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docx
《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灌溉排水工程学复习资料 1.多年平均降水量少于400mm的常年灌溉地带; 这一地区远离海洋,雨量稀少,特别是平原地区,年降水量不足200mm,而年蒸发量则达200300mm,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即:西北内陆地区和黄河上游地区 2.年平均降水量大于400mm、小于1000mm的不稳定灌溉地带; 3.平均降水量大于1000mm的水稻灌溉地带。 4.灌溉排水工程学的任务: 是研究和利用灌溉排水工程措施,来调节农田水分状况; 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以消除水旱灾害,合理而科学地利用水资源,为发展农业生产服务。 5.改变和调节地区水情措施:蓄水、保水措施; 调水、排水措施。 6.农田水
2、分存在的4种基本形式: 大气水 地面水 土壤水 地下水 7.能被植被根系吸收的水,称为有效水;能被土壤吸收的水,称为无效水。 8.土壤含水率的上限:田间持水率 土壤含水率的下限:大于凋萎系数 9.吸湿系数:土壤的吸湿水达到最大时的土壤含水率,又称最大吸湿量,不能被作物吸收利用。 10.凋萎系数:作物产生永久凋萎是的土壤含水率。 11.作物需水量定义:生长在大面积上无病虫害作物,土壤水分和肥力适宜时,在给定的生长环境中能取得高产,潜力的条件下为满足植株蒸腾、棵间蒸发、组成植株体所需要的水量。 12.如何确定作物需水量:直接算出作物需水量 通过计算参照作物需水量来推算实际作物需水量。 13.农田水
3、分消耗的途径:植株蒸腾、棵间蒸发、深层渗漏或田间渗漏、地表径流。 14.如何确定作物需水量? 直接计算出作物需水量; 通过计算参照作物需水量来推算实际作物需水量。 15.作物需水量包括:生理需水、生态需水。 1 生理需水:作物生长过程中各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水分。植株蒸腾实际上是作物生理需水的一部分。 生态需水:指生育过程中,为给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所需要的水分。棵间蒸发即属于作物的生态需水。 16.作物在不同生育时期对缺水的敏感程度不同,在作物整个生育期中通常把对缺水最敏感,缺水对产量影响最大的时期称为作物需水临界期或需水关键期。 17.灌溉制度是指作物播种前及全生育期内的灌水次
4、数、每次灌水的灌水日期、灌水定额、灌溉定额。 灌水定额:指一次灌水单位面积上灌水量。 灌溉定额:指作物全生育期各次灌水定额之和。 18.土壤计划湿润层: 计划调节土壤水分状况的土层深度; 它是变化的,它随作物根系的活动深度,土壤,地下水埋深等确定; 作物生长初期:30-40cm; 作物生长末期:80-100cm; 具体数据通过实验确定。 19.充分灌溉制度:是指灌溉供水能够充分满足作物各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要求而设计制定的灌溉制度。 包括:旱作物灌溉制度 水稻灌溉制度 20.土壤适宜含水率及允许的最大、最小含水率: 允许最大含水率一般以不致造成深层渗漏为原则,qmax=q田,q田为土壤田间持水率。
5、 允许最小含水率应不大于调位系数。 22.非充分灌溉:是指由于可供灌溉的水源不足,不能充分满足作物各个生育阶段的需水量要求,而允许作物受一定程度的缺水和减产,但仍可使单位水量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的一种灌溉方式。 或:在有限灌溉水量条件下,为获得最佳的产量目的,对作物灌水时间和灌水定额进行最优分配的优化灌溉制度。 2 23.灌水率是指灌区单位面积上所需灌溉的净流量q净,又称灌水模数,以m3(s计。 万亩)公式: nmiqi,净=8.64Tinmi2qi,净=864Ti an-各种作物种植面积占灌区面积的百分数; mi-作物各次灌水定额; Ti-灌水延续时间 在修正灌水率图时,要以不影响作物需水要求
6、为原则: 不要改变主要作物关键用水去的各次灌水时间; 若需要调整移动,以往前移为主,前后移动不超过三天; 将灌水率图修正的比较连续、均匀; 选取连续时间较长,而不是短暂的高峰值,作为渠首设计流量的设计灌水率。在运用的过程中,对短暂的大流量可利用渠堤的超高部分来满足。 24.灌溉用水量,是指某一灌溉面积上需要水源供给的总灌溉水量。 25.净灌溉用水量的计算: W净=mA(m3) m-某作物某次灌水定额,m3亩; A-某作物的种植面积,亩。 W净=8.64q净AT(万m3) q净-某时段的灌水率,m3(s; 万亩) A-灌区总灌溉面积,万亩; T-相应的时段,d。 26.毛灌溉用水量的计算: W
7、W毛=净水27.灌水方法一般分为: 地面灌溉:畦灌沟灌淹灌漫灌 喷灌 微灌 精细地面灌溉 渗灌 3 28.灌水方法应满足的要求: 灌水均匀; 保证实现额定灌水; 田间水的有效利用率; 高效低耗,灌水成本低; 便于和其他农业措施相结合; 简单、经济、便于推广。 29.涌流灌溉定义:涌流灌溉又称间歇灌溉,它是把灌溉水断续交替地按一定周期向灌水沟供水,逐段湿润土壤,直到水流推进到灌水沟末端为止的一种节水型地面灌溉新技术。 30.评估地面灌水方法的质量指标: 田间灌溉水有效利用率。 田间灌溉水储存率。 田间灌溉水均匀度。 31.喷灌的优缺点 优点:省水、增产;适应性强;省工省地;有利于实现灌水机械化和
8、自动化; 缺点:初期投资大,运行费用高;受风的影响大,在风速大于3m/s时不宜喷灌; 32.喷灌均匀度:指在喷灌面积上水量分布的均匀度,它是衡量喷灌质量好坏的主要指标之一。 33.微灌的优缺点 优点:省水;节能;灌水均匀;增产;对土壤和地形的适应性强;可以结合灌水进行施肥、打药。 缺点:微灌的灌水器出水孔很小,很容易被水中杂质、土壤颗粒堵塞。 34.微灌续灌:是对系统所属管道同时供水的一直工作制度。 优点:灌溉供水的时间短,灌水及时,也有利于其他农事的活动安排。 缺点:是使供水系统的结构尺寸和工程规模增大,投资增加;设备的利用率低;在水源水量有限的情况下可能是微灌工程的灌溉面积减小。 35.微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灌溉 排水 工程学 复习资料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395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