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县水上运动中心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
《某县水上运动中心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县水上运动中心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doc(6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某县水上运动中心建设项目商业计划书目 录第一章 总 论311 项目背景312 项目概况4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721 某市市体育设施现状722 开发建设的必要性7第三章 建设规模1031 建设规模1032 建设规模方案10第四章 项目选址1241 地理概况1242 场址现状1443 场址建设条件15第五章 建设方案1951 建筑指导思想及原则1952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1953 建筑方案2154 结构设计2455 公用工程27551给排水27552 暖通31553 电气39第六章 消防5361 建筑部分5362 结构部分5563 给排水部分5664 通风部分5865 电气部分60第七章 环境影
2、响评价及节能6371 设计依据6372 建设地点环境现状637. 3 项目建设及使用对环境的影响6374 环境保护治理措施6475 环境影响评价6576 环保节能设计66第八章 劳动安全卫生6881 影响劳动安全与卫生的因素6882 安全防护措施68第九章 组织机构与劳动定员6991 组织机构6992 劳动定员6993 人员培训69第十章 项目实施进度70101 项目管理70102 实施计划说明70第十一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72111 工程及估算概况72112 编制依据72113 工程总估算表73114 资金筹措及资金来源7411. 5体育馆运营成本估算74第十二章 结论与建议76121 结
3、论76122 建议78附件及附图:1某市市发改委关于下达某市市体育馆建设计划的通知(松发改发200775号)2、某市市建设局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松GJ字第0718号)3、某市市建设局建设用地规划许可证(松GZ0714)4、规划总平面图5体育馆透视效果图6体育馆各层平面示意图第一章 总 论11 项目背景111 项目名称县水上运动中心建设项目112 承办单位概况承办单位 :县文化体育局单位概况:文体局于97年月1月由县文化局与体委合并而成,属政府的职能局。局长,局班子由一正三副构成,全局22人。下属4个事业单位:文化馆、图书馆、文馆所、业余体校。113 可行性报告编制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4、(2)市总体规划(2009年稿)(3)城市公共体育运动设施用地定额指标暂行规定(4)建设单位提供的有关资料及数据114 项目提出的理由地处县的升钟水库为西南地区第一大人工湖,库容量达13.39亿立方米,其水域宽广,烟波浩淼,湖光山色,十分壮美。为了充分利用这一宝贵的自然资源,某县县多次邀请省、市体育局领导和水上运动专家前往实地考察论证,他们一致认为升钟湖水质优良,水流平缓,风景优美,是十分理想的水上运动项目比赛和训练场地。加之某县经济繁荣,人文环境宽松,若依托升钟湖这一得天独厚的优势建一水上运动中心,一是能解决某县县皮划艇队的训练场地的问题,同时也能吸引众多的省级专业运动队前来某县县住训,并可
5、承办大型的水上运动比赛。12 项目概况121 拟建地点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县升钟湖大坝附近果园场内,升钟水库位于西北部,相接于剑门蜀道。升钟库区横跨某县、阆中、剑门三县、市。水面积56平方公里,水面最宽处达3000余米,库容13.9亿立方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一座水库。122 建设规模与目标(1)建设规模某县县水上运动中心本着基本满足功能需要和项目逐步推进的原则,拟规划修建综合性训练馆3000m2,运动员宿舍6000m2,教室会议室2000m2,泊船码头及库房2000m2,餐厅及休息室2000m2,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占地面积30亩。(2)建设目标将某县县水上运动中心建设成为某县县资源
