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概论.docx
《法学概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法学概论.docx(2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法学概论法学概论案例分析题集1 刑法: 1某工厂保卫科干部某甲与某乙有仇,欲寻机杀乙,一天,他带枪外出,看到远处某乙与某丙站在一起。他认为报仇时机已到,连忙举枪向乙射击,结果未击中乙却击中了丙,丙当场死亡。对于丙的死亡,甲应负何种刑事责任? 答:某甲在举枪射击之时,已经看到了丙与乙站在一起,也明知从远处射击,有可能击中丙的结果,但他报仇心切,抱着放任这一结果发生的心理状态举抢射击,因而造成丙的死亡,某甲应负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2大学生某甲,在校园内用鸟枪打鸟,事先没有验枪,自认为枪膛内没有铁子弹头便随手扣动板机,结果把一个过路的同学打成重伤。对此,霜甲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如应负刑事责任,应负
2、何种刑事责任? 答:某甲在校园内打鸟,应当预见到鸟枪的铁子弹头射出后,可能造成致人死亡的后果。但是他由于疏忽大意的过失犯罪。对于这一同学的重伤,某甲应失过失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3某搬运站板车工人某甲身强力壮,技术熟练,从未出过事帮,有一次换了一辆新板车,未加刹车装置,他就用此板车运铁块去货场,当下坡时同盟行拉车的人怕他出事故,要帮他拉车。他说了声“没问题”,就单独驾车下坡。终因车重路滑失去控制,将一行人撞倒,轧断双腿。对于这行人的双腿被轧断,某甲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如果应负刑事责任,应负何种刑事责任? 答:某甲驾用未安刹车装置的板车,装运重物下坡,明知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但他自恃身强力壮,技
3、术娴熟,轻信能够避免危害结果的发生,以致造成伤害行为的结果。就某甲的主观方面来说,属于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对于这一行人被轧断双腿,板车工人某甲应负过失伤害罪的刑事责任。 1 4某甲在一天深夜,到离村5里外的松林中砍伐松树。他砍树的声音被一个过路的人听到,此人因月色昏暗,看不到砍树的人,便寻声走去。当走到离树两丈多远时,松树刚刚被砍断,此人被倒下的松树砸中头部,当即死亡。对于此人的死亡,某甲是否应负刑事责任?如果应负刑事责任,应负何种刑事责任? 答:某甲于深夜到离村5里外的松林中砍树,砍树时也未见人来。根据当时的情况,他不可能预见到砍断松树会把人打死。某甲的行为虽然造成了他人死亡的结果,但不是出
4、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因而不构成犯罪。对于过路人的死亡,某甲不应负刑事责任。 5一天深夜,某女工从工厂下班回家,路过一个偏僻小巷时遭到抢劫。抢动犯手持匕首,声称不交出钱财就要杀人。女工不得已交出了手表和钱包。当抢动犯打开钱包查看时,女工突然捡起一块砖头向抢劫犯头部砸去,此人应声倒地。女工迅即脱身而去。此抢劫犯后经抢救无效而死亡。此女工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答: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益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所采取的因制止不法侵害而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行为,此女工捡起砖头砸击抢劫犯,是由于面临着严惩的不法侵害行为而对实施
5、不法侵害的人所实施的防卫行为。根据刑法的规定,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6甲、乙二人素有矛盾。一日,甲借故寻衅,与乙发生争吵。甲仗恃体强力大,对乙拳脚相加,将乙打倒在地。乙被打倒后,在地上捡起一块石头向甲砸去,也把甲打倒在地。乙从地上站起身后,又有石头猛砸甲的头部,甲的后脑被打碎,当场死亡。乙砸死甲的行为是否属于正当防卫? 答:甲对乙借故寻衅,把乙打倒在地,是一种不法侵害行为。对于这一正在进2 行的不法侵害行为,乙有对其实行正当防卫的权利。但是当乙用石头把甲砸倒在地,自己站起身之后
