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
《江苏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苏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docx(4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江苏三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计划及教案乐至县大佛镇中心小学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教材分析 本学科教材的编排体系和特点。 苏教版科学教材是由课程标准组专家亲自编写的实验教材,各册主题单元的结构以儿童生活经验的发展为主线形成。在各个生活经验圈里,以生活经验为线索,将生命世界、物质世界、地球与宇宙的内容进行了科学地组合,并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标内容贯穿于具体的课之中。在内容组织编排上,以综合主题单元的形式把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引发学生在学习中产生问题,促进思考与探究,通过自己的经验建构对事物的认识,有利于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本套教材的特点是:从问
2、题入手,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重视过程中数据资料的收集和积累,就能 对事物性质有真正的了解,使学生的头脑更精确化,更科学化;教学内容的重组,把相关的科学概念重新组合在新的单元主题之下,同时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的结论和渗透科学的人文精神;过程与方法的显性化,教会学生认识科学探究过程,掌握一定的方法,是他们可持续发展的本钱;大教材观和大教学观,集中体现课标新理念,能从整体上把握自己的教学脉络。 本册教材内容结构分析 江苏教育出版社版本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共包
3、括了五个单元的内容:土壤与生命、植物的一生、固体和液体、关心天气、观察与测量。苏教版科学三年级下册教材,主要突出两个方面的教学,一个是通过植物的一生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有周期性变化的事物进行长朗的连续的观察、记录、研究,从而发展学生认真、细致、坚持性等科学态度,并初步认识到事物的周期性变化规律。另一个是通过土壤与生命、固体和液体单元教学,培养学生对一个事物进行多种感官、多种方法、多角度的认识和描述,从而发展学生更全面的认识事物的能力。有系统的进行重点观察,学会观察事物是本单元的重点内容。本册教材的难点是学生通过亲身探究和实践,认识事物的实质,得出结论。 学习本单元的基础: 三年级下册是在三
4、年级上册的基础上编写而成的。通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对科学这门课已经有所了解,知道科学课是由一个一个的活动组成,这是令他们喜爱的。经过一个学期的科学学习,学生们已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这都是学好本册的基础。 学完本册教材应达到的水平: 学习完本册教材后,能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知识,进一步提高学生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应用科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 单元分析 乐至县大佛镇中心小学 三年级下册 科学 第一
5、单元土壤与生命是根据课程标准中“地球与宇宙”的具体内容标准地球的物质之一:岩石、沙、土壤来组织的,是以土壤为话题,把土壤当成一个认识的材料,目的是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去认识一个物体,并且通过探求土壤奥秘的活动,使学生获得一种真切的体验,对土壤产生亲近感并心存感激,意识到土壤和人类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 本单元由4课组成。 1我们周围的土壤 2了解土壤 3肥沃的土地 4土壤的保护 第二单元植物的一生第1课中“我们已经知道哪些植物的知识”这个问题,将他们已经掌握的科学知识充分调动出来,并与他们在本单元中即将获得的知识联系起来,对植物完成一个阶段性的认识。 本单元的重点是进行一次“种油菜”活动,这是
6、对一个生命周期作连续观察、记录、描述的活动;是孩子们真正去“种”的一个活动;是一次亲身经历植物生长每一个阶段的活动。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们要了解种子、花的结构和作用;学会使用镊子进行解剖和制作标本的 简单方法:完成种子和花生长过程中的一些探究实验;连续记录下油菜生长各阶段变化的详细情况并进行资料汇总,总结规律,使学生对继续探究植物世界的奥秘充满浓厚的兴趣。种植活动是本单元最重要的一条主线,伴随着这个活动,学生们将会遇到许多有趣的问题,并 从中感受到生命的美好。 本单元共分为4课。 1植物和我们 2果实和种子 3根和茎 4叶和花 第三单元固体和液体是以生活中常见的固体和液体为切入点,进一步研究物质
7、世界。这一单元的编写与土壤与生命有相似之处,都是用多种感官和多种方法认识和描述一个具体事物,并且,不是单纯地认识固体或液体的性质,而是在此基础上再通过大量、反复的实验,认识固体与液体固体与固体、液体与液体之间的关系,以此培养学生比较全面、客观的认知能力。 本单元分为6课。 1认识固体 2把固体放到水里 3认识液体 4把液体倒进水里去 5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 6认识船 第四单元关心天气,属于标准的“地球与宇宙”中“天空中的星体”部分,从关心天气的角度谈天气预报,即“今天天气怎么样”。讨论天气与人的关系,介绍气象预报的过程、方法、手段和表现形式。指引观测天气,包括“气温是多少”、雨下得有多大“今
8、天刮什么风”、“指出天气现象存在规律性,季节的气候特征影响动植物的生存方式。 乐至县大佛镇中心小学 三年级下册 科学 本单元分为6课。 1今天天气怎么样 2气温是多少 3 .雨下得有多大 4今天刮什么风 5. 气候与季节 第五单元观察与测量也是依据课程标准建构的,观察和测量是收集证据的基本也是最常用的手段,本单元将这两个方法合在一起进行介绍并实施对小学生的训练,为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对这两种方法而言,观察是测量的基础,测量促使观察更加准确。本部分从质疑我们的感官是否可靠开始,知道学生在多种力所能及的测量活动中,研讨使用什么测量工具,并实测练习。 二、教学目标 1观察能力:培
