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语文论文完成do.docx
《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语文论文完成do.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语文论文完成do.docx(1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语文论文完成do浅谈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语文论文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部分对中年级的习作明确提出了以下阶段性目标: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像,注意表现自己觉得新奇有趣的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这些目标对于三年级的作文教学来说,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写作文。 三年级是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刚刚迈入写作的门槛,而作文的要求又比低年级的写话高出一个层次,很多学生便对作文产生畏惧心理,感觉无从下手。俗语说:“兴趣是最好的老
2、师”。只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促使他们自发自觉的经常练笔,才能更快更好的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我认为,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身边的事物缺乏直观感性的认识,就让他们去描写,去评论无疑是很难的。对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亲身去接触事物,仔细的观察事物,才能获得真实、深刻、细致的第一手资料,写作时才有话可写,写出的文章也比较真实生动。因此,作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为了不断提高学生的观察和认识事物的能力,把观察的方法交给学生,在指导学生观察时就注意了指导学生有序的观
3、察,或从上到下,或从远到近,或从左到右,或由表及里,或先景后人,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观察中分析和思考,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次要的,抓住事物的重点、特点进行细致的深入的观察,并作好观察记录,从而去深刻认识事物。比如三年级上册习作6让学些一种自己喜欢的文具,我就让学生观察自己的文具盒,首先观察文具盒象什么体,整个是什么颜色,再观察表面、背面,揭开盒盖观察里面,之后,我就提问学生:“同学们,刚才我们观察了文具盒的形状、颜色,文具盒这到底有什么用途,能讲给老师听吗?”由于这样一观察,学生便有很多话要说了,而且在写的时候采用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这次作文学生写得高兴、有趣。 其次,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
4、学生观察事物的兴趣,如写一次参观活动,可带学生参观校园的落叶,玩耍的小朋友等。还可开展老鹰抓小鸡、丢手巾等游戏活动,也可观察自己的生活实践活动,如 “记一次家务劳动”,可先让学生回去观察,也可自己边做边观察,再回到教室把自己观察家务劳动时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重点地写下来,这样写作文便有话可说了。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并使他们懂得观察的重要性,逐步养成细致观察的好习惯。学生通过观察,积累了大量的素材,写起作文就不会觉得难了。 二、 充分调动起学生感官,边画边写 所谓调动学生的感官就是,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用眼看一看,用鼻闻一闻,用耳去听一听,用手去摸一摸,用口说一说,最后画下来。因为对
5、于学生来说画画他们有了一定的基础,并且对画画大多数的孩子都很感兴趣,用画画激发他们写作的兴趣,两项工作相得益彰。在画画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进行指导,提示学生应该观察什么,注意些什么,在这个过程中潜移默化将写作目的进行明确,同时帮助学生抓住写作重点。 如写一种自己最喜欢的水果,我让学生把水果带到教室来,我首先引导学生看这种水果的外形,果皮的颜色,用手摸一摸果皮,再闻一闻水果的味道;然后让学生剥开果皮看果肉的颜色、形状最后和学生一起来品尝果肉,尝过后让学生说说水果的味道和吃后的感觉。如果这种水果有果核,继续引导学生再观察果核。通过看、闻、摸、尝、说之后,写作上教师在进行指导学生用上一些修辞手法如:
6、比喻、拟人。这样学生写起作文来就很轻松,而且有话可写,写了之后再让学生配上自己的图画。这样不仅落实了学生的写作能力,还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写作兴趣,减少学生写作的恐惧。 二、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 丰富的想象力是写好作文的不竭源泉。在作文教学中,除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之外,引发学生的想象思维也很重要。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设激发想象的情境,引发他们的想象思维,培养他们的想象创造能力。例如习作七用玩具编写童话,教学前我让学生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带来,激起学生的兴趣,先让学生在小组内交换玩玩具,再请学生小组合作为其中的一些玩具确立关系,编故事,编对话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互相补充,使想象更加充
