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
《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下.docx(7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河南省沁阳市永威学校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下第一单元:负数 课题一:负数 1、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 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数“负数”。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1、初步认识正数和负数,能正确读写正数和负数。 2、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至3页的例1和例2,看图看文字,重点看黄底色方框里的内容,并思考: 1. 哪些数是正数、哪些数是负数? 2. 正、负数表示什么意义? 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
2、正,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四、先学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检测 课本第4页做一做的第1、2两题。 1、要求:找两名学生上堂板演,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到黑板上。 五、后教 更正 师:观察黑板上学生做的,发现错误的请举手。用黄颜色粉笔更正。找差、中、好不同层次的学生更正。 讨论 1、看第一题, 认为正数写对的请举手,认为负数写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0呢? 板书:像-7、-5.2这些数叫负数。像16、+35、+2.7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第 2题,认为填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板书:师总结比海平面
3、高的用正数来表示,比海平面低的用负数来表示。 3、评板书、正确率,并让学生纠错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 六、补充练习: 1、甲处海拔-180米,乙处海拔-160米,两处相比( )出的低。 2、在-1、2、3三个数中,最接近0的是。 3、小华向东走200米记作+200米,那么他向西走300米记作米。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七、当堂训练 第1、2、3、4题填书上。 八、板书设计 负数 像-3、-6、-5.2这样的数叫做负数。 像16、+35、+2.7这样的数叫做正数。 0
4、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课题二:负数大小的比较 1、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能借助数轴比较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负数”。 二、出示目标 这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1、会用正、负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2、能借助数轴比较正数、0、负数之间的大小。 学生齐读。师:从大家响亮的声音中,老师相信你们肯定能学好。下面请看学习指导。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5至7页的例3和例4,,看图看文字并填空,重点看黄底色方框里的内容和数轴。 1、知道什么是数轴? 2、根据数轴怎样比较正数、0、负数的大小?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
5、测题。 师:看书时,比谁坐姿端正,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四、先学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检测 课本第7页做一做的三道题。 要求:认真做题,把字写端正,写大。 1、找三名学生上堂板演,其余同学写在练习本上。 2、教师认真巡视,发现错例,板书到黑板上。 五、后教 更正 师:观察黑板上学生做的,发现错误的请举手。用黄颜色粉笔更正。找差、中、好不同层次的学生更正。 讨论 1、看第一题,认为五个点表示正确的请举手? 师: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2、认为第2题表示正确的请举手? 3、认为第3题正确的请举手?为什么? 师小结: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
6、边,负数都比0 小,正数都在0的右边,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正数小。 4、评议板书、正确率、学生更正错题。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 六、补充练习: 1、在圆圈里填上大小于号。 -32.1 -5-4 6-6 -10 -2-8 0.25-29 -2.3-20 -3839 +20-14 2、背一背: 所有的都在0的左边,都比0 小,都在0的右边,都比0大。都比正数小。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七、当堂训练 课本第9页,练习一, 第4、5、6题写作业本上,完成练习册练习一。
7、八、板书设计 负数大小的比较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 所有的负数都在0的左边,负数都比0 小,正数都在0的右边,正数都比0大。负数都比正数小。 第二单元:圆柱 课题一:圆柱的认识 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圆柱的认识”。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1、认识圆柱,掌握圆柱的基本特征,知道圆柱的各部分名称。 2、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与圆柱各部分的关系。 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0页到第12页的例1和例2,看
8、图看文字,重点看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想: 1、 圆柱有几部分组成,各部分名称是什么? 2、 圆柱的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与圆柱有什么关系?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四、先学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检测 第11、12页的“做一做” 要求:1、认真观察,正确书写。 2、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五、后教 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讨论 1、看图认为判断正确的请举手。 2、观察自己做的圆柱,侧面展开图是什么形状?它的长和宽相当与圆柱的什么?
