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水库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库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32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库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水库引水工程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概述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名称 滨州市东郊水库引水工程2、项目建设单位 3、法人代表姓名及职务 姓名: 职务:经理 4、法定地址及联系电话 地址: 电话: 5、主管部门 6、项目性质 改建 7、建设规模 日输水15万立方米 1 水库引水工程 8、建设期 六个月 9、项目建设地点 滨州市东郊 10、项目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 投资规模:2500万元 资金来源:争取国家扶持资金1000万元,其余资金由企业自筹1469万元,建设期利息31万元。 二、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滨州市自来水公司始建于XX年,是以黄河水为水源的国有中型(二)企业,现有固
2、定资产总值1.55亿元,日综合供水能力16.5万立方,实际日供水8万立方左右。公司现有职工29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员60人(其中:高级职称6人,中级职称23人,初级职称31人)。退休职工40人。 公司设置XXX个职能科室:经理办公室、生产科、政工科、财务科、基建科、保卫科、物业管理科。7个生产经营单位,第二水厂、东郊水厂、水源稽查警区、管道安装处、滨水热线办公室、营业科。附属劳服企业1个:供水培训中心(纯净水厂)。目前公司所辖第二水厂及配套的蒲城水库,东郊水厂及配套的东郊水库。第第二水厂始建于XX年,XX年一期工程投产,直到XX年形成供水4.5万立方/日的能力,蒲城水库设计蓄 2 水库引水工程
3、 水为500万立方。东郊水厂建于XX年,XX年8月投入生产,第一期工程实现供工业水4万立方/日,生活水3万立方/日;第二期工程完成,东郊水厂将达到供生活水6万立方/日,工业水4万立方/日,总计10万立方/日的能力,东郊水库设计库容量1400万立方,于XX年建成蓄水。另外蒲城水库的提水泵站作为工业用水的备用,还具备3.5万立方米/日的向上业区供水能力,因此,整个公司的综合供水能力达到了14.5万立方/日。 三、法人代表简介 刘鲜堂,男,XX年6666月出生,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XX年毕业-专业,现任滨州市自来水公司经理、法人代表。 工作简历: XX年3月至XX年2月在滨州市自来水公司工作; 四
4、、项目建设单位所在地社会经济概况 滨州市位于山东省北部的鲁北平原,横跨黄河两岸,地理座标在东经1171511837,北纬36143816之间,北濒渤海,是环渤海的十五个地、市之一,西北隔漳卫新河与河北省沧州地区交界,西部与德州市接壤,西南毗连省会济南,南部和东部分别与淄博、东营相邻。全市总面积10437平方公里,管辖滨城区和博兴、邹平、惠民、阳信、无棣、沾化六县, 3 水库引水工程 总人口352万。滨州市土地辽阔,农业发达,是山东省粮、棉、大豆、芝麻、林果、畜禽和水产品的重要产区;工业体系已初步形成,主要以纺织、食品、化工、机械行业为主。滨州地处我国两个重点开发区-环渤海经济圈和黄河三角洲经济
5、区相重叠的复合经济地带,区域位置优越,拥有丰富的土地、石油、天然气、矿产、动植物和海洋资源,公路交通发达,沿海有建设中、小型群港的良好条件,是连接华北与华东的枢纽及京津唐和山东半岛两大经济发达区的纽带。随着建设海上山东跨世纪工程实施和黄河三角洲开发列入“中国21世纪议程优先项目计划”,滨州将成为政策倾斜地区和未来投资热点,发展潜力很大。滨州市原为滨县所属一镇,XX年建市,市域面积040平方公里,人口75万,是地区行署所在地和全区的政策、经济、文化中心,与东营、淄博并列为山东省鲁北地区的三个中心城市。 该市城区位于黄河北岸,建成面积约56.3平方公里,现有人口36.1万人,规划XX年城区面积将扩
