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高职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doc
《对高职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高职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对高职创业教育目标定位及其实现途径的探索摘 要:明确创业教育目标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在对创业教育目标体系进行初略探析,分析其共性和个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山职业技术学院创业教育实践,探索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目标定位。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业目标,实现途径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高等教育学会2008年度重点专项规划课题(编号:08CX11148);2009年广东省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重点课题(编号:GDGZ09013)。 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0)02-0004-02 创业教育,无论作为现代教育思想还是作为教育改革实践,都应当有自己的教育目标。
2、在教育学原理中,教育目标是指人们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人的发展需要综合确定的产品质量规格与要求。明确的创业教育目标是开展创业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是创业教育总体设计所要解决的基本定位问题。本文根据高职院校本身的办学层次定位,依托地方办学为区域经济服务的指导思想,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适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目标实现的实践性研究。 一、关于创业教育目标的思考 人类的任何一种活动,都是目标引领性的活动。由于目标设定的层次、取向的不同,就使得行为主体要设计不同行为方式来达到不同层次的目标。同时,目标又是一个由总体目标和分目标组成的体系。各分目标在总体目标的统领下,或者形成线性递进的推进路径,或者形成来自不同
3、方位的合力结构。创业教育的目标也是一个体系。它由不同的创业教育的板块的分目标所构成,其合力最终成就了创业教育的总目标,与其它教育体系一样,创业教育目标体系也具有结构层次性。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强调指出“高等学校必须将创业技能和创业精神作为高等教育的基本目标。”因此在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这一教育理想上,所有层次的创业教育都是一样的。来自各种形式、各有局限性的创业教育活动,形成相辅相成的合力结构,共同聚焦于创业者的素质目标,为了适应不同知识背景、不同爱好和个性的受教育者成为创业人才的需要,创业教育培养目标也应增加柔性,减少刚性。即在统一要求、统一规格的创业教育培养目标中,也能体现个体
4、发展的目标,体现同一目标下的不同类别和水平要求的差异。 就研究型大学与职业院校开展创业教育而言,笔者认为在创业教育目标与实现途径上应该存在一定的差异性。研究型大学在开展创业教育中要偏向创新教育,而职业院校更应重视创业技能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多样化”的创新型人才。创业教育首先要教育学生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人格,锻炼创新能力,在此基础上,还要传授给学生必要的创业知识和技能,训练其市场开发和经营能力,锻炼培养其创业心理品质。所以创业教育是创新教育的进一步延伸和应用。 二、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目标的探索 2005年9月,团中央国际联络部、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青年就业网络中国项目合作
5、办公室,共同开展的大学生创业教育试点项目KAB(Know About Business,即“了解企业”);团中央、全国青联和全国工商联合办的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由中央电视台和各地市电视台主办的“赢在中国”、“青年创业中国强”、“我能创未来”等大众创业竞赛项目等。这些创业教育课程与活动,所针对的目标群体、采用的方法手段和传递的技能信息等各不相同,都在使创业教育的范围、水平和影响力得到更大提升的同时,也为高等职业院校探寻和改革创业教育提供有益的参考。1 高职院校应先根据自身的层次定位和办学的指导思想,确定创业教育的目标。传统习惯认为各高职院校培养的大多是传统的就业型人才,他们缺乏创业意识和创业能
6、力,难以在充满机遇和挑战的社会环境中更好地开拓事业。从而导致长期以来高职学生安于求职就业,创业意识差,创业积极性不高。因而占据高等院校半壁江山的高职院校必需在高职学生中开展创业教育,确定适合于高等职业院校创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与定位,挖掘高职学生的创业潜能,培养高职学生勤奋进取、开拓创新的个性,使学生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的创业者。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目标是针对高职学生特点,围绕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目标从转变教育理念、完备教育体系人手,以完善组织架构、搭建教育平台为基础,努力把创业教育渗透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培养具有创业意识、创业心理品质、创业知识、创业生理、创业能力的创业技能型人才,重点突
7、出职业性和专业性,对创业技能培养应更多培养具有开创个性和创业综合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为学生走向社会后创业性地工作和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基础,真正解决当代高职学生走上自谋职业、灵活就业、自主创业之路。 三、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创业教育实现途径的实践 为了顺利推进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当构建适合高职学生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改革高职创业教育教学方式,提高创业教育效果;积极探索创业教育的新模式。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进行了适合高职院校创业教育实践。 (一)构建具有职业教育特色的多元创业教育课程体系 创业课程的建设是保证创业教育目标实现的基础。基于不同的创业教育对象,不同的创业教育目标,创业教育课程实现途
8、径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学院根据本校专业特色,采取必修课与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依据孙中山教育思想理念对学生开展创业观教育、创业素质教育和创业实务教育。将创业精神融入文化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普及“创业知识教育”和“职业生涯设计”等专题知识教学,开设了创业管理(KAB)入门、创业实务、经营管理课、创造性思维训练、创业案例研究、职业指导、专业技能、商务沟通与交流、创业财务基础、创业市场调查等。通过这些课程体系的设置,形成专业课、文化课、创业课功能互补、互相渗透的多元课程体系。课程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认真执行做、学、教、考一体化的教学模式,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相结合,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与实践课程互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职 创业 教育 目标 定位 及其 实现 途径 探索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079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