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的章法.docx
《楷书的章法.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楷书的章法.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楷书的章法 楷书的章法 卢元誉 章法是怎样编排好整幅字的方法 欧体楷书的章法,存在许多研究的困难,欧阳询所写的四大名碑,我们所能看到的拓本,都是经过剪贴重新编排的,我们如果无法看到全碑的整纸拓本,就无法想象全碑的整体结构面貌。就算我们可以直面欧楷原碑,但由于受当时政治制度的影响,欧阳询亦并未能完全从艺术的角度来处理全篇章法,而且多年风化,有些字已经自己剥落了 欧阳询结构三十六法讲的主要是字的结构方法,但也有论及篇章之法,如:小成大,小大成形,小大,大小,相管领,应接等等。有些字的结构方法其实亦关系到篇章结构,如覆盖,复冒,顶戴等。亦有些字的结构方法可推而广之,运用到整幅字的编章结构方向,如:相
2、让,避就,变异,补空,意连等等。 下面,我们先从三十六法中论述章法的说起: 以小成大 一个独立的字,如果变成偏旁部首,就不能仍然写成一个独立的字的大小,须大成小。如同字中的“一”和“口”,“起”字中的“巳”。 相反,一些笔划极稀之处,有些笔划就更应该放大来写,如“孤”字的捺,“宁”字的孤钩,“欠”字的捺,“戈”字的点。 从章法的角度来说,许多书法理论家认为小成大的意思是“一点成一字观,一字乃通篇之主”要充分重视第一个字,尤其是第一笔的决定性作用。这一笔虽小,但决定了后面所写笔划的大小,粗细,以至整个字的大小,整篇的面貌 ,此乃小成大也。 地一笔虽然重要,其他各处显著的笔划,都是要紧之处,不可疏
3、失。“一点失所,若美人之病一日,一画失势,如壮士之折一股”,显著之处的一点一划,都会影响整篇作品的大局。 当然,整篇字来说,首先得注重布局。“字之大体,犹屋之友墙壁也,墙壁既毁,安问纱窗绣户,此大成小之势,不可不知”。布局乱了,整篇字就极不妥,甚至成一盘散沙。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这是写好一幅字所必需做到的。 小大成形 小大成形的意思是小字有小字的形势,大字有大字的形势,并不相同。苏东坡这样说过:“大字难于结密而无间,小字难于宽绰而有余”。但大字需结密,小字需宽绰,否则就无尽善尽美。假使我们将优秀的小楷作品放大,就会觉得宽绰有余,结密不足。相反,将优秀大楷作品缩小,也会觉得结密有余,宽绰不足。
4、拿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与皇甫君碑比较,前者稍大,亦结密一些,后者稍小,亦宽绰一些。 宋代书法家米芾说:“凡大字要如小字,小字要如大字,褚遂良小字入大字。”褚遂良的小字如大字,恐是特别的例子,因为他的大字也写得异常纤细潇洒。但米芾又说大字如小字,未之见也,这说明褚遂良的大字与小字并非完全相同,而且他并未见过大字如小字的。这说明大字如小字几乎没可能,所以,若想将小字放大,就必须作适度结密处理。教材的字例,虽然基本上是临写欧阳询的碑帖,但由于放大了许多,不得不作了较大力度的结密处理。反过来,将我的教材上的字缩小,印刷为中楷,有觉得过于结密了。其实,从比例的角度来说,- 1 -第 1 页 共 3 页
5、小字需要的是布白较宽而墨线较细,而大字时布白要密而墨线较粗。于是小字便可宽绰有余,而大字反须审慎游刃。 但“凡作字,无论大小,笔力仔点划之间,调匀在空隙之地”只要能调匀空隙,自可在大小之间,游刃有余。 小大,大小 这一法师讨论同一幅中字的大小对比问题,有些字,如“口”字,本身就比较小,有些字如“国”字,本身就比较大,有些字如“一”“二”字,会显得比较疏,而有些字,如“醴”字,会显得比较密。 本身比较细的字,可以写大些,但不宜过头,甚至与本身就比较大的字一样大。本身就比较大的字,可以写小一些,亦不可能与本来比较小的字同等。 本身比较疏的字,笔划与笔划间的距离,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必然是比较疏。写肥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楷书 章法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003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