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名由来.docx
《洛阳地名由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洛阳地名由来.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洛阳地名由来洛阳地名由来 遇 驾 沟 棚传,唐朝初期,李世民挥师洛j羽,征讨郑王王世充。由于李世民宽厚待入,他的部队是仁义之师,所以,他在洛阳附近一扎下营寨,就有不少英雄豪杰纷纷来投。 一天夜里,李世民怨趁着月光,到秦岭一带去察看地形,刚出营门,便遇上一个火汉,匆匆向他走来。这个人脸黑如炭,五大三粗,活象三国时的周仓再世。那大汉向李世民双手一拱-说道:“鄙人愿随秦王讨伐王世充!”李世民一看这位汉子铁塔似的身架,便有三分好感,心里想:这人一定有些憨力气,便信口说道:“好吧,我的宝刀还没人扛哩!你就干这个差使吧J”谁知道,那个大汉一听这话,二目圆睁,狠狠地瞪了李世民一眼,气呼呼地扭头走啦!那大汉是
2、谁呢?他叫尉迟敬德,是一员了不起的虎将。他实心实意来投奔秦王,想干一番大事,李世民却给他个“扛大刀”的差使,他能不火吗?李世民看大汉走了,并不在意,因为他不知道那大汉是赫赫有名的尉迟敬德。 李世民刚来到秦岭的周王陵附近,脚步还没站稳,就听东南方向一声大喊,从山谷里杀出一群人马,为首的正是王世充的大:海单雄信。那单雄信手执丈八长槊,直向李世民杀来。李世民大吃一惊,慌忙拔刀迎战。那单雄信勇猛善战,李世民哪是他的对手。只几个回合,就听“当啷”一声,秦王的大刀被打飞了!紧接着,单雄信的长槊便狠狠地向李世民的咽喉刺去。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住手!”炸雷似的一声大喊,从岭上跳!猛地一枪挑去,拨开了单雄信的
3、长槊,又顺手一鞭,那单雄信几乎被打落马下。单雄信大吃一惊,拔马便走万状。那大汉是谁?尉迟敬德!他打跑了单雄信,二话没说, 了!,一抽身子,便扬长而去。惊魂初定的李世民,眼看那一黑大汉走了,急忙上前拦住说:“恩人舍命救我请留下名讳,吾日后! 定当柏报!”那大汉头也未回,冷冷地说:“救你不死,是你命大,留我姓名何用?”李世民急了,赶紧撂f_f:招牌,他说:“我是秦王李世民呀!恩人如此英雄,可愿和我一块儿打天下?”那大汉说:“我知道你是李世民,才不跟你呢!”举世民忙问:“却是为何?”那大汉这才慢慢地扭过脸来,带着挖苦的口气说:“怕:你的大刀太重,我扛不动!”李世民听了这话,才侵馒呓怔过来了!他上前仔
4、细一看,嗨!这个英雄不就是要来投我的那位黑大汉吗?李世民又羞又愧,真想找条地缝钻进去!他恨自己有眼不识泰山,差一点赶走一员虎将。想到这里,便急忙上前赔礼道歉,再三再四地请大汉骑自己的马回营。尉迟敬德余怒未消,猛地把钢鞭举起来,盯着李世民说:“你敢从我这鞭下钻过三趟,我就随你回营。”李世民看大汉将鞭举起,先是吃了一惊,继而又不惊不慌了。因为他求将心切,便说:“只要你随我回营,这钻鞭又有何难!”说着,便躬身弯腰,从尉迟敬德的鞭下边钻了过去。正要回头再钻第二次时,敬德急忙上前拦住了李世民。他心里象开了锅似的,上下翻腾着:“秦王李世民宽厚待人,礼贤下士,果然名不虚传!”李世民看出了大汉的心情,便又弯腰
