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学名词解释(3).docx
《植物学名词解释(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植物学名词解释(3).docx(3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植物学名词解释一、名词解释 说明:本部分共收入植物学上下册中出现的专用名词386个,分别参照教材和有关资料,拟出了参考答案。拟考卷时,可根据本部分题目所占的比例,从其中随机抽取若干小题。 (一)上册 1.植物学: 答案:植物学是研究植物的形态、结构、生殖、分类、生理、生态、分布、起源和发展、遗传与进化的科学。 2.细胞: 答案:细胞是构成生物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3.外始式分化: 答案:根的初生木质成熟方式从外至内渐次发育成熟,称为外始式分化。 4.分化: 答案:细胞在结构和功能上的特化。 5.组织: 答案:来源相同,形态结构相似,执行一定生理功能的细胞群,称为组织。 6.花: 答案
2、:花是适应生殖功能的变态短枝。 7.茎: 答案:来源于胚芽,是植物地上部分的轴状体。 8.变态: 答案:植物器官为了适应某一特殊的环境,改变了原有的功能和形态,这种变化能够遗传下去,称为变态。 9.保护组织: 答案:覆盖于植物体表起保护作用的组织,例如表皮。 10.芯皮: 答案:芯皮是组成雌蕊的基本单位,由叶变态而成。 11.被子植物: 答案:种子由果皮包被的一类植物。 12.裸子植物: 答案:种子裸露,无果皮包被的一类植物。 13.叶序: 答案:叶在茎上的排列顺序。 14.虫媒花: 答案:借助昆虫传送花粉的花是虫媒花。 15.边缘胎座: 答案:单子房,一室,胚珠着生在腹缝线上。 16.花公式
3、: 答案:用特定的符号和数字表示花各部分组成的式子,称为花公式。 17.种子: 答案:是种子植物的生殖器官。 18.休眠: 答案:种子成熟后,在适宜的环境下也不立即萌发,必须经过一段相对静止的时间,才能萌发,这一特性叫种子的休眠。 19.胚珠: 答案:胚珠是芯皮腹缝线上的卵形突起,发育成熟后由珠被、珠心、珠柄、珠孔、合点等部分构成。珠心组织内产生胚囊母细胞,并由其发育成配囊。 1 20.侵填体: 答案:进入导管内部的瘤状后含物,称为侵填体。 21.双受精: 答案:被子植物受精过程中,进入胚囊的两个精子,一个与卵结合成合子,进一步发育成胚;一个与两个极核结合成三倍体的胚乳核,并进一步发育成胚乳,
4、这一特殊的受精方式,称为双受精。 22.分生组织: 答案:在根尖、茎尖和形成层中,具有持久分生能力的细胞群,称为分生组织。 23.次生保护组织: 答案:由木栓形成层及其衍生细胞形成的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 24.花序: 答案:花在花序轴上的排列顺序。 25.凯氏带: 答案:双子叶植物内皮层细胞的径向壁和上下端壁的栓质带状加厚,称为凯氏带。 26.泡状细胞: 答案:单子叶植物叶片上表皮中,呈扇形分布的某些薄壁细胞,称为泡状细胞。这些细胞失水时,能引起叶片卷曲,防止叶片舒展而进一步失水。 27.内起源: 答案:侧根发生时,由内皮层以内的中柱鞘细胞恢复分生能力,形成侧根源基,进一步突破外面的组织而成,
5、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内起源。 28.胞间连丝: 答案:连接相邻两细胞之间的原生质丝。 29.质体: 答案:质体是一类与碳水化合物的合成和贮藏有密切关系的细胞器。 30.开花: 答案:花被张开,雌雄蕊暴露出来的现象称为开花。 31.异花传粉: 答案: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中雌蕊柱头上的过程,称为异花传粉。 32.单子叶植物: 答案:种子内部的胚,只有一片子叶的植物。 33.双子叶植物: 答案:种子内部的胚,具有两片子叶的植物。 34.维管束: 答案:由木质部与韧皮部构成的束状结构。 35.外起源: 答案:叶和芽起源于茎尖表皮1-2层细胞,这种起源方式称为外起源。 36.胼胝体: 答案:筛管内的垫状
6、物称为胼胝体。 37.单轴分枝: 答案:顶芽不断向上伸展,形成明显的主干和各级侧枝的分支方式。 38.二体雄蕊: 答案:一朵花中雄蕊四枚,二个较长,另二个较短,称为二强雄蕊。 39.四强雄蕊: 答案:一朵花中雄蕊六枚,外轮二个较短,内轮四个较长,称四强雄蕊。 40.两性花: 答案:既有雄蕊群,又有雌蕊群的花,称为两性花。 2 41.裂果: 答案:成熟后,果皮自行开裂的果实,称为裂果。 42.鳞芽: 答案:有鳞片包被的芽称为鳞芽。 43.芽鳞痕: 答案:芽鳞片脱落后,在枝上留下的痕迹。 44.对生叶序: 答案:每个节上相对着生两片叶子的叶序类型。 45.种子寿命: 答案:在一定条件下保持生活力的
