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完善基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论文.doc
《加强完善基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加强完善基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论文.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加强完善基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论文加强完善基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的论文【摘 要】文章分析了当前基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并从增强资产管理意识,转变资产管理观念,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各环节的配套制度和具体制度等提出了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管理 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能的重要物质基础,也是事业单位开展日常工作的重要保障,管好用好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对提高政府执政能力、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意义。但是,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相当大一部分都分布在基层事业单位,受计划经济体制的长期影响,大多数基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方式落后,监督不到位,与社会主义市场经
2、济越来越不适应。如何管理好基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值得我们研究和探讨。 一、基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产配置不合理 有的基层事业单位资产配置主要由上级统一分配,这样就容易造成上级配置的资产不一定适合基层事业单位的需要。有的基层事业单位由于有多种资金来源渠道,资产购置处于盲目性和随意性状态。 (二)资产使用效率不高 由于资产重复购置,造成资产配置不合理,必然存在资产使用效率不高的现象。不少基层事业单位盲目扩大建设办公楼的规模,以致办公楼建成后,却空闲很多办公室;有的单位车辆配备几乎达到一人一辆车的程度;有的单位不顾实际情况,盲目采购价格昂贵的电子办公设备,结果却很少使用,长期闲置
3、,最后只能淘汰。 (三)资产流失严重 资产流失的方式有:资产管理不善造成的资产流失;资产处置不当导致的资产流失;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使用所导致的资产流失;无形资产的流失;资产利用率低造成的资产流失。wwW.11665.cOm 1.资产管理不善造成的资产流失主要体现在:单位的固定资产存货和资金方面。由于多数基层事业单位的存货都是低值易耗品,都是短期内消耗掉的或者是一次性消耗的材料和物品,而且价值又低,所以基本上处于无人管理状态,有的单位即使有专人管理也是处于管理 不规范状况,以致容易使存货流失和损毁。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很多应收账款未能及时收回,形成呆账、坏账。在固定资产方面存在不按规定记账,如:
4、接受捐赠的固定资产未入账,固定资产改扩建增加部分只列支出,未入固定资产账,基建工程项目完工后未及时组织竣工结算和验收并入固定资产账,职工调动未按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移交。 2.资产处置不当造成的资产流失主要体现在:出租的资产未有及时收回租金,未经批准随意变卖固定资产,变卖固定资产取得的收入未按规定入修购基金,长期将固定资产无偿供给其他单位使用。 3.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使用所导致的资产流失体现在:非经营性资产转经营使用时,未有作产权界定和账务记录,经过较长时间后,资产的归属无据可查;非经营资产转经营使用所取得的收益没有入账,而是作为福利发放给职工或成为单位的“小金库”。 4.无形资产的流失表现在:没
5、有对所拥有的名誉、商誉、专利权和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进行评估,有的虽进行评估,但没有入资产账,有的将单位无形资产给其他单位和个人有偿使用,所取得的收益却没有入账。 5.资产利用率低造成的资产流失表现在:一些单位为了小集体利益和一些单位领导为了形象工程或树政绩,拼命争项目、争经费,盲目购建和改造资产,这些资产又不适合单位的需要或超出单位的需要,以致这些资产长期闲置,最后由于技术进步和功能退步而被淘汰,造成资产隐性流失。 (四)资产管理未能与财务管理完全结合 由于资产计量不够科学、合理、完善,造成与会计核算相脱节;固定资产统计口径与会计核算口径不一致,造成账实不符。 1.资产计量不够科学、合理表现在
6、:资产的帐面价值只反映历史成本,直至资产报废、处置和销账,在资产的购入至资产报废、处置这一过程中,资产的升值和贬值无法及时得到反映,也就无法及时得知资产是否流失。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仍然采用20多年前的标准,即“一般设备单位价值在500元以上,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800元以上,使用期限在一年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要知道,现在的500元与20多年前的500元已不可同日而语,固定资产的划分标准已不适应现在的实际情况。 2.固定资产统计口径与会计核算口径不一致表现在:固定资产统计表的明细分类与会计核算中的固定资产明细分类不一致,容易造成固定资产实物账与固定资产财务账不符。 二、基
7、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任何问题的出现都有其存在的原因,我们不能就问题而论问题,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事情,而是要把形成问题的原因找出来,并进行认真分析,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基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个普遍问题,也是历史问题,形成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归结起来,我认为有以下4个方面的原因: (一)管理意识淡薄 单位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管理”的意识。之所以出现管理意识淡薄的原因,是由以下3个因素造成的: 1.事业单位管理体制因素。由于事业单位是以执行国家公共服务职能为主的单位,它开展业务工作所需经费都是以财政拨款为主,本身不是赢利单位
8、。长期以来,就形成一种认识,认为事业单位不产生效益,是资产消耗单位,取得的资产就是为了使用、消耗的。由于不需要进行效益管理,也就不存在成本核算,所以,资产管理的好坏对单位不会造成太大的影响,也就不会重视资产的管理。 2.宣传教育因素。国有资产管理知识宣传,普及不够全面、深入,许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人员对国有资产管理操作规则、要求仍然不是很熟悉,更别说单位领导和一般职工。即使组织学习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知识,也只是对部分财会人员而言,大多数财会人员和其他职工对国有资产管理制度等知识仍然知之甚少。 3.奖惩因素。长期以来,国家一般只对事业单位完成上经交给的任务和财经纪律的执行情况进行奖罚,所以各基层事
9、业单位就只关注完成上级分配的任务和按国家财经制度做好财务管理工作,对国有资产管理都无人问津。由于对国有资产管理没有实行奖罚,所以,事业单位从领导至一般职工就不会重视国有资产管理。 (二)制度不够完善 这是基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存在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制度制定是否完善,是否具有可操作性,对管理好国有资产非常重要。长期以来,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一直存在不够完善之处,主要表现在: 1.制度制定不够具体。国家制定的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和以前的国有资产管理规定均带有普遍性和指导性,对实际工作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并没有完全予以概括,各部门、各行业基层单位的工作重务、发展状况各有不同,国有资产管理
10、状况、方式和方法也就有所不同。基层事业单位如果没有适合本部门、本行业、本单位具体情况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要想管理好本单位的国有资产就会存在一定困难。事实上,很多基层事业单位未制定本单位的国有资产管理制度,也没有本部门、本行业的制度来参照执行,以致无法规范管理本单位国有资产。 2.缺乏相关配套制度、措施。由于国有资产管理涉及面较广,仅靠一个管理办法还不能满足需要,还有很多相关的配套制度需要建立和完善。比如,如何做到资产的合理配置和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仍然需要建立制度来进一步明确。在如何做到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相结合方面,明显存在有关资产的会计核算管理制度滞后,比如,固定资产现有核算方式存在着诸多弊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加强 完善 基层 事业单位 国有资产 管理 论文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160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