5、要钻鞭!这一钻,可把尉迟敬德这条大汉的心钻软了,只听“扑嗵”一声,敬德跪倒在李世民跟前,眼泪扑扑嗒嗒,地往下掉。他说:“秦王!折煞我了!在下尉迟敬德,乃草莽之人,戏弄干岁,罪该万死:”李世民一听是尉迟敬德,更是惊喜万状。他急忙上前将敬德搀起,激动地说:“将军武艺非凡,大名如雷贯耳,我李世民有眼无珠啊!,敬德忙说:“干岁错爱二话没说,接着,二人手携手回了唐营。从此,李世民钻鞭的故事,便在洛阳一带流传开了。现在,阎王陵西北不远有条沟,叫遇驾沟,沟边有个村子,叫“遇驾沟”村,据说,沟名和村名都是由此而来。 延 秋 武则天当上皇帝后,听说洛阳西南的龙潭寺风景优美,气候宜人,就立即派人去打探。她听说那里
6、确实是一处藏龙卧虎的好去处,便下令在紧靠龙潭寺的万安山上建造宫殿。宫殿建成的第二年的阳春三月,她便带领文武百官离开京都长安,上了万安山。 万安山上百花竞放,松柏苍翠,山下青竹依依,流水潺潺。夏日凉风习习。武则天住在这里,感到胜过皇宫,流连忘返。眼看夏日已经过完,武则天仍没回宫的样子。文武百官想到朝中还有很多大事要她处理,只好硬奋斗目标头皮冒死劝谏。认知武则天不听还罢,一听便怒气冲冲地训斥冲冲地训诉道:“我要把回京的时间延迟到秋天。哪个敢再多嘴,定斩不饶。”文武百官无奈,只好默不作声。 那时,龙潭寺有个和尚,名叫法六。他觉得皇上长期住在这里,既对国家不利,对他也极不方便。在一个有风的黑夜,法六悄
7、悄爬到武则天的宫殿旁,放火烧了仓库。文武百官奋力救火,但火借风势,越烧越大,使大批粮食化为灰烬。武则天这下扫了兴,只好令人马撤回长安。 当时,龙潭寺南面刚刚兴起一个小镇,还没有名字。人们为了记下武则天这次出游,并借她“我要把回京的时间延迟到秋天”那句庆,就把这个小集镇叫做“延秋”。 苗 湾 很久以前,山西洪洞县有两户苗姓人家,迁移到洛阳河西边的山脚下。当时,这里处处是荒山秃岭,不长应庄稼不长树。大风一起,把他们的房子刮得直晃荡。生活很不安定。 苗才汉有个独生女儿,名叫苗婉。她心灵手巧胆子大,长得也好看。一天,苗婉说:“爹,咱都会种树,把山上都种成树吧!”苗老汉说:“中!”他们弄来树苗,起早贪黑
8、干起来,使满山遍野都长满绿油油的树木。一天夜晚,刮起一阵大风,把树木连根拨掉。苗婉和父亲又种,可是他们白天种,晚上又被大风刮掉。为此,他父女一直愁眉不展。一晚她刚合上眼,就梦见一个白胖娃娃手拿一棵树苗唱道:“我是树苗王,天天向上长,遇着黑风怪,夜夜都遭殃。要想树满坡,人身把树养。”一连几天,她都做这样的梦。苗婉再也睡不着了。她到爹爹房中看了一眼,拿着家伙便上了山。她先把被风刮倒的树苗扶起,培好土,又到洛河里挑水浇上。她浇完最后一颗树苗,天已大亮。苗婉含笑倒在地上,转眼间变成了滋养树木的泥土。 苗老汉醒来不见了女儿,心里非常着急。推开房门一看,只见满山遍野都是绿腾腾的树苗。苗老汉在树丛中来回寻找
9、,并不住声地叫着:“苗婉,苗婉!”找了一天又一天,叫了一声又一声。人们看到苗婉亲手种的树苗慢慢成林,也都思念苗婉。于是,就把这个村叫“苗婉”,后来因为洛河在这里拐了湾,村名又改称“苗湾”。 滹 沱 顺着洛宜家公路往西南,过一苗湾,有一个村子叫“滹沱”。 据说,这个村子中间原来有条小河,长年清流不断。河水浇灌着两岸田园,年年五谷丰登;百姓吃水洗涮,河边笑语声声。无论天旱天涝,这条小河不涨不落,总是潺潺作声。人们称这条小河为神河,并说河里住着一条神龙,是神龙是保护着这条小河,是神龙在保佑着村民百姓。每到过年过,村民就杀猪宰羊,在河边供奉神龙。 不料,一日东海龙王出游,发现这里村民只在河边供奉神龙,
10、却没有充设它的神位,一时无名火起,吸干河水,卷起狂风,弄得全村飞砂走石,还把神龙从河中抓出,狠狠地摔到地上,然后腾空而去。 那时正是五黄六月,神龙被抓得遍体鳞伤,在火盆似的太阳下无力地呻吟着。村中百姓看在眼里,疼在心中,纷纷从自家水缸中弄水向龙峰上泼,和着稀泥往龙身上糊。男女老少穿梭般地运水湖泥,口中不停地发出“滹沱”之声。 神龙得救了,神河又泛起了清波。人们也没有忘记当时的滹沱声声,从此,这个村子就以“滹沱”命名。 关 林 洛阳城南的关林村,相传是埋葬三国时蜀国主将关羽首级的地方。 据说关羽原籍山西解州,本不姓关。他在少年时期,力气过人。父母怕他闯事,终日将他锁在屋内。一晚他乘父母不注意,跳
