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
《湘教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docx(4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湘教一年级下册美术教案一、 教材分析: 本学期一年级使用了新课程标准下的九年义务教育湘版美术实验教材。教材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安排了四个新的学习领域。 “造型、表现”,“设计、应用”,“欣赏、评述”,“综合、探索”,这些课程内容新颖,版面美观,贴近学生的生活,受到了小朋友们的喜爱。 二、学情分析: 对于美的事物有兴趣,有初步感受美的能力 ,作画时初步培养了观察习惯,对于想象画、命题画有较大的兴趣,能根据自己的感受大胆的描绘。 完成作业的速度不一,部分同学习惯于带回家去完成,少数同学形象表达能力还比较弱。 三、基本情况: 本年级有21人,学生美术知识掌握得较牢固,上期美术考核人人合格。同学们普
2、遍提高了对美的感受能力,形成了健康的审美情趣,大部分学生对美术学习有着浓厚的兴趣。该年级学生想象力丰富、大胆,敢表现自己想法,表现自己想表现的内容,学生学习兴趣浓厚,上课课堂气氛活跃。 存在问题:1、学生作品缺乏表现力,使作品生命力和震撼力不强。2、部分学生作业上交或做作业方面速度比较慢。 四、教学目标: 知识教育要点 1、感知各种随意形。 2、各种基本平面形和常用色的认识与运用。 3、运用形和色,进行临摹、添画、记忆画、想象画练习。 4、学习使用各种简易绘画工具,学习撕、折、拼贴和揉捏、搓、挖等手工制作方法,培养正确的绘画、制作姿势与习惯。 5、欣赏儿童画、民间美术作品的美。 能力培养要点
3、6、在美术活动中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积极促进儿童从无意想象过度到有意想象,从再现想象过度到创造想象。 7、在绘画活动中大胆用笔用色,鼓励儿童 审美教育要点 8、培养儿童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热爱劳动人民的感情。 9、让学生感受美术活动的愉悦,激发儿童对艺术创造活动的兴趣。 五、教学措施 1、运用现代教学设施及教学仪器进行课堂教学。 2、喻教与乐、喻教于美术活动之中,培养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素质。 3、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个人展望:努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第1课 小雨沙沙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观察春天的小雨,学习春雨不同的画法。
4、 2能想象画出雨中小草小花小动物的可爱摸样。 3了解简单的自然生活常识。 教学重点:想象小花小草喝雨水的样子。 教学难点:能用不同的线画出春雨的感觉。 教学程序: 一、播放下雨的视频 1、师: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生:小雨沙沙。 2、师:沙沙沙,沙沙沙,小雨落在田野里,花儿开,草儿长,沉睡的大地醒来了!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小雨的温柔与可爱吧。 板书课题:小雨沙沙 二、学习用点和线画雨 1、欣赏雨的图片 师:雨是什么样子的?回忆一下,你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小雨,有什么感受?你对小雨的印象是怎样的? 2、画雨 师:请3个小朋友来画一画毛毛雨、小雨和小雨点。师点评学生的作业:说说你画的毛毛雨是什么样
5、子? 小结:雨有不同的形态,用点和线能画出雨不同的样子。 三、欣赏雨中植物的图片 1、师:春雨落在田野里,神奇的事情发生啦! 生:小竹笋冒出了可爱的小脑袋。 师:小雨给了它什么呀? 小结:生命雨露 2、师:如果你是一朵花儿,能表演一下喝雨水的动作吗? 教师从头、手、身体和面部动作进行引导。 四、画一画花儿喝的动态 1、出示教材步骤图1 师:添画面部表情,花的身体和手。 2、比较学生的练习作业 师:添画面部表情时,你们发现了几种画法? 你认为哪一幅表现出了喝水的动态? 五、展开联想 师:小动物、小植物们可聪明啦,你们知道它们还用什么方法来吮吸雨露呢? 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欣赏优秀的学生作
