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策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策略.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策略浅谈班级文化建设策略 贵州省黔西南州兴义市桔山街道办事处桔园小学 段志喜 班级文化是学生受教育最直接、最重要的影响源之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学生素质的发展。马卡连柯说过:“集体是一个人的老师。”“即使是最好的儿童,如果生活在组织不好的集体里,也会很快变成一群小野兽。”,形象地体现了班级文化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那么,班主任应如何着手班级文化建设呢?笔者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搞好教室布置,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 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首先要以教室文化布置为突破口。教室文化的建设即教室环境的布置,既要做到德育、美育、智育三兼顾,又要寓知识性、教育性
2、、趣味性于一体。在教室的布置中要让学生成为教室的主人,尽可能让他们去完成。班主任只是起到一个顾问和指导者的作用。 具体说来,教室文化建设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美化墙壁。就是常说的“让墙壁说话”,具体美化方法有: 在墙上张贴或张挂名人名言、名人字画等,一定要选择能启发、激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勤奋学习、学习方法指导的能容,如“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成功=99%的汗水1%的灵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 设“学习园地”墙报和黑板报板块,教师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完成。内容可以有:学习方法指导;学生作品;校园新闻;历史上的今天;学生的进步等。做到图文并茂,把学生的进步展示在墙上,有
3、助提高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 2、美化课桌。和课桌直接对话,引导学生自己设计一方座右铭卡片,写上自己的理想、崇拜的人等,贴于桌角,时时提醒自己,克服随意性;在柜屉里放个塑料袋或盒子,把垃圾放进去,告诉他们班级卫生就是从一个小纸屑开始。 3、美化四角。利用教室四个角落,设立图书角、卫生角、科技才艺角等,构建丰富多彩的教室文化。 图书角:教师和学生主动自觉地拿来自己的书放在上面充实小书架,供全班同学共享。聘请小图书管理员对其归类摆放,做好借阅登记,并完好保护; 卫生角:劳动工具摆放有序整洁,可贴“一屋扫不好,何以扫天下”的书法作品警示师生。 科技、才艺角:展示学生科技才艺作品,告诉学
4、生,我们多能干,我们多智慧 通过美化四角让教室的文化色彩书香气息尽可能丰富,在班级文化建设中起到独特的熏陶作用。 二、建设班级精神文化,构建和谐进取的班集体 班级的精神文化是班级文化的核心和灵魂。它主要是指班级成员认同的价值观念、价值判断和价值取向,道德标准、行为方式等等。笔者认为,在班级精神文化建设中特别注重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如何做人,以及培养学生的积极创新的精神。 培养班级的凝聚力和集体荣誉感。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集体是教育的工具。班级的向心力的形成就是一股强大的无形力量,会对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发展起着巨大的潜移默化的教育、激励和制约作用。 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是班级凝聚力
5、形成的主要形式。通过组织开展各式内容广泛、形式多样的活动,促进学生的自主参与,促进学生之间彼此尊重理解和相互协作,增进彼此友谊,进而升华为集体感情。一般来说,最能调动学生情感的就是学校的各类活动了,班主任应要求每个同学尽自己所能,提出目标,不断超越提高自我,同时为班级争取荣誉,这些活动增进了同学之间的友谊,为形成班级凝聚力搭建了桥梁,又使学生心情愉悦,对班级产生了自豪感、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倡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中华民族历史悠久,上下五千年的优秀文化,随着时代变迁和社会进步不断传承和发展,一直是我们的精神财富。如弟子规三字经论语等都可成为班级文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学校的班级文化应该
