中的叙述语言和故事内容之间的重复关系。
8、重复有两种类型:(1)事件的重复:故事内容的重复(如孙悟空降妖);(2)叙述的重复:同一事件在故事中被反复叙述。(如大闹天宫在孙悟空嘴里),二、叙述视角(叙述聚焦),叙述视角是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叙述的魅力在于是什么人、从什么角度观察和讲述这些事件的。叙述视角的特征通常由叙述人称决定的。总起来说有三种情形:(一)第三人称叙述;(二)第一人称叙述;(三)第二人称叙述。在具体的叙述中有时会采取叙述视角与人称变换的叙述方式,以两种以上叙述交替出现的叙述。,三种叙述视角,(1)第三人称叙述:从与故事无关的旁观者角度进行叙述。特点:全知视角,剥夺了接受者的大部分探索、求解作品的
9、权利。(2)第一人称叙述:叙述者同时又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叙述视角因此而移入作品内部,成为内在式焦点叙述。特点:人物作为叙述者兼角色,比其他故事中人物更“透明”,更易于理解。他作为叙述者的视角受到角色身份的限制,不能叙述本角色所不知的内容。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感觉。(3)第二人称叙述:故事中的主人公或某个角色以“你”的称谓出现的。特点:第三人称叙述的变体;这类作品的数量和影响很小,所以对于叙事学研究来说意义很有限。是戏剧叙事所需要的。,三、叙述标记,叙述标记是文本中出现的对于理解故事来说具有标志作用的叙述手段。(为了引导读者理解自己要表达的意义)1、意图标记:用来提示写作意图或宗旨。(如标
10、题,常见的醒目句段等);2、人物标记:使故事中人物形象特征得以凸现出来。(如人物绰号,人物描写段落、诸如家世、背景、服饰、外貌、环境等)另外有些标记是叙述者并未直接说出,而是间接暗示出的引导标记。(如李逵、宋江)。此外,偶发的语言和动作也能产生标记效果。,第三节 叙述内容,叙述内容是指所叙述的东西,即故事本身,以及构成故事的主要成份人物和行动。,一、故事,故事是叙述内容的基本成分。组成故事的要素包括事件、情节和情景。事件:故事中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情节:按照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情景:由人物的行为与环境组合起来的实际场面和景况。,事 件,事件就是故事中人物的行为及其后果。一个事件就是一个
11、叙述单位。如武松打虎。事件可大可小,但都必须要与人物行为和命运有关。作品中总的事件可以由若干层次的小事件构筑而成。如水浒传第七至十二回林冲的故事:结义鲁智深妻子遭调戏误入白虎堂刺配沧州道野猪林遇险看守天王堂风雪山神庙火烧草料场雪夜上梁山,事件两种类型,任何事件或叙述单位在作品中都处于一定的关系中,在整个叙事中承担着一定的作用。依据事件在故事进展中的作用可划分出两种类型:一类事件的作用是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另一类事件的作用是塑造生动的形象。这两类事件在故事中的作用是相辅相成的。一般说来,较原始、粗糙的故事形态中最主要的是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后来的某些叙事类型如侦探、武侠等故事重视情节的复杂曲折,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学 原理 第四 叙事 作品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448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