6、,又继续对甲猛砸,以致把甲砸列,乙的行为乙超过了正当防卫的必要限度,从而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害。因此,乙的行为不属于正当防卫,而属于防卫过当。 7某甲与某乙是邻居,二人素有私仇。某乙性情粗暴,蛮不讲理。甲想寻机把乙痛打一顿,以泄愤恨。一天雪后扫雪时,甲故意把从院中扫出的雪都堆在乙的门口,乙见状破口大骂 ,并动手打了甲。甲立即还击,把乙打成重作。甲打伤乙的行为是否构成了正当防卫? 答:某甲为了达到侵害他人的目的,先设法激怒受害人使之实施不法侵害行为,然后以实行防卫为由把受害人打成重伤。某甲既有伤害他人身体的直接故意,又有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因而他的行为属于犯罪行为,既不是正法防卫,也不是防卫过当。
7、8某甲事领一不法团伙同另一不法团伙斗殴。在斗殴中,某甲被对方几个人围住殴打。他一只手进行抵挡,另一只手抽出匕首向周围乱刺,结果刺死一人。某甲刺死人的行为是否构成正当防卫? 答:正当防卫必须是为了使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而实行防卫行为。在聚众殴的情况下,由于双方的目的都是为了侵害双方,而不是为了保卫合法权益,因而双方的行为都是不法侵害而不是正当防卫。当某甲抽出匕首向周围乱刺时,他明知会发生刺死人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的发正,因而对于被刺人的死亡,他应负故意杀人罪的刑事责任。 9汽车司机某甲驾驶一辆满载乘客的长途客车翻越一座山。当下山时,客车后轮脱落,刹车失灵,摇晃着向下滑行,随时可能翻车。此时对
8、面有一辆货车正在抓坡,某甲为了避免翻车事故的发生,对着货车开去。客车因与货车相撞而停住,但3 是两辆车的发动机都被撞坏了。某甲对其撞坏汽车的行为是否应负刑事责任? 答:某甲的行为属于紧急避险。紧急避险是指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合法权益的行为,当某甲驾驶长途客车下山时,由于客车轮脱落,刹车失灵,全车乘客随时可能因翻车而死亡,此时存在一种紧急危险。某甲驾车撞向上行货车,是为了使客车得以停住,以损害两部汽车的笔段,来保护全车乘客的生命健康。在当时的情况下,这是惟五能够避免危险的方法。对于这一紧急避险的行为,他不应负刑事责任。
9、10某仓库保管员对工资不满,打算放火烧掉仓库,以泄愤恨。刚把火点燃后,看到有人正向仓库走来,他感到即将被人发现,事已难成,弄不好要坐牢,便把火弄熄了。这个保管员放火烧仓库的行为,是属于放火罪的预备,还是放火罪的未遂,还是放火罪 的既遂,还是放火罪的中止? 答:这个仓库保管员已经把火点烯,表明他已着手实施犯罪,因而不性于放火罪的预备。他的放火行为还没有得逞,即还没有把仓库的一部或全部烧毁,因而不属于放火罪的既遂。他之所以把火扑灭,是由于他在主观上认为已经不具备完成犯罪的条件,而不是自动放圣诞节犯罪行为,因而不属于犯罪中止。他已经着手实施犯罪,由于他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因而构成放罪的未遂。 1
10、1劳改释放犯某甲与仓库值班员某乙约定,乘乙值班时甲来仓库盗窃财物。届时乙借故离开了仓库,任甲盗走大量财物。事后,二人平分了赃款,甲、乙二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答: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构成共同犯罪需要具备三个条件: 4 犯罪主体必须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 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各个共同犯罪人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 从本案看,甲、乙二人都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甲、乙二人具有共同的犯罪行为,两者也都具有秘密窃取此仓库财物的故意。因此,甲、乙二人的行为构成了盗窃罪的共犯。 12劳改释放犯某甲、某乙、某丙在路
11、上遇到两个女青年,三人一齐上前拦截搂抱。两个女青年大声呼喊:“抓流氓!”某甲恼差成怒,抽出随身携带的匕首向一女青年刺去,刺中了其心脏,此女青年当场死亡。甲、乙、丙三人是否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答:甲、乙、丙三人对于实施强制猥亵侮辱妇女罪,具有共同的实施行为和共同的故意,因而此三人构成了强制猬亵侮辱妇女罪的共犯。但是某甲行凶杀人是他临时起意,乙、丙二人事并不知道,此二人既未参与杀的行为,也不具有杀人的故意。因而故意杀人罪只能由甲单独负责,乙、丙二人不构成故意杀人罪的共犯。 13某甲有两个儿子,大儿子13岁,小儿子11岁。一天夜间,他带领两个儿子到某乙家盗窃财物。他进入房中行窃,小儿子在门外把风