11、窗逃走。忽然听到邻家老人和少女的痛哭声,他便爬上墙头询问原因。老人说,他的女儿早已受聘,但县官的小舅子却要强娶为妾。关羽听后,非常气愤,便夜闯县衙,杀了县官和他的小舅子,而后外逃。当他逃至潼关时,听说城门上贴有捉拿他的通缉官文。他怕兵勇将他认出捉拿归案,便在城壕内掬水洗脸,正好遇上从城内一家染房流出的一股红水,从此他面如重枣。过关时,兵勇问他姓名,他一时编不出假名,就指关为姓,从此姓关。 关羽向东北逃至涿州,遇见卖肉的张飞。张飞在肉案前竖一牌子,上写“举重千斤石,吃肉不要钱”。难住了不少英雄豪杰,因为举不起千斤石的必须买肉。关羽见此,就轻易地将千斤石举起,吃了肉不付钱,张飞便扭住不放,争执不下
12、,便打了起来。卖草鞋的刘备从中调解,才言归于好。经过交谈,三人志向相投,便在桃园内结拜为异姓兄弟。 关羽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忠扶汉室。刘备建立蜀国后,派他镇守荆州,因误中吴国吕蒙的偷袭,败走麦城,被吴将潘璋杀于湖北当阳。吴王孙权恐怕刘备讨伐,便把关羽的首级送到洛阳献给曹操,企图说明东吴进攻荆州杀害关羽是曹操的授意。曹操打开盛关羽首级的檀香木盒观看,见关羽脸色依然红润,长髯依然飘动,惊得他跪倒在地。他悄一冷静,便意识到孙权有意嫁祸于他。他立即传令以王侯之礼将关羽首级安葬在洛阳以南,追赠关羽为荆王,并亲自带领百官祭奠。明万历年问,朝廷的使者路过洛阳,夜宿邮亭,梦见关羽求建新宅。使者将此启奏皇上,皇
13、帝即派使臣到洛阳扩建关羽陵墓。清乾隆年问又经整修扩建,成了一个规馍宏大的建筑群。 按照古时对墓葬的称呼,帝王的墓叫陵,王侯的墓叫冢,百姓的墓叫坟,圣人的墓叫林。因为关羽被人们称为武圣人,埋关羽首级的墓便叫“关林”。墓旁的村也因此称为“关林村”。 大 槊 大槊与小槊是洛阳市郊区秦岭北坡上的两个村庄。大槊与小槊同时又是中国古代的两种兵器。怎么用这种兵器来作为两个村子的名字呢?说来话长。 相传,唐朝初期,洛阳战事频繁。单雄信同尉迟敬德常在秦岭一带作战。他们相持多年,一如拉锯,不分胜负,闹得百姓不得安宁。 敬德勤于练兵,又巧于计谋,他下决心要战胜单雄信。一日他侦察到单雄信的部队将沿秦岭山北自东向西转移
14、,就埋伏在西边山头下,准备打他个措手不及。当单部刚到山头下时,敬德就命手下放炮打鼓,单雄信毫无准备,只好硬着头皮对打,边打边退,突然手中的看家武器大槊被敬德打落在地,看看形势不妙,来不及拾取武器就往东退,又被敬德的部队堵截,单雄信无奈拿出小槊护身,也被敬德三下五除二击落在地。单雄信一看势头不对,就顺着一条山沟溜之大吉,再不敢与敬德为敌。 当地老百姓为结束多年的战争而高兴,就把单雄信大槊落地的地方叫大槊,把小槊落地的地方叫“小槊”了。 五 龙 沟 相传,唐王李世民打天下时,曾派大:埒尉迟敬德征剿隋末的“洛阳王”王世充。 有一次敬德兵发洛阳,谁知却中了王世充的圈套。敬德连吃败仗,落荒而逃。他退到洛