6、业。 2、作业点评,互评。 总结:春风细雨温暖了大地,滋润了万物。我们要更亲近自然,保护大自然。 小雨沙沙为一年级美术教学中的一项教学内容,以训练孩子造型、表现能力、色彩感知能力和丰富的联想能力为主的教学内容。下小雨是生活中常见的天气,能经常看到小朋友在雨中嬉戏,玩耍的情景。学习了本课小雨沙沙后,更让小朋友知道了雨中的情趣,除了人以外还有动植物在说话在活动。 我认为将小雨沙沙放在一个合适的天气下完成教学,最能体现和表现小雨沙沙,即下雨的天气最适合此课的教学。可是上课时,天空还是没下雨,所以就采用了同学跟着多媒体一起看雨、听雨、唱雨情境教学来导入,唤起学生对雨天的情感。 有了动感的导入是还不够的
7、,雨点儿怎么画就成了接下来要解决的问题,要是平常我会直接采用老师示范的方法,可是这样的直接灌输太过死板,其实雨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画法,只是有些注意之处需要老师的提醒,所以我采用了请学生自己探究,上台示范,之后老师总结示范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动脑子学美术的能力。 “有了雨点儿,小朋友们出门还需要什么工具?”雨具的绘画就成了接下来的任务,有人可能会说仍旧让学生自己探究。雨具的画法那就太多了,对有那些绘画能力不好的学生来说,难度会比较大,而且雨具的画法并不是我这节课的重点,所以为了节约时间给重点环节,我没有采用学生探究的方法,而是老师直接示范。 “当小朋友们带上雨具
8、来到外面他们会看到什么?”这才是这节课需要学生自己发挥想象的地方,是节课的重点,也是这节课的难点所在,如果老师引导的不好,学生的想象力会受到很大的局限,要是老师引导的好,最后陈现出来的作品将是非常有童趣有想象力的好作品。 我在这个环节用的是图片欣赏引导回忆的方法,但从课堂的气氛和学生的作品来看,效果并没有我所预期的那样,所以说是失败的。我觉得在这个环节还少了“听”这个内容。上课的时候必竟没有下雨,虽然学生前面唱、看、想都和雨有关,但这些只触碰到了学生心灵的表面,怎样能让学生真真容入到“雨”这个情境中去,可能还是要让学生听雨,从而把他们引入雨的回忆中去,才能让学生体会的更深,想的更多,最后作品才
9、能表现的更丰富,学生学的也会更快乐。 这节课上完之后没有我所预想的那样,心情有些受打击,但是回头想想,从这节课我懂得了有时老师的示范能提高学生的技巧,但同时也会框住学生的想象思维,有时还是要适当的放一放;还有就是图片欣赏并不是万能的,最重要的还是学生身临其境的体会。 “上课”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还需要我更耐心的去慢慢反复体会、咀嚼、反思。 第2课 软绵绵的云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习用弧线画几种软绵绵的云朵形状。 2能想象画出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 3体验创作的乐趣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想象小朋友在云上玩耍的情景。 教学难点:能用弧线画出云朵的柔软质感。 教学程序: 一、欣赏云
10、的照片 1、师:云儿朵朵天上飘,又像小狗又像猫。飞上云天抱一抱,白云堆作游乐场。今天我们去美丽的云朵的世界玩一玩,好吗? 2、师:仔细观察,云朵长什么样子? 小结:云朵白白的,一团团的。 二、画一画云朵 1、师:你会用怎样的线条画云呢?在练习本上试着画一画吧。 2、教师点评学生的尝试作业:线条流畅、连贯,云朵形状完整。 3、教师示范画云,边讲解步骤。 三、联想、表演 1、师:云朵的颜色和样子让你联想到了什么?给你什么感觉? 生:像棉花糖、蹦蹦床、软绵绵的。 2、师:看,小女孩把云朵当做抱枕搂在怀里,真柔软呀,好舒服呀! 1、师:你们想和云做什么呢? 生:抱一抱,摸一摸,跳一跳 4、师:请闭上眼
