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委托合同(修改稿).doc
《第二十章委托合同(修改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十章委托合同(修改稿).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第 二十二 章 委托合同第一节 委托合同概述一、委托合同的概念委托合同的概念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委托合同,又称委任合同,是指双方当事人约定,一方委托他方处理事务,他方允诺处理事务的合同(合同法第396条)。在委托合同关系中,委托他方处理事务的一方为委托人,又称委任人;接受委托的一方为受托人,又称受任人(参见【图示22-1】)。广义的委托合同,既包括狭义的委托合同,又包括其他由狭义的委托合同所衍生的合同关系,如行纪合同和居间合同,还包括目前尚无明确法律规定所规范的委托关系,如委托理财合同等。 参见吴庆宝、赵培元、孟祥刚主编:委托类合同裁判原理与实务,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3页。【图示
2、22-1】委托合同的基本结构 严格的人身属性 委托人 标的为处理事务 受托人 双务、诺成、不要式 委托合同是一种比较古老的合同。在罗马法时代,委托是委托和代理两种制度的混合。 参见意彼德罗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91页。法国民法典承袭了这一罗马法理论。但自德国民法典以后,各国立法都严格区分委托合同和代理。一般在总则中专门规定代理制度,而在债编中规定委托合同。我国立法一方面在民法通则中承认了直接代理制度,另一方面在合同法关于委托合同的规定中承认了间接代理制度,但仍然区分委托合同和代理关系(参见【表格22-1】)。 崔建远主编:合同法(第四版),法律出版社
3、2007年版,第489页。【表格22-1】委托合同与代理的区别 委托合同 代理 产生的基础 当事人约定法律规定、人民法院指定、当事人约定 行为性质 双方法律行为代理权授予单独行为 主体范围 委托人与受托人 内部:本人和代理人 外部:涉及第三人 处理事务的范围 法律行为和事实行为 法律行为二、委托合同的特征(一)委托合同是以委托人和受托人之间的相互信任为基础 委托人之所以选定受托人为自己处理事务,是基于对受托人的品格、能力的信任。而受托人之所以接受委托,也是出于愿意为委托人服务,能够完成委托事务的自信,这也是其基于委托人的信任。因此,委托合同只能发生在双方相互信任的特定人之间。没有当事人双方相互
4、的信任,委托关系就不能成立,即使建立了合同关系也难以巩固。 (二)委托合同是以为他人处理事务为目的的合同委托合同是一种典型的提供劳务合同。委托合同的目的是处理委托人的事务。委托人的事务既包括法律行为,如受托人为委托人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又包括事实行为,如会计师受股东委托查阅公司帐簿。但其范围也不是没有任何限制的,下列事务不在委托事务的范围内:其一是法律明确规定应由本人亲自实施的行为,如结婚行为和离婚行为等;其二具有人身属性的事务,如收养、遗嘱等;其三违背法律和公序良俗的行为,如雇凶伤人等。 陈小君主编:合同法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21页。(三)委托合同是诺成及不要式的合同委托合同的
5、订立不仅要有委托人的委托意思表示,而且还要有受托人接受委托的承诺。在双方当事人意思表示一致时,委托合同即成立,因此,承诺与否决定着委托合同是否成立。委托合同自承诺生效之日起即成立,无须以物之交付或当事人的履行行为作为合同成立的要件,因此委托合同属于诺成性合同。委托合同为不要式合同,它不以采用特定形式为合同成立要件,当事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形式。(四)委托合同可以是无偿合同也可以是有偿合同委托合同可以是无偿合同,也可以是有偿合同,委托合同是否有偿,由当事人双方自行约定。需要指出的是,在理解委托合同的有偿性时,应把委托人向受托人支付报酬与委托人向受托人支付办理委托事务的必要费用相区别。后者
6、并非合同中的对价关系,并不体现委托合同的有偿性。 参见林诚二:民法债编各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63页。【延伸阅读】委托合同从无偿到有偿的变化委托合同作为一种古老的合同类型,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而变化,其中一个最为重要的变化便是委托合同从绝对无偿原则到无偿推定原则,再到有偿推定原则的发展。 高富平:委托合同与受托行为,载法学1999年第4期。罗马法时代的委托合同以无偿为原则,无论有无特约,受托人均不能接受报酬。法国民法典第1986条、日本民法典第648条第1项谓“除当事人有给付报酬之约定外,委托契约为无偿行为”,是与罗马法之原则,尚属接近。依德国民法典第662条之规定,委托合同仍
