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完善.docx
《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完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完善.docx(4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文地质学基础习题完善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绪论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地质学:水文地质学是研究地下水的科学。它研究地下水与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以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在时空上的变化规律,并研究如何运用这些规律去兴利避害,为人类服务。 2、地下水:地下水是赋存于地面以下岩石空隙中的水。 二、填空题 1、水文地质学是研究 地下水 的科学。它研究 岩石圈 、 水圈 、大气圈、生物圈及人类活动相互作用下地下水水量和水质的时空变化规律。 2、地下水的功能主要包括:资源、生态环境因子、灾害因子、地质营力、或 信息载体。 三、问答题 1、水文地质学的研究对象 答:地下水赋存条件
2、;地下水资源形成条件及运动特征;地下水的水质;地下水动态规律;地下水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地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 第二章 地球上的水及其循环 一、名词解释: 1、水文循环:发生于大气水、地表水和地壳岩石空隙中的地下水之间的水循环。水文循环的速度较快,途径较短,转换交替比较迅速。 2、地质循环:发生于大气圈到地幔之间的水分交换 3、径流:降落到地表的降水在重力作用下沿地表或地下流动的水流。 1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二、填空 1、自然界的水循环按其循环途径长短、循环速度的快慢以及涉及圈层的范围,分为 水文 循环和 地质 循环。 2、水循环是在 太阳辐射 和 重力 作用下,以蒸发、降水和径流等方
3、式周而复始进行的。 3、在水文学中常用 流量、径流总量、径流深度、径流模数和径流系数等特征值说明地表径流。 三、问答题 1、简述水文循环的驱动力及其基本循环过程? 水文循环的驱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地表水、包气带水及饱水带中浅层水通过蒸发和植物蒸腾而变为水蒸气进入大气圈。水汽随风飘移,在适宜条件下形成降水。落到陆地的降水,部分汇聚于江河湖沼形成地表水,部分渗入地下,部分滞留于包气带中,其余部分渗入饱水带岩石空隙之中,成为地下水。地表水与地下水有的重新蒸发返回大气圈,有的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返回海洋。 第三章 岩石中的空隙与水分 一、名词解释 1、孔隙度:单位体积岩土中空隙所占的比例 2、裂
4、隙:各种应力作用下,岩石破裂变形产生的空隙。 3、溶穴:可溶的沉积岩原有的裂隙或孔隙在地下水溶蚀下产生的空洞。 4、结合水:受固相表面的引力大于水分子自身重力的水。 5、重力水:重力对它的影响大于固体表面对它的吸引力,因而能在自身重力作影响下运移的水。 6、毛细水:受毛细力作用保持在岩石空隙中的水。 7、容水度:岩石完全饱水时所能容纳的最大的水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 2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8、给水度:地下水位下降单位体积,释出水的体积和疏干体积的比值 9、持水度:地下水位下降时,滞留于非饱和带中而不释出的水的体积与单位疏干体积的比值 二、填空 1、岩石空隙是地下水储存场所和运动通道
5、。空隙的 多少、大小、形状 、连通情况和分布规律,对地下水的分步和运动具有重要影响。 2、岩体空隙可分为松散岩土中的 孔隙 、坚硬岩石中的裂隙 、和可溶岩石中的 溶穴 。 3、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取决于 分选程度 及 颗粒排列 情况,另外颗粒形状及胶结充填情况也影响孔隙度 。 4、岩石裂隙按成因分为:成岩裂隙、构造裂隙、风化裂隙。 5、地下水按岩层的空隙类型可分为: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6、通常以 容水度、含水量、给水度 、持水度和透水性来表征与水分的储容和运移有关的岩石性质。 7、岩性对给水度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空隙的 大小 与 多少 。 8、松散岩层中,决定透水性好坏的主要因素是 孔隙 大小
