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doc
《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doc(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前沿理论研究摘要: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我国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认识到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认识到党外代表人士自身特点以及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是搞好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前提。本文就以上四个相互联系问题进行了探究。关键词:党外代表人士 意识 机制 培训 选拔 监管前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战工作的重点,关于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目前的理论研究主要集中在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党外代表人士自身的特点,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以及如何进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四个方面。在正式研究开始前,现对几个概念进行界定。党外代表人士是中
2、国政治体制下的一个重要群体,关于党外代表人士的定义 王志红:新形势下高校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思考与调查,载河北农业大学报2009年12月,第4期。目前较为普遍的界定是:中国共产党以外的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民族界、宗教界、新的社会阶层以及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中具有较大社会影响和一定代表性的人士。需要区别的是党外代表人物,党外代表人物 韩隆福:略谈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载湖南文理学院学报2006年11月,第6期。指:中国共产党以外的以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教育界、科技界、宗教界及非公有经济各界乃至海外等等各个方面无党派的代表人物。同时特别明确高校新一代代表人物的概念,高校新一代党
3、外代表人物 李群:关于高校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思考,载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报2005年8月,第4期。的内涵,是指:在政治上与我们党团结合作,具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在所联系的群众中有较强的代表性和较大的社会影响,能够经受各种政治考验,并在我国改革开放和学校的建设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具有高学历、高素质的党外高级知识分子。一、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一)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直接关系到中国共产党与党外人士合作的水平。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是统一战线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和基础工程,关系我们党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关系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的巩固和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4、并且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越是向前发展,越需要国内外大批的优秀建设人才,同时越要求统一战线必须大力推进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加强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既是党外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又是国家人才战略,实现科技强国目标的基础工程。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又强调知识分子的重要性,因此统战工作又以高校统战工作为重点。对于高校统战工作,尤其要注意以下问题 黎莉:党外人才队伍建设与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研究,载贵州社会主义学院报2005年,第2期。:人才流失、人才歧视、人才浪费、人才短缺、人才失衡等。二、党外代表人士自身特点(一)根据调查 吴立军,高琦,董如法:关于加强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调查与思考,载
5、江苏社会主义学院报2006年,第3期。,当前党外代表人士具有以下优势:1.知识层次较高。党外代表人士许多都具有较高的学历和技术职称,不乏专家学者和在某些领域有影响的知名人士。2.思想政治基础较好。党外代表人士,基本都能拥护党的领导,拥护多党合作制度,坚持社会主义信念,支持改革开放,对建设中国特色会主义充满信心,热爱本职工作,有高度的事业心。特别是兼任民主党派负责人的党外代表人物,在党派工作中思想稳定、乐于奉献、认真负责、合作意识强。3.参政议政意识较强烈。党外代表人物思想敏锐,善于思考,关心国事,关注发展,既希望自己的专业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又有很强的参政议政和民主监督意识。与此同时,根据历史数
6、据比较,党外代表人士在数目、层次和机构上都有很大的改善。(二)党外代表人士目前主要存在的问题:(1)党外代表人士尤其高校代表人士大多是本行业的主力和杰出代表,他们中的大多数专业能力突出,在本业领域都具有较高的造诣和影响,这为他们发挥参政议政作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但他们在担负业务重任的同时,对自己参政议政、传达社情民意的责任承担不够,主动接触社会不多,与他们突出的业绩相比,参政议政的能力稍显不足。(2)思维活跃、视野开阔,但政治素质较弱。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视野开阔、思维活跃,不乏敏锐地分析判断新事物的能力和开拓创新的精神,工作热情高涨,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充满信心,具有盼望国富民强的社会责
7、任感。但是,他们对于多党合作史和党派发展史认知存在缺失。同时,在与国际接轨的今天,意识形态与文化科技等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各种思想和文化思潮相互碰撞和激荡,其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和选择标准可能会发生变化,不能保证政治倾向上的坚定性,这对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而言必将形成各种各样的挑战和考验,这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合作意识和政党意识。(3)比较起来,党外代表人士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弱,一定程度上代表性不够,群众认识认可度不高。(4)党外代表人士一定程度上对自身职能作用认识不到位,代表意识不够。三、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面临的问题(一)缺乏广泛有效的联系方式,体制外选拔党外代表人士渠道不够畅通。从整体上讲,目
8、前统战工作的重点还是以现有体制内的工作对象为主,主要分布在科教文卫等体制内领域,与体制外的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缺乏广泛有效的联系渠道。因此,在党外代表人士选拔工作中,存在着工作视野较窄、选拔渠道不畅的问题。(二)缺乏丰富创新的工作手段,培养党外代表人士不够规范有序。当前开展统战工作主要以联系交友为主,对党外代表人士的培养也以一般的会议、联谊、培训等为主要工作方式,尚不能完全符合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和要求,影响了实际工作成效。通常出现以下情况:一是党外代表人士培养工作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尚未形成规范、长效的培养机制。二是现有的培养手段依然遵循传统的方式方法,不能很好地适应形势的发展和新一代代表人士
9、的特点。(三)缺乏广阔的工作舞台,发挥党外代表人士作用不够充分。通常党外代表人士,无论是自身素养还是专业素质都比较高,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事业上有成就,对社会也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他们希望有更大的舞台施展才华,实现价值,可报社会。但是现有渠道和舞台的实际作用,与党外代表人士的心理预期仍有一定落差,工作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中共上海市市委统战部课题组:关于上海新一代党外代表人物队伍建设的调研报告,载上海市社会主义学院报2006年,第3期。: 一是当前工作平台的互动性不够。代表人士通过提案、议案反映其意见建议后,有时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反馈,长此以往会挫伤其积极性。同时,由于他们获得信息的渠道比较少,
10、在参政议政或参与咨询的过程中会出现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二是现有的统战活动偏重于联系交友,无法满足党外代表人士更深层次的需求。三是党外代表人士发挥作用的舞台比较单一。党外代表人士一般是由于专业能力比较突出,或在本领域中成绩显著、出类拔萃,才被选拔到代表人士队伍中来的,有专业特长是党外代表人士的显著特点,但同时也导致了他们发挥作用的领域受到局限,舞台比较狭窄,不利于全方位的锻炼和成长。四是对党外代表人士的社会宣传不够。党外人士在成长过程中,相对于中共党员来说,组织推荐的渠道比较少,要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也存在一定难度。(四)缺乏完备的评估体系,考察评价党外代表人物不够科学合理。新一代党外代表人士与传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代表 人士 队伍建设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130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