7、实,更加生动,直到编写成一个完整的童话。在这种情境中,学生得到了自主学习,充分表现的机会,有了自由想象的空间,想象思维得到引发和锻炼,写作兴趣也提高了,写出的作文也比较充实生动。 三、鼓励学生自主积累语言 “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量的积累才有可能导致质的提升。没有大量的语言积累,学生是无法写好作文的。而三年级的学生大多缺乏自觉性,只有不断的鼓励和督促,才能帮助他们积累语言,提高语言的储备量。可以布置学生每天摘抄好词好句,定期检查。课外向学生介绍一些名言、古诗词、儿童诗歌,要求他们熟读成诵,并学习运用。除了让学生多进行课外阅读之外,还应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自觉学习习惯,从生活中去领悟,去积累,引
8、导他们掌握更多的学习方法。比如从网上查阅资料,做实验,咨询别人,在旅游或外出时留心观察并做记录等等,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见闻,又帮助他们获取了真实生动、记忆深刻的素材。这样经过长期的积累和内化,学生写作的语言资料库不断丰富完善了,写作时遇到的障碍就会大大减少,作文也能生动起来。 学生产生了写作兴趣和写作愿望之后,如何引导他们写作文,学会写作文就成了一项至关重要的任务。 首先,三年级的小学生刚接触作文,帮助他们树立写作信心很重要,所以作文的命题范围应比较宽泛,要留给学生最大限度的自由发挥空间。如果条条框框限制太多,学生的畏惧心理就会更加严重,写出的文章也会内容空洞,缺乏活力。教师要根据班级学生的总
9、体特点,选择合适的题目,开发学生的写作潜力,要使学生觉得有话想写,有话可写。教师可以多出一些诸如“我想,“一件小事”此类的题目,让学生有更大的选择空间,有更多的素材可选,使他们觉得写作文并不太难,逐步树立写作信心。此外,在初学作文时,学生的水平并不高。教师在批改作文时,要善于发现文中的闪光点,多鼓励,多表扬,以增强学生的写作信心和兴趣。 其次,学生已有一定的生活积累,教师应引导他们从中挖掘合适的写作素材。学生大部分时间在学校和家里度过,接触外界的机会不多,所以教师在指导写作时,要善于引领学生根据已有生活经验去体会,深入发掘题材,要给学生创设情境,把生活搬进课堂,演绎其中的精彩片段,给学生以真实
10、的感受,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挖掘素材。例如描写秋天的景物,教师可以让学生到田野里观察,观察时提醒学生从颜色、气味、果实、庄稼等方面观察让学生产生一个直观的认识,再通过相互讨论交流和老师讲解等方式引导他们掌握描写景物的基本思路、方法、好词佳句等等。这样学生会很快的提取出素材,写的文章也比较真实。有的学生每一段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秋天是个瓜果飘香的季节。” “秋天是个火红的季节。” “秋天是个金黄的季节。” “秋天是个香味扑鼻的季节。” 第三、 现场游戏抓心理,边想边写 由于中年级的学生自控能力较差,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的干扰,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也仅仅是“三分钟新鲜”。如果老师仅仅是靠兴趣提
11、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那还是不够的,学生在观察中或口语训练中脱离中心,特别是一些心里写作训练,如果不在当场帮助学生抓住心理活动,等到写作时候让学生自己去回想,学生很难做到生动,具体描写心理活动,体现中心。 如要求学生写一次游戏或活动时,老师在蟹钳就有意识的布置学生玩自己最喜欢玩的游戏,万世之一游戏的玩法、游戏的规则、玩这个游戏中所得到的启发或感想。玩过之后,再让学生来写作文,学生就不会胡编乱造,写得的作文就会真实有趣。就这样,在活动前,活动时,活动后,老师都要及时做好指导,让学生能边玩边想,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写好作文。 另外,作文的修改也很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修改草稿的良好习惯,并根据每次作文
12、情况讲解一些修改要点,修改方法等,逐步引领学生学会修改作文,提高文采。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一部分,作文教学应从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角度出发,贴近学生实际,寻找适合学生的作文途径,让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在作文中尽情表达自己内心世界的独特感受,写出一篇篇文笔优美、生动真切的好文章。这是一项重要而有挑战性的教学任务,需要教师不断探索、实践、创新。 总而言之,三年级的作文是在轻松、愉快地读、写、观察、说、写训练中取得收益。 第四、 结合语文读本,进行仿写训练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阅读任何文章,主要在得到启发,受到教育,获得间接经验等等,而在真正理解的同时,咱们对文章的写作技巧必须有所领会,可以
13、作为练习写作的借鉴。”叶圣陶老先生寥寥数语为我们指出了阅读教学的目的,就是帮助我们认清了阅读跟写作的关系,在阅读文本中学会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挖掘教材中可以利用的因素,读写结合。 1、 句子的仿写训练 在人苏教教版三年级上册的北大荒的秋天一课中,出现了多处的比喻句,如 “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田野像金色的海洋。”;花钟一课中拟人句,如“清晨四点,喇叭花吹起了紫色的小喇叭。”富饶的西沙群岛中的排比句 “有的身上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刺儿,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我们在教学中抓住契机,引导学生
