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
《沪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沪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docx(11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沪教四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教学目标 1、自主识字、积累词语若干个。 2、能根据提示预习课文;能根据“说写双通道”的建议,组织语言实践活动。 3、正确朗读4篇课文、一篇古文;背诵课文部分段落;背诵2首古诗;熟记3句名言。 4、借助字、词典和注释阅读文言短文勤读,并知道“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道理。 5、感受春天的气息,了解春天的特点,体会积极向上的精神。 1燕子 教学目标: 1.自学字词,积累词语,学习准确使用动词。 2.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尝试抓住重点句整体感知课文。 3.有感情朗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背诵。 4.通过对文中优美词句的理解,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体会春天
2、给人们带来的愉悦心情和蓬勃向上的力量。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能根据课后提示预习课文,尝试抓住重点句整体感知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光的美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3.能抓住特点,按一定顺序说说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搜集有关描写燕子和春天的诗句 教学流程: 一、以情激趣,导入新课。 1春天悄悄地来到了我们身边,你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句? 生交流:韩愈:早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孟浩然:春眠不知晓,处处闻啼鸟。 2.出示句子: 阳春三月,下过几阵蒙蒙的细雨。微风吹拂着千万条才舒展开黄绿眉眼的柔柳。青的草,绿的叶,各种色彩鲜艳的花,都
3、像赶集似的聚拢开来,形成了光彩夺目的春天。 指名朗读句子,说说你的感受。 理解“黄绿眉眼”:柳枝发芽时颜色发黄,看上去有黄有绿,就像是柳树刚刚睡醒,在春天睁开朦胧的双眼。 理解:光彩夺目 聚拢 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齐读句子 3.这幅艳丽的春意图,有了伶俐可爱的小燕子的加入,更是富有生趣。 出示: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从南方赶来了,加入这百花争艳的盛会,为春光增添了许多生趣。 男女生读 4.这段文字,就是著名作家郑振铎笔下的燕子。 板书课题,齐读 二、预习反馈,初步感知。 1.轻声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不理解的词语借助词典理解意思。 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可以从文中找出词语,也可以用自己
4、的语言概括。 想想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2.交流反馈: 出示:俊俏 吹拂 增添 演奏 活泼可爱 光彩夺目 百花争艳 波光粼粼 指名朗读,纠正字音 区分:拂佛 泼拨 理解:俊俏 波光粼粼 文中的燕子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重点交流: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描写燕子的? 外形、飞行、停歇 三、深入理解,读中感悟。 了解燕子的外形,体会它的“活泼可爱”。 轻声读第一节,燕子的外形有什么特点? 交流、板书:活泼可爱 “凑”是什么意思?“凑成”能否换成“组成”? “凑”的意思是聚集,文中指几个部分合起来。“凑”字使文章顿显生动,小燕子活泼可爱的形象便栩栩如生。 小结:燕子外形描写采用了“整体局部整体”的
