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辽源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验收环评报告.doc
《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辽源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验收环评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公示:辽源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验收环评报告.doc(5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报告编号:2016B0078辽源市南部新城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环评单位:吉林东北煤炭工业环保研究有限公司环评证书:国环评证乙字第1603号2016年7月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编制说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由具有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资质的单位编制。1.项目名称指项目立项批复时的名称,应不超过30个字(两个英文字段作一个汉字)。2.建设地点指项目所在地详细地址,公路、铁路应填写起止地点。3.行业类别按国标填写。4.总投资指项目投资总额。5.主要环境保护目标指项目区周围一定范围内集中居民住宅区、学校、医院、保护文物、风景名胜区、水源地和生态敏感点等,应尽可能给出保护目标、
2、性质、规模和据厂界距离等。6.结论与建议给出本项目清洁生产、达标排放和总量控制的分析结论,确定污染防治措施的有效性,说明本项目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给出建设项目环境可行性的明确结论。同时提出减少环境影响的其他建议。7.预审意见由行业主管部门填写答复意见,无主管部门项目,可不填。8.审批意见由负责审批项目的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复。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项目名称辽源市南部新城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建设单位辽源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法人代表刘殷忠联系人曹凤通讯地址辽源市龙山区人民大街1623号联系电话0437-6167607传真0437-6167603邮政编码136200建设地点辽源市南部新城,
3、起点纵九路与与横七路交汇处,终点位于纵十四路,工商学院(在建)北侧。立项审批部门辽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准文号建设性质新建行业类别及代码N8110市政公共设施管理占地面积(平方米)89500绿化面积(m2)包括在横七路道路工程中总投资(万元)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 其中:环保投资(万元)26占总投资比例(%)0.11评价经费(万元)预期投产日期2017年12月1.1建设项目来源及建设必要性2015年8月17日,吉林省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全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吉林省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总体要求和重点工作,到2020年,全省计划开
4、工建设1000km左右地下综合管廊,预计投资1000亿元,通过试点省建设,初步建立干线综合管廊、支线综合管廊和缆线管廊协调发展的格局。辽源市委、市政府积极抓住这次难得的发展机遇,编制了辽源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2015-2030年),对辽源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进行了统筹规划,根据管廊工程规划,至2020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总长度达到51.11km,每万人综合管廊建设长度达到0.79km,综合管廊建设密度达到0.79km/km2;至2030年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总长度达到105.36km,每万人综合管廊建设长度达到1.32km,综合管廊建设密度达到1.21km/km2。根据管廊工程规划,辽源市