7、期限,称为种子的寿命。 46.无限花序: 答案:开花期间花序轴无限伸长的花序类型。 47.分蘖: 答案:禾本科植物,在地面以下和近地面的茎节上产生腋芽,并形成不定根的分枝方式,称为分蘖。 48.年轮: 答案:一个生长季节内,树木的早材和晚材共同组成一轮明显的同心环层,称为年轮。 49.胚: 答案: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成,是种子的最主要部分,是新生植物的雏体。 50.胎座: 答案:子房内胚珠着生的位置,称为胚座。 51.总状花序: 答案:开花期间花轴序无限伸长,轴上着生许多有柄小花,自下而上陆续开放的花序,称为总状花序。 52.单体雄蕊: 答案:花药完全分离、而花丝联合成1束的雄蕊类型,称为单体雄蕊
8、。 53.无被花: 答案:既无花萼也无花冠的花。 54.传粉: 答案:成熟的花粉粒,借助一定的媒介力量,被传送到同一花或另一花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55.盾片: 答案:盾片是单子叶植物胚的内子叶。 56.同源器官: 答案:来源相同但生理功能不同的器官。 57.完全花: 答案:即有花萼又有花冠的花。 58.倒生胚珠: 答案:珠柄细长、整个胚珠作1800扭转,呈倒悬状,珠孔与珠柄平行的胚珠,称为倒生胚珠。 59.无性花: 答案:没有雌蕊和雄蕊的花。 60.下位花: 答案:花萼、花冠、雄蕊都着生在雌蕊子房下部的花。 61.雄花: 答案:只有花萼、花冠和雄蕊群的花。 62.芽: 答案:是枝、花、花序的原
9、始体。 3 63.叶痕: 答案:叶片脱落后,在茎上留下的痕迹。 64.早材: 答案:木材中,在一个生长季节里早期形成的木质部。 65.繁殖: 答案:植物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通过一定的方式,从它本身产生个体来延续后代的现象。 66.辐射对称: 答案:通过花的中心可以切出两个以上对称面的花。 67.真果: 答案:真正由子房受精后发育形成的果实。 68.自花传粉: 答案:花粉散出后。落到同一朵花柱头上的传粉现象。 69.节: 答案:植物茎上,着生叶的部位称为节。 70.花被: 答案:着生在花托的外围或边缘,对内起保护作用的结构,是花萼和花冠的总称。 71.根瘤: 答案:某些植物的根上,因与菌类共生而
10、成的瘤状突起,称为根瘤。 72.花托: 答案:花托是花柄顶端的膨大部分,花的各部分按一定的方式着生在它上面。 73.多体雄蕊: 答案:花丝联合成多束的雄蕊,称为多体雄蕊。 74.雌球花: 答案:裸子植物的花序呈球状,称为雌球花。 75.不定芽: 答案:不在枝顶或叶腋内形成的芽,发生位置不定,称为不定芽。 76.嫁接: 答案:将枝条或芽移接在另一株植物茎上,使二者彼此愈合共同生长的栽培技术,称为嫁接。 77.复合组织: 答案:两种以上的组织生在一起,共同执行一定的生理功能,称为复合组织。例如:周皮。 78.细胞的生长: 答案:是指细胞体积的增长,包括细胞纵向的延长和横向的扩展。 79.居间分生组
11、织: 答案:是夹在多少已经分化了的组织之间的分生组织。 80.不定根: 答案:在茎、叶、老根或胚轴上生出的根,统称为不定根。 (二)下册 1.植物系统学 答案:是专门研究植物的亲缘关系,建立植物界的自然演化系统的科学。 2.植物分类学 4 答案:广义的植物分类学是指区分植物的种类,探索植物间的亲缘关系,阐明植物界的自然演化系统的科学。从这个角度说,植物分类学与植物系统学没有什麽区别,是同义词。 狭义的植物分类学,是专指对种子植物进行分类学研究的科学。 3.人为分类法与人为分类系统 答案:人为分类法是人类根据植物的用途、生长特征、生活习性等容易辨别的性状,对其进行分类,而不考虑植物间的亲缘关系和
12、系统发育中的地位的分类方法。 由人为分类法建立的植物分类系统,称为人为分类系统。例如:将植物分为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将植物分为野生植物和栽培植物;将植物分为旱生植物和水生植物等。在植物系统分类学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李时珍本草纲目系统、裕苏系统、德堪多系统、本生和虎克系统、林奈系统等,也都是人为分类系统。 4.自然分类法与自然分类系统 答案:自然分类法是利用现代自然科学的先进手段,从比较形态学、比较解剖学、古生物学、植物化学、植物生态学等不同的角度进行研究,努力反映植物界的自然演化过程和彼此间的亲缘关系的一种分类方法。 由自然分类法建立的植物分类系统,称为自然分类系统。自XX年达尔文在物种起源一书
