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9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目 录 第一章 概述 . 1 1.1 项目概况 . 1 1.2 项目背景 . 1 1.3 编制依据 . 3 1.4 编制原则 . 4 1.5 编制范围 . 5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 5 第二章 项目背景 . 7 2.1 县概况 . 7 2.2 供水现状 . 14 2.3 排水现状 . 16 2.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21 第三章 污水管网布置方案 . 24 3.1 排水方案 . 24 3.2污水管网布置形式 . 29 第四章 污水管网工程设计 . 34 4.1 污水总量的确定 . 34 4.2 污水管道设计 . 38 4.3 主要工程量
2、. 44 I 4.4 管材选择 . 46 第五章 雨水管网工程 . 51 5.1 现状分析 . 51 5.2 雨量公式及设计参数确定 . 52 5.3 雨水管道设计方案 . 54 第六章 环境保护 . 57 6.1 标准及依据 . 57 6.2 项目实施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 58 第七章 节能方案 . 64 7.1 节能分析 . 64 7.2 节能措施 . 66 第八章 劳动保护与安全卫生 . 68 8.1 设计依据 . 68 8.2 主要危害因素分析 . 69 8.3 安全卫生防范措施 . 71 第九章 管理机构与劳动定员 . 73 9.1 管理机构 . 73 9.2 劳动定员 .
3、74 第十章 建设进度及工程招标 . 75 10.1 建设进度 . 75 II 10.2 工程招标 . 77 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79 11.1 投资估算 . 79 11.2 投资估算 . 82 11.3 资金筹措及使用计划 . 89 第十二章 成本分析 . 90 12.1 成本分析依据 . 90 12.2 基础数据 . 90 12.3 成本分析结果 . 91 第十三章 工程效益分析 . 92 13.1 评价准则 . 92 13.2 评价方法 . 92 13.3 社会效益 . 92 13.3 环境效益 . 94 第十四章 结论、问题及建议 . 95 14.1 研究结论 . 95
4、14.2存在的问题 . 96 14.3 建议 . 96 附图、附表及附件 . 97 III 第一章 概述 1.1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 建设地点:市县城区 项目规模与投资估算:新建DN300-DN1000污水管网45.413km,新建DN400-DN1500雨水管网13.059 km,改造排污沟2.250 km,共计60.722 km。总投资9081.74万元,分两期进行实施。 收集范围:收集县旧城区完善组团、南部生态居住组团、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中部新城区组团、东部工业综合组团的生活污水及雨水。 建设单位: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1.2 项目背景 近年来,随着
5、县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建设速度进一步加快,县城面貌日新月异。一批优势产业快速发展壮大,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城市功能要求也不断提高,县面临着提升城市整体发展水平的压力。 目前,县的排水体制为雨、污合流制,城区现有一座污水处市工程咨询公司 1 理厂,收集处理部分污水,污水处理日益严峻。一方面,由于配套管网设施不完善,县城区现有污水管网仅为17.629 km,有相当部分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入自然水体。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厂来水量不足,污水处理厂现行规模为1万m3/d,而实际平均日进水量大约为0.75万m3/d,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随着社会经济、城市建设的发展及城市人口的增加,可见
6、县今后污水排放量将会逐年增加,如果污水管网设施不增加,将会有更多的污水直接排入河道,河道污染日趋严重,将一方面直接影响县的投资环境和居民正常生活、工作环境,制约其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影响水质和湖生态经济区的水环境。 因此,为了保护县人民的饮水安全和保护湖生态经济区上游的生态环境,保障经济持续稳定发展,改善污染状况和城市卫生面貌,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推动县经济进一步的发展,必须充分利用现有的排水设施,加快污水管网的完善工程,提高污水收集率,发挥污水处理厂治污减排功能。本项目建设势在必行。 基于上述考虑,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于XX年6月委托我单位编制县污水处理厂配套污水管网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7、。本报告编制组于XX年6月踏勘现场并调查基础资料。依据县城市总体规划、县中心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县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及县资产经营有限公司提供的资料,本着合理、可行、节约的原则编制了本可行性研究报告。 市工程咨询公司 2 1.3 编制依据 1.3.1 依据及资料 1、县城市总体规划,县人民*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 2、县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 县城市管理局 大学设计研究院,XX年9月; 3、县城区1:1000地形图; 4、县城区给排水现状图; 5、县有关统计资料。 1.3.2 主要法规、规范与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XX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XX年; 3、中华人民
8、共和国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保护法XX年;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XX年; 5、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通知(国发200036号,国务院; 6、城市污水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 124号),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XX年; 7、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国家发改委,XX年; 市工程咨询公司 3 8、国家计委、建设部、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加大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力度建立城市污水排放和集中处理良性运行机制的通知,计价格19991192号文; 9、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0、室外给水设计规范(GB5