5、南部新城规划有“三纵六横”的地下综合管廊系统。“三纵”指人民大街、纵七路、纵九路三条竖向主干地下综合管廊,“六横”指横一路、横四路、横五路、横七路、横八路、横九路六条横向支线、干支线混合型地下综合管廊。纵向主干地下综合管廊实现了南部新城与辽源主城区市政配套基础的有效衔接,横向支线、干支线混合型地下综合管廊基本实现了南部新城主要市政基础设施全覆盖,能满足区域内各类用户水、电、热、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接入需求。2015年9月,辽源市南部新城综合管廊工程项目已经由辽源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批复立项,批文为关于辽源市南部新城综合管廊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辽发改审批2015134号),同意实施辽源市南部新城
6、综合管廊工程。批复的管廊工程建设规模及内容为:建设横四路、横九路、纵七路、纵九路(南北街)、横五路地下综合管廊9.375km,管廊断面(宽高)横四路、横五路、横九路6.25m4.2m,纵七路、纵九路6.55m4.2m;监控中心面积200m2;入廊管线包括热力管道9.375km、给水管线13.58km,中水管线9.375km、信号电缆50000m,铜芯交联聚氯乙烯阻燃电力电缆190.575km。辽源市南部新城综合管廊工程已经于2015年开工建设,至2016年6月,已经完成6.58km,其中横四路完工长度0.89km,横五路完工长度0.98km,横九路完工长度0.48km,纵七路完工长度2.11k
7、m,纵九路完工长度2.12km。南部新城的开发建设正在快速推进,职教园区内工商学院已经建成,辽源职业技术学院即将开工新建,为了配合职教园区及其他企事业单位开展正常的生产、生活、教学等活动,辽源市委、市政府在2016年将继续加快南部新城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新建横七路(包括中路和东路)、在已建地下综合管廊内敷设相应市政管线等。目前,横七路道路建设工程的前期工作已经开展,并计划在2016年实施。根据辽源市中心城区管廊工程规划,横七中路(纵九路至纵十二路)、横七东路(纵十二路至纵十四路)规划有地下综合管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国务院关于推进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的指导意见的精神及要求,推进辽源
8、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2015-2030年)的实施,完善辽源市南部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及地下综合管廊系统布局,满足横七路两侧用户,尤其是工商学院的水、电、热、通信等管线接入需求,辽源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提出了辽源市南部新城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有关规定,本项目应编写环境影响报告表。受建设单位委托,吉林东北煤炭工业环保研究有限公司承担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表编制工作。1.2编制依据 法律、法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16.1.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
9、008.6.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3.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15年修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9.1);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环境保护部令第33号2015.6.1);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1996)第31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18);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吉林省环保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的通知(吉环管字20131号2013年1月16日)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
10、2011年本)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第9号令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1.3.27)及国家发改委2013年第21号令关于修改有关条款的决定(2013.2.12)。技术规范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总纲(HJ 2.1-201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HJ2.2-200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面水环境(HJ/T2.3-199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HJ2.4-2009);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生态影响(HJ 19-2011)。1.3工程内容及规模项目名称和建设性质项目名称:辽源市南部新城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建设项目;建设性质:新建。建设地点本项目位于辽源市辽
