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docx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煤矿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建设指南 第一条 为规范和指导煤矿企业和煤矿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进一步加强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构建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长效机制,防范事故发生,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等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是事故隐患排查治理的责任主体,应当建立健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内容: 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 事故隐患分级管控标准和机制; 风险预控和事故隐患的排查治理、记录报告、安全监控、督办验收等工
2、作机制; 信息管理体系; 资金保障、通报监督、教育培训、考核奖惩等保障制度。 第三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健全从主要负责人到每位作业人员,覆盖各部门、各单位、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责任体系,明确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的第一责任人,统一组织领导和协调指挥本单位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明确本单位负责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记录、上报和督办、验收等工作的责任部门。 将所属煤矿整体对外承包或托管的煤矿企业,应当在签订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承包合同中约定本企业和承包单位在煤矿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方面的责任,督促承包单位按规定定期组织开展事故隐患排查治理。 第四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分
3、级管控机制,根据事故隐患的影响范围、危害程度和治理难度等制定本企业的事故隐患分级标准,明确负责不同等级事故隐患的治理、督办和验收等工作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员。 第五条 煤矿应当建立预防事故隐患产生的工作机制,在采掘活动开始前和安全条件、生产系统、设施设备等发生较大变化时,组织安全、生产和技术等部门对涉及到的作业场所、工艺环节、设施设备、岗位人员等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进行全面辨识,识别可能导致事故隐患产生的危险因素,并进行汇总分类和危险程度评估,制定针对性的预防措施,分解落实到每个工作岗位和每个作业人员,预防事故隐患产生。 第六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按照日常排查和定期排查相结合的原则建立事故隐患排查
4、工作机制,及时发现生产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事故隐患: 煤矿作业人员应当在开始作业前对本岗位危险因素进行一次安全确认,并在作业过程中随时排查事故隐患; 煤矿的生产组织单位应当每天安排管理、技术和安全等人员进行巡检,对作业区域开展事故隐患排查; 煤矿应当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等职能部门和相关的专业部门每旬至少开展一次覆盖生产各系统和各岗位的事故隐患排查; 煤矿企业应当组织安全、生产、技术、管理等职能部门定期开展覆盖各运营煤矿的事故隐患排查。 发现重大事故隐患时,要立即停止受威胁区域内所有作业活动、撤出作业人员。 第七条 煤矿企业和煤矿应当建立事故隐患记录报告工作机制,及时记录排查发现的事故隐患,并逐级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煤矿 生产 安全事故 隐患 排查 治理 制度 建设 指南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419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