9、 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3、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 六、补充练习,填一填,背一背: 圆柱有个底面,是完全相同的,有一个,展开后是个。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七、当堂训练 作业:课本第1、2、3、4题。 练习:学习与巩固第6页 八、板书设计 圆柱的认识 1、圆柱有上下两个底面,有一个侧面(长方形)。 2、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底面的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课题二:圆柱的表面积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2、探索并
10、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圆柱的表面积”。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1、理解圆柱的表面积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圆柱侧面积和表面积的计算方法。 3、会正确计算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3页到第14页的例3和例4的内容,重点看圆柱的展开图,想: 1、 圆柱的表面积指的是什么?圆柱的侧面积怎么计算? 2、 看例4,厨师的帽子包括哪几个面?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
11、开始。 四、先学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检测 第14页做一做。 要求:1、认真观察,正确书写,每一步都要写出来。 2、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五、后教 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讨论 1、认为侧面积求对的请举手?侧面积公式是什么? 2、认为底面积对的请举手?用的是什么公式? 3、看第三步,认为对的举手?你知道圆柱的表面积怎么算的吗? 4、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 六、补充练习: 1、将一个边长12.56厘米的
12、正方形纸卷成一个圆柱形状,现在要给这个圆柱配一个底面,这个底面的面积是多少? 2、做一个底面直径是1.5米,高3米的圆柱,它的侧面最大可以张贴多大面积的海报?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七、当堂训练 作业:5、7、8、9写作业本上 练习:6、10写练习本上 八、板书设计 圆柱的表面积 圆柱的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圆柱的表面积=圆柱的侧面积+圆柱的两个底面积 课题三:圆柱的体积 1、 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 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实际问题。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圆柱的体积”。 二、出示目标
13、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1、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 2、能运用公式计算圆柱的体积,并解决实际问题。 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19页到第20页的例5和例6的内容,重点看圆柱体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和例6解题过程,想: 1、 圆柱的体积公式是如何推导出来的? 2、圆柱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四、先学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检测 第20页“做一做”和第21页第5题。 要求:1、认真观察,正确书写,每一步都要写出
14、来。 2、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五、后教 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讨论 1、看第1题:认为算式列对的请举手? 2、看第2题:认为算式列对的举手?你是怎么思考的? 3、看计算过程和结果,认为对的举手? 4、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 六、补充练习: 1、一个圆柱形钢材,底面积是30 立方厘米,高是60 厘米,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 2、一个圆柱体和一个长方形的体积相等,高也相等,那么它们的底面积。 3、把一个圆柱的侧面展开,得到一个正方形,圆柱
15、的底面半径是5厘米,这个圆柱的高是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七、当堂训练 作业:第3、4、7、8题写作业本上 练习:第1题写书上,第2、6、9、10题写练习本上 八、板书设计 课题三:圆柱的体积 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课题四:圆锥的认识 1、 认识圆锥,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锥的基本特征。 2、了解并掌握圆锥的高的测量方法。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圆锥的认识”。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1、 认识圆锥,知道圆锥的各部分名称,掌握圆锥的基本特征。 2、 了解并掌握圆锥的高
16、的测量方法。 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3页到第24页的内容,重点看第24页的内容。想: 1、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2、什么是圆锥的高?怎样测量圆锥的高? 4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下面自学竞赛开始,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 四、先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五、后教 1、师出示一个圆锥实物,指名学生上台指出圆锥的各部分名称。其他同学认真听,发现问题,随时更正。 2、什么是圆锥的高?怎样测量?找生上台演示。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 六、练
17、一练 课本第27页练习四的第1、2题写在书上,教师巡视。 练习:1、2、6、7题写书上,完成练习册。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七、当堂训练 完成学习与巩固第14页的内容 课题五:圆锥的体积 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圆锥的体积”。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理解并掌握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能利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 过渡: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25页到第26页的例2和例3,边看书,边实验,理解圆锥的体积推导过
18、程,并将例3补充完整。想: 1、圆锥的体积与圆柱的体积有什么关系? 2、圆锥的体积计算公式是什么?用字母如何表示?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师:认真看书自学,比谁自学的最认真,自学效果最好。下面自学竞赛开始。 四、先学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检测 完成课本第27页第3、4题。 要求:1、认真观察,正确书写,第4题要写出计算过程。 2、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五、后教 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讨论 1、看第3 题,认为算式列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板书:圆锥的体积=13底面积高 13 追问字母公式是什
19、么?板书:V=Sh 2、看计算过程和结果,认为对的请举手。 3、看第4题,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板书: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体积的3倍。 4、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 13。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六、练一练: 课本第28页第6、7题。 下面,我们就来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来做作业,比谁的课堂作业能做得又对又快,字体还又端正。 七、当堂训练 作业:课本第28页第8题和第30页第5题 练习:1、一个体积是1413立方分米的铁块,可以制造成多少个底面半径是3分米、高是5分米的圆锥形零
20、件? 2、有一个近似圆锥形的沙堆,底面周长是12.56米,高1.2米。把这些沙铺在一个长4米、宽3米的长方形沙坑里,可铺多厚? 八、板书设计 课题五:圆锥的体积 1、圆锥的体积=2、V=1313底面积高 13Sh 3、圆锥的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积的3倍。 。圆柱体积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第三单元:比例 课题一: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一、板书课题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学习“比例”。 二、出示目标 本节课我们的目标是: 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知道比例各部分的名称。 2、会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
21、。 为了达到目标,下面请大家认真地看书。 三、出示自学指导 认真看课本第32页到第34页的内容,边看书边填空,思考: 1、什么叫比例?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分别是什么? 2、什么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怎样判断两个比是否能组成比例? 5分钟后,比谁能做对检测题! 四、先学 看书 学生认真看书,教师巡视,督促人人都在认真地看书。 检测 要求:1、认真做题,把字写端正。 2、写完的同学认真检查。 五、后教 更正 师:写完的同学请举手。下面,请大家一起看黑板上这些题,发现问题的同学请举手。 讨论 1、看第1题组成的比例,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生说:因为它们的比值都相等。师追问:这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22、板书: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谁能说出两个比值是5的比,并组成比例。 3、在6:10=9:15中,比的各部分的名称分别是什么?为什么? 板书: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4、看第2题,认为对的请举手。如有错题,追问为什么错了? 5、看“做一做二”的四道题,认为对的请举手。为什么? 生说,师板书: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6、评正确率、板书,并让学生同桌对改。 过渡:今天你们表现实在是太好了,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老师这里有几道练习题,敢不敢来试一试? 六、练一练 1、填空。 1112:1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河南省 沁阳市 学校 小学 六年级 数学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20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