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物流案例分析案例分析7资料课件.ppt
《现代物流案例分析案例分析7资料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代物流案例分析案例分析7资料课件.ppt(6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七篇 竞争与挑战 在提倡“竞合”的今天,竞争仍然企业生存与发展的主题。全书的所有案例都可以理解为对竞争的诠释,而本篇选用的5个案例是从五个不同角度来介绍提升企业竞争力之道。,案例57 美国耶路全球公司在华扩张的反思 一、耶路公司在华扩张 全球最大的货车运输集团耶路全球公司,在2006年1月探足中国物流市场,并计划在华推出使用该公司的卡车运输服务。2006年,耶路集团已经在广州、上海、天津和青岛等主要港口设立了分公司,从事中美间的货运、货代和报关、清关等各类运输业务。但这家在美国以公路卡车运输著称的公司,在中国尚未建立自己的车队。,耶路集团已经在华参与了几家货运及物流合资公司的建立,包括参股上
2、海锦海捷亚国际货运有限公司51%股份。同时,耶路集团还将与锦江投资合资设立一家地面物流公司,计划持股75%。2007年6月26日,耶陆公司开始了迈出了在中国收购扩张的一步,收购上海佳宇物流有限公司,这是耶路公司在亚洲地区最大规模的一次收购行动。,上海佳宇是中国最大的零担陆路运输服务供应商,公司创立于1995年,公司总部设立在上海,现有总资产超亿元,分布在全国的直属全资子、分公司160余家,拥有30000多位客户、1600名员工、300辆牵引车和3000多辆汽车的运输网络。此次收购,是耶路公司在中国投资计划从综合物流和卡车地面运输业务两方面入手的具体实施。,同时,耶路公司也和中国第九大航空货运代
3、理公司锦江集团旗下的锦海捷亚国际货运有限公司(简称锦海捷亚)成立合资公司。与锦海捷亚的合资,被耶路看作是其全球物流分公司的一部分,随着卡车运输服务在中国的输出,耶路公司将全方位出击。,二、把拐杖变成腿的策略 在国内物流市场没有全面开放时,外企寻找中国合作伙伴做拐杖,用拐杖探路拓市;当市场全面开放,政策障碍全无,外企就要拐杖变成腿,独立冲杀。UPS、FedEx、TNT等已经这样做了,耶路却是大戏刚刚开始。早在2004年,耶路全球CEO赵乐士就宣称,“中国的卡车运输市场高度分散,没一家公司拥有200辆以上卡车。沃尔玛和家得宝在华没有可靠的运输合作伙伴把货物从生产厂或配送中心运往港口。这使耶路运输公
4、司有机会逐步构造一个全国网络”。,锦海捷亚确是个好拐杖,它是由锦江投资、香港巴克莱货运有限公司和尼尔森有限公司等在1992年合建。在2003年2004年度中国国际货代公司空运50强中,锦海捷亚空运业务仅次于中外运排名第二。面对2005年底中国物流市场的全面开放,耶路怎能满足拄着锦海捷亚这个拐杖进军中国?并购自然出现。,在中国市场运力紧缺情况下,外资企业的购并越来越趋向实力型企业。服务网络和车辆等成为起关注焦点。收购佳宇,耶路在沿着这条线走。佳宇将是耶路的另一条腿。佳宇是中国最大的零担道路运输企业之一,在中国零担物流市场,也算一条神腿。但为何选择卖掉呢?,三、本土零担物流的窘境 对于并购世联运通
5、、锦海捷亚、乃至佳宇后的业务发展,耶路物流仍选择对货物运输安全性、时效性和准确性要求较高的高端客户,充分发挥耶路物流先进的管理水平和丰富的运营经验,占据附加值高、利润空间大的高端运输市场。,现在的问题不在于外企进入,而在于我们自身。我国零担物流的进入门槛很低,从上世纪90年代初,随着公路运输市场的开放,许多个体户、私营企业纷纷加入道路货运市场,繁荣了市场,也带来诸多问题:其一,零担运输市场管理混乱,市场陷入恶性竞争,超载超限等成为潜规则,零担运输市场走入微利时代;其二,部分零担运输企业通过特许加盟的形式迅速扩展,但现代企业制度和现代化运营管理等没有跟上。,日益拔高的市场需求却把本土零担物流推向
