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学简答题.docx
《测量学简答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学简答题.docx(2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测量学简答题 简答题 1、工程测量的定义及其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工程测量是一门测定地面点位的科学。其主要任务是:测图、用图、放样。 2、测量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所用的直角坐标系统有何不同? 答:测量上所采用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与数学上的基本相似,但坐标轴互换,x轴的正向朝北,象限编号顺序相反。 3、什么叫大地水准面?测量中的点位计算和绘图能否投影到大地水准面上?为什么? 答:1)通过平均海水面并延伸穿过陆地所形成闭合的那个水准面称为大地水准面。2)不能。3)因为大地水准面表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闭合曲面,这给测量中点位计算以及绘图投影带都会带来很大麻烦。 4、测量选用的基准面应满足什么条
2、件?为什么? 答:条件:1)基准面的形状和大小,要尽可能地接近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要是一个规则的数学面,能用简单的几何体和方程式表达。这是因为:1)所有的测量工作都是在地球表面进行的,是以地球为参照的,所以要保证测量工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为了尽可能地方便测量中繁杂的数据计算处理。 5、水准仪必须满足哪些条件? 答:1)水准管轴平行于视准轴;2)圆水准器轴平行于仪器竖轴;3)当仪器整平后,十字丝必须满足水平的条件。 6、为什么把水准仪安置在距离前后视两根尺子大致相等的地方? 答:可以消除或减弱视准轴水平残余误差、对光透镜进行误差、地球曲率误差、大气折光误差等对高差观测值的影响。 7、为什么
3、水准测量读数时,视线不能靠近地面? 答:尽可能地避免大气折光的影响。 8、转点在测量中起何用?转点前视点变为后视点及仪器搬至下一站的过程中,为什么不宽容许发生任何移动?如何选择转点? 答:起传递高程的作用。若发生移动,则前、后两站所测的不是同一个点,就达不到其转递高程的作用。选择转点首先应考虑其要与前、后两点通视并且与前、后两点之间的距离大致相等,一般应选在质地比较坚硬的地面上。 9、用经纬仪照准在同一竖直面类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子,在水平度盘上的读数是否一样?在一个测站,不在同一铅垂面上的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子,两视线之间夹角是不是所测得的水平面? 答:一样。不是,两视线在同一水平面上的投影夹角才是
4、所测得的水平角。 10、什么叫竖直角?在测竖直角时,竖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与测水平角时水平度盘和指标的转动关系有什么不同? 答:在同一竖直面内,一点至目标的倾斜视线与水平视线所夹的锐角。水平度盘是固定不动的,指标随望远镜的转动而转动;而竖直角观测中,指标是不动的,竖直度盘随望远镜的转动而转动。 11、水平角与竖直角的取值范围和符号有什么不同? 答:水平角都为正,取值范围是0度到360度之间;竖直角有正有负,其取值范围是-90度到+90度之间。 12、钢尺量距精度受到哪些误差的影响?在量距过程中应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1)定线误差,丈量前必面认真定线,在丈量时钢尺必须贴定向点;2)尺长误差,在丈量
5、前应将钢尺交有关部门进行检定。并且由于钢尺尺长误差对量距的影响随距离增长而增大,所以对于比较精密的丈量一定要加尺长改正;3)温度误差,加温度改正数。并且在精密丈量中,必须设法测定钢尺表面的温度,据此加以改正;4)拉力误差,在丈量时要保持拉力均匀;5)钢尺对准及读数误差,量距时钢尺要对准点位;读数时要集中精力,避免把数字读错或颠倒,记录表不能听错、记错。 13、当钢尺的实际长不于钢尺的名义长度时,使用这把尺量距是会把距离量长了还是量短了?若实际长小于名义长度时,又会怎么样? 答:当实际长度小于名义长度时,会把距离量长了;反之,会把距离量短了。 15、何为直线定向? 答:确定直线与一基本方向线之间
6、的水平夹角;以表达直线的方位。 16、什么叫象限角?象限角与方位角有何关系? 答:以直线端点的子午线北端或南端起算,量至直线的锐角。它与坐标方位角之间的换算关系如下表所示。 象限,换算公式:北东:R= 象限,换算公式:南东: R=180度- 象限,换算公式:南西:R=-180度 象限,换算公式:北西:R=360度- 17、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均可直接测定,坐标方位角一般不能直接测定,可通过计算获得,试问:计算某一条边的方位角时,需要什么已知数据和测定的数据? 答:已知一条边的方位角,测定该边与已知边的水平夹角。 18、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有什么区别?偶然误差具有哪些特性? 答:系统误差的大小及符号