14、发挥想象力,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指导,并且要求学生模仿文章,当堂进行口语训练,训练学生把句子写具体。 2、 进行片段的仿写训练 要帮助学生在写作中更好地组成文章,在阅读教学时可以让他们建立段的概念,认识段的组合规律。然后及时指导学生仿照课文中段的组合形式,进行写的训练,使读和写有机的结合起来。 如北师大版三年级下册,翠鸟一课中,第二自然段,对翠鸟的外形进行有顺序,生动的描写。教室在进行教学时,利用教学资源教会学生写作的技巧,同时趁热打铁的对学生进行片段写作训练。 五、评语贴近儿童 特级教师于永正曾说过,“准备一百顶高帽,送给学生。”这句话对于中年级的起步作文教学来说,启发尤为大。老师让学生尝到“丰
15、收的喜悦”,让学生在作文中感受到成功感。在作文评价时,老师的评语更应该去贴近学生的内心,避免生硬简短的学术语,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首先,要及时发现学生作文的闪光点。在一篇写人物的作文中,老师这样点评“你把妈妈对你严厉的事情写的真具体,在文中你还运用了很多的语言描写,你真棒!”其次,向学生学习。在观察植物中“你的作文真厉害用了那么多的比喻句,老师都要想你学习呢。”第三,与学生产生共鸣。“从你的作文老师看出来你是一个懂事的好孩子,如果把字练好,你会更棒!”在写评语时候,老师也应该收放有度,不仅要写出有点,还要把学生存在的问题用鼓励的形式,提出来。 任何一种起步作文教学,老师都应该站在学生成长的角度
16、,注重学生的内心体验,蹲下身子陪学生用童心去观察生活,用童趣书写文章,消除学生对作文的恐惧,打好作文基础,在快乐中享受作文带给他们的愉悦和成功。 三、写出真实的内心 新课标指出:作文指导要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这是对作文指导的重大改进,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重要举措。自由表达应有两层含义:一是让学生自由选择表达内容、写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抒发真情实感,写自己熟悉的人、事、景、物,使作文言之有物。二是让学生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无拘束地写,想写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减轻学生对作文的心理压力,为学生创造轻松和谐的写作环境。然而,现实中我们有很多教师却给学生范文、框架文,
17、让学生按老师的思路去写,这样既使学生谎话连篇,而且还使学生丧失了作文的兴趣。久而久之学生对写作将会彻底丧失信心。我提倡三年级的作文应给学生自由表达的空间;应该写真话、实话;写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写自己熟悉的人;写自己想写的话;吐露自己内心的真情这样学生才会真正体会到作文的乐趣,使写作成为自己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变以往的“厌写”为“乐写”。 五、扎实作文的修改 毛泽东都说过“好的文章是改出来的”,我们小学生的作文同样要重视修改。对三年级学生的起步作文,我主要采取的是“自改互改师改”的形式: 第一步,让学生自己修改自己的作文。我的做法是,让学士写好作文草稿后,马上读一遍,修改第一次写作时出现的
18、错别字和不通顺的句子。第二天再读一遍,这一次自己修改发现的问题。如果不会改的可以问老师。 第二步,同学相互修改作文。完成第一步后,让学生将自己的作文分别交给小组的其他三个同学修改。这样学生在给别人修改作文的时候不仅提高了自己作文的水平,而且避免了自己作文中出现同样的错误。 六、做好作文的讲评 作文的讲评是三年级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作文讲评好了,学生的作文水平就会芝麻开花节节高。怎样做好三年级学生作文的讲评呢? 第一,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及时大胆地给予表扬。表扬、鼓励是对学生作文的肯定性评价,是鼓励学生继续写作,写好作文的良好方法。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感受到学生对表扬的反应是很强
19、烈的,它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动力和变化,也可能使学生一辈子难忘,甚至可能改变学生的一生。记得我在九洪乡共和小学时,有一名学生叫李洮,她写的作文其实一直都很差。有一次作文她写了发生在自己家里的真实的事,有几个句子写得很不错。这次作文讲评时,我在她的作文本上选择了几个写得好的句子让她在班上念给同学听,并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表扬了她“写得相当棒!老师相信你还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文!”后来,她的作文真的变化很大。她还对我说:“谢谢老师!是你让我找到了写作的灵感,是你给了我写好作文的信心。”既然我们的表扬在学生身上会产生神奇的效果,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对学生多一些表扬,少一些批评呢? 第二,要抓典型上好作文讲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谈 三年级 起步 作文 教学 语文论文 完成 do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27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