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docx
《浅析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析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docx(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浅析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浅析做好中职学校班主任工作 内容提要:当前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因为学习成绩差考不上普通高中,再加上其他原因才进入中职学校就读的,这部分学生主要表现为综合素质低、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控能力差、对现实认知半知半解、对未来没有明确目标,处于一种懵懂的状态。对这样的学生进入职校,他们自然就没有学习的动力,最终导致的是在职校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整天在学校游手好闲,不思进取,有的半途辍学,有的即使呆在学校,也没有学到真正的真才实学,毕业后也不能适应现实社会对人才要求的需要。本文简单分析了作为一个中职学校的班主任,应该怎样从各个方面去做好这种问题学生的工作,让他们在学校找到切
2、合自己的目标,并为之去努力、去奋斗。 关键词:中职学生 问题学生 班主任工作 当前,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社会上需要的劳动力类型发生了巨大变化,从需要劳动密集型的普通工人向掌握一定技能的技术型人才过度,社会对各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剧增,职业教育的就业率连年攀升,给我国职业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为此,我们国家这几年来又加大了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力度,在“,十一五”期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向职业教育倾斜的优惠政策,这也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发展空间。迄今为止,我国的职业教育有了巨大的发展,从基础建设到教学模式和师资结构优化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改善,都在为培养适应现在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而努
3、力。但是我们也不难发现,当前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大部分都表现出共同的一些特点:文化基础较差。由于当前大学扩大招生,成绩较好的初中生都想走考大学的路,进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成绩整体较差。此外,招生市场竞争激烈、迫于办学压力、中职学校均采取免试入学的方式,客观上造成了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基础较差、参差不齐的现象。心理问题多多。中职学生是特殊的学生群体,是“心理上的断乳期”和第二次危机时期,是由“自然人”向“社会人”发展、完成社会化任务的关键时期,他们将面临许多发展方面的问题,这就为中职学生的教育提出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这首要的就是关注学生的心理问题,现代的中职学生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孤傲、自卑、不愿与人
4、交往或交际圈极小、对外十分抵触、言行过激、争风吃醋、不能面对现实、早恋、沉迷于虚拟世界等等。厌学现象严重。主要表现在:学校方面看理论课太多,实操课少。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们都是成绩较差的这种情况,导致了进入职校后的学习与初中阶段的“不合理”衔接,因为毕竟中职学校的理论课专业性较强,没有打下好的基础的学生是很难再理论课上听得懂的,进一步看,在没有掌握好理论的前提下进行实际操作,也是茫然的,因为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学生会只知道“要这样做”而不知道“为什么这样做”;老师上课太枯燥,没有吸引力。现在还是有很多中职学校的老师,没有根据时代发展的需要,没有根据当代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去积极探索一套适合当代学生
5、学习的教学方法,而是保留当年的那一套,而导致了学生对听这样的老师上课感到没兴趣;学生本身来看自我控制能力较差,学习意志力薄弱;茫然的、没有什么明确的学习目标;从学习中找不到学习的乐趣,自然就不爱学习。我作为一位电子电工专业的教师,又是一位班主任,针对中职学校的学生当前的这些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点去做好工作: 首先,对新进校的新生先进行一次筛选。其中包括文化课的筛选、各个专业技能能力初步筛选,最后在对各个新生进行沟通了解,根据结合筛选的结果,建议学生学习其具有特长或兴趣爱好的那门专业。对新生进行筛选的课题内容要精心设计,目的在于发掘学生的潜在能力,而不是用一些简单的或复杂的内容去“考”学生,