6、;只有在孔隙大小达到一定程度,孔隙度 才对岩石的透水性起作用。 三、问答题 1、简述影响孔隙度大小的主要因素,并说明如何影响? 影响孔隙度大小的因素有:颗粒排列情况、分选程度、颗粒形状及胶结程度。 排列方式愈规则、分选性愈好、颗粒形状愈不规则、胶结充填愈差时,孔隙度愈大;反之,排列方式愈不规则、分选性愈差、颗粒形状愈规则、胶结充填愈好时,孔隙度愈小。 2、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影响给水度的因素有岩性、初始地下水位埋深、地下水位降速。 3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岩性主要表现为决定空隙的大小和多少,空隙越大越多,给水度越大;反之,越小。初始地下水位埋藏深度小于最大毛细上升高度时
7、,地下水下降后给水度偏小。地下水位下降速率大时,释水不充分,给水度偏小。 3、影响岩石透水性的因素有哪些,如何影响? 影响因素有:岩性、颗粒的分选性、孔隙度。 岩性越粗、分选性越好、孔隙度越大、透水能力越强;反之,岩性越细、分选性越差、孔隙度越小,透水能力越弱。 4、为什么说空隙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岩石,其容纳、保持、释出及透水的能力不同? 岩石容纳、保持、释出及透水的能力与空隙的大小和多少有关。而空隙的大小和多少决定着地壳岩石中各种形式水所占的比例。空隙越大,结合水所占的比例越小,则容纳、释出及透水能力越强,持水能力越弱;反之,空隙度越小,结合水所占的比例越大,则容纳、释出及透水能力越弱,持水能
8、力越强。所以说空隙大小和数量不同的岩石其容纳、保持、释出及透水的能力不同。 第四章 地下水的赋存 一、名词解释 1、包气带: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地下水面以上的部分称为包气带,其中存在气态水、结合水和毛细水。 2、饱水带:地表以下一定深度的地下水面以下的部分称为饱水带 3、含水层:饱水并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4、隔水层:不能传输与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 弱水层:本身不能给出水量,但是垂直层面方向能够传输水量 越流:相邻含水层通过期间的相对隔水层发生水量交换 4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含水系统:由隔水或相对隔水边界圈围的,内部具有统一水力联系的赋存于地下水的岩系 5、潜水:饱水带中第
9、一个具有自由表面且具有一定规模的含水层中的重力水。 6、承压水:充满于两个隔水层之间的含水层中的水。 7、承压高度:揭穿隔水顶板的钻孔中静止水位到含水层顶面之间的距离。 8、测压水位:揭穿隔水顶板的井中静止水位的高程。 9、贮水系数:测压水位下降一个单位深度,单位水平面积含水层释出的水体积。 10、上层滞水:当包气带局部隔水层之上积聚的具有自由表面的重力水。 二、填空 1、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 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 2、地下水的赋存特征对其水量、水质时空分布有决定意义,其中最重要的是 埋藏条件和含水介质 类型。 3、据地下水埋藏条件,可将地下水分为 包气带水、潜水和承压水。 4、按含水
10、介质类型,可将地下水分为 孔隙水、裂隙水和岩溶水。 5、潜水的排泄除了流入其它含水层以外,泄入大气圈与地表水圈的方式有两类,即:径流 排泄和 蒸发 排泄。 6、承压含水层获得补给时测压水位 上升 ,一方面,由于压强增大含水层中水的密度 加大 ;另一方面,由于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 降低 ,含水层骨架发生少量回弹,空隙度 增大 。 7、承压含水层排泄时,减少的水量表现为含水层中水的密度 变小 及含水介质空隙 缩减 。 三、问答题 1、简述包气带特征? 5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包气带一般含有结合水、毛细水、气态水、过路重力水; 包气带自上而下可分为土壤水带、中间带和毛细水带; 包气带水来