15、阳城西的秦岭山中,走得人围马乏,忽然看见一池泉水。他正想歇息饮马,突然,从洛河北边的树林中又杀出一队人马。吆喝着要捉敬德。敬德火吃一惊,急忙飞身上马逃命。哪知敬德又饿又乏,头昏眼花,一下子从马上栽倒下来。这时,王世充的马队尘土飞扬,直奔秦岭山。眼看着敬德就要被生擒活捉啦! 秦岭山顶有个破草屋,屋中有五个光屁股孩子正在戏闹玩耍。听到人喊马急忙跑出草屋站在山顶上观望。他们一见敬德栽倒马下,王世充的人马步步逼近,就飞一样地跑下山,要来搭救敬德。 王世充的人马赶到山下,敬德却不见了,他们四面搜山,连个人影也没有见着。最后,王世宽命人放了把火,满山的树,木杂草劈劈啪啪着了起来,那个破草屋也被烧成了一堆灰
16、。 大火熄灭,王世充以为敬德早u Ll大火烧死,便收兵回营了。谁知道敬德并没有死,他被五个孩子从泉边拖了出来。藏在石洞中的战马也被孩子们牵了出来。敬德看着这五个救命的孩子,感激得不知说什么好。他忙拿出随身带的银两,分给这些孩子,接着又问这问那。谁知,那五个孩子没有接这些银子,也没有回答敬德的话,却一齐跳在了泉水中,变成了五条小龙,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 敬德这才一下子迷了过来,原来是五龙救我,天助我不死啊!敬德决意重整旗鼓,尽快平息王世充,为民除害。不久,敬德果然把王世充残部杀了个落花流水,取得了最后胜利。 后来,尉迟敬德禀报唐王李世民,在那五个孩子玩耍的地方修了一座庙,取名为“五龙庙”。
17、五龙庙前的那池泉水,也取名“五龙泉”。五龙庙前的山沟里有个村庄,取名就叫“五龙沟”。这就是今天洛阳市郊区孙旗电乡的“五龙沟”村。 白 鹿 庄 洛阳北行二十五里的邙山上,有一个自鹿庄。关于这个村名的由来,有一段有趣的传说。 相传唐李渊平定西方以后,派儿子秦王李世民东征洛阳。当时盘踞洛阳的是郑王王世充。王世充手下有员战将名叫单雄信,有勇有谋,武艺高强。秦王率部多次与之交战,未能取胜。一天夜晚,月明星稀,秋高气爽,秦王在山上散心,信马由缰,不觉来到王世充的营地。秦王看看四下无人,便偷偷地观察敌方的部署。忽然一声断喝:“贼人大胆。休走看刀!”原来单雄信巡营来了,秦王一看不好,回马便走,单雄信扬鞭健马,
18、紧迫不舍。由于秦王的座骑是一匹白龙马,目行千里,夜行八百,一鞭下去如风似电。没过半个时辰秦王把单雄信撇得老远。单雄信看看无奈,张弓搭箭,想射死秦王。正巧秦王走入一片低凹地,看不清。于是单雄信一跃而起,站立于马背之上,目视秦王正好在他的射程之内,只见他开弓似满月,箭去如流星,眼看着秦王就要丧命,说也凑巧,从秦王身边的树丛中窜出一头白鹿,与秦王并马而行,秦王听见风声,知道大事不好,急忙伏于马背,也许是这风声惊动了白鹿,只见它往上一跃,正好被箭射中,当场倒地而亡。 由于秦王李世民军纪严明,处处体恤百姓,百姓们当然拥戴秦王。当地的一个村子的百姓发现秦王被追,身处危境,就全村出动,装作士兵的样子,列队护
19、卫秦王,有个青年还灵机一动,大喝一声:“秦琼在此,哪个敢来送死?”单雄信虽说英勇,自觉寡难敌从,他也看不清前面是不是秦琼,只得拨马而回。另一个村子的老百姓发现秦王有难,打着灯笼火把,也来相助,他们把秦王一直送到唐营。 第二天,秦王李世民带领人马来向老百姓们表示感谢。为了记住白鹿的功劳,秦王不惜重金,在这里盖了一所规模宏大的“白鹿庙”,把附近一个山村赐名“白鹿庄”,并把护驾有功的老百姓的村子赐名“护驾庄”,把送秦王回兵营的老百姓的村子赐名“送驾庄”。后来人们又把单雄信箭射秦王的地方叫“立身Ij庄”,把店营所在地的村子叫“营庄”。这五个村子一直保留到如今,它们都在孟津县送庄乡境内。 石 人 在洛阳