6、大至90.72平方公里,城区人口达到40万人。市内企业主要涉及纺织、化工、机械、造纸、印刷、塑、建材和食品油棉加工等行业。滨州市城市布局基本合理,基础设施比较完善。205和220国道纵横贯穿城区;工业区集中于城东、城北,城西有部分工业;中心商业区主要集中在渤海七路,居住用地与其它用地呈混杂布局,街 4 水库引水工程 道基本为方格形式;根据滨州总体规划,城市未来主要向北和向东发展。城中有新立河、张孝堂河、秦台干渠和单寺河等4条河流干渠(均为潮河支流),蒲城、东郊二个水库(均为城市水源)分别位于城区与黄河大堤之间和城东,水域面积共470公顷,拥有良好的生态和绿化环境。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城市布局主要
7、采用以河流为界的组团式布局结构。以流经城区的小开河四干渠、新立河、张肖堂干渠、秦台干沟形成水体绿化带,将城区分为五个组团。以旧城为主的东部生活居住组团,以新区开发为主的西部生活居住组团、以铁路为依托的东部工业组团、以高速公路为依托的西部高新技术开发区组团和位于城区北部的文教科研组团。其中东部工业组团主要为有一定三废排放量的工业企业;西部工业组团主要为高科技含量的无污染工业企业。 第二节 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意义 滨州市位于鲁北平原北部,中心城区紧靠黄河北岸,滨莱高速公路、济(南)东(营)高速公路在此处交汇,是鲁北平原主要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和交通枢纽,对黄河三角
8、洲的开发和鲁北平原地区的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促进作用。近年来,随着 5 水库引水工程 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及人口规模的扩大,滨州市供水矛盾日益突出,直接制约着该市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东郊水库建于XX年,设计库容量1400万立方米,经韩家墩干渠引黄河水入库;由东郊水库供水的东郊水厂建在东郊水库西南角,设计规模为生活用水6万立方米旧,工业用水4万立方米/B,合计供水能力为10万立方米/日,目前已由原供水5万立方米/日增至8万立方米/g,预计XX年需水量将增至10万立方米/日。水库用水周期也从原来的180天减至90天,预计XX年水库用水周期将减至80天左右。水库引水是利用韩家墩干渠,该干渠为农业灌溉用渠,属
9、季节性放水,原来水库放满水后尚能满足供水要求,现在已远远不适目前城市用谁的应需要。XX年下半年出现二次用水危机,供水已无保障。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生活和经济发展。由于引水计划为黄河水务局与水利局双控制,所以如果水库单独调水难度较大,而且容易造成河道堵死淤积,浪费很大。因此,为了确保滨州市生活生产用水,重新建一条引水管道,实行东郊水库单独引水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滨州市自来水公司领导经研究决定委托我院编制东郊水库引水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 二、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一)本项目符合国家及省市“十五”规划的要求 根据国家“十五”规划要求,“水利建设要全面规划,统筹 6 水库引水工程 兼顾,标本兼治,综合治理
10、。坚持兴利除害结合,防洪减灾并举,在加强防洪减灾的同时,把解决水资源不足和水污染问题放到更突出的位置。科学制定并积极实施全国水利建设总体规划和大江大河流域规划”。黄河是我国的第二大河流。从滨州市南部穿过,本项目直接引用黄河水,是黄河综合治理组成部分,符合国家及省市水利建设的要求,对解决滨州市水资源不足将起到重要作用。 (二)符合地区经济发展的需要 滨州市是鲁北平原的中心城市,地理位置重要。近年来滨州市国民经济保持了快速增长的势头,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大有改观,公用事业和市容市貌大大改善。全市社会经济和城市建设不断发展,国民收入逐年增长,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大大提
11、高。根据滨州市城市发展总体规划,该市将建成以机械、石油、化工、纺织业为主的综合性中心城市,年需水量将不断增加。但由于现状蓄水量少,供水能力低,供水设备长期超负荷运行,实际供水量逐年减少,供需矛盾日益突出。供水不足已成为滨州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兴建新的蓄供水工程,改善供水条件,有益于解决水资源供需矛盾,对促进城市工业经济和各项事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三)是滨州市东郊水库供、引水实际情况的需要 7 水库引水工程 1、东郊水厂XX年供水量将达10万立方米旧,水库用水周期将从180天减至80天,原引水渠(韩家墩灌溉渠)为季节性引水已不能满足供水要求。 2、如果利用原干渠实
