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师范大学史学概论复习题.docx
《湖南师范大学史学概论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师范大学史学概论复习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湖南师范大学史学概论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历史观 是人们对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根本观点。历史观是一种对历史总体运动的观点,其次,历史观是一种理论化的历史观点,最后,历史观是对历史运动的本质的认知。 2、历史本体论 就是关于历史现象存在的本源和性质的观点或理论,其核心就是人们通常说的社会历史观。系统化、理论化的社会历史观,构成了历史学本体论的核心内容。 3、校法四例 陈垣在前人校勘成就的基础上,结合自己长期校勘实践的经验,在所著校勘学释例中提出的“校法四则”。内容:A 对校法:校勘中最简单、最稳当的方法。即以同书的祖本与别本对读,遇有不同之处则注于其旁。此法目的在校异同,不校是非,缺点在不负责任,
2、长处在不参己见,凡校一书,必先用对校法,然后再用其他方法;B 本校法:即以本书前后互证,选摘异同处,进行比较判定,以求知其中谬误之处;C 他校法;以他书校本书;D 理校法:根据书文的体制和遣词造句的特色,对书的内容加以校勘的一种方法。 4、历史客观主义 这种认识论认为人们的历史认识仅仅来源于人们对史料或历史著述的认知。因此,检验历史认识是非真伪的标准就是核对是否同“原始的”或“第一手的”史料记载相符。客观主义的认识论实质上是一种机械唯物论的反映论。 5、心理史学方法 是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说明历史人物或社会集团的行为,对各种历史现象做出心理学解释的一种新史学方法。它是以心理学中的一个
3、分支:精神分析学说应用于历史研究为开端的。是在社会发展进程和历史学家的历史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发生重大变化的背景下,基于精神分析理论本身的一些特征,通过弗洛伊德等人在历史研究方面的初步努力而兴起的。 6、年鉴学派 二、简答题 1、史料搜集的主要途径与方法有哪些? A 充分利用各种工具书 B 分类搜集法:根据研究课题,分类搜集史料,是历史研究中常用的搜集史料的方法。也可反其道而行之,即确定研究方向以后,着手广泛搜集史料,然后将史料分类排比,形成具体课题,得出结论。 C 追踪搜寻法:指研究者为搜求某事史料而览读某书时,发现某书提到与该项史事密切相关的另一些史事,或在注引中提到了与该项史事有关的另
4、一些书名或篇名,便追踪寻读有关的史著,循此一直未见新的踪迹方休。 D 通过平时读书与阅读报刊搜集史料 E 通过调查、采访搜集口碑史料 2、史事考证的方法主要有哪些? A 求源法:追寻史料来源。一般说来,同样内容的史料,就要选用时代最早的记载,相对来说,原始史料比较准确,史事比较真实,以后辗转传抄的第二、三手资料,容易出错,史事也因而模糊不清,甚至面目全非。 B 反证法:即举出有力的反证,以判断是非。 C 旁证法:即利用本书以外的资料作为依据,对某一史事加以他证或补证,达到考订史事的目的,考据中有“孤证不立”这一原则,如果一个历史论断只有一个证据支撑,而没有旁证,则该项论断不成立。 D 理证法:
5、以学理作为判定是非的标准,主要是正确运用逻辑推理,达到考证出史事真伪的目的。 3、如何认识人类历史发展的规律性与多样性? 4、简述德国历史哲学家赫尔德历史理论的主要内容。 A 强调各民族历史的差异性。注意到了各民族历史因自然环境和历史环境而造成的差异性。 B 试图在承认差异性的前提下去探求那些差异性中包含的共性或统一性,指出“人的活动力量就是人类历史的原动力”,一个民族的“知识”和“人的活动力量”是来自于自身的实践和与其他民族的交往。 C 每个民族都依次经历着作为其童年期的“诗的时代”、作为其青壮年期的“散文时代”和作为其老熟期的“哲学时代”。实际上归纳出了一个各民族历史的“生命周期”的共同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湖南 师范大学 史学 概论 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373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