11、睛,想象自己和云在一起,抱抱它摸摸它,和云做好朋友。四、象形的云朵 1、师:云朵们听说小朋友们要来做客,好好打扮了一番,我们去瞧一瞧吧! 生:哇!打扮成了小狗和小兔呢 师:它们在说什么呀? 2、师:想一想,在之前画的云朵上添一添,把云朵变成其它的形象。 3、师示范。 五、绘画表现 1、教材手绘插图欣赏 2、学生作业 师:看看这些小朋友在云中做什么呀? 3、师:下面我们也来画一画吧。用弧线表现软绵绵的云朵,想象小朋友们在云上玩耍的情景,再画一画。 六、作业指导,师生互评 1、云朵的线条流畅,表现出柔软的感觉吗? 2、想象丰富、有趣吗?画面内容饱满吗? 3、你喜欢哪一幅?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吗? 通过
12、作画来发展孩子的想象力,当然孩子的想象力是建立在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上,是孩子任意发挥的。当程圣勇小朋友通过自己的想象和孩子自己最近观察到的云,就画了将要下雨时的乌云。当我听到孩子理直气壮地跟我说是将要下雨的乌云,我以尊重、认同的眼光小心的呵护孩子的想象力,我看到孩子充满自己想象的画和孩子画时那专注的神情进行及时地表扬和鼓励,并趁机指出一个不足和需要努力的方向,要是你想让你的云彩更漂亮就用漂亮、鲜艳的颜色来涂色,如果你想画将要下雨的云,可以选择颜色深的油画棒来画,这样不断使画面显得更漂亮,而且画面更丰富。使孩子对自己的想象画充满兴趣,同时也让孩子体验成功的快乐。 第3课 手形添画 总课时: 教学
13、目标: 1对自然形手有一个新的认识并产生对手进行描绘的欲望; 2能把手的外形描下来并添画成有趣的形象; 3在自主、开放、快乐的学习中爱上美术。 教学重点:通过手形的变化能认识手、并根据手形尝试初步表现手形画。 教学难点:能激发创造思维,画出有创意的手形画。 教学程序: 一、引导学生欣赏歌曲,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小手拍拍, 认识“小小手”。 提问:我们能用小手做一些什么事情? 2小结:手是我们人体一个重要的部分,我们生活、劳动、学习都离不开它。 二、指导学生通过游戏、尝试、体验,形成感知。 1、师生互动,进行一个“请你跟我这样做”的游戏,带领学生变换出各种有趣手形。 游戏规则:教师或一个学生
14、各种有趣手形说“请你跟我这样做”,其余学生跟着做出同样的手形并说“我就跟你这样做”。比一比谁变的花样多,反映快。 2、指导学生学习描画手形的方法。 提问:你能用最简单的办法将刚才做的有趣的手形描画下来吗? 一两名学生上台尝试。 教师点评比、修改、示范。 3、引导学生观察所描画的手形,大胆联想。 提问:这些手形,象什么? 学生说说自己联想到的物象。 转动所描画的手形,让学生说说又联想到了什么? 4、请几名学生上台尝试将所描画的手形“变一变”。 教师点评,修改、示范。 小结:我们可以将我们的小小手,想象画成好朋友。 三、指导学生欣赏范画,学习方法。 1、通过课件展示多幅有趣的手形想象画。 学生说说
15、自己欣赏后的感受。 教师点评。 2、引导学生归纳作画步骤:摆手形描画手形想象添画 四、学生作业,教师巡回辅导 1、说明作业要求:动一动手,把手的外形描下来,添画成有趣的图形。 2、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五、展示、评价学生作业。 1、将学生作业,集中展示在黑板上。 2、学生介绍自己所“变成的好朋友”。 3、指导学生从“想象是否有趣”“添画是否生动”两个角度说说你满意的作业。 4、给你同学的作业,提提小建议。 5、教师点评比作业,总结:我们可以用小小手打扮世界,小小手也可以给我们带来许多乐趣。 我用孩子们喜欢的活动猜谜语导入手形添画的美术教学,激发了学生对美术课堂的学习兴趣。而且在瞬间我把一个手形
16、添画成了一棵漂亮的小树,学生们当时都感叹了起来:“哇!老师真像会变魔术了,一下子就把手变成了一棵小树!”这样学生完全活跃起来了,他们就开始了绘画自己的小树,还发挥丰富的联想把手形绘画成:公鸡、鸽子、小鸟、小兔子、当孩子们把自豪的向同伴介绍自己的作品时我发现了孩子们对这节美术课充满了成就感。特别是在最后的环节,我让孩子们把自己的作品剪下来并贴到黑板上,当全部贴好后,孩子们又发出了一声惊叹“我们的树变成了森林了!森林里还有好多的小动物,真漂亮!”整节课我都注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充分想象和动手操作,使他们明白他们是学习的主人,也是未来世界的主人,一切的美好都靠他们去创造。但是教师在其中一定