6、窘境。零担物流服务要聚散为整,化整为零。而像华宇等民营道路运输企业的家族式管理、分公司独立核算业务运作模式,也造成服务时效、客服水平不可能提高。另外,居高不下的燃油价、以及养路费、过路过桥费等也使本土零担物流企业成本上升。在物流市场全面开放下,外资企业先进的理念和服务模式来势可畏,民营零担物流企业不能实现经营观念、经营模式的更新,就很难免走入一个发展的严冬。“卖身”也就天经地义。,四、警觉与对策 当中外运售出与UPS、FedEx的合资部分,市场似乎还微波不兴。当卖掉华宇,大田,佳宇,连行业脊梁也开始在外资大军面前倒戈,这股潮流让人不觉惊心。为什么都是北方的民营企业。”江苏天恒物流公司总经理刘承
7、敏认为,北方物流企业重操作,轻管理;重利润、轻理念。在过去十多年,政策环境不完善,市场商机多的情况下迅速扩张,缺乏核心竞争力。一旦遭遇资金、人才、管理瓶颈,企业很快丢魂。当今市场的较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资源等方面较量,而是运营管理理念的较量。,由国家发改委和商务部2006年下达的课题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的现状和对策研究,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和会调研的报告指出:目前,外资进入中国物流业发展中出现了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包括外资在部分领域出现垄断。目前在物流业的三个领域中,外资已经占据了短期内难以打破的垄断地位。这三个领域是,国际快递;航运物流;进入中国的国外制造企业、餐饮企业带来的物流业务。其中垄断现象最
8、为明显的是国际快递领域。目前,国际四大快递巨头已控制了中国国际快递市场80%的份额。并在开放后通过并购强化了垄断地位。,外资并购会不会带来经济安全?这是引伸出的更深入的问题。据统计,中国公路运输市场的盘子有10000亿元,而华宇、佳宇、大田加起来不到20亿元,所占的份额还不到1/1000,从目前看是不可能危及国家经济安全的。但在高达10000亿的中国公路运输市场中,只有1%至3%是大型运输公司完成的,其余的都是有不计其数的个体户、私营企业来经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弱、小、散、乱、信息不对称的道路运输市场。弱小散乱的道路运输市场更像一个多米诺骨牌阵局,一个骨牌倒掉就可能带来多米诺骨牌效应。这也许是
9、2006年物流市场全面开放的元年,华宇卖身,大田等紧随其后的原因。外资并购带来的一些潜在风险,也已经引起主管部门的重视。见教材P283,五、评述 这是一个具有双重意义的案例,耶路全球公司进入我国物流领域,其积极意义不言而喻,而另一方面,是本土的物流企业向何处去?这是更值得关注的话题。,1.特点与启示(1)就整体而言,我国具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公路运输能力,但单体最大的货车运输集团耶路全球公司却敢于面对这一现实进入中国市场,其勇气和市场分析、市场定位能力是令人刮目相看的。,(2)目前在物流业的三个领域中,外资已经占据了短期内难以打破的垄断地位。外资物流企业的作法,实际上是从另一个侧面为我们指出了未来
10、物流业,特别是公路运输的发展趋势。如何转变传统物流方式,这实质上是后发国家和后发行业可利用的最大优势之一,即只要转变观念与经营模式就可以形成新的利润点。,(3)“当今市场的较量是管理理念的较量”,这话很有道理。形成自己的发展特色,才是物流企业发展的基本思路。,2.问题与思考(1)你如何评价耶路公司在中国的扩张方式?它对我国物流产业的发展带来哪些机遇和挑战?(2)一个行业中存在着主导者、挑战者、跟随者和补缺者,这种观点是否适用于汽车运输市场?你认为应当如何实现汽车运输市场的合理结构与布局?(3)你认为我国公路运输业中应如何进行国际化与本土化操作?,(4)试对比我国公路运输业在与国外物流企业如耶路
11、公司的竞争中有哪些独特的优势?在面对外资企业大量进入的环境下,我国物流企业应如何利用好自己的优势?(5)外资企业大量进入我国是否会带来“经济安全”问题?你对此作何评价?(6)外资企业的进入是否会产生“攻城为下,攻心为上”的心理扩张效应?,案例58 宅急送怎样抢网点拼成本对战EMS 宅急送在没有人才、资金和技术等“硬件”的优势下发展壮大的取胜之道就是价格和速度快速抢占网点,给客户以低价优质的服务。,一、低价与“全民皆兵”在经济活跃的长三角地区,60的货物不会流通到全国各地,不需要全国的流动网络,货物在区域内流动,培养了宅急送区域内“限时快运”业务的早熟。2004年,宅急送一举推出“2D10”和“