11、源于大气降水的入渗、地面水渗漏和地下水通过毛细上升输入的水分,以及地下水蒸发形成的气态水。 包气带水的运移受毛细力和重力的共同影响。 2、简述饱水带特征? 饱水带一般含有重力水和结合水。 饱水带的水体是连续分布的,能传递静水压力。 饱水带水在水头差的作用下可以发生连续运动。 3、潜水有哪些特征? 具有自由水面,潜水面上任意一点均受大气压力作用,不承受静水压力,因此是无压水。 含水层上面不存在完整的隔水顶板,可以通过包气带直接接受大气降水和地表水的补给,而且分布区与补给区一致。 在重力作用下,由高水位向低水位运动。 排泄除流入其它含水层外,还通过径流和蒸发进行排泄。 水量、水位等动态变化受气象和
12、水文因素影响。 水质主要取决于大气、地形及岩性条件。 4、承压水有哪些特征? 含水层中的水承受静水压力。 主要通过大气降水和地表水补给,分布区与补给区不一致。 参与水循环不如潜水积极,受气象和水文因素影响小,动态变化不显著。 6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水质取决于埋藏条件及其与外界联系的程度。 5、简述含水层形成的必要条件 岩层必须具有相当的空隙空间。岩石的空隙越大,数量越多,连通性越好,储存和通过的重力水就越多,就越有利于形成含水层,如砂砾层等。 必需具备储存地下水的地质结构。一个含水层的形成必须要有透水层和不透水层组合在一起,才能形成含水地质结构。 必须具有充足的补给水源。若缺乏补给水
13、源,即使该岩层具有很好的空隙空间和储水结构,也不能形成良好的含水层。 6、简述含水层与隔水层定义的相对性,并举例说明在利用与排除地下水的实际工作中,如何划分含水层与隔水层。 含水层是指能够透过并给出相当数量水的岩层。隔水层:不能透过与给出水,或者透过与给出的水量微不足道的岩层。这两个定义没有给出区分含水层与隔水层的定量指标,定义具有相对性。 在利用与排除地下水的实际工作中,区分含水层与隔水层,应当考虑岩层所能给出水的数量大小是否具有实际意义。例如:某一岩层能够给出的水量较小,对于水量丰沛、需水量很大的地区,由于远不能满足供水需求,而被视为隔水层;但在水源匮乏、需水量小的地区,同一岩层能够满足实
14、际需要,可被视为含水层。而隔水层的“微不足道”,在实际问题中是相对“时间尺度”而言的;当时间足够长时,“隔水层”都会透过一定数量的水,具有透水性。 四、材料题 潜水等水压线图 1、根据下列图1的三图分析指出、各河的河水与潜水的相互关系及潜水流线。 答案要点: 7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图:河流右侧为地下水补给地表水;左侧侧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图:地表水补给地下水。 图: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地下水流线见图2 图1 图2 2、下图是某地区潜水等水位线图,A 、B 两点水平距离为50m,图中的数字单位为 m 潜水与河水间的补排关系; A 、B 两点间的平均水力梯度; 8 ,试确定: 安徽理工大
15、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若在 C 点处凿水井,至少打多深才能见到地下水; D 点处有何水文地质现象,写出其类型。 答案要点: 地下水的流向为垂直等水位线从高到低的方向,故本区河谷两岸地下水均指向河流,属地下水补给地表水。 81 地形等高线 等水位线 河流及流向 IAB=DH85-84=0.02LAB50 d 88-84 4m ,即在 C 点处达 4m 就可见到地下水。 D 点有泉水出露,属下降泉。 3、龙江河谷地区的潜水等水位线图如下图所示,试确定: 龙江两岸潜水的流向,并阐明潜水与河水的补给关系; 9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A 、B 两点之间的平均水力坡度,设 A 、B 之间的水平距离为 1
16、0 m; 潜水流过的土层的渗透系数 K ,如已测得潜水在该土层的渗透速度 V=12 md。 答案要点: 龙江两岸潜水的流向见图中箭头所示。河流西部为潜水补给河流,东部为河流补给潜水。 IAB=DH80-78=0.2LAB10。 渗透系数 K=V12=60I0.2。 承压水等水压线图 1、某区域承压水的等水压线图,试确定: 本地区地下水的主要流向; A点承压水头; 10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B点含水层埋深; C点的初见水位和稳定水位。 答案要点: 地形等高线 等压线 含水层顶板等高线 垂直等水压线由高水位指向低水位。 HA=3720.5=16.5m hB=6623=43m 初见水位hC=