12、行单独引水,一则由於黄河水务局和水利局双控、调水难度大,二则单独引水会造成河道堵死淤积、渗漏,水浪费严重。 3、新建水库专用引水管道调度方便,供水有保障,且节约经费,有利于供水企业的发展壮大。 第三节 可行性研究的依据、范围和原则 一、编制依据 (一)滨州市城市总体规划 (二)滨州市城市供水工程专业规划 (三)滨州市自来水公司关于编制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委托书 (四)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信息 (五)建设单位提供的经济技术资料 二、参考资料 (一)投资估算指标(给水工程)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二)给水排水工程概预算与经济评价手册国家城市给 8 水库引水工程 水排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编 三、编制范
13、围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建设的必要性 (二)需水预测及建设规模 (三)水源地分析 (四)建设条件和厂址选择(五)工程方案 (六)节能 (七)环境保护 (八)企业组织和劳动定员(九)施工进度安排 (十)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十一)经济效益分析 9 水库引水工程 第四节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详见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表 主要经济技术指示表 序指标名称 号 1 2 3 4 5 6 7 8 建设规模 工作制度 每年出产天数 每班运转工作小时 新增装机容量 用电量 设计定员总计 总投资 其中:固定资产投资 投资方向调节税 建设利息 单位 万吨/日供水 班次 天 小时 KW 万KWH/年 人 万元 万元 万元 万
14、元 指标 15 3 365 8 500 394 0 2500 2469 0 31 备注 10 水库引水工程 第二章 供水量预测与拟建规模 第一节 供水量预测 由东郊水库供水的东郊水厂建设在东郊水库西南角,设计能力为生活用水6万立方米/日,工业用水4万立方米/日,合计供水能力10万立方米/日。目前已由原供水5万立方米/日增至8万立方米/日。预计XX年需用供水量将达10万立方米/日。东郊水厂将成为满负荷运转。 第二节 黄河水源条件分析 本工程附近无水文站,其引水口处的黄河水源条件,需根据距本市最近的下游利津水文站1970XX年的实测资料分析计算。 一、流量 根据利津水文站1970XX年的实测资料统
15、计分析,引水口处多年平均流量为833m3/s,其中灌溉期36月为384m3/s,汛期710月为1511m3/s,冬季1112月为719m3/s,12月为413m3/s。 二、径流量 11 水库引水工程 根据利津水文站1970XX年的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引水口处多年平均流总量为259.5亿m3,其中灌溉期36月为40.3亿m3,占年径流总量的15.5%,汛期710月为160.2亿m3,占年径流总量的61.8%,冬季11翌年2月为59.0亿m3,占年径流总量的22.7%。 三、泥沙情况 1、含沙量 根据利津水文站实测资料分析,引水口处黄河年平均含沙量为25.111cg/m3,其中灌溉期36月为9.8
16、4kg/m3,汛期710月为34.87kg/m3,冬季1112月为12.14kg/m3,12月为3.9lkg/m3。 2、各月含沙量的历时统计 根据利津水文站1970XX年的实测资料统计分析,含沙量多年平均小于10kg/m的历时为226天,1020kg/m的历时为51天,2030kg/m的历时为40天,大于30kg/m的历时为48天。根据历年实测含沙量统计资料,黄河利津站多年平均含沙量为25.5kg/m,汛期为34.5kg/m,36月含沙量为11.7kg/m,一年中冬季四个月含沙量最小,平均为8.44kg/m,因此,从含沙量的角度说,冬季是引黄的较好季节。 3、泥沙颗粒组成 黄河泥沙颗粒粗细随