13、中提出“生物进化学说”后,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建立的系统均为自然分类系统。例如:恩格勒系统、哈钦松系统、塔赫他间系统、田村道夫系统、克郎奎斯特系统等。 5.植物分类阶元 答案:植物分类阶元又称为植物分类的“基本单位”。由高到低分别是:界、门、纲、目、科、属、种七级。在实际使用中,这些单位不够用,又添加了“亚单位”、“族”、“组”以及“变种”、“变型”等种下单位。“亚单位”是“基本单位”的下一级,例如“亚门”是“门”以下“纲”以上的单位;“亚纲”是“纲”以下“目”以上的单位。“族”、“组”是“属”以下“种”以上的添加单位。 6.植物的种 答案:植物的“种”是客观存在的实体,是形态上和生殖上相对独立的
14、个体群,它既是植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又是生态系统中的功能单位。但是,如何给种下定义却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至今已有“形态学种”、“生物学种”、“分支种”等不同的定义。 7.植物的“变种”、“变型” 答案:“变种”是植物分类学研究中,对种内具有明显性状差异的群体进行区分时最常用的单位。“变型”也是种下单位,但是它与“变种”不易区别。 8.双名法 答案:是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的给植物的“种”命名的基本方法,由瑞典植物学家林奈所创立。“双名法”规定:给植物命名必须使用拉丁文;其“种名”由所在属的“属名”加上“种加词”构成;“属名”是名词,用主格,在书写时,“属名”要用斜体,第一个字母要大写;“种加词”
15、是形容词,用所有格,书写时用斜体、小写;正式发布时在“种加词”后面还要附加命名人的姓氏缩写。 9.三名法 答案:是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的给植物的“种下单位”命名的基本方法。给植物的“种下单位”命名时,要在其原种“种名”后,加上“变种加词”;正式发布时在“变种加词”后面也要附加变种命名人的姓氏缩写。例如: 亚种的命名:原种名+Sp+亚种加词+亚种命名人姓氏缩写 变种的命名:原种名+vr+变种加词+变种命名人姓氏缩写 变型的命名:原种名+f+变型加词+变型命名人姓氏缩写 杂种的命名:杂种用二个种加词之间加“X”表示,如 alystegia 5 sepium X silvatica 为C. Sepi
16、um和C. Silvatica 之间的杂交种,但也可另取一名,用X分开,如Calystegia X lucana。 栽培植物的命名:栽培植物有专门的命名法规,XX年有新版。基本的方法是在种级以上与自然种命名法相同,种下设品种 cultivar(CV.)。 10. 国际植物命名法规 答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是XX年8月在法国巴黎举行的第一次国际植物学会议研究制定的,是由老生物学工作者德堪多的儿子受会议的委托,负责起草制定的。称为巴黎法规或巴黎规则。该法规共分7节68条,这是最早的植物命名法规。 XX年在比利时的布鲁塞尔召开的第三次国际植物学会议,奠定了现行通用的国际植物命名法规的基础。以后在每6年
17、召开一次的国际植物学大会上,都要对法规进行修订和补充。XX年,第十六届美国圣路易斯国际植物学大会也召开了命名会议。 我国正式翻译的有蒙特利尔法规和列宁格勒法规,这是目前我国植物命名的主要参考文献。 11. 模式标本、主模式标本、等模式标本、副模式标本、后选模式标本 答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科或科级以下的分类群的名称,都是由命名模式来决定的。该法规定,发表植物的新种,必须有模式标本做依据;而且,要建立如下各种模式标本: 主模式标本是由命名人指定的模式标本。即著者发表新分类群时据以命名、描述和绘图的那一份标本。 等模式标本系与主模式标本同为一采集者在同一地点与时间所采集的同号复份标本。 合模式
18、标本著者在发表一分类群时未曾指定主模式而引证了2个以上的标本或被著者指定为模式的标本,其数目在2个以上时,此等标本中的任何1份,均可称为合模式标本。 后选模式标本当发表新分类群时,著作未曾指定主模式标本或主模式已遗失或损坏时,是后来的作者根据原始资料,在等模式或依次从合模式、副模式、新模式和原产地模式标本中,选定1份作为命名模式的标本,即为后选模式标本。 副模式标本对于某一分类群,著者在原描述中除主模式、等模式或合模式标本以外同时引证的标本,称为副模式标本。 新模式标本当主模式、等模式、合模式、副模式标本均有错误、损坏或遗失时,根据原始资料从其他标本中重新选定出来充当命名模式的标本。 原产地模