7、以受托人不受报酬为要件,严格承继了罗马法的无偿原则。瑞士民法典和我国台湾地区的“民法”则采有偿推定原则。如台湾地区“民法”第547条规定,报酬未约定,如依习惯或依委托事务之性质,应给付报酬者,受托人得请求报酬。 参见陈朝璧:罗马法原理,法律出版社2006年版,第222223页。(五)委托合同是双务合同委托合同一经成立,无论是否有偿,当事人双方均需承担一定的义务。例如,受托人主要有办理委托事务的义务、报告的义务、转移受托事项所得权益的义务等,而委托人则主要有进行指示、提供和补偿委托事务必要的费用的义务、以及当委托合同为有偿合同时支付报酬的义务。三、委托合同的种类(一)特别委托和概括委托 根据受托
8、人的权限范围,委托合同可以分为特别委托和概括委托。特别委托是指委托人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数项事务的委托;概括委托是指委托人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的委托(参见【设例22-1】)。关于特别委托和概括委托,我国合同法第397条作了明确规定:“委托人可以特别委托受托人处理一项或者数项事务,也可以概括委托受托人处理一切事务。”【设例22-1】特别委托和概括委托甲委托乙购买1000斤苹果、2000斤梨子,这是特别委托。甲委托乙处理其营业上的一切事务,这是概括委托。在概括委托中,受托人乙对委托人甲利益重大的事项的处理,须经甲的特别委托授权,如赠与、和解、起诉等。(二)单独委托和共同委托根据受托人的人数,
9、委托合同可以分为单独委托和共同委托。单独委托是指受托人为一人的委托;共同委托是指受托人为两人以上的委托。关于共同委托,我国合同法第409条规定:“两个以上的受托人共同处理委托事务的,对委托人承担连带责任。”(三)直接委托和转委托根据受托人产生的不同,委托合同可以分为直接委托和转委托。直接委托是指由委托人直接选任受托人的委托; 有学者认为直接委托是指受托人以委托人的名义完成法律事务,这种情形称为代理或者直接代理。隋彭生:合同法要义(第二版),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571页。转委托,又称复委托,是指受托人为委托人再选任受托人的委托。受托人为委托人进行转委托,除紧急状况下受托人为维护委托
10、人的利益而需要转委托的以外,应当征得委托人的同意(参见【图示22-2】)。关于转委托,我国合同法第400条规定:“经委托人同意,受托人可以转委托。转委托经同意的,委托人可以就委托事务直接指示转委托的第三人,受托人仅就第三人的选任及其对第三人的指示承担责任。转委托未经同意的,受托人应当对转委托的第三人的行为承担责任,但在紧急情况下受托人为维护委托人的利益需要转委托的除外。”【图示22-2】转委托法律关系 委托人 受托人 甲 乙(以自己的名义与丙成立的合同) 委托合同同意或紧急状况下维护其利益 负责选任、指示 承担后果 (转)委托合同 丙 次受托人第二节 委托合同的效力一、委托人的义务(一)承受受
11、托人在委托权限内处理事务的后果的义务 受托人是以委托人的名义和费用为委托人处理事务的,受托人在委托权限内处理事务的后果,直接由委托人承受。这种处理事务的后果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有利的后果,即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所取得的利益。对此,委托人对受托人有移交的义务;二是不利的后果,这主要是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所产生的债务负担。对此,委托人当然要承受(参见【案例22-1】)。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所产生的债务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以代理方式,以委托人的名义所负担的债务。在这种情况下,该债务直接归于委托人,委托人自应清偿。另一种是以受托人自己的名义负担的债务。例如,甲委托乙为其请人补习英文,乙以自己的名义请丙为甲补习