17、补给来源不同而不同。非汛期以沿程33333333 12 水库引水工程 河床泥沙补给为主,颗粒较粗,平均粒径为0.03270.0395mm;汛期以流域降水产沙为主,一般颗粒较细,平均粒径为0.02680.0318mm。 4、含沙量变化趋势分析 根据利津站1951XX年的实测资料统计,随着中上游大型水利工程的建成运用及引黄用水的增加,进入下游的泥沙相应减少,50、60、XX年代黄河下游来沙较多,年平增输沙量分别为13.1亿吨、11.0亿吨、8.88亿吨,1980XX年平均来沙量为5.72亿吨,比多年平均减少37%,可见,随着时间的推移,来沙量呈减少的趋势,含沙量也有所减少,但变化不大。 四、冰凌情
18、况 根据冰情实测资料统计,引水口处冰凌期一般在12月、1月、2月三个月内,封河时间主要集中在12月中旬至翌年1月下旬,多年平均封冰天数为52天,其中全河封冰期约点三分之一,流冰期约点七分之一。冰凌期一般可分为岸冰、淌凌流冰、封河、开河四个阶段。岸冰期对引水影响不大,淌凌流冰期据冰凌稀疏程度又分为稀疏流冰花、流冰花、稀疏流冰、流冰四种情况,其中流水一般不能引水,根据引黄入津、引黄济青等工程引水经验,全河封冰期是可以引水的。 五、断流情况分析 黄河自XX年开始断流以来,至XX年的XX年中,利津 13 水库引水工程 站有XX年出现断流,尤其是XX年以后,春季年年断流,并出现新的特点:一是首次断流时间
19、提前,由原来的5、6月份,提前到近几年的2、3月份;二是断流时间增长,XX年断流17天, XX年断流时间最长,累计达到226天;三是断流河段不断向上溯,已上延至河南省夹河滩以上。近几年黄河下游断流不断增力p的原因,既有自然条件的限制,也有人为因素的影响,初步分析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XX年以来黄河流域降水量偏少,属枯水系列,造成年径流量不断减少;二是黄河水资源缺乏统一调度,不能适应目前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和需水量快速增长的形势要求;三是沿黄地区引黄耗水量不断增加,减少了河道的径流量;四是水费偏低,水资源浪费严重,加剧了黄河下游河道断流状况。 六、黄河水质情况 黄河是一条多泥沙河流,水质的好坏主要取
20、决于河水的天然水化学成份、泥沙纯度和人类活动对人体造成污染的程度。山东省位于黄入山东省的黄河水质符合III类水质标准,水质较好。根据高村、艾山、洛口、利津四个断面1990XX年的监测资料,按照国家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88),选用水利部水质司198918号文规定的评价参数,进行评价。黄河水单项参数分别符合、类水标准,综合指标达到类水质标准。根据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局编制的水资源保 14 水库引水工程 护规划的分析结果,在加强中、上游治理和管理的前提下,黄河下游来水基本能维护类水质标准,完全适应城市生活用水和工、农业用水的要求。 七、黄河未来水量预测分析 1、小浪底水库的影响 正在建设
21、中的小浪底水库位于黄河中游的末端, 设计总库容126.5亿m,防洪库容40.5 m,可拦蓄泥沙100亿吨,XX年建成运用。小浪底水库的建成运用,是今后黄河下游来水、来沙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小浪底水库XX年10月初开始蓄水,采用断流蓄水的方式,蓄至5.0亿m3/s(约需断流10天)后,水库泄水转为闸门调度控制,蓄泄视上游来水情况及下游防凌、供水情况确定。目前已开始发电放水,发挥效益。 枯水期小浪底水库的运用原则是控制下泄流量在400800m/s范围内,当来水不足400m/s时补足400m/s下泄,当来水大于800 m/s下泄。参照黄委会黄河可供水量年度分配及非汛期干流水量调度预案,每年36月进入
22、山东省的水量约67.3亿m,各月来水量见下表。 3333333 15 水库引水工程 36月主要站各月来水增均流量预估表 月份 高村 艾山 泺口 3月 800 580 380 4月 800 660 240 5月 550 430 340 6月 400 300 520 36月 640 490 430 所以小浪底工程建成后,经过水库调节,下游总的径流量不会明显变化,但下泄流量趋于均匀,可引水天数要视上游河段用水情况而定。 2、黄河水资源统一调度的影响 XX年汛前,黄委会针对黄河一游旱情严重,供水矛盾突出的局面,实行了水量统一调度。自XX年3月份调度开始到XX年x月x日调度结束,利津站仅断流7天,比前4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库 引水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11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