19、式标本当不能获得某种植物的模式标本时,便从该植物的模式标本产地采到同种植物的标本,与原始资料核对,完全符合者以代替模式标本,称为原产地模式标本。 12. 植物学名之有效发表、合格发表 答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每种植物只有1个合法的正确学名,其他名称均作为异名予以废弃。 所谓有效发表是指:发表作品一定要用印刷品,并可通过出售、交换或赠送,到达公共图书馆或者至少一般植物学家能去的研究机构的图书馆。仅在公共集会上、手稿或标本上以及仅在商业目录中或非科学性的新闻报刊上宣布的新名称,即使有拉丁文特征集要,均属无效。 所谓合格发表是指:新分类群名称的发表,必须伴随有拉丁文描述或特征集要,否则不作为合格
20、发表。自XX年x月x日以后,科或科级以下新分类群之发表,必须指明其命名模式,才算合格发表。 13. 植物学名发表之优先率、保留名、废弃名及变更 答案:国际植物命名法规规定,新植物学名之发表遵从优先率;优先律6 的起点为XX年x月x日,即以林奈XX年出版的植物种志为起点;属名的起点为1754及XX年林奈所著的植物属志的第5版与第6版开始。因此,1种植物如已有2个或2个以上的学名,应以最早发表的名称为合用名称。 对不符合命名法规的植物名称,那些历史上惯用已久,又经国际植物学会议讨论通过,继续保留使用的作为保留名。例如:某些科名,其拉丁词尾不是-aceae, 如豆科Leguminosae;十字花科C
21、ruciferae (Brassicaceae);菊科Compositae (Asteraceae)等。其余的均作为废弃名予以废弃。 凡符合命名法规所发表的植物名称,不能随意废弃和变更。但有下列情形之 一者,不在此限。 同属于一分类群而早已有正确名称,以后所作多余的发表者,在命名上是个多余名,应予废弃。 同属于一分类群并早已有正确名称,以后由另一学者发表相同的名称,此名称为晚出同名必须予以废弃。 将已废弃的属名,用作种加词时,此名必须废弃。 在同一属内的两个次级区分或在同一种内的两个种下分类群,具有相 同的名称,即使它们基于不同模式,又非同一等级,都是不合法的,要作为同名处理。 种加词如有下述
22、情形时,即用简单的语言作为名称而不能表达意义的、丝毫不差地重复属名者、所发表的种名不能充分显示其为双名法的,均属无效,必须废弃。 14.植物的个体发育、系统发育 答案:植物的个体发育是指植物个体的历史。即其从单个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植物体,直至再产生新一代生殖细胞的全过程。植物的系统发育是指植物界的整体发展史。即从最简单、最低级的植物种类产生,经过一系列的进化,直至成为庞大的现存植物界的全部历史。植物的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的基础,个体发育是系统发育的重演。 15. 孢子植物、种子植物、隐花植物、显花植物、高等植物、低等植物 答案:用孢子繁殖的植物称为孢子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地衣、苔藓、蕨类等;
23、用种子繁殖的植物称为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孢子植物没有花,故称为隐花植物;种子植物有明显的花,故称为显花植物;外观形态上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内部结构上有维管组织的分化,生殖过程中出现了胚的植物,称为高等植物,包括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外观形态上没有根、茎、叶等器官的分化,内部结构上没有维管组织的分化,生殖过程中无胚出现的植物,称为低等植物,包括藻类、菌类、地衣。 16. 颈卵器植物 答案:具有颈卵器的植物特称为颈卵器植物,有苔藓、蕨类和裸子植物。颈卵器是这些植物的雌性生殖器官,外形似瓶,有颈部和腹部之分,为卵细胞和胚发育的场所。 17. 生活史、世代、世代交替、同型世代交替、
24、异型世代交替 答案:从生活的营养细胞,经过有性或无性生殖,又产生新一代营养细胞的过程,就是生物的生活史。对植物来说,就是其一生的历史,简称其生活史。 在植物的生活史中,孢子体生活的阶段称为孢子体世代;其配子体生活的阶段称为配子体世代。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有性世代和无性世代有规律的互相交替的现象,称为世代交替。 7 孢子体与配子体形态完全相同的世代交替,称为同型世代交替;孢子体与配子体形态完全不同的世代交替,称为异型世代交替。 18. 配子、雄配子、雌配子、同型配子、异型配子 答案:在某些低等植物的有性生殖过程中产生的“准性细胞”称为配子;其中大而运动能力弱的是雌配子,小而运动能力强的是雄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植物学 名词解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600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