6、比如对想读理工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察些逻辑思维方面的问题,对想读服装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察他们的美术功底和审美观,对想读汽修专业的学生可以考察他们的协调与反协调能力和动手能力等等。通过这样的一道筛选后,再加以专业教师的耐心引导,让新同学去发现自己的特长或爱好,进而选择自己真正喜欢或感兴趣的专业就读,这就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了一个好的开头。 其次,怎样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呢? 针对中学刚毕业的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是个懵懂的时期,他们总是把自己看做是成人来看待和处理问题,但方式方法却稚嫩,表现出世界观的不成熟,绝大多数的中职生在小学初中阶段由于学习成绩不好,从小学到初中长期承受老师、家长的过多指责和同学们
7、的歧视,有些学生来自单亲家庭或生活贫困家庭,缺乏真诚的关爱,久而久之形成了抑郁自卑心理,然后又通过反抗和叛逆来掩饰自己的自卑。我们班的学生里有好几个都是单亲家庭的,父母早起晚归在奔波,孩子在家和爷爷奶奶一起的时间多,经常跑出来,在家庭关爱薄弱的环境下,同时外界社会的强大诱惑,使得这些孩子过早接触社会,而且没有合理的得到引导,最终导致的是对家庭的叛逆,对学习的厌恶。我觉得对待这样的学生,首先要和家长做好沟通,了解学生在家里的基本情况,并且和家长建立一个长期的合作方式,共同为了教育好孩子而努力;其次,和学生做好长期的心理沟通,开始的时候肯定较困难,但需要班主任的耐心工作,通过长期和学生的接触,尽可
8、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让学生正确认识现实社会,正确的去接触社会,正确的去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并为之去努力,把学生的心收到学校和家庭来;还有一部分学生是县城里的独生子女,家庭条件较好,但是由于家长的溺爱,在很多方面都没有给孩子一个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成长出来的学生,表现出来的就是孤傲,以自我为中心,不考虑别人的感受等,一旦成绩不好,考不上普通高中,家长只得送到中职学校就读,目的是把孩子送到一个有人管的地方,不跑到社会上去干坏事就行,等长大毕业后,再为其找个工作。对这部分学生的工作,我觉得是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因为,如果这部分学生没有教育开导好的话,他们将
9、变成本班甚至是全校的隐患,他们在学校整天不学习,没有明确的目标,就知道家长送来就是为了让自己有个地方管,只要能熬过三年拿到毕业证就OK了。对这样的学生,应该首先和家长做好沟通,达成家庭和学校共同教育的目标,家长要引导孩子找到自己的一个努力目标,要安慰和鼓励孩子,不要因为成绩差了考不上普高,来到职校就整萎靡不正,应该教育孩子不能只从单方面思考问题,从自身的经历等各个方面告诉孩子:在社会上的生活掌握一门专业技能是多么的重要,进而鼓励学生在学校要有一个学习目的;作为专业教师和班主任的我们,应该在学校也要多多关心这部分的学生,关心他们的心理,逐渐引导他们找到自己的目标,避免盲目的往返于学校和家庭之间。
10、这部分学生的问题解决了,班上的其他问题也就相对好解决些了。 1、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是保证和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当务之急。这是因为学生在学习时总是处于一定的心理激发水平或情绪状态,而情绪激发水平与学习效率之间有一定的规律,温和的情绪能使人的学习增加兴趣和提高注意稳定性。只要有了主动学习的动机,就会有一定的奋斗目标。有目标,就会订计划,就会为实现计划而付诸行动。 2、要引导学生正确地评价自己,重要的是学会接纳自己。一个现实生活中的人,固然会有缺点或短处,但也有优点和长处,即使是缺点或短处也总有一定的限度,作为一个学生决不能因为自己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便否定自己,断定自己一无是处。一般说来,一