7、表现出系统性,或按一定的规律变化,而偶然误差的大小及符号都表现出偶然性,即从单个来看,该误差的大小及符号没有规律,但从大量误差的总体来看,具有一定的规律。偶然误差具有随机性和偶然性。 19、何谓中误差?为什么用中误差为衡量观测值的精度?在一组等精度观测中,中误差与真误差有什么区别? 答:中误差是由有限个观测值的真差而求得的标准差的估值,它是一个反映一组真误差离散大小的指标。真误差是一个量的观测值与理论值之差值,而中误差是由真误差计算而来的,并且它反映出真误差离散度的大小。 21、布设测量控制网应遵循什么样的原则?为什么? 答:从整体到局部;由高级到低级。原因是为了限制误差的传播范围,满足测图和
8、放样的碎部测量的需要,使分区的测图能拼接成整体,使整体的工程能分区开展测量工作。 22、导线可布设成哪几种形式?都在什么条件下采用? 答:闭合导线:多用在面积较宽阔的独立地区作测图控制;附合导线:多用于带状地区作测图控制,也广泛用于公路、铁路、水利等工程的勘测与施工;支导线:一般只作补点使用,而且点数不宜超过两个。 23、导线测量的外业工作有哪些? 答:1)踏勘选点及建立标志;2)丈量各条导线边长;3)测量导线转角;4)与高级控制网进行连测。 24、导线点的选择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1)相邻点间必须通视良好,地势较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2)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处,便于保存标志和安置仪器;3)视野
9、开阔,便于测图或放样;4)导线各边的长度应大致相等,除特殊条件外,导线边长一般在50米至350米之间;5)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25、比例尺和比例尺精度之间关系如何? 答:比例尺就是图上一段直线的长度与地面上相应线的水平长度之比;比例尺精度是相当于图上0.1毫米的实地水平距离。比例尺精度m=0.1毫米*数字比例尺分母M。 26、等高线有什么特性? 答:1)同一等高线上的点,其高程相等;2)等高线是一条连续闭合的曲线,不在本图幅内闭合,必在另一图幅内闭合;3)等高线越密,表示地面坡度就愈陡,反之愈缓;4)等高线与山脊线、山谷线正交。 27、试述经纬仪测绘测图的工作
10、步骤? 答:1)安置仪器,对中整平,量取仪器高;2)立尺员按计划路线跑点立尺3)观测读数;4)计算碎部点的水平距离、高差按极坐标法绘图。 28、地形图在工程上有哪些用途? 答:1)测定图上点位的坐标与高程;2)测定图上直线的距离、方位角和坡度;3)按已知坡度在图上选定线路;4)沿已知方向绘制断面图;5)测定汇水面积等。 29、如何识别地貌? 答:先根据水系的江河、溪流找出山谷、山脊系列,无河流时可根据相邻山头找出山脊再按照两山谷间必有一山脊,两山脊间必有一山谷的地貌特征,即可识别山脊、山谷的分布情况;然后结合特殊地貌符号和等高线的疏密进行分析,地貌的分布和高低起伏情况就清楚了。 30、试述用等
11、高线法进行土方估算的步骤? 答:1)绘出填挖边界线,其实就是等于设计高程的等高线或平整场中高程等于设计高程的相邻等高点的连线2)测出各条等高线所围的填挖面积3)计算填挖方量:填方量相邻两填方面积的平均值*等高距。 31.说明用水准仪进行等外水准测量时的一个测站上的操作步骤(双仪高法)与高差计算方法。 答:在测站上安置水准仪,使离前后尺距离尽可能相等,整平; 瞄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后读数,再瞄准后视尺红面读数,计算看是否满足限差要求:若不满足则重新测量。 变动水准仪高度整平,瞄准后视尺黑面,精平后读数,再瞄准前视尺黑面读数,计算看是否满足限差要求:若不满足则重新测量。 进行限差比较,若不满足则重新
12、测量,若满足则取二者平均值作为最终高差。 32.说明地形图在平整土地中的应用时平整成水平面的步骤和方法? 答:1.在地形图上绘制方格网,计算顶点高程,并在右角上标注顶点高程 2计算设计高程并绘出填,挖出界线 .3.计算挖.填高度,并在左上角标注挖.填高度 4.计算挖.填土方量 5.检核挖.填土方量 34.施工测量包括哪些内容任务? 答:施工测量就是根据建筑物、构筑物设计施工图的要求,通过施工测量的定位、放线和检查,将其平面位置和高程标定到施工需要的作业面上,以指导施工,还有就是对于一些高大或特殊的建筑物进行变形监测。 35、测设与测图有什么区别? 答:恰好是两个相反过程,测设是从图纸上到实地的
