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颤抗栓指南解读课件.ppt
《房颤抗栓指南解读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房颤抗栓指南解读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房颤抗栓治疗2017,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内 聂俊刚,AF抗栓治疗的意义,流行病学:在人群中的发病率约为1%2%,我国3085 岁居民房颤患病率为0.77,其中80 岁以上人群患病率达30以上,流行病学:非瓣膜病房颤占房颤患者的绝大多数,缺血性脑卒中的年发生率约5,是无房颤患者的27 倍,流行病学:瓣膜病中,二尖瓣狭窄患者房颤的患病率最高,约占40%,而瓣膜病房颤脑卒中发生率是无房颤患者的17倍,AF抗栓治疗的意义,流行病学:房颤所致脑卒中占所有脑卒中的20%相同的栓塞风险评分下,亚洲人群发生脑卒中风险高于非亚洲人 房颤相关脑卒中,病死率2倍于非房颤相关的脑卒中;医疗费用1.5 倍于非房颤相
2、关脑卒中,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推荐采用CHA2DS2-VASC 评分系统瓣膜性房颤,房颤患者脑卒中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瓣膜性房颤: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机械瓣或生物瓣置换术后、或二尖瓣修复术后合并的房颤瓣膜病房颤为栓塞的主要危险因素,具有明确抗凝适应证,无需再进行栓塞危险因素评分,房颤出血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风险因素:分为可纠正和不可纠正的危险因素,出血风险增高者亦常伴栓塞风险增高,纠正出血风险的可逆性因素,严密监测,制定适宜的抗凝治疗方案华法林出血风险:规范治疗情况下,颅内出血的发生率0.1%0.6%,房颤出血风险评估与抗凝策略,华法林VS安慰剂,脑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缺血性脑
3、卒中相对危险度降低67%每年所有脑卒中的绝对风险降低2.7%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26,华法林VS新型口服抗凝药,优点:不需常规凝血指标的监测,较少食物和药物相互作用减少脑卒中及体循环栓塞疗效上不劣于华法林(达比加群酯110 mg,每日2 次和利伐沙班)优于华法林(达比加群酯150 mg,每日2 次和阿派沙班)每年所有脑卒中的绝对风险降低2.7%全因死亡率显著降低26大出血不多于华法林(达比加群酯150 mg,每日2 次和利伐沙班),抗凝策略选择,非瓣膜病房颤患者:华法林或NOACs 均可选用,优先推荐NOACs瓣膜病房颤患者:由于NOACs 尚无证据支持用于此类患者,故应选用华法林,华法林策略选
4、择,SAMe-TT2R2 评分可能预测INR控制不佳最高分为8 分性别、年龄(2 分时更换为NOACs,华法林策略选择,华法林药代学特征:口服吸收迅速:强水溶性、胃肠道迅速吸收,生物利用度100%达峰时间:给药后90 min 达血药浓度峰值,半衰期3642 h 蛋白结合率高:吸收后与血浆蛋白结合率达98 99,主要在肺、肝、脾和肾中储积,经肝脏细胞色素P450 系统代谢,代谢产物由肾脏排泄 影响因素:遗传及环境因素,华法林作用机制,华法林作用靶点1、环氧化维生素K还原酶(抑制)环氧化维生素K-维生素K 抑制 维生素K-还原型维生素K2、抑制抗凝蛋白调节素S 和C 的羧化作用而具有促凝血作用,凝
5、血因子II、VII、IX、X-激活活化的凝血因子(还原型维生素K),华法林使用方式,华法林药物用法:初始剂量:1-3mg 2-4周达到目标值 快速抗凝:与肝素或低分子肝素合用5d以上,达标后停用肝素 华法林维持剂量均值 3mg,不建议用负荷剂量 INR 2.03.0 TTR60%的疗效最佳,特殊患者INR要求,华法林监测:老年人:INR 目标值(2.03.0)主动脉瓣置换术:INR目标为2.03.0 二尖瓣置换术后:INR 目标为2.53.5,植入两个瓣膜的患者,建议INR 目标为2.53.5 INR 在1.52.0 范围时脑卒中风险增加2 倍,暂不宜使用华法林,围术期(含眼科与口腔科手术)或
6、外伤明显肝、肾功能损害中重度高血压 血压 160/100 mmHg(1 mmHg=0.133 kPa)凝血功能障碍伴有出血倾向活动性消化性溃疡两周之内大面积缺血性脑卒中妊娠 其他出血性疾病,INR升高处理方式,INR 5.0-10.0 维生素K1 1.02.5 mgINR 在10.0 以上 维生素K1 5.0 mg轻微出血而INR 在目标范围内:不必立即停药或减量,应寻找原因并加强监测与华法林相关的严重出血:首先立即停药,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迅速逆转抗凝,静脉注射维生素K1 5.010.0 mg。,华法林不良反应,出血:INR 23时严重出血的发生率为每年1.4 3.4,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为每年0
7、.4 0.8非出血反应:皮肤坏死和肢体坏疽,还能干扰骨蛋白的合成,导致骨质疏松和血管钙化(罕见),NOACs适宜人群,非瓣膜性房颤其他瓣膜性疾病:自体主动脉瓣狭窄、关闭不全、三尖瓣关闭不全、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合并房颤可以使用瓣膜性房颤:心脏人工机械瓣膜和中度至重度风湿性二尖瓣狭窄房颤患者禁用NOACs,新型口服抗凝药药代学,新型口服抗凝药药代学,NOACs推荐使用剂量,达比加群酯 150 mg,每日2 次或 110 mg,每日2 次利伐沙班 20 mg,每日1 次阿派沙班 5 mg,每日2 次艾多沙班 60 mg,每日1 次,NOACs降低剂量,对高龄(80 岁),或肌酐清除率3049 ml/
8、min,或出血风险高,或同时使用有相互作用的药物(如维拉帕米)者,达比加群酯应使用每次110 mg,每日2 次对肌酐清除率3049 ml/min,或出血评分高者利伐沙班应使用每次15 mg,每日1 次其他出血高危的患者因病情需要联合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患者,NOACs与华法林桥接,INR2.5,应监测INR 变化,待INR2.5 后按上述办法换药,NOACs与其他抗栓药桥接,使用普通肝素抗凝的患者,可在停用肝素后立即使用NOACs肾功能不良者可延迟数小时使用低分子量肝素者,可在下次应该用药时换用NOACs使用口服抗血小板药物者,可直接换用NOACs,NOACs监测及注意事项,1)NOACs 半衰
9、期短,用药后1224 h 作用即可消失,因此必须保证患者服药的依从性2)每日2 次用药的药物漏服6 h 以内,应该补服前次漏服的剂量,对于高脑卒中风险和低出血风险的患者,补服药物可延长至下次;计划服药时间每日1 次用药的药物漏服12 h 以内,应该补服前次漏服的剂量。超过此期限,不再补服,而且下一次仍使用原来剂量,不要加倍,NOACs监测及注意事项,3)如果忘记是否已经服用,每日1 次的药物,若出血风险较低或栓塞风险较高(CHA2DS2-VASc 3),可再服1 次,以后按正常服用。若出血风险较高或栓塞风险较低(CHA2DS2-VASc 2),可下次按正常服用。每日2 次的药物下次按常规时间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房颤 指南 解读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385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