11、源市南部新城,起点纵九路与与横七路交汇处纵九路管廊分支口,终点位于纵十四路,工商学院北侧。地理位置见图1和图2。建设规模及内容本项目工程内容为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管廊长2089m,管廊型式为双舱,入廊管线包括给水管线、供热管线、电力管线、通信管线,预留再生水管线。给水管线2089m,管径DN400;供热管线2089m2,管径DN600;通信管线41780m,规格为144芯、288芯光缆;电力管线33424m,规格为ZRYJV-10KV-3300mm2,以及其他附属工程。附属工程:地下综合管廊附属工程包括管廊消防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以及管廊监控中
12、心。本项目利用已规划的南部新城管廊监控中心作为项目监控中心。南部新城管廊监控中心与辽源市职业技术学院合建,位于纵九路与横六路交汇处西南角。监控中心占地430m2,建筑面积860 m2,二层建筑,将于2016年底竣工并投入运行。监控中心距离本项目距离约320m。1.4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项目总投资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万元,资金来源由地方自筹和银行中长期贷款两部分组成,其中地方自筹4809.12万元,占20.20%,银行中长期贷款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万元,占79.80%。1.5辽源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方
13、案概况1.5.1设计原则在城市总体规划及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的指导下,尽可能结合城市道路新建工程计划,统一规划、合理安排、分期实施、逐步完善,从实际出发正确处理需要与可能,近期与远期的关系;坚持科学态度,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既要体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又要安全可靠;综合管廊的平面线形应基本与所在道路的平面线形平行,如需转折则平面线形的转折角必须符合各类管线平面弯折的转弯半径要求;综合管廊的最小埋设深度应根据施工工艺,必要的覆土厚度以及横向埋管的安全空间等因素确定; 综合管廊的断面空间应能满足各类管线的敷设、维护以及扩容的需要;管廊的断面形式及各类管线的布置应能满足综合管廊安全运行的
14、要求;综合管廊特殊断面的空间应能满足各类管线的衔接、通风口、人员出入口以及吊装口等的布置要求;综合管廊内的缆线一般布置在支(桥)架上,支(桥)架的宽度与纵向净空应能满足缆线敷设及维修需要,支架的跨距应根据计算及实际施工经验确定;大口径的管道一般安置在支墩或基座上。协调好管廊与其他管线、道路工程及周边建筑的关系;尽量缩短管廊长度,节约工程投资与运行管理费用;远近期结合,留有发展余地,考虑分期实施的可能性。1.5.2管廊工程横断面设计管廊横断面按辽源市中心城区地下综合管廊工程规划(2015-2030年)确定的管廊横断面进行设计,同时考虑管廊所在区域位置、用地布局和道路情况,便于各种地下管线进出、施
15、工,新建管廊的横断面形式确定如下:管廊采用矩形断面,双舱布置形式,热力管线单独一舱,其余管线共用一舱。管廊断面净尺寸(宽高)为2.8m3.5m+2.5m3.5m。管线汇总详见表1-1,断面图详见图1-1。表1-1 横七路规划入廊管线汇总表项目规划管线规格项目规划管线规格给水DN400热力DN500再生水DN250电力8回路通信2层槽式桥架图1-1 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标准段横断面图平面设计管廊起终点的确定:管廊起点位于纵九路地下综合管廊与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交叉口处东侧;详见图1-2;管廊终点位于纵十四路,工商学院北侧。图1-4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起点示意图图1-5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终点示意图(替换
16、)根据城区道路现状及现状管线等情况,本项目规划建设地下综合管廊路段管廊布置在横七路北侧绿化带下。管廊与外部工程管线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的规定。管廊与邻近建(构)筑物的间距应满足施工及基础安全间距要求。管廊平面布置横七路分为横七中路、横七东路两段。其中:横七中路(纵九路-纵十二路)道路横断面:10m(城市绿化带)+5m(人行道)+12m(车行道)+6m(中央绿化带)+12m(车行道)+5m(人行道)+10m(城市绿化带)=60m(绿线)。横七东路(纵十二路纵十四路)道路横断面:5m(城市绿化带)+4.5m(人行道)+8m(车行道)+5m(中央绿化带)+8m(车行道)+