12、2D17”,这两项区域内“次日达”新服务,主要针对长三角等区域内单件重量在10公斤以下的小件货物,分别于次日早上10点和次日下午5点之前送达客户手中。,而早在2004年1月起,中国邮政快递率先在长三角地区的22个城市实行EMS限时专递“次晨达”快递服务。为了推广这两项新业务,宅急送采用“全民皆兵”策略,即每一名员工都是市场开发员,每一名员工都是创利中心。宅急送给快递员确立了激励机制,使他们按票提成。,二、成本与“合纵连横”EMS与其他快递企业目前竞争的焦点仍是网络。作为中国最大的一张网络,邮政营业局所57136处撒开后,仍然未能保证触及到市场的每一根神经末梢。看准这一点,宅急送一直在加速网络建
13、设。2004年,宅急送一举自建营业网点117个,包括分支机构、营业所和营业厅。目前为止,宅急送共自建营业网点300多个,委托代理形成网点490多个。,宅急送有着仅次于中国邮政的快运网络。形成“内网外网”的网络结构,自建的300多个服务网点属于内网部分,同时存在的490多家合作网络即外网部分。外网的形成源自宅急送的合纵连横术。鉴于自身的资金劣势,为了迅速占领市场,扩大企业规模,宅急送吸收了诸多物流公司加盟、合作。在部分城市,快运业务量比较小,委托他人代理业务的费用倘若不超过两万,宅急送则不会投入资金自建网点,而是与当地运输公司合作形成外网营业点。,建立内网、外网是战术,选择网络的建设点是战略。在
14、选择建设网点的城市时,宅急送更多考虑的是战略布局。一些城市业务量小、盈利少,但如果处于整个网络布局的战略点上,也会成为自建网点的选择城市。对宅急送来说,国际市场充满诱惑。它酝酿着将宅急送“两扇门”中的一扇置于境外、国外。在香港,宅急送已经采用委托代理的外网形式建立了营业网点,目前香港地区的业务已有了较大的发展。如今,这扇门还停留在香港、澳门,公司希望下一步会走向日本及东南亚国家,最后将是欧洲和美洲。,三、评述 这是一个比较典型的物流递送市场竞争案例,宅急送能够在一场并非对称的博弈中初尝“胜果”也正是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这是民营快递发展的最好时机,绝对不可错过”。此话道出了宅急送决策者的高明之
15、处。,1.特点与启示 宅急送与EMS的对弈是一场不对称的竞赛:(1)先天差异:(2)实力差异:(3)经营范围差异:EMS可称为“市场领导者”,而宅急送在现阶段只能是市场的“拾遗补缺者”,二者的实力与地位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但宅急送却为自己开拓了一片属于自己的空间:,(1)针对EMS“次晨达”推出“次日达”服务,宅急送一举推出“2D10”和“2D17”,这两项区域内“次日达”新服务,并保持了低价优势,以增强竞争力;(2)为了提高企业对外的市场竞争力和对内的劳动生产率,宅急送采用了强力的企业内部激励机制,即“全民皆兵”;(3)宅急送网点用途单一,采用内外网结合,效率相对更高。(4)宅急送独立建成“内
16、网外网”的网络结构。以及利用“合纵连横术”形成的外网,和网点布局的选择与建设都显示了它的独到之处。,2.问题与思考(1)宅急送的取胜之道就是价格和速度快速抢占网点,给客户以低价优质的服务。这是一种很传统的竞争模式,也是当前国内许多企业竞争的法宝之一。,可以作一个简单的推导:低价:意味着压缩了企业的盈利空间,最终将影响企业积累或员工福利;优质服务;提高服务水平意味着员工劳动强度增加或时间延长,或是其它方面的投入加大,以促进优质服务的实现,其结果同样是影响企业积累和员工福利。这二者的结果都形成对企业和员工的负面影响。价格不能无限下降,服务也不能无限提高,而且这种优势又是极易模仿的(当然,就目前讲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现代 物流 案例 分析 资料 课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310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