12、英文即发生此种债务。这种债务又可分为两种情形:其一,受托人负担债务后,由委托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协议或由受托人与债权人订立债务承担协议,并经债权人同意后,该债务即由委托人负责清偿;其二,受托人负担债务后,其债务并未由委托人负担,在这种情形下,受托人得请求委托人代为清偿。 王利明、房绍坤、王轶:合同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第429页。当然,委托人只对受托人在委托权限内办理委托事务的法律后果承担责任。对于委托人在委托权限外的活动,委托人只有表示同意或追认的,才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案例22-1】广西西能科技公司诉国泰君安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委托管理资产合同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办:最
13、高人民法院公报2004年第6期,人民法院出版社2004年版。【基本案情】2000年12月18日,西能科技公司与国泰君安公司签订一份资产管理委托协议书,约定国泰君安公司接受西能公司的委托,为其提供资产管理服务,委托资金共计人民币1亿元。后核实,截止2002年12月20日,西能公司账户内的股票市值和资金余额为80,698,97元,形成委托资金交易损失19,301,451.03元。西能公司遂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国泰君安公司返还委托管理的资金本金1亿元和逾期付款滞纳金360万元,违约金500万元并承担本案诉讼费用。【问题点】委托人是否应承受买卖股票造成的风险损失?【判决】一、二审判决认为委托资金管
14、理的后果应由西能公司承担,驳回西能公司的诉讼请求。【法理分析】资产管理委托协议书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应为有效。该协议书约定,国泰君安公司在委托人指定的证券账户名下,在不违反委托人利益的前提下,有权自主操作资金专用账户的资金买卖及持有在境内合法的金融市场合法投资的品种,但不得为资金专用账户安排任何形式的接待或其他负债资金。本案中,西能公司没有提供证据证明国泰君安公司在证券交易中存在违反法律的行为以及在证券交易中存在明显过错和转移西能公司账户盈利的事实。在股市证券买卖操作中,国泰君安公司基于商业判断而作出的正常投资行为,即使出现投资判断失误,但其只要尽到了合同约定的谨慎、勤勉的管理人义务,
15、不存在明显过错,就不能以受托人当时的商业判断和市场后来的事实发展相悖为由,要求其承担责任,且本案经营股票交易的损失也属于股市行情处于低迷情况下的正常风险损失。该损失部分应由委托人自行承担。因此,西能公司的诉讼请求缺乏法律依据,不予支持。(二)支付处理委托事务必要费用的义务委托合同的特点是受托人用委托人的费用处理委托事务,因此,受托人对于费用没有给付的义务,支付处理委托事务必要费用是委托人的主要义务。无论委托合同是否有偿,委托人都有义务预付或偿还受托人为办理委托事务所需支出的必要费用。从我国合同法第398条的规定来看,委托人履行支付费用的义务有两种方式:一是预付费用,二是偿还费用。1.预付费用对
16、于处理委托事务所需要的费用,原则上应由委托人预先支付,受托人也可以请求委托人预付受托事务的必要费用。委托人应预付费用的多少以及预付的时间、地点、方式等事项,应当依据委托事务的性质和具体情况而定。预付费用是为委托人的利益使用的,与委托事务的处理不构成对价关系,不能因此产生受托人的同时履行抗辩权。但由于非经约定,受托人无垫付费用的义务,所以若经受托人的请求,委托人不预付费用时,则即使受托人因此不履行处理受托事务义务,受托人也不负履行迟延或者拒绝履行的责任。同时,也正因为预付费用系为委托人利益使用,因此受托人并无申请法院强制委托人预付费用的权利。当上述委托人不预付费用行为影响受托人基于该合同的收益或
17、者给其造成损失时,受托人有权请求损害赔偿。 郭明瑞、王轶:合同法新论分则,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10页。对于委托人支付的预付费用,如果委托事务处理完毕,尚有剩余,受托人应当返还给委托人。2.偿还费用如果受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时为委托人利益而垫付了费用,委托人负有偿还费用的义务,受托人有请求受托人偿还的权利(参见【案例22-2】)。委托人偿还的费用一般应限于受托人为处理事务不可缺少的费用。这里所谓“必要费用”,是指处理受托事务不可缺少的费用,例如交通费、食宿费、手续费等。在确定必要费用的范围时,应充分考虑委托事务的性质、受托人的注意义务及支出费用的具体情况。不能以受托人主观上是否认为
18、支出为必要为标准,而应以受托人实施行为时的客观状态作为标准。委托人偿还费用时应当加付利息,利息从受托人垫付费用之日起算。委托合同当事人之间关于利息有约定的,从约定;没有约定的,应以当时的法定存款利率计算。此外,对于受托人处理委托事务时所支付的有益费用,若双方当事人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时,应根据情况按照无因管理或者不当得利的规定处理。 吴庆宝、赵培元、孟祥刚主编:委托类合同裁判原理与实务,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版,第56页。【案例22-2】中国银行濮阳市老城支行诉濮阳县电信局委托代理合同终止后不履行后合同义务纠纷案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编:人民法院案例选(总第34辑),人民法院出版
