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复习题.docx
《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复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复习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水产品加工与贮藏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自由水:具有水的全部性质,作为溶剂的功能,可在组织内流动,以输送营养素和代谢产物,并参与维持电解质平衡和调节渗透压。自由水干燥时易蒸发,冷冻时易冻结,微生物可利用化学反应也可在其中进行,其含量关系到贮藏期和腐败进程。 2.TMAO:氧化三甲胺分布于海产动物中,是一种渗透压调节物质;白肉鱼含量多于红肉鱼。鱼贝类死后氧化三甲胺被还原为三甲胺,使其带有浓重的鱼腥味。 3.美拉德反应:所谓美拉德反应是广泛存在于食品工业的一种非酶褐变,是羰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间的反应,经过复杂的历程最终生成棕色甚至是黑色的大分子物质类黑精或称拟黑素,所以又称羰胺反应。 4.水产品
2、的腐败:僵硬期要结束时,微生物分解开始活跃,水产品原有的形态和色泽随之发生劣化、产生异味,并产生有毒物质,这一过程就是腐败。 5.水产品的综合利用: 6.结合水:通过与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的羧基、羟基、氨基、亚氨基等形成氢键而结合,不能作为溶剂,难于蒸发和冻结。 7.自溶:僵硬解除后,由于各种酶的作用使鱼肉蛋白质逐渐分解,鱼体变软的现象称为自溶。 8.酸败:脂质氧化后,使食品具有不快的刺激臭,并带有涩味和酸味的现象称为酸败,是由脂质氧化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游离脂肪酸和羟基化合物引起的。 9.冰晶长大:冻藏过程中,冻藏间温度波动,鱼体组之间部分冰晶融化,融化形成的水就附在未融化冰晶表面,再次冻结后就是
3、冰晶长大。 10.油烧:随着酸败的加剧,制品的脂质及肉部往往产生褐变,这种变色称为油烧。多发生在腹部鳃部等含脂肪较多的部位。 11.浸出物成分:将生物组织细切后加水溶出各种水溶性成分,从浸出物中除去蛋白质、多糖、色素、维生素等成分之后的游离氨基酸、肽、有机碱、核苷酸及其关联化合物、糖、有机酸等,总称为浸出物成分。从广义上讲,浸出物成分可以认为是除去高分子成分后的水溶性部分。 二、填空 1.海带可用来提取褐藻酸、碘、甘露醇等。 2.单体快速冷冻的方法:气体流态化冻结 回转式接触冷冻 3.鱼肉由普通肉和暗色肉组成,其肌肉属于横纹肌的骨骼肌。 4.天然生理条件下鱼体比较松弛,当鱼体死后,肌动蛋白和肌
4、球蛋白产生结合,这种结合会使鱼体僵硬。 鱼死后,鱼体由柔软变为僵直,称为僵硬。原因:死去的鱼肌肉收缩变硬,失去伸展性和弹性。 5.肌原纤维蛋白是以肌动蛋白和肌球蛋白为主体,是鱼类运动的主体。 6.鱼的冻藏期与鱼的脂肪含量有关:-18下,多脂鱼(鲭鱼、大马哈鱼、鲱鱼、鳟鱼)23个月;少脂鱼(鳕鱼、比目鱼、鲈鱼)4个月。 7.国际冷冻学会推荐冷藏温度为:多脂鱼-29下冻藏,少脂鱼-23-18之间冻藏,红肉鱼应低于-30冻藏。 8.干鱿鱼和干鲍鱼表面的白斑牛磺酸;干海带、干裙带菜表面的的白色粉末甘露醇。 9.脂质氧化后易产生酸败和油烧,同时产生不愉快的臭味、酸味、涩味等。脂质的氧化产物还将进一步促进
5、蛋白质的变性。 10.蟹肉罐头的变蓝是由于鲜度不高的蟹肉生成了含铜的血蓝蛋白所致。 11.鱼贝类死后,肌肉变化分为僵硬、解僵和腐败三个阶段。 12. 水产原料的学名熟俗名名填空题。 水产原料种类繁多,以鱼为主,其次是虾蟹类、头足类、贝类、藻类。 一、藻类 1、海带:又称江白菜 2、裙带菜3、紫菜:南方养殖多为坛紫菜,北方为条斑紫菜,是蛋白质含量最高的海藻之一。4、江蓠又叫龙须菜,江蓠富含胶质是制造琼胶的重要原料。 二、海洋鱼类 1、带鱼又称刀鱼,带鱼是我国最主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带鱼是多脂鱼类,肉肥嫩鲜美。 2、大黄鱼又称黄鱼。 3、小黄鱼又叫小黄花4、银鲳银鲳又称平鱼、镜鱼,全国海产,名贵鱼类
