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家风的内涵及其现实价值.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家风的内涵及其现实价值.docx(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家风的内涵及其现实价值浅析“家风”的内涵与当代的现实价值 摘要时代变化,新的文化思想不断地冲击着传统文化,而“家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元素正逐渐但出人们的视野。随着中央电视台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的推出,“家风”又重新成了人们热议的焦点。本文讨论“家风”的内涵与“家风”里的中国元素以及当代的现实意义。 关键字“家风”、内涵、传统元素、现实价值 随着时代的高速革新,新时代社会文化思想的不断涌现强烈冲击着传统文化思想,“家风”这一有着浓厚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面对现代家庭而言已经开始变得陌生,很多好的“家风”、家规被淡忘。现在一家人聚在一起,又有几家人会谈论“家风”家规?亲朋好友聚会都
2、是谈论如何赚钱养家、过上更好的生活。甲午马年年新春佳节之际,中央电视台推出新春走基层家风是什么系列报道,采访多位知名人士、企业家、作家和普通民众,引发公众对“家风”的关注与热议。然而当央视记者对采访者提出“家风是什么?”这样的问题时,很多普通老百姓都很难回答出“家风是什么?”因此现在重提“家风”研究其内涵与当代的现实价值,是有非常积极现实的意义的。 本文要讨论的就是把“家风”这个有着中国传统特色的文化元素放在当今这个纷繁多变的时代,研究其当下的内涵、形成原因以及现实价值。 一、“家风”的内涵 “家风”又叫门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繁衍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较为稳定的生活 作风、生活方式、传统习惯、道德规
3、范和为人处世之道的总和。存在与中国人的日常生活中有着很多不同的内涵。 1、“家风”一个家庭的传统、风气和风范 家庭是每一个家庭成员的归宿,也社会阶层的组织细胞。历史以来,中国人素来重视门第家风的教育和传承。不论是封建时代讲求耕读为本、诗礼传家,还是当代社会倡导的明礼、孝亲、忠厚、诚信、勤俭,都像一根牢固的传统文化和家庭传承的纽带,紧紧地凝固和塑造着中国民众的固有“家风”。就如一个身在社会上的个人,在其日常行为、言谈举止、待人接物等一切有意或无意的行为动作上,或多或少都会有着自己家庭的影子,而这些影响是在个人从小的生活环境和父母、亲戚的潜移默化中形成的。正是这种特意或不经意的传承使得“家风”得以
4、在家庭延续,而不多不说的是这种传承方式是一种存在于普遍家庭的一种传统。 “家风”的传承不仅是一种存在于中国大众间的一种传统,属于中国特有的风气和风范。而讲到“家风”就不得不提中国传统思想,中华民族尚“礼”,“礼”是先贤们提倡的观念经两千多年的被选择、被认同后,铸成的民族性格。而良好“家风”传承,非通过训诂等口头方式传承,更重要的是长辈的“身体力行”。西汉初年学者韩婴韩诗外传中记载有孟母“断织”的故事:孟子小时不知努力学习,时常中断自己的学业。孟母为教育他,有一次竟用刀将自己织机上将要织成的布割断,从而使孟子感悟到“半途而废”的道理。刘向列女传亦有著名的“孟母三迁”故事。范仲淹之所以志在“先天下
5、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因为幼时母亲告诉他,“不为良相,即为良医”良相可以治国安邦,良医可以治病救人,一个人想要自己快乐,就必须让别人先快乐。家教之重要性,还可以马为喻。马是一种社会性动物,但若把一匹幼马从小单独饲养,长大之后才让它进入马群,由于它的社会性本能从未被后天诱导过,它就不懂得遵守规则,容易成为“害群之马”。人同样如此,儿童若是从小缺乏道德的启蒙,他的善良本能就无法激发,自私与冷漠的性格便难以抑制。无论是出于历史文化的积淀还是人社会化的考虑,“家风”习得已成为了中国社会的风范。 2、“家风”是家族的共性的道德观念。 从小父母就告诫我们什么是好的什么什么是坏的,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
6、这无形中形成了我们的道德观念,这是一种观念的传承,从很久远开始一直传承传到父母,父母传给我们这一代,我们势必也将传给下一代,过程中可能内容会有些许的变动,可能会随时代的特点或删减或增加内容,但其中的核心内容即一个家族的共性的道德观念的不会有太大的变化的。 每个家庭所处的环境不同,所面对的人和事是不一样的,就像是同样的一斤米,农民,副食品店主,和酒店主的想法是不一样的。农民面对一斤米可能只会想着是一顿饭的量;而副食品店主会想着用着一斤米来做成不同的小吃;而酒店主则会想着把这一斤米酿成酒。因此,每个家庭有其自己的道德观念,不同的的家庭有着不同的价值观念,这反映这家风的独立性,而从侧面又反映出了家风
7、对于家族成员来说的共性。 3、“家风”是一种精神尺度 在一个具体的家族中,“家风”不仅仅是道德教化的口号,是家庭成员自我约束和他人监督的习惯标准,还是一个家族的精神体现、价值认同和荣誉尊严的具体体现,这些无形中形成的习俗、标准、准则和精神,通过一代一代家族成员具体的行为得到践行和不断的传承。历史人物中的岳飞、文天祥、袁崇焕等历史人物,他们的人生成长与信念坚守,往往与自己的家庭和家族形成的“家风”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有的历史人物,可能和这个家族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但是因为相同姓氏也被说成是本族的先祖。用先祖的荣耀和事迹,增强自身的荣誉感和尊严感,凝聚家族成员,使他们对于姓氏家族本身生认同。而对
8、于当代社会一个好的“家风”,不仅有好的内容,也需要好的形式。它既具备注重对人的塑造、明礼仪、孝亲老、忠厚勤俭等传统的优秀文化内容,同时,更要注入新时代注重个性、满怀激情和充满创新、讲求民主、平等和谐等新的内容。每个家庭的“家风”所具备的内容和实现的形式,也是随着时代而不断发生变化的。尤其是在经济快速发展和民众文化需求多元化的当代社会,多种思想激烈交汇、生存与理想产生矛盾、人际之间的陌生感逐步加剧等新问题,提倡和倡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要内容的好家风,有可能成为解决人际矛盾的一剂良药。因此“家风”实际是一种经过历史沉积而形成的精神尺度。 我的所谈的“家风”,虽在不同的家庭或家族中有着不同的特