9、0013-2006); 1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 12、污水排入城市下水道水质标准; 13、市政公用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XX年; 14、城市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2001); 15、泵站设计规范(GBT50265-97); 16、给水排水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 17、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 18、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1.4 编制原则 1、按照国家现行的规范、规定和技术标准,借鉴国内外基础设施建设的先进经验,结合县城区的具体条件和特点,制定先进、经济、合理的工程设计方案。 2、管网系统的划分,尽量利用现有设施,充分结合现状条件和自然地
10、势,做到高水高排、低水低排,尽可能减少污水的提升量。 3、通过技术经济论证,优化设计方案、设备选型等,力求工艺先进、技术可靠经济合理。要充分考虑现状,尽量利用和发挥原有排4 市工程咨询公司 水设施的作用,使新建设的排水系统与原有排水系统合理地有机结合。 4、根据规划年限和范围,从全局出发,统一规划,分期实施,与用地同步规划,与路网同步实施,贯彻分期建设的原则,注重长远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以适应城市远期的发展需要。 1.5 编制范围 1.5.1 编制范围 本可行性研究编制范围为:全县旧城区完善组团、南部生态居住组团、西北部生态居住保护组团、中部新城区组团、东部工业综合组团的生活污水管网
11、及雨水管网。 1.5.2 编制年限 结合县城市总体规划、县城区排水工程专项规划XX年9月,本报告确定的近远期年限为: 近期:XX年XX年; 远期:XX年XX年。 本报告仅考虑近期的排水管网建设和改造内容。 1.6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本项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见表1-1: 表1-1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市工程咨询公司 5 序号 1 1.1 1.2 1.3 2 2.1 2.2 2.3 3 3.1 3.2 3.3 4 4.1 4.2 4.3 4.4 4.5 5 6 7 8 9 10 指标名称 总设计规模 污水管网 雨水管网 排污沟 一期 污水管网 雨水管网 排污沟 二期 污水管网 雨水管网 排污沟 项目总
12、投资 工程费用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基本预备费 建设期利息 铺底流动资金 一期投资 二期投资 平均年总成本 平均单位总成本 年经营成本 单位经营成本 单位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Km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元 元/ m3 万元 元/m3 数量 60.722 45.413 13.059 2.250 29.397 19.088 8.659 1.650 31.325 26.325 4.400 0.600 9081.74 7232.75 917.46 652.02 266.00 13.51 4658.03 4423.71 628.0
13、8 1.15 218.85 0.40 备注 市工程咨询公司 6 第二章 项目背景 2.1 县概况 2.1.1 总体介绍 XX年建县,因地处虔州之南而名虔南,XX年改称县。60%以上的边界与广东接壤,素有“南大门”之称。境内属中热亚带季风气候,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生态环境优美,客家风情浓郁。 县位于省的最南端,地处东经11410-11450,北纬2430-2310。东靠县,南、西、北与广东省的翁源、始兴、南雄三县接壤,东北毗邻县,略呈东北、西南向的长条形。东南、西北大约85KM,东南、西北宽约为27.2KM。县城驻地镇,距市196KM,距省会市625km,距广东省省会广州市333KM。 全县辖1
14、1个乡,5个建制镇,112个行政村,1146个村小组。总人口为177140 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为4.41 万人。 自然资源丰富。拥有山林191 万亩,是南方重点林业县之一;水能蕴藏量3.6 万千瓦,现有装机容量2.6 万千瓦,是全国首批初级电气化达标县之一;达到一定规模储存量的矿产资源有钨、稀土、瓷土等20 余种,闻名于世的钨矿坐落在县境内。 市工程咨询公司 7 近年来,县充分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生态优势和低成本优势,抓住“对接珠三角,建设新”这条主线,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初步形成了以制衣制鞋、矿产品加工、电子机械四大工业支柱产业。但随之而来的是环境污染问题。大量的城市生活污水、工业废水未
15、经处理直接排入,对环境和区域水体造成了严重污染。为把县建设赣粤边界新工业明珠和生态园林文明城市,防治水污染,贯彻节能减排,保障人民身体健康成为县*工作重点。以宽松优美的环境,吸引海内外客商前来投资开发。 2.1.2 自然条件 1、地形 县位于南岭东段边缘,地处九连山脉盘亘地带,地形南北长77.9 公里,东西宽49.9 公里。地势西南高而东北低,呈昂首之蚕状;中间隆起形成两条狭谷,分成南部和北部江两溪水。发源于饭池嶂东麓,蜿蜒曲折流贯县境大部分乡镇,从东南流入贡江。境内千米以上的高山有四座,最高为西南粤赣边境饭池嶂,海拔高1145 米,次为雪峰山,海拔高1113.7 米,最低是东北部上江长尾洲,
16、海拔仅为215 米。境内山涧小坑星罗棋布,溪河纵横交错,穿插于重山狭谷之间。在山地和丘陵之间散布的狭缓谷地多辟为垄田,为主要农耕区。 2、地貌 地处南岭山脉,群峰连绵,沟壑纵横。地貌以山地、丘陵为8 市工程咨询公司 主。山丘之间夹有小块河谷平原,为耕地之所在。地貌大致分为三种:山地、丘陵、平原水域。山地:县内山地广大,面积达671.21 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44.14%。山势陡峻,沟谷交错。山顶多呈锥形,山脊似鱼背状,山坡坡度多在3545之间;沟谷多呈V 字形,深而较窄。山地积物较厚,植被较好。 丘陵:县境丘陵面积仅次于山地,面积为581.19 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38.22%。主要分布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污水处理 配套 污水 管网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15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