6、。 5、绿鳍马面魨又叫马面鱼、扒皮鱼,产量仅次于带鱼,肉质结实,营养丰富,除鲜食外可加工为罐头烤鱼片等,肝脏可做鱼肝油。 6、鳕鱼类:主要为太平洋鳕和狭鳕,狭鳕肉略黑,加工成鱼糜或干制品;太平洋鳕,肉白脂肪含量低,是典型的白肉鱼类,可加工成鱼糜或鱼片。 7、鳓鱼:又叫白刀鱼,重要的海产鱼类,肉质鲜美,可加工为鳓鱼鲞。 8、鲀类是鲀科鱼的总称,俗称河豚,肉质鲜美,除少数种类无毒外,多数种类内脏含有剧毒。 9、鲐鱼:又称鲐巴鱼,肌肉内含有丰富的血红蛋白,肌肉为红色;体内酶活性强、体内糖原分解迅速组织易软化,气温高时分解更快,易出现骨肉分离现象;肌肉中组氨酸含量高,易转化为有毒的组胺,且鲐鱼为多脂鱼
7、类,且不饱和脂肪酸含量高,在空气中易发生自氧化,采用除氧剂和透气性低的包装材料,能有效的抑制脂肪氧化。 12、鲱鱼:又称青鱼,鲱鱼卵大,营养丰富,是重要的出口产品。腹部脂肪多,纤维少,容易破肚。 13、蓝点马鲛:又名鲅鱼,是我国产量最高的鱼类。 14、大眼金枪鱼:肉粉红色,可做生鱼片。 三 淡水鱼类 1、青鱼 2、草鱼 3、鲢鱼:又称白鲢、鲢子4、鳙鱼又名胖头鱼、花莲,头特别大,约为体长的三分之一,比鲢鱼头大。5、鲫鱼6、鲤鱼7、团头鲂又名武昌鱼。 四 虾类 1、对虾:常见的种类有:中国对虾、斑节对虾、日本对虾等。 2、沼虾:又称河虾青虾,常见种类有罗氏沼虾、日本沼虾。 3、鳌虾:俗称淡水龙虾
8、,产于北美,后传入日本,上世纪三十年代由日本传入我国。 五 蟹类 1、海洋蟹类 2、淡水蟹:中华绒螯蟹,俗称河蟹。 六头足类 1、乌贼类:俗称墨鱼或墨斗鱼,外骨骼退化,内部白色骨骼称为海螵蛸 ,有要用价值。常见的有黄渤海的金乌贼,东海的曼氏无针乌贼。 2、柔鱼类:俗称鱿鱼,最常见的是枪乌贼。 3、章鱼 七 贝类 1、牡蛎:又名海蛎子、蛎黄;单闭壳肌,碘含量高;牡蛎汁浓缩后称“耗油”,干品称为“蚝豉”。 2、贻贝:紫贻贝俗称“海红”、壳菜,干制品称为“淡菜”。 3、扇贝:北方常见虾夷扇贝。栉孔扇贝。 八 其它种类水产原料 1、多空动物门:代表物:海绵,其活体可监测水质。体内有活性可提取,提取具抗
9、肿瘤活性的物质。 2、环节动物:代表动物:沙蚕 沙蚕个体肥大,是优良钓饵及海水鱼、虾、蟹类饵料,经济价值高,出口量大,是我国出口创汇的重要产品之一。 3、腔肠动物 经济价值较高的是钵水母纲中的海蜇。 珊瑚 珊瑚 用于中药: 治疗肺结核、咳嗽等, 从柳珊瑚和鹿角珊瑚中分离出抗菌、抗酵母及抗原生动物的药物。 可作工艺品。 海葵 普通海葵中还可提取抗凝血剂,延长凝血时间,可药用,毒性很大。 将海葵撒冰片少许,化水涂肛门,可治痔疮、脱肛。 鲎-肢口纲 鲎:地方名 据报道世界上现存种类的五种,我国捕获有四种,即中国鲎、圆尾鲎、南方鲎和黄鲎。 鲎有活化石之称,它是考古者研究古生物的例证。 三、简答 1.为
10、什么鱼类和贝类的肉质柔软。 和畜肉相比,鱼贝肉肌基质Pr含量只有百分之几,而它的肌原纤维蛋白质和肌浆蛋白质要多出很多。由于肌基质Pr含量较低,使鱼贝肉大都比较柔软,适合于生食,消化吸收率也高,是加工利用上的特征之一。 2.金枪鱼罐头为什么会变绿。 蒸煮的罐头金枪鱼有时产生淡绿或灰绿的变色,这种变色和三甲胺(TMAO)有关,肌红蛋白、三甲胺和半胱氨酸在厌氧条件下加热形成类似胆绿蛋白的色素。金枪鱼肉内三甲胺含量越高,蒸煮后就越容易变绿。所以一定要控制好鱼肉的新鲜度。 3什么方法可以防止虾体贮藏过程中变黑? 1)鲜虾时速冻镀好冰衣 2)去头、去内脏、洗除血液后冻结 3)真空包装贮藏 4)用水溶性抗氧
11、化剂溶液浸渍后冻结 4.水蒸气凝结解冻的原理。 也称为真空解冻或减压解冻 原理:水的沸点随着压力减小而降低,在真空状态下水低温沸腾,并也容易升华变成蒸汽,沸腾或升华的水蒸气在冻品表面凝结成水珠,凝结过程发热使冰融化。 该方法解冻时间短、不过热、防止氧化、降低干耗、汁液流失少。但成本较高。 5.冻结率算法。 冻结率:表示冻结点与共晶点之间的任意温度下,鱼体中水分冻结的比例。 近似计算: 冻结率=100% 6.干制水产品富水后为什么可以恢复到新鲜状态? 产品在干制过程中在热变性和盐析变性的作用下,蛋白质发生了大量的变性。所以说,蛋白质含量高的干制水产品在复水后,其外观、含水量及硬度等均不能回到新鲜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产品 加工 贮藏 复习题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107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