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尔木市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doc
《格尔木市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格尔木市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doc(10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格尔木市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20112015年)二一三年五月目 录序言1第一章 基本情况2第一节 人口与自然条件2一、人口2二、自然条件2三、资源优势5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6一、经济现状6二、社会事业11三、生态建设13第三节 贫困状况、发展制约因素和发展机遇14一、贫困状况14二、发展制约因素14三、发展机遇17第二章 发展思路21第一节 指导思想21第二节 基本原则22第三节 发展目标23一、总体目标23二、具体目标24第四节 空间布局28一、主体功能布局28二、区域发展布局29第三章 建设任务30第一节 基础设施建设30一、交通运输30二、能源建设32三、水利工程34四、
2、防灾体系35第二节 产业发展36一、特色农牧业36二、 生态工业38三、现代服务业43四、特色产业园区50第三节 社会与民生建设52一、民生建设52二、社会建设59第四节 生态保护与资源利用62一、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62二、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63三、环境污染治理64四、环境监测与防灾减灾64第五节 科技创新和人才队伍建设64一、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64二、人才队伍建设65第六节 扶贫开发66一、整村推进66二、易地扶贫搬迁66三、产业化扶贫67四、劳动力转移培训67五、社会扶贫68六、科技扶贫69第四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69第一节 估算依据69第二节 投资估算70一、总体规划投资70二、分类项
3、目投资70(一)基础设施类项目70(二)产业发展类项目71(三)民生改善类项目71(四)公共服务类项目71(五)能力建设类项目72(六)生态环境建设类项目72第三节 资金筹措72第五章 效益分析73第一节 经济效益73第二节 社会效益74第三节 生态效益75第四节 扶贫效益76第六章 环境影响评价77第一节 环境影响分析77一、环境质量现状77二、环境质量标准77三、环境影响分析79第二节 环境保护措施81第七章 保障措施86第一节 组织领导和部门协调86一、健全领导机构87二、明确部门分工87三、建立协调机制87第二节 政策保障88一、财政、税收和金融政策88二、项目投资和产业政策88三、土
4、地和人口政策89四、生态补偿政策90五、帮扶和对口支援政策90第三节 规划管理与监督检查91一、规划管理91二、监督检查91第四节 考核评估91一、建立绩效考核评估体系92二、实施进展、结果考核评价92附表 1格尔木市藏区基本情况表;2格尔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表;3格尔木市扶贫开发主要成果目标表;4格尔木市项目投资汇总表;5格尔木市重点建设项目一览表。6格尔木市建设项目年度计划表附图1格尔木市行政区划图2格尔木市卫星影像图3格尔木市旅游景区图序 言为打好新一轮扶贫开发攻坚战,根据中央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中发201110号)、编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省级
5、实施规划指导意见的通知(国开办发201260号)、中共青海省委、青海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的实施意见(青发201127号)、青海省藏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青海省人民政府政府办公厅关于编制青海省六盘山片区和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的通知(青政办2012232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格尔木市发展实际,编制格尔木市藏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实施规划(以下简称实施规划)。编制实施规划是全面推进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扶贫攻坚的内在要求,是落实片区规划目标任务的载体和平台,是推进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重要抓手。有利于统一思想认识,细化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明确建设任