19、社2001年版,第195页。【基本案情】1995年11月3日,中国银行濮阳市老城支行(甲)与濮阳县电信局(乙)签订了“代收邮电费协议书,约定乙委托甲代收邮电费,由甲向邮电用户发放长城项目卡;每月3日前,乙向甲提供委托代扣邮电费的收据及数据;每月10日前,甲先垫资把上月发生的邮电费划归电信局账户。截至到1997年7月21日,甲共垫资993833.68元。后经甲要求,乙作为原告,甲作为其委托代理人向当地法院起诉了部分欠费用户,收回部分话费。但仍有669790.73元欠费垫资款未收回。1999年,甲遂将乙诉至法院,请求判令乙支付其垫付的电话费及利息。【问题点】电信局委托银行代收电话费,受托人先行垫付
20、了未交费,委托人是否负有偿还费用的义务?【判决】一、二审法院均判决电信局违反后合同义务,向银行返还垫资本金669790.73元。【法理分析】电信局与中行签订的“代收邮电费协议书”,在性质上是委托合同。该合同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法,应属有效。按照协议书的约定,在每月10日前,无论用户的话费是否已收齐,受托人中行先垫资把上月发生的话费划归电信局账户。这就意味着中行作为受托人在处理委托事务时为委托人电信局的利益垫付了费用。本案所涉委托人电信局负有返还受托人中行垫付费用的义务。此外,法院认为,电信局未返还垫资,属于违反后合同义务,确定为后合同责任赔偿问题。由于中行与电信局签订委托合同时,对垫资将会带来
21、的损失是应当预见的,只是由于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这种缺乏注意是构成其本身所受损害的促发原因或部分原因,此时即构成被害人与有过失。与有过失的法律后果,是过失相抵,即减轻赔偿金额或免除赔偿责任,判决被告减轻赔偿金额,即利息损失203772.47元由中行自己承担。这一判决有违法理。在委托合同中,偿还费用是委托人的合同主要义务,并不是中行不履行后合同义务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另外,如果说中行有什么过失的话,也仅是在合同中没有明确约定合同终止后如何清算及应在何时清算问题上与对方一样有过失,也不可能是其单方过失而应承担全部利息损失。(三)支付报酬的义务委托合同既可以是有偿的,也可以是无偿的。受托人处理事务是否
22、收取报酬,由双方当事人约定。但无约定或约定不明时,为有偿合同。 余延满:合同法原论,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685页。有偿的委托合同,在委托事务完成后,委托人应当按照约定向受托人支付报酬。即使是委托合同中并没有约定报酬的,委托人仍然有支付给受托人报酬的义务。对报酬的约定,可以通过合同方式约定,也可以在合同订立后,双方另行约定。我国合同法第405条对受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作出了较为详尽的规定,按照该规定,支付报酬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形:(1)受托人已完成委托事务的,委托人应当向其支付足额报酬。报酬的种类、数额应当按照双方的约定,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应当按照合同的一般履行原则进行;(2)委托合
23、同因不可归责于受托人的事由解除或者委托事务不能完成,委托人应当向委托人支付相应的报酬。因不可归责于受托人的事由,委托合同解除或者委托事务不能完成,其原因主要来自两个方面:其一,因委托人的原因,如果委托人有合同法第94条规定的情形,受托人依法解除合同的,或者委托人不给付处理事务的费用,致使事务无法进行的;其二,由于客观原因,如发生不可抗力,或者委托人死亡、破产,委托合同终止的,或者受托人死亡、丧失行为能力无法使事务完成的等。上述事由都不能归责于受托人,委托人应当根据受托人处理事务所付出的工作时间的长短或者所提供事务的大小,给付受托人相应的报酬;(3)当事人对委托人支付报酬有特别约定的,按照约定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二十 委托合同 修改稿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204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