9、养学生把整体分为部分有顺序的进行观察的方法,观察物体的形态构造和变化,以培养学生的观察方法。采用的方法:运用各种感官和多种观察的方法来观察物体。 2实验能力:继续学习实验操作的方法,培养学生自己设计实验,并学会一些简单的实验操作技能。 3通过养蚕的体验活动的经历和体验,进行珍惜生命、保护生态环境教育。使学生了解我国科学技术的成就,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4通过观察、实验、制作等活动,培养学生认真细致、实事求是、与人合作、不怕困难等方面的科学态度,并进行学科学、用科学教育。 第一单元 第 1 课、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
10、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2、愿意亲近土壤。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一块土地、给每个学生准备一只放大镜、一份土壤研究记录表、每组一 小桶水。 学生准备:一根木棒、一张白纸、一只塑料杯子、一个硬纸板碟子、一把小铲子、 一块抹布。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乐至县大佛镇中心小学 三年级下册 科学 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 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小组内交流
11、、分组汇报。 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2、挖土壤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 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小组内交流 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1、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2、做实验册 第 2 课、了解土壤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运用自己的感
12、官观察土壤。 2、能够了解土壤的成分。 3、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4、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沙土、黏土和壤土是土壤的三种类型。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4、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5、能够用感官和不同的方法鉴别土壤中沙、黏土成分的多少。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探究意识,意识到自己感官的作用。 2、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 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讲述: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
13、,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 乐至县大佛镇中心小学 三年级下册 科学 2、生回答。 3、师讲: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 新授 1、观察土壤 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 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 2、自主研究 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 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 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 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 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 3、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 4、小结: 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
14、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 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5、探究透水性能: 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 么?触摸:土壤摸 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 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 分组实验 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 倒入相同的水。 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 小组回答实验结果。 小结: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 好。 6、 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 分组讨论 大组交流 小结:红薯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花生最适合。 四、课后作业 1、 课后继
15、续认真研究周围的土壤。 2、 实验册 3.肥沃的土壤 肥沃的土壤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2、能够把自己观察到的现象用图画或文字的方式记录下来。 乐至县大佛镇中心小学 三年级下册 科学 科学知识 1、知道死了的动植物 遗体会变成土壤的一部分。 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知道什么是腐殖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2、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二、教学准备: 一块有明显落叶的土地、一堆土、蚯吲、一壶经过处理的水、每个学生带一些植 物、吸管、小铲子、塑料袋、一张黑纸、胶带、报