17、19m,承压水位hC=37m 2、某地区承压水等水压线图如下所示,试确定: 本区地下水流向; P点地下水埋深; 若在 P 点打井,其稳定水位; 自流水范围。 11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答案要点: 垂直等水压线由高水位指向低水位。 hP=4638=8m 在 P 点打井,其稳定水位即为揭穿隔水顶板的井中静止水位的高程,等于侧压水位标高,所以为44m 自流水范围为承压水测压水位高于地形标高。 12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3、读某地承压水等水压线图,回答下面问题。 P处承压水的流向是 A自西北向东南;B自东北向西南;C自西南向东北;D自东南向西北 a、b、c、d四口水井中,井水水位海拔最
18、高的是 Aa;Bb ;Cc;Dd a、b、c、d四口水井中,挖得最浅的是 Aa;Bb;Cc;Dd dccbba a 13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答案要点:B;A;D 第五章 地下水运动的基本规律 一、名词解释 1、渗流场:地下水在岩石空隙中的运动称为渗流,发生渗流的区域称为渗流场。 2、层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有秩序的、互不混杂的流动。 3、紊流运动:在岩层空隙中流动时,水的质点作无秩序地、互相混杂的流动。 4、稳定流:水在渗流场内运动,各个运动要素不随时间改变。 5、非稳定流:水在渗流场中运动,各个运动要素随时间变化的水流运动。 6、有效空隙度:重力水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
19、石体积之比。 7、水力梯度:沿等水头面法线方向水头降低方向)的水头变化率。 8、渗透系数:水力坡度等于1时的渗透流速。 9、流网:在渗流场的某一典型剖面或切面上由一系列流线和等水头线组成的网。 10、流线: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此时的流向与此线相切。 11、迹线:渗流场中某一段时间内某一质点的运动轨迹。 12、层状非均质:介质场内各岩层内部渗透性相同,但不同岩层介质渗透性不同。 二、填空 1、根据地下水流动状态,地下水运动分为 层流 和 紊流 。 14 安徽理工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2、根据地下水运动要素与时间的关系,地下水运动分为 稳定流 和 非稳定流 。 3、水力梯度为定值时,
20、渗透系数 愈大 ,渗透流速就 愈大 。 4、渗透系数可以定量说明岩石的 渗透性能 。渗透系数愈大,岩石的透水能力 愈强 。 5、流网是由一系列 流线 与 等水头线 组成的网格。 6、 流线 是渗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在此瞬时的流向均与此线相切。 迹线 是渗流场中某一时间段内某一水质点的运动轨迹。 7、在均质各向同性介质中,地下水必定沿着水头变化最大的方向,即垂直于 等水头线 的方向运动,因此,流线与等水头线构成 正交网格 。 8、流线总是由 补给区指向 排泄区。 9、如果规定相邻两条流线之间通过的流量相等,则流线的疏密可以反映 径流强度 ,等水头线的疏密则说明水力梯度的 大小 。
21、 三、问答题 1、在地下水运动规律研究中用假想的一种水流“渗流”来代替真实的地下水流,需要做怎样的假设? 假想水流的性质,包括密度、粘滞性等和真实的地下水流相同,但它充满了既包括含水层空隙的空间,也包括岩石颗粒所占据的空间。 假想水流运动时,在任意岩石体积内所受的阻力等于真实水流所受的阻力。 假想水流通过任一断面的流量及任一点的压力或水头和实际水流相同。 2、流线和迹线有什么不同? 流线是流场中某一瞬时的一条线,线上各水质点的流向与此线相切,是同一时间不同质点的连线。而迹线是渗流场中某一质点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轨迹。 流线可看作多个水质点的摄影,迹线则是某一水质点运动所拍的电影。 15 安徽理工
22、大学水文地质学题库 3、简述流网的作用。 判断地下径流的强弱。 判断地下水的补给与排泄。 在地下水污染治理中,可追踪污污染物质的运移。 根据某些矿体溶于水的标志成分的浓度分析,确定深埋于地下的盲矿体的位置。 4、简述汇制流网图的一般步骤? 根据边界条件绘制容易确定的等水头线和流线。 流线总是由源指向汇。 根据流线和等水头线正交在已知流线和等水头线间插入其它部分。 四、材料题 1、已知一等厚、均质、各向同性的承压含水层,其渗透系数为15 m/d,孔隙度为0.2,沿着水流方向的两观测孔A、B间距L=1200m,其水位标高分别为Ha=5.4m,Hb=3m。试求地下水的渗透速度和实际速度。 答案要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文地质学 基础 习题 完善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115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