5、顺序。 指导感情朗读。 从燕子飞行与停歇时的姿态,体会小燕子的轻快灵活。 1小燕子长得活泼可爱,它们飞行和停歇时的姿态也十分优雅。 2自由读课文,先填空,再想想这些词语用得好不好,同桌讨论。 出示: 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着它剪刀似的尾巴,着身子在天空里过。还有几只波光粼粼的湖面,剪尾或翼尖偶尔了一下水面。 有几对燕子倦了,电线上。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3.交流第一个填空。 重点指导:“掠”。“掠”能换成“飞”吗?板书:轻快灵活 指名朗读第3节,想一想,还有从哪里体现出燕子的轻快灵活? 感情朗读课文第3节。 4.交流第二个填空。 重点指导:“落”。指名读第4节,文中的“落”能与后面的“停”交
6、换吗? 齐读第4节 5理解文中的比喻句:“嫩蓝的填空,几痕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停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燕子。这多么像正待演奏的曲谱啊!” 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什么比作什么?(把细线比作五线谱,燕子比作音符。) 燕子正待演奏的将会是什么曲子? 6男女生朗读课文3、4节。 四、总结全文、理解感悟 1齐读全文,师总结:这些活泼可爱的小燕子为春光增添了生机,使春天更加充满蓬勃向上的活力。有了它们,春天显得更加光彩夺目。 2.练习: 选择自己喜欢的一节课文背诵。 你喜欢哪一种小动物,抓住他的外形特点,用“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写下来。 板书设计: 外形 活泼可爱 1燕子 飞行 轻快灵活 春的使者 停歇 教学
7、效果反馈: 课文的重点是描写燕子的段落,燕子的外形、飞行和停歇。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理清课文再深入地学习。要抓住重点句理解课文,就要抓住关键字词。整堂课的学习,我运用抓句字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语言文字的巧妙,通过这些字词写出了燕子活泼可爱、轻快灵活的特点。如学习燕子外形时抓住“凑”,把燕子写得栩栩如生。“掠”“落”这几个动词更写出了燕子动作的轻快、灵活,为春天带来了生机。学生通过品词、品读,理解感受到了春天的光彩夺目。 课文第一节描写了燕子的外形,运用了整体局部整体的顺序。课后我也让学生按这样的方法写一种喜欢的小动物。但大部分学生没有抓住动物的特征来描写,如狗的耳朵、鼻子、
8、尾巴,兔子的眼睛、三瓣嘴、短尾巴等,写得缺少特点,缺乏生动。 2、小溪流的歌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理解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 2、继续根据要求预习课文,理解词语“清亮”和“清脆”的不同,能区别“漂、游、跑”的意义。 3、通过对文中词句的理解,感受小溪流活泼欢快,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继续预习课文并从反馈交流情况入手。理解词语“清亮”和“清脆”的不同,能区别“漂、游、跑”的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感受小溪流活泼欢快,积极向前的生活态度。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 1、
9、区别“清亮”“清脆” 2、引出课题,小溪流究竟唱着怎样的一首歌呢? 二、整体感知 1、交流预习情况 指名分节读课文 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小溪流从山谷里奔流而出,一路上他遇到了_,他总是_,最后他_。 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脉络。 第一部分:第12节 小溪流遇到许多友好的朋友,跟他一起玩,一起前进。 第二部分:第38节 小溪流遇到阻碍他前进的人,但他继续向前。 第三部分:第9节 小溪流终于长大,冲向大海。 二、阅读教学: 1、这是一首怎样的歌? 2、出示关于描写小溪流向前奔流的句子,让学生填写完整。 一条快活的小溪流,地向前奔流。 小溪流一边,一边。 小溪流着往前跑。 小溪流就这样地奔流,
10、奔流,渐渐地,又有许多别的小溪流来跟他汇合。 3、读第2、3小节,思考:你觉得小溪流的奔跑有着怎样的特点? 4、交流: 第2小节,从“快乐”入手。 从四个“一会儿”中感受小溪流的活泼、顽皮的性格。 默读第2节,圈出小溪流动作的词语。 体会“拍拍、摸摸、挠挠”等用词的准确。 板书:活泼欢快 出示课后“阅读新体验”中的第三小题,思考为什么小树叶和小蝌蚪的行动都不用“跑”? 展开想像,训练表达:一路上,它还遇到了谁,做些什么? 有感情地朗读第2节。 第3节,感受小溪流不知疲倦、勇往直前的品质 围绕“不怕困难”来交流,抓住“轻轻跳跃、一股劲儿、什么也阻止不了”等词语。 有感情朗读第2、3句 小溪流代表
