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课件.ppt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课件.ppt(6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十一章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测量及护理,第四节 血压的评估及护理,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第三节 呼吸的评估及护理,复习题,第十一节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第五节 体温单的使用,一、正常体温及生理变化1.体温的概念 体温T:是机体新陈代谢和骨骼肌运动过程中不断产生热能的结果。,第一节 体温的评估及护理,2.正常体温 不同部位体温的正常值,3.体温的生理性变化 体温可随昼夜、年龄、性别、运动、用药等因素而出现生理性波动,但其变化范围很小,一般不超过0.5l.0。1.昼夜变化2.年龄差异 3.性别差异4.其他因素,新生儿体温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儿童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略低
2、于成人,清晨26时体温最低,下午28时体温最高,女性月经期和妊娠早期,由孕酮影响,体温可升高;排卵时最低,与孕激素有关,环境因素、运动因素、情绪因素、睡眠因素,6,二、异常体温的评估及护埋(一)体温过高(发热)个体的体温升高至其正常体温范围以上。(2)发热程度的判断(以口腔温度为例)低 热:37.338 中 度 热:38.139 高 热:39.041 超 高 热:41以上,7,2、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 特 点:产热大于散热临床表现:畏寒、皮肤苍 白、无汗、寒战方式:骤升、渐升见于:骤升肺炎、疟疾 渐升伤寒,8,2、发热过程,高热持续期特 点: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体温持续在较高状态持续时间:病情和
3、治疗效果临床表现:颜面潮红、皮肤灼 热、口唇干燥、呼吸和心率加快、尿量减少、头痛头晕甚至惊厥昏迷,9,2、发热过程,退热期 特 点:散热大于产热,体温恢复正常 临床表现:大量出汗、皮肤温度下降退热方式:骤降和渐降,10,(3)常见热型 临床上把各种体温曲线的形态称为热型。常见热型如下:,11,稽留热,特点:T 持续在3940 持续数天或数周24h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病急性传染病 如:伤寒 肺炎球菌性肺炎,12,弛张热,特点:高温在39 以上24h波动范围超过1以上最低T仍高于正常常见病:败血症风湿热化脓性感染,13,间歇热,特点:高热与正常体温交替有 规律地反复出现间歇期不稳定常见病:疟疾,1
4、4,不规则热,特点:发热无一定规律持续时间不定常见病:流感肿瘤,15,4.高热病人的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2)保暖(3)降低体温(4)补充营养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5)口腔护理(6)皮肤护理(7)卧床休息(8)心理护理(9)健康教育,应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流质饮食。,16,2.体温过低若体温低于35以下称为体温过低。常见于早产儿、重度营养不良及极度衰竭的病人。临床表现 皮肤苍白、四肢冰冷、呼吸减慢、脉搏细弱、血压下降,感觉和反应迟钝、嗜睡、甚至昏迷等,17,3.体温过低的护理措施(1)观察病情:生命体征,加强体温监测(2)保暖措施:提高室温2426。C、局部保暖(3)随时做好抢
5、救准备工作(4)心理护理,三、体温的测量方法 1、体温计的种类 1.玻璃体温计 2.电子体温计 3.感应胶片 4.红外线测温仪,2、体温计的清洁与消毒1常用的消毒液 1%过氧乙酸、70%酒精、1%消毒灵、20%碘伏2.清洁与消毒 为了防止交叉感染,用后的体温计应进行消毒处理。,(1)口表、腋表消毒法:用后消毒液浸泡,30min后清水冲净,放入另一消毒液浸泡30min后取出,用冷开水冲洗,拭干后用手或离心机将汞柱甩至35以下,放清洁盒内备用。切忌用40以上的热水浸泡、冲洗体温计,防止汞过度膨胀,引起爆裂。(2)肛表消毒法:使用后先用消毒纱布擦净,再按上述方法单独进行消毒。,3、体温计的检测法,a