6、大力倡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应教会学生做人。传统文化博大精深,难以面面俱到。笔者认为,可围绕以下三方面的内容来建设班级文化: 责任意识。学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国学传统文化的熏陶,必然会成长为具有责任感的接班人。同时,身教重于言传,教师也应该以身作则。在不断的责任感意识强化中,乐观的班级成员责任感甚至还会迁移到学习中。 诚信教育。“人而无信不知其可”“民无信不立”“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体现了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当今社会,诚信同样是作为社会的人的基本特征。诚信中国、诚信考场、信用卡、这些振聋发聩的语言,无不体现了人们对诚信的追求。作为一个具有普遍性的道
7、德规范,诚信教育势必先行,而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有着极为丰富的诚信教育资源。 感恩教育。“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传统文化告诉我们,要懂得感恩。班级文化建设,离不开感恩教育。通过感恩教育,让孩子们意识,感恩首先是一种认同对太阳的感恩,是对温暖的领悟;对蓝天的感恩,是对纯净的认可;对大海的感恩,是对包容的倾听。更要让孩子们理解,感恩更是一种回报赡养父母,是对养育的反哺;善待朋友,是对友爱的回应;建设家园,是对社会的反馈;扶危济困,则是仁爱的推广。空气中饱含感恩的温度,生活的细节就能连接成健康的免疫链。 三、制定班规,建设班级制度文化。 班级制度是班级文化建设的保障,也只有在制度的规范下,学生才能更好
8、的发展。那么如何建设我们班级的制度文化,让班级活而有序,在有序中而不死板呢?关键是要本着民主、平等、一切为了学生发展的原则与学生一起协商制定班规,让学生认同所制定的一些制度。 1、强化学生的规范意识 我们应该让学生知道,做任何一件事情都是有规则的,如在大街上走路有交通规则,如果不遵守交通规则,就容易产生交通事故。在学校里学习,也要遵守学习的规则,否则不但你的学习成绩会受到影响,还会影响其他同学。同时还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强化其 规范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2、建立切实可行的班规 班规是全班共同遵守的制度,包括文明礼仪、学习常规、考勤常规、基本规范、卫生值勤、奖惩制度等多个方面,是班级活动的
9、行动指南。 班规的制定和完善要激励每一位学生参与,广泛听取每一位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再通过民主表决确定,这样可获得学生的心理认同,从而内化成其追求的目标,才能使他们以积极的态度去执行,才能促使学生进行自主管理。班级还相应地制定了操行平分细则,依据班规进行有效的约束。 3、建立高效的班干部队伍 班干分工明确 班干部,从学习、纪律、清洁、午餐、两操、个人卫生、行为礼仪等各方面进行分管督促,做好老师的小帮手。把全班分成若干小 组,由小组长对组内事务全面负责,并做好各成员的操行记载。同时,对班干部的工作负责程度则由其他同学进行民主评定。相互监督,共同进步。 干部值日制 为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感和班级凝
10、聚力,实行干部值日制,即一个班干部加一个小组长轮流值日,对每天学生各方面的表现情况进行记录,在放学之前由各负责人在具体事务上进行总结、反馈,从不同角度树立班级典型,尽量做到全方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每天的“布置督促检查总结”中,不断成长。 在班级制度文化的建立上,应牢记一个规则,有布置一定要有检查,否则长此以往,所谓的制度便会成为一纸空文。班级制度的实施教师要把握好实施的力度,点 到为止,不要伤了学生的自尊。在班级管理中通过讲制度、讲条例来规范学生的行为,一视同仁,营造一个人人遵守规则的氛围。 四、开展丰富的主题班会活动,构建和谐德育平台。 主题班会活动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途径。一次
11、精心设计的主题班会活动的教育作用远胜于一百次空洞的说教。开展主题班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通过活动,在思想上受到教育,在行动上得到改进。班会的形式可以是讨论、演讲、小品、相声、歌曲、辩论、调查汇报等,内容以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民道德建设、文明守信、节日庆祝活动等为主。还要注意联系本校本班的实际情况,尽可能挖掘身边的教育资源。 如果说校园文化是学校教育中的社会的话,那么班级文化就是学校教育的家庭。班级文化是一门潜在的课程,它有着无形的教育力量,因此,不仅班主任要高度重视班级文化建设,学校也要为班级文化的建设提供一切有利的条件,帮助总结、归纳班级的文化特点,创建班级文化的各种模式,并鼓励形成班级文化的多样化局面。只要每位班主任都能做个有心人,共同来关注班级文化建设,我相信班级文化一定能在学校教育中有效地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注:本文为桔园小学和谐德育子课题研究成果,获贵州省教育科学院、贵州省教育学会XX年教育教学科研论文、教学设计评选二等奖。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305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