6、配置合理、设施先进、管理一流的水上体育设施,使其成为某县县城市建设新发展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最大程度地满足社会需求、满足群众的需要。某县县水上运动中心的建设还将使某县县具备了作为皮划艇、双人赛艇等水上运动项目训练、比赛基地和承办地区性和全国单项比赛的能力。123 主要建设条件项目拟建地点位于某县县升钟湖大坝附近果园场内,某县县交通便利、环境条件良好、城市公用基础实施配套完善、施工条件具备,能够满足项目建设需要。124 项目总投资及效益该项目总投资约2160万元,项目建成后,可吸引众多的省级运动队(包括外省)前来某县县驻训,并可承办省级、国家级比赛,这对于提高某县知名度、打造城市品牌、提升城市品位
7、、优化某县的投资环境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此外,本项目建设对于升钟湖风景旅游区的开发利用,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在该水域进行经常性高水平的水上运动训练和比赛,将为某县县增添新的旅游景观,必将刺激某县县旅游消费,拉动当地经济增长。125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某县县水上运动中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见下表 :序号名称单位指标备注1总用地面积亩302总建筑面积1500021综合性训练馆30002.2运动员宿舍60002.3教室会议室20002.4泊船码头及库房20002.5餐厅及休息室20003估算总投资万元2160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21 升钟湖概况升钟湖又名西水湖、升水湖、太子湖、百岛湖、西南第一湖
8、等等,是我国西南地区蓄水量最大的人工湖泊,湖面最宽达3800多米,最深处170多米,面积8.4万亩,主航道静水长100公里,库容量13.4亿立方米。作为西南最大的人工湖,升钟水库(又名升钟湖)总库容达13.39亿立方米,升钟水库建成后的20多年里,库区的气候有所改变,农业上的节气要比全市其它地方稍晚,当别处已是花儿凋谢的时候,这里仍是满山遍野的油菜花。库区的温度也要普遍低3摄氏度左右,微风吹来,湖面碧波荡漾,两岸山峦叠翠,是理想的水上休闲度假和避暑的场所。湖区风景秀丽,环境宜人,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丰富,集蓄水、灌溉、发电和旅游开发为一体,湖水清醇可饮,两岸群山环抱,自然风景宜人,历史文化厚重,
9、山乡民俗淳朴, 1986年被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被世界旅游组织确定为中国西部最大的人造水资源。常年平均气温16.4,冬暖夏凉,空气清新。与成都、重庆、绵阳、广元、某市等周边大中城市已形成一体化的交通网络,距古城阆中约35公里,距三国文化源某市100公里,距剑门古道约100公里,是川东北旅游线上山水相融的一处集观光、度假、休闲和水上娱乐为一体的理想去处。2006年以来,中央、省、市、县各级加大对升钟湖的扶贫开发力度,经过3年的全力攻坚,基础设施有了重大改善,正和着旅游“跨越式发展”和“旅游活县”的节拍,开启升钟湖体验旅游的新篇章,县委、政府决定利用三年时间打造升钟湖国家AAAA级
10、旅游区。22 某县县体育设施概况某县县体育设施的建设步伐缓慢,基本上没有大的动作,县内缺少举行大型文体活动和商贸展览活动的场地。某县县的体育设施现状落后于某市市内其它县城,达不到国家有关规定标准。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某县县体育设施落后的矛盾将越来越突出,远远满足不了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这不仅影响某县县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和体育人才的培养,还造成群众体育活动无场地设施,影响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同时也影响城市品位和档次的提高。23 开发建设的必要性1、城市建设发展和完善城市基础设施的需要某县县水上运动中心的建设,既完善了城市基础设施,解决城市体育用地和体育设施不足的矛盾,又使城市整体功能得到充分
11、发挥,给城市发展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2、某县县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某县县现有的体育设施和体育活动场所已远远满足不了体育训练比赛和群众性体育活动的需求,也制约了某县县竞技体育运动水平的提高,由于没有专业的体育运动场地,无法承办高水平的体育赛事,也不利于城市的对外开放和其他文化交流活动。某县县水上运动中心的建设,还将有利于充分发挥升钟水库水域宽广的优势,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形成皮划艇、双人赛艇等水上运动项目的训练比赛基地。3、推动某县县经济发展的需要某县县水上运动中心的建设,可提高某县县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通过举办大型的体育比赛和文娱、商贸活动等,可吸引大量