11、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巨石代表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分角色朗读48节 感受的小溪流的不知疲倦、勇往直前、永不停息。 最后一小节,扣住“不知疲倦”,归纳出小溪流唱的是一首活泼快乐、积极向前永不停息的前进之歌。 三、拓展训练: 1、思考:想想还会遇到哪些事物,代表哪些困难?哪些是积极的好朋友,又会给予哪些帮助?选一个内容说一说 2、推荐阅读小溪流的歌原文。 四、总结全文 板书: 2、小溪流的歌 活泼欢快 不知疲倦 勇往直前 小溪流 小河 大江 海洋 教学效果反馈: 课文的重点是理解词语及动词的准确,通过课前预习查找工具书,学生能叫清晰的区分“清亮”和“清脆”的意思。 难点是通过对文中词句的理解,感受小
12、溪流的活泼欢快、积极向前。课中让学生自读课文28节,讨论小溪流的奔跑有怎样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小溪流的动作表现,再通过朗读感受体会。为什么人们听到小溪流的歌声“就会忘记疲劳和忧愁”也就迎刃而解了。 课中说话训练设计学生学着第二节运用动词说说小溪流还遇到谁?怎么做?指导学生运用准确的动词表现人物的特点。课后写话训练,学着48节写写小溪流还遇到什么困难?怎么做的?学着写人物的语言、神态。 3 笋芽儿 教学目标: 1、按要求预习课文,自学字词,继续学习如何整体感知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词句表达的不同意思和情感。 3 知道笋芽儿在春雨姐姐、雷公公、小草弟弟和太阳公公的帮助和鼓励
13、下,勇于锻炼,终于茁壮成长。初步培养血色还能够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笋芽儿在春雨姐姐、雷公公、小草弟弟和太阳公公的帮助和鼓励下,勇于锻炼,终于茁壮成长。初步培养血色还能够自强自立的意识。 教学媒体: 笋、竹图片 投影片 课前学生准备: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导入课文: 1、同学们喜欢吃竹笋吗?为什么? 2、你能说说竹笋是怎么来的? 二、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笋芽儿一课。齐读课题,提醒学生“笋芽儿”的读法。 三、了解课文大意: 1、默读课文,同桌讨论:娇嫩的笋芽儿长成强壮的竹子得到了许多朋友的帮助,他们是谁?给了笋芽儿怎样的帮助? 2、轻
14、声读课文,思考:笋芽儿在泥土里,周围的环境怎样?笋芽儿破土后,周围的世界又是怎样的呢? 四、说说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1、出示:笋、竹图。说说他们的区别。 2、四人小组讨论:笋芽儿的生长过程。 师板书: 破土而出长出一层层笋壳脱下笋壳长成强壮的竹子 3、春天这么美,小笋芽儿在大家的关心、爱护下长成了大竹子,它可真幸福,让我们大家做一株小笋芽儿吧!让小笋芽儿带着对春天的赞美、带着幸福的感觉来分角色朗读课文。 以小组为单位,分成:笋芽儿、春雨、妈妈、旁白几个角色来读。读后小组同学互换角色再读,读后互评。 五、总结课文: 师 :你喜欢笋芽儿吗?为什么? 六、说写双通道: 哎呀,还有一些笋芽儿未钻出地面
15、呢!小朋友,你愿意对他们说些悄悄话,让他们尽快破土而出吗? 板书设计: 3 笋芽儿 竹子 春雨 小草 钻出土 春雷 勇 敢 太阳 坚 定 泥土里 柔 弱 笋芽儿 教学效果反馈: 教学时分成两个层次,第一层次请找出谁帮助过笋芽儿,找到有关语句,通过朗读指导体会春雨姐姐、雷公公、小草弟弟和太阳公公的帮助和鼓励。 第二层次是重点,找出描写笋芽儿的表现,通过对比,感受它的变化:柔弱坚定勇敢。 4、勤读 教学目标: 1、借助注释和字、词典自主识字,读准“见”在文中的读音,理解“从、遇、云、岁”等词的意思,积累古文中表示“说”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借助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3、理解“读书百
16、遍,而义自见”的意思。体会“余日勤读”的意义。 教学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古文。 2、借助注释和字、词典以及译文了解全文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读书百遍,而义自见”的意思。体会“余日勤读”的意义。 学生准备: 搜集古人勤读的名言。 教学过程: 一、引出课题。 1、板书课题、齐读 2、你是怎么理解这两个字的? 3、通过预习,谁知道这篇课文选自于哪里? 4、董遇是三国时期魏国有名的大学者,可谓学富五车。这篇古文写的是他劝人勤学的内容。 二、初读读正确。 1、范读全文。 2、学生自读。 3、指名读,指导难读句“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 4、齐读课文