17、4.5m(人行道)+5m(城市绿化带)=40m(绿线)。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西段位于横七中路北侧10m宽城市绿化带内,距离车行道边线6.3-7.0m。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中段及东段位于横七东路北侧5m宽城市绿化带及建筑退线范围内,距离车行道边线3.6-7.0m。图1-6横七路(横七中路段)管廊与道路相对位置示意图图1-7横七路(横七东路段)管廊与道路相对位置示意图竖向设计本项目拟建管廊所在道路涉及的其他市政管线包括雨水管线、污水管线。图1-8 横七中路排水标准横断面图图1-9 横七东路排水标准横断面图本项目考虑综合管廊在一般路段覆土2.5m,雨水、污水支管可以从管廊上部穿越。综合管廊随路设0.3-
18、4.0纵坡,自挑水点坡向各集水坑,以利于管廊内排水。节点工程设计 人员出入口设计本项目管廊人员出入口主要供维修、检修作业人员以及抢险时进出。综合管廊中人员出入口按1000m-1500m的间距设置。自出入口可以进入综合管廊的热力舱、综合舱,热力舱与综合舱在舱底设防火门连通。出入口台阶高出人行道0.3m,防止雨水倒灌。由于日常维护人员出入口设置间距相对较大,本项目考虑设置一些事故紧急人员出入口,即逃生口。逃生口结合吊装口、通风口设置,在吊装口、通风口内设有爬梯,紧急情况下,人员可以由此进出。吊装口设计综合管廊内的管线铺装是在综合管廊本体土建完成之后进行,所以必须预留材料的吊装口,同时材料吊装口也是
19、今后综合管廊内管线维修、更新的投放口。吊装口同时兼综合管廊自然进风进风口。本项目纳入综合管廊的市政管线有:电力电缆、通信电缆、给水管、再生水管、热力管,最大管径DN500mm。吊装口按长度为12m长的管材设计,宽度不小于管径+200mm,吊装口最小宽度不小于1m。据此确定热力舱及综合舱吊装口尺寸均为13m1.2m,伸出地面约1m,上覆盖板,侧面设进风百叶,兼进风口。本项目共设置9处吊装口,设置间距150m-250m。横七路综合管廊有热力舱及综合舱,每舱设独立的吊装口,吊装口需伸出地面,为减少吊装口对地面环境的影响,热力舱、综合舱的吊装口并肩布置。通风口设计本项目综合管廊采用自然进风、强制排风的
20、通风系统,结合综合管廊防火分区进行通风系统设计。在每个防火分区内设置一个自然进风口,一至两个机械通风口。自然通风口(即进风口)为综合管廊的进风设施,与机械通风口(即出风口)相隔设置。进风口结合吊装口或单独设置,出风口处安装风机。根据出风口数量及景观要求,出风口处考虑风机集中布置,设风亭。项目共设置独立通风口10处,结合吊装口设置通风口9处,共计19处。管线分支口设计为满足管线出入要求,需根据规划和结合地块性质,设置管线分支口,以及管线引出段。项目管线由侧向出廊,其中电力、通信、给水、再生水管线主要由管廊北侧出廊,电缆采用专用防水电缆套管由外部连接,电缆引出段过路采用排管形式,CPVC材质,混凝
21、土包封,给水管、再生水管引出段设阀门井。热力管线主要由管廊南侧出廊,管廊预埋防水套管,引出段设阀门井。本项目为支线管廊,分支口按150m左右的间距设置,共设置14处。管廊施工方法施工方法:本工程采用明挖现浇法,项目施工开挖作业面宽度3.0-12.0m,开挖深度2.3m-20.1m。标准段和特殊段基坑围护方案:本工程基坑较浅,道路一侧地质条件较好,因此采用土钉墙围护结构,围护面积14206m2。管廊北侧采用放坡开挖,根据地质条件及地势高低,局部采用一次放坡,坡度拟取1:1,其余采用二次放坡,中间设2.5m宽马道,综合坡度拟取1:1。结合项目所处地形地势条件,以及管廊平面设计、纵断面设计,项目挖方
22、约957000 m3,填方113000 m3,横七路道路绿化用土4000m3,外运土方量840000 m3。1.5.3管廊附属工程地下综合管廊附属工程包括管廊消防系统、供电系统、照明系统、监控与报警系统、通风系统、排水系统、标识系统以及管廊监控中心。消防系统本项目综合管廊100-200m设置一处防火墙,共设11个防火分区。交叉口及各舱室交叉部位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h的不燃性墙体进行防火分隔。防火墙上设置开式钢制甲级防火门。各类管线穿越防火墙处采用阻火包等防火封堵,缝隙处用无机防火堵料填塞,以防止烟火穿越分区。在人员出入口、逃生口、沿线等设置灭火器材,灭火器材的设置间距不大于50m。供电系统
23、依据横七路地下综合管廊设计方案,项目电能消耗主要为通风设备、监控设备、管廊照明、排水设备等。项目共设置单管荧光灯598盏,双管荧光灯342盏,单灯功率28W;设置疏散指示灯361盏,安全指示灯183盏,功率均为8W;通风风机24台,功率5.5kW;潜水泵32台,2.2kW;各类监控设备功率约10kW。监控与报警系统本项目利用已规划的南部新城管廊监控中心作为项目监控中心。南部新城管廊监控中心与辽源市职业技术学院合建,位于纵九路与横六路交汇处西南角。监控中心占地430m2,建筑面积860m2,二层建筑,将于2016年底竣工并投入运行。监控中心距离本项目距离约320m。本项目地下综合管廊监控与报警系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环境影响评价 报告 公示 辽源 横七路 地下 综合 建设 验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129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