12、,大儿子进行传递,结果窃得大量财物。此父子三人的行为是否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答:某甲的两个儿子都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不能成为犯罪的主体。某甲带领两个独生子进行行窃,乃是把他们当做犯罪的工具使用。他操纵着这一工具实施自己想犯的盗窃罪,应依单独盗窃罪论处。因此,此父子三人的行为不构成共同犯罪。 5 14甲、乙兄弟二人在其邻丙于XX年7月至8月间,借为其邻人乙补习功课之机,多机同乙发生性行为,并且教唆乙行窃。乙听从甲的教唆,行窃多次,窃得不少财物。XX年x月x日再次地窃时被抓获。甲、乙二人各负何种刑事责任? 答:甲借机奸淫不满14周岁的幼女,应以强奸罪从重处罚,同时,他还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盗窃罪
13、,应按照盗窃罪从重处罚。甲既犯有强奸罪,又犯有盗窃罪,应按刑法关于数罪并罚的规定,将其所犯的强奸罪与盗窃罪分别定罪量刑后,依法确定应当执行的刑罚。乙在实施盗窃行为时,不满14周岁,某乙对其盗窃行为不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她的家长或监护人对她加以管教。 16某甲在XX年因犯反革命宣传煸动罪,被判处管制1年。服刑之后,不仅不思悔改,反而对人民政权更加敌视,XX年又犯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我国刑法第65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法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事以上刑罚之罪的,是累犯,应当从重处罚,后犯之罪距关犯之罪已经超过
14、了5年,根据6 上条的规定,某甲的行为是否不构成累犯? 答:我国刑法除了第65条中关于一般累犯的规定外,还有第66条关于危害国家安全罪累犯的规定:“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分子在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任何时候再犯危害国家安全罪的,都以累犯论处。”某甲前犯之罪是危害国家安全罪,后犯之罪也是危害国家安全罪,根据我国刑法第66条的规定,应以累犯论处。 17某甲实施了盗窃犯罪行之后,潜逃外地。过了一段时间后,感到无处容身,于是返回来向公安机关投案,并如实交待了其全部盗窃罪行。某甲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 答:自首是指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并且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某甲在被司法机关拘押以前,自动向公安机关投案,如实
15、地交待了其犯罪事实。因此,某甲的行为应属于自首。他投案的动机虽然是出于感到无处容身,而不是出于真诚悔罪,但是并不影响自首的成立。 18无业青年某甲多次进行盗窃活动,窃得不少现金和贵重物品。公安机关派人到其住处进行监视,决定在他回家后予以收审。某甲之母得知后,找到某甲问他做过坏事没有,某甲说他不曾做过任何坏事。其母要带他去派出所说明情况。某甲先去隐藏好了赃款财物,然后跟随其母到了派出所。适逢有关负责人员外出,母子便一同回家。当晚,公安人员将其甲收审,基本甲问公安人员:“你们找我有什么事?”公安人员摆去证据后,某甲知道已经隐瞒不住,便承认了所犯的罪行。某甲的行为是否属于自首? 答:某甲跟随其母去派
16、出所,并不是为了投案,而是在其母要带他去,他非去不可的情况下,先隐藏了罪证,然后打算去说明假情况后。到派出所时,也未说明是来投案自首的,更不曾如实交待自己的罪行。事实上他是被抓获收审归案的,因而不属于自首,在公安人员对他摆出证据后,他能如实地交待所犯罪行,可以构成7 坦白,坦白是酌定的从宽处罚的情节。 19某国营商场的营业员某甲为了购买一处房子,打算贪污一笔巨款,于是经常在营业时偷拿销货款,每次偷拿数十元,偷拿了千余次,得款十多万元。对于某甲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多次偷拿货款的贪污罪行,是否适用数罪并罪? 答:某甲得用职务上的便利偷拿货款,虽然次数很多,但系出于一个概括的犯罪故意。他为达到一个犯罪目