16、纸、抹布、记录纸、放大镜等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1、猜一猜,落叶会变成什么? 2、今天我们来研究这方面的问题。 自主学习 1、 观察有落叶的土地 学生分组户外活动、 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落叶下有什么?土壤是什么颜色的? 从土里捡出一些烂叶子,用塑料袋装好带到班上。 2、自主研究 把烂叶子按腐烂程度排队。 交流: 你认为落叶在土壤里是怎么变化的?落叶最终变成了什么?土壤的颜色可 能与什么原因有关? 3、制作肥料袋 为了能证明落叶在土壤里变成了什么,我们将做一个小实验,这个小实验将要花 费你们一段时间,希望你们能长期坚持下去。 讲解制作肥料袋的方法。 把土壤用塑料袋装好,往土壤里放入一些
17、植物,搅拌。 往塑料袋里加上一些水,同桌两人一人放蚯蚓,一人不放。 在自己的肥料袋上贴上标签,将肥料袋放在不被干扰的角落里,用黑纸盖上。 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4、观察肥料袋 : 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比较有蚯蚓的和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5、管理肥料袋 : 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 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学生制作肥料袋,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做好后自己做好清理工作。 1、观察肥料袋 : 每周观察一次,记录下肥料袋的变化。 乐至县大佛镇中心小学 三年级下册 科学 比较有蚯蚓的和
18、没蚯蚓的两个肥料袋有什么相似与不同? 2、管理肥料袋 定期翻动肥料袋,并作好记录,一定要有坚持性。 对比有蚯蚓的袋和没蚯蚓的袋里的肥料的变化,作好记录。 3、了解其它动物会增加土壤肥力 讲述:除了蚯蚓之外,鼹鼠能够挖洞松土,使土壤中有充分的空气,这一切都促进了 土壤肥力的增加,以利于动植物的生长。 四、课后作业 1、 继续观察自己的制作的肥料袋。并作好记录。 2、完成实验册 第 4 课 土壤的保护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对某些行为做出是非判断,并思考和表达应该怎样去做。 2、 能够对失去土壤的后果进行预测。 3、 能够进行环保宣传。 4、 能做土壤蓄水能力的对比实验。 科学知
19、识 1、 知道土壤为人类所做的贡献,了解我国的土壤资源。 2、 知道人类的许多活动是破坏土壤的行为,知道垃圾对土壤的危害,知道废电池对 土壤的破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意识到土壤的重要。 2、 产生感激土壤的情感。 3、 愿意为保护土壤做出一份努力。 二、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土壤的资料,记录纸若干张。 学生准备:收集自己进行土壤研究的所有资料和卡片。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怎样保护土壤。 自主学习 1、 了解土壤为人们做了什么 小组交流:你认为土壤能为人们提供什么? 学生拿出自己准备的资料,分小组交流、讨论 把你知道的填写在书上。 小结:土壤是植物的母亲,植物又为食
20、草动物提供了食物,食草动物又为食肉 动物提供了食物。 动植物死后, 土壤中的微生物又将它们的尸体还原成土壤中的养料, 土壤就这样周而复始地为生命提供着无尽的营养,正是有了土壤,才有这美丽可爱的 世界。 2、 讨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小组交流:你认为人类的哪些活动破坏了土壤? 乐至县大佛镇中心小学 三年级下册 科学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3、 讨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小组交流:你认为假如地球上没有土壤会怎么样?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4、 讨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小组交流:你认为我们能为保护土壤做什么? 学生分小组交流、讨论 小结:我们小学生能做的就是搞好宣传工作。 指导学生自
21、办土壤小报,搞好宣传工作。 巩固应用 总结课文,引导学生写出或画出他们的建议,指导学生办好土壤小报。 四、课后作业 1、为保护土壤作出自己应有的力量。 2、完成实验册 第 1 课、果实和种子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 能够在预测的基础上对植物的种子进行细心解剖、细致观察,并用画图的方式描 述观察结果。 2、能够针对“种子萌发”提出自己可以研究的问题,探究种子在萌发时需要的条件。 3、开始种植一株植物,经历从播种到收获的全过程,观察、测量、收集、积累植物生长周期的资料。 科学知识 1、认识果实和种子。 2、了解种子“旅行”的多种方式。 3、知道种子的内部构造。 4、知道种子萌发需要和条件
22、。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体验到要细致观察才能得到更准确的信息。 2、 愿意开展长周期的种植活动,坚持做观察记录。 科学知识 :意识到坚持性和细心操作、认真观察是做科学研究必须具备的素养。 1、能够做种子前发实验。 2、会解剖种子,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 3、能够将观察到的种子画下来。 知道种子里有“胚” 教学重点: 知道种子的构造。 教学难点: 、设计种子萌发的实验。 二、课前准备 教师: 放大镜、绿豆、培养皿或学生。 3 个分格的小盒子或三只同样的小器皿。 学生: 用水泡过的菜豆、花生、葵花子、蚕豆、黄豆种子和与之对应的干种子自带做绿豆发 芽实验的器皿 三、教学过程 一、谈话 导入,回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学 江苏 三年级 下册 教学计划 教案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142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