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商的近似值说课稿.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求商的近似值说课稿.docx(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求商的近似值说课稿求商的近似值说课稿 各位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教材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九单元小数乘法和除法中98页求商的近似值一节内容。 一、说教材 求商的近似值这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小数除法的意义、小数除法的计算以及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课本的例题,由一个问题引导学生列出除法算式,利用学生在计算中产生的认知矛盾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并要根据需要采取“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通过都学要让学生初步感知循环小数是一种无限小数。 基于本节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根据数学课程标准,结合五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确立了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初步认识循环小数,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2、,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它的近似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经历一个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比较、分析、判断、抽象概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欲,培养合作意识。 因此,根据教学目标,理解循环小数,会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值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正确的取商的近似值是教学难点。 二、说教法、学法 为了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我在教学中采用了创设情境、引导、观察、交流等手段,通过组织学生自学、探究让学生理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并会正确的取商的近似值,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自主参与知识的发生、发展、形成的过程,探究新
3、知、感受新知、学习新知、巩固新知。 三、说教学程序: 课堂教学是学生数学知识的获得、技能技巧的形成、智力、能力的发展以及思想品德形成的有效途径,为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结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以 “创设情境、初步感知自学探究、形成概念交流反馈、加深认识优化练习、培养能力”的四大教学流程展开教学,这样能给学生更多的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空间,使学生主动积极地发展,在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思维,培养能力。具体的教学程序是这样的: (一)创设情境,引出问题 有效的情境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上课伊始,出示:一次数学竞赛中,五班36名参赛同学的初赛成绩是2400分,谁能计算出五班这次初赛的
4、平均分? 学生尝试计算。 自学探究、形成概念 新课程理念要求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式学习,因此这个环节我让学生尝试、发现问题、给予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以课堂的讲授为主转变为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讨论的学习方式。又因为 “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让学生带着问题,心中有疑问,才能有思考,有创新。 我通过抛出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引出新授知识,在同学们计算后提问:同学们算出结果了吗? 学生们可能会在这时产生认知冲突,我适时提问:出现了什么情况?以前遇到过吗? 下面请同学们自学课本例7,在小组内研究一下,看如何解决你所遇到的问题。 给学生一定时间自学。 自学后,我再提出
5、要求:你学到了什么,能说出来和全班同学交流一下吗? 师生交流,共同小结:除不完从十分位起,商的每个数位上的数都是6 结合现象板书:循环小数 总结循环小数的意义 明确用四舍五入法求商的近似值 总结后再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你对新学知识的理解。 在互相说的过程中指名学生把你理解的解题过程写在黑板上,并请他讲一讲取商的近似值的方法,并且请别的同学补充,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发现,让数学学习成为学生主动探索的过程。最后师生得出结论:用四舍五入法取商的近似值,即要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千分位,也就要除到千分位。这个方法是学生在自学后自己得出的结论,是本课教学的重点所在。所以这个地方我尽量让学生多说一说,在表达的
6、过程中不断感悟,语文教学需要感悟,数学教学也同样需要学生的感悟,感悟方法,感悟规律。 并再一次强调:什么样的数叫循环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循环小数的近似值怎样取? 在进行自主探究环节后,学生对循环小数及求近似值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我的第三个教学环节是 交流反馈,加深认识 通过所学的新知识,能用你刚学到的新知识解决我们刚开始的问题吗?这道题如果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位小数,结果是多少? 请同学给出答案,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还有我们刚才我们通过学习知道了海狮的最高游速,那你们能不能算一算海豚和飞鱼的最高游速呢?可以用计算器,但是老师这次要求变了,商要保留三位小数,有信心试一试吗?那请同学们试一试吧!
7、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 同学们自己完成,小组内互相检查。 第四个环节是、优化练习、培养能力 这个环节,我设计了以下三个层次的练习 1、第一个层次:基本练习 练习十九的第一题指名口答 2、第二个层次:表格题 同一道算式的结果分别提出不同要求,即保留一位小数是多少?保留两位呢?三位呢? 请同学们填在课本上 计算后,提问:计算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另外强调一些细节问题:如横式中用“约等于”连接,并注意书写,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和书写习惯。 3、开放题:一个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得到近似值是1.4,这个小数可能是多少? 通过开放题的设计训练,使学生很好地进行了创新的意识培养。 课堂练习是数学课堂的有效组成部分,而合理的练习设计更会对教学有很大的帮助,练习题的设计力求典型、多样,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空间,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思维需求,所以我设计了以上三个层次的练习。 最后是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吗? 交流后提出:今天我们认识了循环小数,要想了解更多知识,请同学们课后阅读课本第101页上的“你知道吗?” 以上是我对商的近似值一节内容的教学设想,通过感知探究交流优化这样的教学流程展开新课教学,学生应该能很好的接受,当然教学设计可能没有充分预设在实教学过程中会出现的一些情况,我会利用自己的教学机智灵活处理。 请各位老师多多指教,谢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13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