13、过程,也就是把图纸上的设计实测到实地的过程;而测图是从实地到图纸的测量过程,即把地表面上的地物、地貌测绘到图纸上的过程 1、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从整体到局部测量控制网布设时,应按从高等级向低等级的方法布设,先布设一等网,二等网为在一等网的基础上加密,三等网为在二等网的基础上加密,四等网为在三等网的基础上加密。 先控制后碎部测量地物或地貌特征点三维坐标称为碎部测量,碎部测量应在控制点上安置仪器测量,因此碎部测量之前,应先布设控制网,进行控制测量,测量出控制点的三维坐标。 2、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 答:比例尺精度等于0.1M(mm),M为比例尺的分母值,用于确定测图时距离的测
14、量精度。 例如,取M=500,比例尺精度为50mm=5cm,测绘1:500比例尺的地形图时,要求测距误差应小于5cm。 3、微倾式水准仪有哪些轴线? 圆水准器轴LL,竖轴VV,管水准器轴LL,视准轴CC。 4、用公式RAB=arctanDyAB计算出的象限角RAB,如何将其换算为坐标方位角aAB? DxABDxAB0,Dy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一象限,aAB=RAB; Dx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二象限,aAB=RAB+180; DxAB0,DyAB0,AB方向位于第三象限,aAB=RAB+180; DxAB0,DyAB0时,RAB0,AB方向位于第四象限,aAB=RAB
15、+360。 5、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同一条等高线上各点的高程相等。 等高线是闭合曲线,不能中断(间曲线除外),若不在同一幅图内闭合,则必定在相邻的其它图幅内闭合。 等高线只有在陡崖或悬崖处才会重合或相交。 等高线经过山脊或山谷时改变方向,因此山脊线与山谷线应和改变方向处的等高线的切线垂直相交。 在同一幅地形图内的基本等高距相同,等高线平距大表示地面坡度小;等高线平距小则表示地面坡度大;平距相等则坡度相同。倾斜平面的等高线是一组间距相等且平行的直线。 6、用中丝读数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时,每站观测顺序是什么? 照准后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照准后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
16、读数; 照准前视标尺黑面,直读视距,精确整平,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照准前视标尺红面,读取标尺中丝读数。 上述观测顺序简称为“后后前前”。 7、导线坐标计算的一般步骤是什么? 计算方位角闭合差fb,fbfb限时,反号平均分配fb; 推算导线边的方位角,计算导线边的坐标增量Dx,Dy,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fx,fy, 计算全长相对闭合差K=fx2+fy2D,式中D为导线各边长之和,如果 KK限,按边长比例分配fx,fy。 计算改正后的导线边的坐标增量,推算未知点的平面坐标。 8、水准测量时为什么要求前后视距相等? 水准仪视准轴不平行于管水准器轴之差称为i角,当每站的前后视距相等时,i角对前后视读数的
17、影响大小相等,符号相同,计算高差时可以抵消。 9、视差是如何产生的?消除视差的步骤? 物像没有成在十字丝分划板上。望远镜照准明亮背景,旋转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十分清晰;照准目标,旋转物镜调焦螺旋,使目标像十分清晰。 10、路线中线测量的任务是什么?其主要工作内容有哪些? 将路线设计中心线测设到实地,测设中线交点JD、转点ZD、量距和钉桩、测量转点上的转角D、测设曲线等。 11、简要说明布设测量控制网应遵循的原则。 测量规范规定,测量控制网应由高级向低级分级布设。如平面三角控制网是按一等、二等、三等、四等、5、10和图根网的级别布设,城市导线网是在国家一等、二等、三等或四等控制网下按一级、二级
18、、三级和图根网的级别布设。一等网的精度最高,图根网的精度最低。控制网的等级越高,网点之间的距离就越大、点的密度也越稀、控制的范围就越大;控制网的等级越低,网点之间的距离就越小、点的密度也越密、控制的范围就越小。控制测量是先布设能控制大范围的高级网,再逐级布设次级网加密,通常称这种测量控制网的布设原则为“从整体到局部”。因此测量工作的原则可以归纳为“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 12、 水平角与竖直角的取值范围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不同? 水平角是测站与地面任意两点连线方向投影到水平面上的夹角,取值范围为0360。 竖直角是视线方向与水平面的夹角,仰角的取值范围为090,俯角的取值范围为0-9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测量学 答题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311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