6、.为保证测量准确,使用中的体温计(包括新使用的体温计)应定期进行准确性检测。b.检测时,先将全部体温计的水银柱甩至35以下,再同时放入已测好的40以下的水中,3min后取出检视。如误差在0.2以上或玻璃柱出现裂隙或水银柱自行下降,则不能再使用。,【准备】1.护士准备 2.病人准备 了解测量体温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项及配合要点。测量前2030min无剧烈运动、进食、洗澡、灌肠等影响体温的因素。3.环境准备 必要时拉上窗帘或用屏风遮挡。4用物准备,(二)、体温测量方法,表5-2 体温测量技术操 作 步 骤 操 作 说 明准备用物 测量前准备用物,清点体温计,水银柱甩至35以下核对解释 核对病人床号
7、、姓名;解释目的、配合方法及注意 事项,取得病人合作,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选择体位 口温、腋温取舒适体位;肛温取侧卧位、俯卧位或屈 膝仰卧位 口温测量法放置口表 将口表水银端斜放于舌下热窝处(舌系带两侧的舌下 热窝),此处靠近舌动脉,是口腔中温度最高的部位正确测量 嘱病人闭唇含住口表,勿用牙咬体温计,用鼻呼吸 测量3min,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检测记录 擦净体温计,正确读数 告知测量结果,感谢病人合作 将测量结果绘制在体温单上 为病人整理衣被,协助病人取舒适体位 将体温计浸泡于盛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操 作 步 骤 操 作 说 明腋温测量法放置腋表 擦干汗液,将腋表水银端放于腋窝处正确测量 指
8、导病人夹紧体温计,紧贴皮肤,屈臂过胸 测量l0min,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 检测记录 同口温测量法整理消毒 同口温测量法肛温测量法放置肛表 病人取侧卧、俯卧或屈膝仰卧位,露出臀部 正确测量 用20%肥皂液或油剂润滑肛表水银端,轻轻插 入肛门34cm。婴儿只需将贮汞槽轻插入肛 门即可,护士注意固定肛表 测量3min,获得准确的测量结果检测记录 为病人擦净肛门,其余同口温测量法整理消毒 先用消毒液纱布擦净,其余同口温测量法,表5-2 体温测量技术法(续),【注意事项】1.测量体温前,并检查体温计是否完好,水银柱是否在35以下。甩体温计时要用腕力,还要远离其他物品;消毒时不可用超过40 的热水。2.精
9、神异常、昏迷、婴幼儿、口腔疾患、口鼻手术或呼吸困难及不能合作者,不宜测口温;进食或面颊部冷、热敷后,应间隔30min后测量。3.腋下出汗较多,腋下有创伤、手术、炎症者,肩关节受伤或极度消瘦夹不紧体温计者不宜测腋温。,【注意事项】4.腹泻、直肠或肛门手术者禁忌测肛温;心肌梗死病人不宜测肛温,以免刺激肛门引起迷走神经反射,导致心动过缓;坐浴或灌肠者须待30min后方可测直肠温度。5.如病人不慎咬破体温计,应立即清除玻璃碎屑,再口服蛋清或牛奶以延缓汞的吸收。若病情允许,可服用粗纤维食物,以促进汞的排出。6.传染病人应用专用体温计,并单独进行清洁、消毒,以防交叉感染。,一、正常脉搏及生理变化1.概念
10、脉搏P就是指随着心脏节律性的收缩和舒张,在浅表动脉上可触到的搏动。2.范围 正常成人在安静状态下,脉率为60100次/min。脉搏节律均匀,间隔时间相等,搏动力量均匀,富有弹性。,第二节 脉搏的评估及护理,3.生理性变化 1年龄2性别3活动、情绪4.药物、饮食,二、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1脉率异常(1)速脉: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每分钟超过100次,又称心动过速。(发热、甲亢、大出血、心衰)(2)缓脉:指在安静状态下成人脉率每分钟少于60次,又称心动过缓。(颅内压增高、房室传导阻滞、甲状腺功能减退),2节律异常(1)间歇脉:在一系列正常均匀的脉搏中,出现一次提前而较弱的脉搏,其后有一较正常延长的间歇
11、(即代偿性间歇),又称期前收缩,过早搏动。(多见心脏病和洋地黄中毒病人)(2)二联律、三联律:每隔一个或两个正常博动后出现一次过早搏动。(3)绌脉:在单位时间内脉率少于心率,听诊心率快慢不一,强弱不等、完全不规则,又称脉搏短绌。(常见于心房纤颤),3强弱异常(1)洪脉:当心输出量增加,周围动脉阻力较小,动脉充盈度和脉压较大时,脉搏搏动强大有力。(多见高热、甲亢、主动脉关闭不全)(2)丝脉:当心输出量减少,周围动脉阻力较大,动脉充盈度降低时,脉搏搏动细弱无力,扪之如细丝。(常见大出血、休克、全身衰竭、主动脉狭窄),三、脉搏测量技术【准备】1护士准备 2病人准备 病人了解测量脉搏的目的、方法、注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生命 体征 评估 护理 课件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27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