11、个人的短处不外乎两种:一是可以改进的,如不良的习惯等,对此要随时发现随时承认它、改正它。二是无法改进的,如身材矮小,相貌不扬等,对此也要鼓足勇气正视它、接受它,并以后天的努力来“弥补”。 3、培养学生正常交往的能力,正确处理学生的早恋问题。中职生处在性成熟的过程中,因此,对于男女学生的正常交往,我们绝不能大惊小怪、恶意猜测并当众指责。既允许他们的友好相处和正常交往,又要防止男女之间毫无界限的过于亲昵,或放纵情感。要多从正面引导,促使他们心理健康成长。 4、帮助学生做情绪的主人,保持和发展健康的情绪。无数事实证明,在青少年成长的过程中,保持和发展健康良好的情绪体验,对工作和学习都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12、。因此,为了确保学生的心理健康,我们就必须帮助和引导学生面对火热的生活,永远保持积极、健康的情绪体验。 5、根据学生身心发育规律,年龄特点,尽可能开展一些课外集体活动,这样会使他们觉得心情舒畅、充实、有趣。 6、学校与家庭密切合作。如有些家长或教师常以成人的权威对学生发号施令,结果使学生表面上顺从,内心并不服,一旦背着家长与教师,便可能做出意想不到的反常行为。为此,学校和家长密切合作,随时了解掌握学生的情况,及时沟通与疏导,将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7、教师要注意培养,训练学生不屈不挠的心理素质,让他们学会分析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增强学习的自信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教师还要学会理解学生,信任学
13、生,关爱学生,赏识学生,宽容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多与学生交流,沟通,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力求师生之间“零距离”,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 8、家长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和正确的认识,不能急躁,不能放弃,更不能歧视。要敢于正视自己孩子的心理问题,正确引导,经常与孩子谈心交心,多给孩子一些亲情,关爱和体贴。 总之,中职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不能回避和忽视,应拿出切实可行的良策,帮他们迅速摆脱不良心理的羁绊,在人生的道路上平稳健康地走下去。 中职生的情感心理问题 一般认为,情绪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一种反映,是客观现实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体验。职校生的内心世界是五彩缤纷、各具特色的,而情绪情感最能体现
14、他们内心世界的丰富多彩和复杂多变。 1、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处于青年初期的职校生具有明显的情绪两极性,比少年期更为突出,容易出现高强度的兴奋、激动,或是极端的愤怒、悲观。他们的情绪变化很快,常常是稍遇刺激,即刻爆发,出现偏激情绪和极端的行为方式,冲动性强,理智性差。 2、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不少情感冷漠的职校生对他人怀有戒心或敌意,对人对事的态度冷淡,漠不关心,有时近乎“冷酷无情”,对集体活动冷眼旁观,置身于外,给人一种“看破红尘”的感觉。国外心理者指出:在社会中,不少青年在心理上处于“三无”状态,即无动于衷,谓之无情;缺乏活力,谓之无力;漠不关心,谓之无心。这在职校生中表现更为突出
15、。 3、感情容易遭受挫折,挫折容忍力弱。面对当今的文凭歧视和社会偏见,以及劳动力市场上越来越激烈的就业竞争,职校生群体普遍感到巨大的压力和深受伤害,对生活逆境没有充分的心理准备,不清楚如何把握自己的命运。 中职生的个性心理 个性是个体经常表现出来的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是一个人的基本的精神面貌。职校生中“落水者”的心态,“失败者”的心态,“多余人”的心态比较普遍,使得他们难以拥有一个健康健全的人格和振奋向上的个性面貌。 1、缺乏应有的积极理想和追求。不少职校生在进入职业学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者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是将来没有出息、事业上难有作为、几乎没有什么希望的人,
16、因而往往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上不思进取,生活上自由散漫。 2、社会适应能力较弱。现在的职较生由于受到来自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生活自理能力差,难以顺利适应职业学校的集体生活。由于缺乏集体生活的磨练,职校生社会生活经验比较少,社会认知方式不够合理,往往对社会现象缺乏理智的判断,分不清哪些是对的或错的,哪些事情对自己人生来讲是最重要的,而哪些又是次要的。 中职生的自我心理问题 自我意识是主体对自己的心理、身体、行为及自己与别人、自己与社会关系的意识。不难发现,相当一部分职校生缺乏合理的自我意识,自我评价不当,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1、自
