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茶四要素.docx
《泡茶四要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泡茶四要素.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泡茶四要素泡茶四要素 泡茶技术包括四大要素:茶叶用量、泡茶水温,冲泡时间和冲泡次数。 一、置茶量 泡茶技术的第一要素就是茶叶用量,也就是每一杯或每壶茶水需置茶多少最宜。由于茶类及饮茶习惯。爱好不尽相同,不可能要求每人都按照统一的标准去做,但是,一般而言,标准置茶量是1克茶叶搭配50毫 升的水。现代评茶师品茶就是按此标准:3克茶叶对150毫升水,冲泡5分。当然也可依个人口感喜好而增减置茶量,这一标准,相当于个人品茗用的中型盖杯或玻璃杯,而这种茶具更适合泡饮绿茶和花茶等。如泡乌龙茶也用盖杯或玻璃杯冲泡,也可参考此标准。 如使用功夫泡茶法冲半发酵之乌龙茶,一般置茶量如下: 生茶:茶叶置放量为紫砂壶的
2、2/3或3/4;如条形包种或阿里山茶等; 半熟茶:茶叶置放量为紫砂壶的1/2或3/2,如台湾冻顶乌龙或高山茶; 熟茶:茶叶置放量为紫砂壶的1/3或1/2;如东方美人或大红袍等; 上述置茶量为一般性标准,品茗时,则依个人习惯酌情增减,具体原则为:习惯品浓茶者,置茶量稍加,反之稍减。优等茶叶, 1 置茶量稍减,反之则增加。用茶量多浸泡时应相对缩短;同时增加冲泡次数。 二、泡茶水温 所谓泡茶水温,是指将水烧开之后,再让其冷却到所需的温度。若是无菌的生水,只要烧到所需的水温就可以了。一般来说,泡茶水温的高低,与茶中可溶于水的浸出物的浸出速度相关。水温愈高,浸出速度愈快,再相同的冲泡时间内,茶汤的滋味也
3、就愈浓。反之水温愈低浸出速度愈慢,茶汤的滋味也愈淡。 古人对泡茶水温就十分讲究,有“三沸”之说:一沸,如蟹眼鱼目,由茶壶中窜起,有“滴滴”微响时;二沸,待缘边如泉涌,且气泡连珠而出时;三沸,水在壶中如腾波鼓浪。水过“三沸”,则认为汤已过老,不能使用。古人特别强调的是泡茶烧水,要大火急沸不要文火慢煮。以水过“二沸”泡茶最宜,水过“三沸”则水老矣。这些说法对于现代仍有借鉴意义。 至于泡茶水温以多高为宜,则要根据茶叶的老嫩、松紧、大小等情况来确定。粗老、紧实、叶大的茶叶,其冲泡水温要比细嫩、松散、叶碎的茶叶高。具体有三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低温泡茶,水温在80左右。 适合冲泡名优高档绿茶,如龙井、信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泡茶 要素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232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