9、性,使得家庭成员在社会生活中有别于其他家庭的个体,但抛开其他次重要的主观因素,中国家庭的家风都有这浓重的中国“风味”,即中国的传统文化。而中国的传统文化都是怎样影响“家风”的呢? 二、“家风”的传统元素 “家风”作为中国的传统文化,追溯其源头,可追溯至春秋时期,礼记大学所列“八条目”: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前四项是为修身而做的准备,虽人人未必都能实现治国、平天下的目标,但是,在修身、齐家方面,却是人人都能做到的事情。 孔子提出“克己复礼”,认为礼是人类社会走向文明进步的必由之路。礼记中有这样几段话:“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
10、之心乎!”“是以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凡人之所以为人者,礼义也。”意即为,人之所以为人,区别于鸟兽,是因为懂得“礼义”。 “礼”,对于个人而言,是规定品德修养、行为举止的具体要求;对于社会而言,是规范社会秩序、人际关系的具体约束。“克己复礼”,就是要人克制自己的私欲,用公认的道德规范来要求自己,回到礼义的规范中去。东方儒学讲求“吾日三省吾身”“知耻近乎勇”。马克吐温说,只有人是知道脸红的动物。诸如羞耻、尴尬之情,是“克己复礼”的心理基础。法律可以让人不敢越矩,制度可以让人不能越矩,只有“文化”,可以让人不愿越矩。 “家风”与家教,无形中培育着下一代的意志和品格。“礼
11、”与“义”之内涵,诸如“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传统家庭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千年的传袭与继承中,具体化为“忠厚传家远,诗书济世长”等铭文。 无锡锦树堂钱氏宗谱所记载家训,可以概括为“孝、悌、忠、信、礼、义、廉、耻”。在传统社会,“家风”往往是儒家核心价值观念的具体开,因族群的生活环境及文化传统不同,侧重会略有不同。但无外乎是教人向善、积极进取、勤俭节约。可见,“礼”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一环节,千百年来一直占据或影响着“家风”的核心内容。 “家风”传承千载,作为一个家族的精髓,历久弥新,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地革新。在当代这个特殊的时代,“家风”又有了怎
12、样的变化,其变化是否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呢? 三、“家风”的现实价值 恩格斯说:“根据唯物主义观点,历史中的决定性因素,归根结蒂是直接生活的生产和再生产。但是,生产本身又有两种。一方面是生活资料即食物、衣服、住房以及为此所必需的工具的生产,另一方面是人类自身的生产,即种的蕃衍。”(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第2页)这就是说,处在不同发展阶段上表现为不同形式的家庭,对社会的发展不是无关紧要的。相反,它是影响着历史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从家庭在历史进程中的作用,必然使我们想到“家风”在社会风尚中的价值。 每一个人的成长,起源都在家庭,不管走多远,家庭的影响往往在你身上若隐若现,伴随一生“家风”作为一种无
13、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
14、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因此塑造一种优秀的、积极向上的“家风”,不仅是一个家庭需要面对的问题,更是一个社会需要全面推进的工程。“家风”是整个社会文化构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体系的基础和前提。通过提升“家风”建设,既能使每个人的精神世界与主流的文化融为一体,培养完美的人格;又能通过“家风”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实现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 结束语 人是社会的成员,更是家庭的成员。一个正常的人从出生到老死,一直与社会方方面面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家庭是这个社会的重要组成要素,是个人与社会的中间桥梁。一个社会的“家风”是
15、一个家族开展教育的起点,传统的中国社会公共教育不发达,人的成长,更多的是依赖家庭的教育和文化的延传。许多大的家族组织,为了家族的发展主动承担起对本家族成员的社会保障功能:有祠堂、族产、义庄、义塾等等。家族成员之间通过礼仪性的活动取得联系,同时也接受家族的集体约束。在这一层面,“家风”家训好比家族“纲领”,指导和规训着每一位家族成员的生活和行为。而相对于社会环境的管理而言,不论是成员的生命成长、思想的奠定,还是培养的信念,家庭的传统教育和文化的润化作用,在其成长的过程中往往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传统的教育和固定下来的习惯,对于个人的人格塑造和精神培养,促进了人们价值共识和道德的形成,从而形成了一种看似浅次却内容深刻、对其成员产生巨大影响力的“家风”。而家风的形成不仅对于个人有着深层的影响,对于社会,同样也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一个优秀家庭的出现,势必将传播正能量,引领一股新的道德风气,其范式作用将带领着更多的家庭向先进的方向靠拢,就整个社会而言,将促进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265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