12、的外地人员来某县县参观、游览,从而带动交通、商业、旅游、宾馆服务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就业人口,保持社会稳定,推动某县县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可以促进某县县对外经济技术和文化的交流。4、改善城市环境,塑造城市景观,树立城市形象,提高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的需要某县县水上运动中心的建设,是现代化城市的需要,它不但体现了城市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也是衡量城市文化素质和文明修养水平的标志之一。某县县水上运动中心的建设完成后,将成为某县县一个重要景观,一个亮点,对于体现新时期某县县的城市建设水平、树立某县县城市形象、提升某县县城市品位和档次,完善城市功能以及提高某县县的知名度都将起到
13、重要的作用。5、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国运盛、体育兴”。随着人们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有更多的休闲时间和经济能力,人们更需要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投入到经济建设的大潮,因此,体育运动与全民健身活动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人们需要健康,健康离不开运动,体育设施的建设和体育运动水平的高低已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国力的象征。同时,依托先进的体育设施,有利于开展各类体育比赛,可以激发人们积极进取、永不言败的拼搏精神和昂扬斗志,提高民族的凝聚力和爱国心,成为爱国主义教育的一个窗口。群众性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已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社会进步与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第三章
14、建设规模根据国家、四川省、某市市有关建设标准的规定及某县县的具体情况,并参考国内同等规模城市水上运动中心规模现状,拟规划修建综合性训练馆3000m2,运动员宿舍6000m2,教室会议室2000m2,泊船码头及库房2000m2,餐厅及休息室2000m2,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第四章 项目选址41 地理概况四川省某县县位于四川盆地东北部,嘉陵江中游。地跨北纬31043140,东经1052710624。县境东邻仪陇县、蓬安县,西连盐亭县、梓潼县,南界顺庆区、西充县,北达剑阁县、阆中。其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东西分布着大巴山余脉和剑门山余脉。地貌多以低山丘陵为主,海拔298826米。主要河流嘉陵江由
15、正北向东南贯穿境内,流长78公里;其支流西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流长202公里。全县幅员面积2235平方公里,东西相距89.7公里,南北相距59.5公里。其中县城面积10余平方公里,有耕地60118公顷,其中水田19523公顷、旱地40595公顷。42 场址现状421 选址与地理位置本项目建设地点位于某县县升钟湖大坝附近果园场内,升钟水库位于某市市某县县西北部,相接于剑门蜀道。升钟库区横跨某县、阆中、剑门三县、市。水面积56平方公里,水面最宽处达3000余米,库容13.9亿立方米,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大的一座水库。422 场址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该场址土地属国有土地,项目单位通过征地获得土地使用权,
16、场址用地面积30亩,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43 场址建设条件431 气象条件某县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由于秦岭、大巴山脉形成天然屏障,北方冷空气不易入境,所以境内冬无严寒,气候温和,季风显著,雨量充沛;虽日照偏少,但四季分明。一般特征是:春早,回暖不稳,少雨,常有春旱;夏热,雨水集中,分布不均,常是旱涝交替,旱多于涝;秋短,降温快,绵雨显著;冬干,少雨,气候较温。县内四季起止时间大致为:春季3月1日至5月20日81天,夏季5月21日至9月15日共118天,秋季9月16日至11月25日共71天,冬季11月26日至2月28日共95天。由于各地位置和地形不同,四季起止时间也有差异,境内西北与东南