20、市的东南郊,有个“石人村”。说起这个村名的来历,与龙门石窑还有密切联系哩! 唐宋时期,龙门与白马寺之间有一条大路。虽然这条大路并不怎么宽畅,可是南来北往的商贩、香客,一天到晚也是络绎不绝。就是深更半夜,也常有人来往。特别是那拉脚的趟子路旁,一辆挨着一辆,昼夜不断。在距龙门、白马寺各二十里的路旁,有个村庄,因为有位皇帝游龙门时,途中遇到盆泼大雨。被迫夜宿此村。因此,这个村就叫古雨沦庄。这里商业繁盛,客栈林立,又处在龙门与白马寺的正中间,所以这里就成了过往行人理想的歇脚之处。 且说那龙门奉先寺南壁的外侧,有一尊佛家弟子的雕象。它成年累月地站在那里,象一个佣人一样,殷勤地侍奉着端坐在寺中央的大卢舍那
21、佛。忽然有一天,这里礼炮轰鸣,管弦齐奏,一大群文官武将,簇拥着一位皇帝打扮的阔女人,来到了奉先寺。只见两位太监打扮的宫人,在大卢舍那佛象前点燃了香烛黄表,又在地上铺了红毡,示意这位阔女人下跪拜佛。那阔女人把袖子一拂,冷笑一声,恶狠狠地训斥道:“好个不懂事的蠢才!难道让联为我自己下跪叩头?”这个弟子听也就里好不纳闷:这个阔女人把自己称作联,又敢如此训斥宫人,莫非她就是当今的女皇武则天?就说她是女皇,为啥说拜卢舍那就是拜她自己?想到这里,它悄悄抬起头睁眼一看,才发觉这个阔女人与大卢舍那佛一模一样。它把好多事往一块一琢磨,不觉心里一惊:怪不得这里长年见不到普照的佛光和缭绕的祥云,原来武则天捐脂粉钱修
22、奉先寺,又把佛祖刻成刀子的模样,是想借佛祖的名望来骗取人间香火。自己一片虔诚之心,长年侍奉的不是佛祖而是这个阴险毒恶的女皇帝,想到此,心里很不好受。 这个佛家弟子想了几天之后,便悄悄打定主意,要离开这里到释源白马寺去侍奉真正的佛祖。一天晚上,当夜深人静时,它便把自己的几件替换衣服用一个包袱包好,又把人们焚烧的冥洋纸币装在身上,神不知鬼不觉地离开了奉先寺。它来到龙门街口,搭上一辆人拉的趟子车,往北而去。 这个弟子搭车时,由于慌张,既没打听啥时能到白马寺,也没问明该在哪里下车。路上,车夫曾几次与他搭话,他都没有吭声。车夫想这个半夜坐车的,一定是睡着了,不便打扰,就拉着车子一直走。鸡叫头遍,到了古雨
23、沦庄。据说一切佛、神、弟子中听见鸡叫,慌得从车上跳下来就跑。那时候不论坐车、吃饭,都是坐了车、吃了饭才交钱的。车夫见他跳下来就跑,就吆喝道:“交车钱!”那个弟子只顾跑,没有应声。车夫急了,大声喝道:“你是石人?听见没有?”一句话破了天机,那个弟子便站在了路边不动了,手里的包袱“扑通”一声,掉在地上。车夫想:不给车钱,就把你的包袱掂走!可是当他掂包袱时,发现包袱已经变成了石头。他去揪刚下车的那个乘客,民现他也变成了石人。车夫想到自己拉了半夜的车,结果拉的是个石头人,没挣到一个钱,一时火从心头起,怒从胆边生。他到车旁,“嚯”地一声,从车厢下抽出他自卫用的一把砍刀,照着石人砍了上去。只听“咣当”一声
24、,石人的头便滚到了地上。 多少年来,日月变幻,山河换装。龙门与白马寺之间那条直通的大路已经没有了。但那个没有头的石人却一直立在古雨沦庄西门口的路旁,那块包袱状的石头,一直放在那个石人的附近。也正因为有了这个没头的石人,古雨沦庄也就改为“石人村”了。 扁担赵 从洛阳到白马寺的公路北侧,有个村庄叫“扁担赵”要问这个村名的来历,得从洛阳东关说起。 相传五代时期,洛阳东关的一条小街上,卖火烧馍的铺子一个挨着一个。那些卖火烧馍的大都为人尖薄,见利忘义,打的火烧馍缺斤少两,不够份量,一斤至多只有十四两(十六两为一斤)。只有一家姓赵的为人厚道,价格实惠,打的火烧馍秤满两足。这家铺子的掌柜叫赵弘殷,人称赵老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洛阳 地名 由来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248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