17、的,而多次实行同一性质的行为,所触犯的是同一罪名,因而属于连续犯,应以一个贪污罪论处,不适用数罪并罚。 20某甲想做一套家具,但是缺乏木料,便到附近铁路上窃取了新铺放的枕木20根。幸而有人发现了枕木被盗,及时向驰来的列车发出信号,才未酿成大祸。某甲的行为是构成盗窃罪,还是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 答:某甲实施了破坏火车轨道,足以使火车颠覆的破坏活动,严惩危害了交通运输的公共安全,在主观上具有危害交通运输公共安全的间接故意,因而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盗窃火车铁轨下铺设的枕木,与盗窃国家仓库中堆放的枕木,其犯罪客体是不同的,前一行为的犯罪客体是交通运输方面的公共安全,后一行为的犯罪客全是国家财产所有权。
18、如果某甲不是盗窃铁路上铺设的枕木,而是盗窃国家仓库中堆放的枕木,其行为就不是构成破坏交通设施罪,而是构成盗窃罪。 法学概论案例2 民法 1甲丧偶,有四子都成家各有子女,并与甲分家单过。一天,甲和长子乘车外出,坠入山涧双亡。甲有一笔财产。问1)此案应当如何继承 2)乙妻和乙子应各得多少3)若有证据证明乙先于甲死亡,乙子应得多少遗产? 8 2村民孙友养了一条狗,栓在大门内。过路学生李勇淘气,拿石头和木棍逗打这狗,狗挣断绳子讲李咬伤。问: 孙有没有责任? 李的医药费损失由谁承担?理由是什么? 3某甲于XX年2月离家外出,此后与家中失去联系,其妻经多方寻找,始终找不到,遂于XX年5月向人民法院申请对某
19、甲宣告死亡。人民法院依照法定程序宣告某甲死亡。这一宣告具有什么样的法律效力? 4某大学成立劳动服务公司,先由校长批准设立,接着订立了组织章程,然后领取了营业执照,最后开张营业。此劳动服务公司从何时起具有法人资格 5某印刷厂于XX年3月向造纸长购进10吨纸,议定12月付清货款。该印刷厂管理混乱,货款没有按期偿付。次年年初,该长厂长因犯罪被判刑改造。造纸厂多次找印刷厂索要货款,新任厂长认为,此款是原来厂长所欠,自己没有承担这一债务的责任。于是,造纸厂向人民法院起诉。此案应如何处理? 6 这道题目就是XX年的一道案例分析关于父债子还的民事案例, 开头是“某甲系某企业经理”,在海洋出版社的卷子。我就不
20、打了。 7某校4年级小学生李大才,在作文比赛中,以“记邻居家的一件事”为题,虚构了邻居五年级小学生张小同虐待祖母的情节。由于情节动人,受到好评。但张小同因受到议论,指责。便起诉到某人民法院。问: 本案侵犯张小同的哪种权力?根据何在? 谁应承担该侵权的责任?为什么? 9 8 A饲养的一头牛得了重病,经医治无效,A便将该牛抛至野外,B发现病牛,将牛牵回自己家,并寻找失主。A得知,告诉B,这牛生病,治不好了,所以不要了。于是B喂养该牛,并请兽医将牛医治好。 经过一段时间照料,牛病好了。于是B以2000元将牛卖掉。A得知后找到B,要求B将卖牛款交回给自己。B不肯,A于是起诉,称B之所得为不当得利,卖牛
21、款应归自己。问: 什么是不当得利? 该案如何处理?为什么? 9 XX年,某酒楼向水泥厂购入水泥50袋。XX年,此酒楼并入某饮食公司。水泥厂向此饮食公司催要货款,饮食公司以该货款系原酒楼所欠为由,拒不承担责任。于是,水泥厂向人民法院起诉,此案应如何处理? 10某甲患老年性精神病,无独立生活能力,由其女儿照料生活。一日,某甲在其精神病发作时,把其皮大衣拿出卖给某乙。甲女儿知道后。找到乙,要求双方互退皮大衣和价款。乙以价格公平,两不吃亏,并且钱物两清,买卖已经成交为由,拒绝甲女儿的要求。甲女儿于是向人民法院起诉,该案如何处理? 11个体工商户甲,在谋镇开了一个饮食店。镇工商所的干部乙,因主管办理个体
22、户的营业执照,要求甲在开张后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向他供应饮食。甲由于需要领取营业执照,接受了乙的要求。供应了一段时间后,甲感到长期下去亏损太多,于是向乙提出低价供应的要求。乙不同意,继续每天以低价强行取走食物。甲遂向人民法院起诉。如何处理这个案件? 10 12村民甲借了信用社的货款后,患病数次,生活困难,无力偿还货款。同村的运输专业户乙表示愿意代为偿还欠款,并与甲达成代偿债务的协议,这一协议是否有效? 13 某水泥成品厂为某建筑工程公司承包一项生产预制件任务。按合同约定,应当在5月交货,但到10月也没有交货。建筑公司因此停工待料,损失5万元。而合同中所定的违约金仅5000元。对于这一情况,此建筑工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法学 概论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219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