17、我中心意识过强。由于在家庭生活中长期以自我为中心,一些职校生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进入职业学校后仍然希望别人围着自己转,但现实情况正相反,许多职校生就会产生严重的失落感。由于缺乏合理正当的表现机会,一些职校生就试图通过逆反的或对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恶作剧、故意捣乱、夸张炫耀、标新立异、逆反言行等表现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异常的自我满足感。 2、自私自利心理普遍。在职业学校生活中,相当一部分职校生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而很少考虑甚至丝毫不考虑别人的想法和利益;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却很少去考虑尊重别人;希望索取别人对自己的关心,但不愿意去真诚地关心帮助别人。不少职校生以
18、“人不为己,天诛地灭”作为自己的人生信条,“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表现为时时处处事事只关心自己的利益得失,却很少自觉地关心他人和集体。 中职生的人际心理 职校生的人际交往,主要是与朋友、同学、老师及父母的交往。而职校生的人际心理问题,也主要表现在这些方面。 1、异性交往上的行为偏差。随着性意识的觉醒,职校生已经逐步度过了异性疏远期,而走进了异性接近期。他们渴望有能够亲近的异性朋友,希望建立良好的异性交往关系。由于情感的冲动性,不少职校生分不清友谊和爱情的界限,不能理智对待自己朦胧的情愫,过早地追求所谓的爱情,因而职校生早恋现象比较普遍,由此而引发的职校生品德心理问题和性行为过错等违纪现象比较多
19、见。 2、交往失度失范。一些职校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获得需要的满足,便试图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如今,不少职校生热衷于网络交友,迷恋上网寻找所谓的友谊,甚至为此荒废了学业。在网络世界里,更有一些职校生有一种“特别自由”的感觉和“为所欲为”的冲动,自我约束力不足和道德自律意识不强,违背网络交往道德规范,做一些平时不可能做、也明显是不道德的行为,如粗言恶语、人身攻击、“灌水”、网恋或多角恋等比比皆是。沉溺于网络交往容易导致职校生忽视真实可信的人际关系,使得人际关系更加冷漠,造成人际情感的逐渐萎缩,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中职生的择业心理问题 择业就业是当前职校非常关心、特别关注的一个热门话题。
20、因为择业就业是职校生人生道路上的一项重要抉择,伴随着这种抉择而来的往往是兴奋、紧张、忧虑混杂于一体的矛盾心态。 1、择业紧张焦虑心理。能不能顺利就业,成为许多职校生的一大“心病”。一些职校生担心自己的学历低,专业技能水平低,害怕“毕业就是下岗”,有的职校生甚至为此寝食不安。还有的职校生对所学专业不满意、没兴趣,自己又没有办法改变现实,整天心绪不宁、唉声叹气、愁眉苦脸。 2、择业思维定势心理。一些职校生为所学的热门专业所困,希望找到有地位的、体面轻松的、收入高待遇好的理想的就业岗位。一旦要放弃所学的专业,一些职校生就显得无所适从,心理极度矛盾。 职校生心理问题的表现多种多样,其产生的原因也比较复
21、杂。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职校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的时期,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关键时期。现在最为关键、最为迫切的是,职业学校要高度重视心理教育,科学实施,积极探索,整体推进,狠抓落实,提升水平,创建特色,努力开拓心理教育的新境界,把职业学校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年龄大多在十五岁至二十岁之间,这一时期是人的心理变化最为关键的时期,也是产生心理困惑、心理冲突最多的时期。而职业学校的学生又以在初中时所谓“学习上的差生、品德上的差
22、生和行为上的差生”所构成,作为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职校生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因此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也就成了职业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一、中职新生心理问题的主要表现 学习障碍 主要表现在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学习动机层次不高,学习方法不当,学习习惯不良,学习的认知能力水平较低等几个方面。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在家中瞒着父母,在学校应付老师,对学习有着一种“剪不断、理还乱”,摆脱不掉的心理压力。对考试或某些学科、课程的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 情感心理问题 主要表现在情绪不稳定,情绪自控能力较弱,社会性情感表现冷漠,感情容易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浅析 做好 学校 班主任工作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264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