17、要适时的进行引导,就如学生在黑板贴画的环节,就要引导学生,小兔子,公鸡应该贴在树下,而小鸟之类应该贴到树上或者是在树的上空、最后才能构成一幅合理的图画。 第4课 画中画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2画一副画中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程序: 一、儿歌导入 揭示课题 1、邀请小画家参加“画中画作品展”。什么是画中画?怎么画呢? 2、出示儿歌画中画画好老鼠,画好老鼠;再画猫,再画猫;画张大床,猫儿睡啊;画中画,画中画
18、。 。 二、师生探讨 添画方法 1、问:画中画了什么?先画了什么? 2、先画好老鼠后,为什么画只猫呀?怎么想到画张大床? 3、“画中画”找朋友。 问:“画中画”会找哪一张画做朋友? 4、你发现“画中画”的奥妙了吗? 三、创设情境 引导联想 1、由小青虫你联想到了什么? 2、请你帮老师出出主意,是添画树叶呢?还是树枝?说说你的理由。 3、教师边讲故事边分步出示范画,学生欣赏“小胖虫”的故事。 四、启发想象 明确要求 1、出示学生作品,引导学生欣赏;品味情趣,明确要求。 2、出示作业要求: 先画一个较小的简单形象,然后层层包围添画相关联的形象,画一幅“由小变大”的想象画。 五、学生创作 体验情趣
19、1、学生创作,教师行间个别辅导。 2、学生粘贴作品,布置画展;教师提示:让“作品”有秩序的登上“画展小列车”。 六、作品展评 拓展延伸 1、观看“画中画”作品展,说说画中的故事。 2、出示三组作品,学生在“寻找画中画”活动中,发现“画中画”奇妙无穷。 本节课在总体上进行的比较顺利,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在课堂上配合默契,课堂气氛学习气氛比较浓厚,无论是欣赏老师展示的图片,还是通过自主学习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使整个的教学过程突出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进行引导的新课标的理念。 1、欣赏画中画 现在的同学兴趣广泛,能够吸引他们,对调动整个课堂的气氛有很好的作用。欣赏各种图片
20、,让同学们有美的享受,同时又让我们深刻的反思,我们的孩子对生活充满好奇心和生活情趣 2、任务的安排 学生的兴趣调动起来会表现的很聪明,根据书本知识,将设计好的三个任务及与任务有关素材提前发到了学生的电脑中,发现大部分同学们都能通过自主的学习书本知识很好的完成老师交给的任务,可也有一些同学的学习和操作水平是很高的,他们能够很快的完成任务,而且做的也很好。有个别同学有很大的创新。做的非常漂亮。 3、学生与教师的互动 由于投入的参与到实践活动当中,一幅幅画面连续的动起来,同学们被自己的操作与聪明才智感动了,都兴奋的叫起来,“呀,成功了”. 进而增加教师授课的信心,整个课堂学习、实践活动的气氛十分浓厚
21、。 第5课 由小变大的画 总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一种有趣的图画方式,丰富表现手段。 2画一幅较有趣味的变大的画,获得一次记忆与想象的训练。 3在充满情意的学习中受到一次环境保护的教育。 教学重点:探究怎样从小画不断拓展成一幅大画。 教学难点:使已画的形象与未画的内容相关连。 教学程序: 一、初步感知 1. 看老师这有一幅画,都画了什么呢? 2. 老师想把这幅画变大,怎么变呢?老师有秘诀,出示教材中的儿歌:加一加,添一添,画完这边画那边。看一看,连一连,小景变作大画面。 3. 老师播放儿歌并展示小画变大的过程。提问,小画变大了吗? 4. 板书课题:由小变大的画 二、激发联想 1. 老师出示
22、一张小画。提问,这张小画往上、下、左、右方向发展可以添画些什么内容呢? 2. 老师示范在这张小画一旁添画,提问同学们还可以添画其他的内容吗? 3. 请几位同学上台添画,教师点评。 4. 小结:大胆联想,扩大场景。 三、观察分析 1. 老师与同学一起完成找一找的游戏。把已经画好的大画中的几块小画移出。请学生将他们复原并说出理由。 2. 找一找哪个是有小变大的画。 3. 小结:合理联想,扩大场景。 四、总结方法 1. 介绍两种基本绘画形式。在拆开的小纸盒上添画及在多张小纸片上添画。 2. 总结绘画步骤:从其中一小块开始,逐渐添画变大。 五、自主表现 1. 可以以个人的形式在自带的小纸片或纸盒的反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下册 美术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376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