17、相距较远,季节一般相差10-15天。432 水文条件某县县水利资源丰富。有西南最大的人工湖、库容13.39亿立方米的升钟水库。某县境内河流属嘉陵江水系。嘉陵江经苍溪、阆中流入某县县老鸦镇,纳曲水;中经火峰乡、南隆镇纳清水河、状元溪,经河东镇纳安溪,经泸溪场纳泸溪,经柴井乡纳大回溪、小回溪,过报本寺入仪陇县新镇至环山乡复入某县境,在王家镇纳西河后流入蓬安县。境内流长78公里,落差33米,平均流量774立方米/秒,水力理论蕴藏量256334.7千瓦。433周边建筑物与环境条件拟建场地周边环境状况良好,没有明显污染源,有利于工程建设。434交通运输条件某县县全县公路里程达6051公里,其中通车里程达
18、1460公里,等级公路达到705公里;河道运输116公里。全县乡镇通车率达到100%。县境东界仪陇、蓬安,南接顺庆、西充,西连盐亭、梓潼,北邻剑阁、阆中。国道212线和省道成南线。南渠线共178.05公里穿越其境,县道207.14公里和乡道600公里密布全县,村道2300余公里延伸到千家万户,17条出境公路与相邻县、市、区相通;境内大河小溪纵横交错,嘉陵江纵贯县城106公里,北通川北门户广元,南下西南重镇重庆,西河环绕县内213公里汇入嘉陵江,某县历来被视为四川的“北道孔衢,东西要害”,是川北地区交通枢扭和物资集散地。435 环境保护要求本项目建设所在地域开阔,大气容量大,且项目本身基本没有废
19、渣、废气、废水排放,生活污水排入城市污水管网后统一处理,因此,本项目不会对当地环境造成损害。436征地拆迁本项目建设征地30亩,无拆迁。437 施工条件本项目所需的主要材料沙石、水泥等可到周边地区采购,通过汽车运输到施工场地。水、电等可就近引入,条件可满足施工需求。第五章 建设方案51 建筑指导思想及原则某县县水上运动中心建设应满足城市整体规划的要求,并与周围城市环境和谐统一,充分体现一个现代化的、自然环境良好的城市风貌。水上运动中心的建设既要从长远考虑,也要从现实出发,设施的建设要考虑具有较长期的先进性,建筑设计依照适用、经济、美观的原则,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力求设计出具有标志性和时代气
20、息的建筑。 水上运动中心作为城市公益性建筑,应以人为本,从不同人群的不同层面需求出发,亲人、为人设计良好的训练比赛、健身休闲、交流发展的现代化设施、环境。该项目属公共设施,设计建设应使物流、人流通畅,交通便利,并符合国家的有关设计规范和法律法规。设计应充分发掘本地的历史文化内涵,充分理解、尊重地域文化,利用特定的符号、特征,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通过有机组织,体现地方特色,延续和创新历史文脉。52 项目总体规划方案521总体布局根据水上运动中心总体规划方案,综合性训练馆位于用地东部,主入口位于南侧,正对南北向规划道路,便于人流的集散。建筑主体结合用地西侧为运动员宿舍及其他训练设施、健身场地、绿
21、化系统,形成一个开放性的、规整而又有变化的城市体育中心。综合性训练馆在北侧和南侧规划道路分别设置主要机动车主入口,并在训练馆周边形成15米宽环形道路,建筑物南侧、西侧形成疏散广场,解决大量观众人流的疏散问题。观众机动车集中停放在体育中心某县主入口两侧的专用停车场内,自行车停放在入口西侧临街的绿化停车场中,遇大型比赛或其他大型文体活动时,也可利用建筑周边广场作为临时停车场地。训练馆建筑主体西侧设置主要集散广场,便于组织各类体育运动会和其他社会活动的开幕式室外人员集散。观众由大台阶经二层平台进入观众席。贵宾、运动员、工作人员、记者以及安保、消防等特殊车辆,按照不同出入口设置停放在训练馆周边的指定停
22、车位内。贵宾入口位于比赛馆首层西面,运动员入口位于比赛馆首层东面,工作人员由比赛馆首层北侧进入体育馆,新闻记者入口位于首层西北面。同时,在训练馆首层南侧及二层平台训练馆北侧,设置有日常训练及全民健身出入口,便于市民平时参与训练馆内各项健身、训练活动。不同人流互不干扰,形成某县县有序的交通组织体系。某县县水上运动中心总图设计强调环境景观,建筑、广场、绿化相结合,共同构成体育中心优美宜人的环境,形成某县县城市建设的亮点。53 建筑方案531 设计依据1、某市市城市总体规划(2009年初稿)2、业主单位设计任务书3、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体育建筑设计规范JGJ312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水上运动 中心 建设项目 商业 计划书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093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