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赔偿金的性质与认定.docx
《残疾赔偿金的性质与认定.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残疾赔偿金的性质与认定.docx(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残疾赔偿金的性质与认定残疾赔偿金的性质及认定 梅帅论侵权责任法 残疾赔偿金,是指受害人因身体或健康遭受侵害后,因全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应当获得的赔偿。 对残疾赔偿金的性质,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收入丧失说,该种观点认为,残疾赔偿金是对受害人收入丧失的赔偿。收入丧失在计算损害赔偿额时,以受害人遭受损害之间和遭受损害之后的收入差额作为损害额。第二种是劳动能力丧失说,该种观点认为,残疾赔偿金是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 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规定了应当赔偿残疾赔偿金,但没有对残疾赔偿金作出定义,也未明确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标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十五条规定,残疾赔
2、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因此,梅帅认为:残疾赔偿金是对劳动能力丧失的赔偿,而不是对收入丧失的赔偿。 残疾赔偿金的计算根据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计算。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指城镇居民用来可以自由支配的收入,即城镇居民扣除各种税费后的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指农村居民各种来源的收入扣除各种税费的剩余部分。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纯纯收入,按照统
3、计部门公布的数据确定。 残疾赔偿金是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还是按农村居民人纯纯收入计算对当事人的权益影响较大。 梅帅认为,要准确理解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的规定,必须运用法律解释的办法,对法律条文进行准确解释和正确理解。 法律解释方法,是指在找到现行法上可以适用于本案的法律条文后,为了确定这个法律条文的内容意义、适用范围、构成要件、法律效果等,所采用的各种方法。 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第一步是进行文义解释,即按照法律条文所使用的文字语句的文义,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解释法律必须从文义解释入手。梅帅认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文义可有:1、“城镇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即,重点是“城镇居民”,
4、必须是城镇居民,才可按按司法解释规定,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残疾赔偿金。户籍在城镇的和经常居住地在城镇的均可视为城镇居民。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即,重点是“可支配收入”,即可支配收入达到“城镇居民”, 主要收入等同于城镇居民,主要收入来源于城镇,即可按司法解释规定,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算残疾赔偿金。 梅帅认为,采用文义解释得出两种解释意见,各有理由时,要认定哪一种解释意见更正确、更合理,就需要用其他解释方法进行判断和检验。 对法律条文进行解释,第二步是进行体系解释,即根据法律条文在法律体系上的位臵,即它所在的编、章、节、条、项以及该法律条文前后的关联,以确定它的意义、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残疾 赔偿金 性质 认定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046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