17、。 三、再读懂意思。 1、借助注释和译文,让学生逐句理解意思。 2、重点理解“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3、连起来说说课文的意思。 4、积累文中表示“说”的词语 四、三读明道理。 1、关于“勤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2、交流,师点拨: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书读得次数多了,它的意思自然就明白了,不能只简单地读一、二遍。书一定要多读,这就是“勤读”啊! 苦渴无日不要总是推脱没有时间,要善于挤出时间读书。 五、总结拓展 1、总结:学了这篇课文后,希望同学们不要以“苦渴无日”为借口不读书或少读书,而要借用你的空余时间来多读书,因为书需要反复阅读才能理解其中的含义。 2、交流古人勤读的名言。 一日无书,百
18、事荒废。陈寿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板书设计: 勤 读 当以 三余 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教学效果反馈: 学生是第二次接触古文,课上指导学生先读通课文,解决字音。随后,让学生借助注释试着把句子翻译成现代文,或借助译文解决难理解的字词,读懂课文。 古文的重点句是:读书百遍,而义自见。最后指导学生在读懂古文的基础上说说明白了什么道理? 在练习中大部分同学能较好地掌握,但还有部分学生对关键字词理解不了。 5、爸爸和书 教学目标: 1、 阅读中自主识字若干个,积累“节衣缩食,省吃俭用、异口同声”等词。 2、 通过学习,懂得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 3、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父子间的对话,体
19、会父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 4、 了解爸爸对孩子的希望,引导学生喜爱读书,热爱学习。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通过学习,懂得皇帝的悲哀这本书珍贵的原因 2、 从父子间的对话,体会父亲对子女的深切关怀。 课前学生准备: 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 一、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每学期爸爸妈妈都会为我们买许多书,最近,他们给你买了什么书呢? 2、这些书得来似乎是轻而易举的,然而作者的家里也有一百多本书,都是爸爸买的,但他们与爸爸之间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故事,若想知道,就让我们一同学习第5课。齐读。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交流,检查初读情况。 明确课文主要讲
20、了当年爸爸给我买皇帝的悲哀这本书,他希望我和姐姐成为热爱学习的人。 三、 深入课文,理解重点段。 1、黄帝的悲哀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 2、就这么一本破旧不堪,连伙伴都不愿翻阅的书却为什么是我最珍贵的呢?默读第313节,边读边思考:爸爸是在怎样的情况下给我买这本书的? 3、交流:爸爸是在公司倒闭,妈妈干零活,家中的生活十分贫困的情况下给我买书的,而且是省下了乘车的钱。 4、那天路过旧书店,我宁可买书,也不乘车回家,然而事实没有我想象的那样轻松,文中哪些语句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5、反馈 理解重点句子: “怎么样乘汽车比买书强吧?” “不,买书比坐车强!” 体会在路远天寒的情况下,爸爸用反语激励
21、“我”,使我产生战胜困难的勇气。 分角色读 男女齐读 齐读第8、9节 “走这么长的路是很累的。但是,不这样做的话,爸爸就没法给你买这本书了!” 体会爸爸的话包含了他对孩子的理解,及他这么做是迫不得已的。 个别读 小组读 尽管这本书很薄很薄,我捧着它还是像捧着一件珍宝似的。 体会爸爸那朴实的话语,沟通了父子间的心灵。爸爸含着热泪的一番话,使我倍感书的来之不易,所以视书为珍宝一般。 个别读 齐读 6、观察插图,从爸爸和我的神情中你感受到什么? 感受到当时爸爸和我即使再冷再累,只要能有书读,心里始终是热乎乎的,很高兴。 7、现在能说说为何对我来说,这本皇帝的悲哀是最珍贵的? 因为在家里生活贫困的情况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四年级 语文 下册 教案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193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