6、务,落实保障措施;有利于整合行业扶贫、专项扶贫和社会扶贫资源,形成合力推进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格局;有利于统筹谋划,合理配置生产要素,综合治理,全面发展,整体推进,加快我市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和扶贫开发的进程。坚持把区域合作协同发展与集中连片扶贫攻坚相结合,明确了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重点任务和政策措施,是促进青我市区域发展和扶贫攻坚的指导性文件。实施规划期限为20112015年。第一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人口与自然条件一、人口格尔木隶属于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是蒙古语,意为“河流密集的地方”,地处青藏高原腹地,辖区由柴达木盆地中南部和唐古拉山地区两块互不相连的区域组成,总面积约11
7、.89万平方公里。截止2010年末,总人口为27万人,其中:农牧业人口3.32万人,占全市人口占12.3%。有汉、藏、蒙古、回等26个民族,其中汉族人口占83%。二、自然条件(一)气候资源本市位于柴达木盆地中南部格尔木河冲积平原上,市区平均海拔2780米。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四季不分明,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大风时日多,降水极少,夏季凉爽短促,昼夜温差大。据格尔木气象资料统计,平均气温4.3,极端高温35,以察尔汗、格尔木为热中心;极端最低温-33.6,以格尔木为冷中心。年平均降雨量在23.668.0毫米之间,年均蒸发量为28003200毫米。光热资源丰富,年太阳辐射总量695-703千焦/平
8、方厘米。大于等于0积温2584,持续222天,大于等于10积温2014,持续131天。无霜期70215天,作物生长期169天。盆区风力强劲,年均风速3.5米/秒,最大风速40米/秒,多为偏西或西北风,平均每年大风天数22.6天,沙暴天数为16天。(二)地貌及土壤资源格尔木市辖区幅员广大、地形复杂,大体可分为盆区和唐古拉山北麓山区两部分。盆区高原海拔26753350米,在地形结构和地貌特征上大体呈同心圆分布,自盆地边缘到中心依次为高山、戈壁、风蚀丘陵、平原、盐湖。在昆仑山北麓1030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山麓戈壁带,为洪积、冲积扇裙,戈壁带北缘为灌丛沙丘带,沙丘分流动或半流动沙丘,有的沙丘生长着柽柳
9、或白刺、枸杞、芦苇等,多为固定沙丘(沙柳包),最高可达10余米,沙丘连续排列,结成长带,绵延数百公里,它们成为天然的防风固沙屏障。在戈壁沙丘与盆地底部湖沼之间为平原细土带,该带为洪积湖积平原,地势开阔,东西长、南北窄,呈带状。唐古拉山位于青南高原,在可可西里盆地与藏北高原之间。唐古拉山北麓峰峦重叠,山势险峻,冰川发育,间有低谷、平滩和沼泽,平均海拔4500米左右,属典型的高原地貌。著名的格拉丹东冰山群长江源头,由21座海拔6000米以上的雪峰组成,方圆数百里终年冰塔林立,晶莹璀灿。格尔木地形地貌复杂多样,气候条件差异大,因而土壤类型较多,其地成性和垂直分布特征明显。土壤类型共有10个土类,18
10、个亚类,主要的土壤有:高寒漠土、高山草甸土、高山草原土、灰棕漠土、盐土和草甸土。土壤总的特点是土层薄,粗骨性强,有机质含量低,缺氮少磷,但含钾丰富,盐分高。绿洲耕地面积6.27万亩,土壤适宜春小麦、油菜、马铃薯种植,特别适宜反季节蔬菜莴笋、经济林枸杞的生长,高产稳产,品质上乘。(三)主要河流及水资源境内河流按流域可分为外流和内陆两大水系,五个流域。唐古拉山的沱沱河是格尔木国第一条大河长江的源头,其他皆为内陆河。流入盆地的主要河流有二十余条。其中:河水出山口控制的集水面积大于10000平方公里的有2条(格尔木河和那棱格勒河)。现代冰川面积为970.7平方公里,主要分布高山,融冰水是盆区河流径流补
11、给的主要水源。湖泊主要分布于盆底低洼处,以盐湖或咸水湖居多。盆区水资源总量为20.68亿立方米,地表和地下水资源的重复量是13.76亿立方米,人均占水量为3.43万立方米,土地每平方公里为2.56万立方米。水量充足且水质好,矿化度一般在0.20.6克/升之间,pH值一般在7.58.5之间,境内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较丰富,适宜人畜饮用和农业灌溉,可以保证地区开发用水需求。(四)生物资源格尔木市地大物博,生物资源比较丰富。有50余种野生动物资源和200余种野生植物资源,其中20余种被列为国家级珍稀野生动植物。1农作物:粮食作物有春小麦、青稞、马铃薯;油料作物主要为油菜;蔬菜品种菠菜、莴笋、萝卜、西红
12、柿、大蒜、韭菜等。2畜禽品种:牦牛、藏羊、蒙古羊、山羊、柴达木马、柴达木黄牛及猪鸡兔等。3牧草:草地类型有山地草原、高寒草原、山地荒漠、高寒荒漠、高寒草甸及荒漠草原类等。优势种有紫花针茅、芦苇、盐爪爪、藏嵩草等。4林地:林地主要由天然灌木林阔叶林和人工林组成。在原生林地植被中有胡杨林、沙枣林等乔木林,有柽柳、白刺、枸杞、沙棘、梭梭等灌木;还有沙拐枣、木本猪毛菜、罗布麻、麻黄等多年生小灌木。在人工林营造中已经种植成功物树种有青杨、新疆杨、乌柳等。三、资源优势格尔木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型地区,资源配置在全国独一无二。在以市区为圆心,半径200公里的范围内,广泛分布着钾、钠、镁、锂、硼、锶、锑、石油、天
13、然气、黄金、宝玉石等50余种矿产资源,有30多种位居全国前10位,其中钾、钠、镁、锂总储量占全国第一位。主要矿产资源潜在经济价值约16万亿元,占青海省矿产潜在经济价值的90.78%。境内面积为5856平方公里的察尔汗盐湖是我国最大的钾镁盐矿床,已探明钾盐总储量3.2亿吨,镁盐总储量31.6亿吨,钠盐总储量33.1亿吨,其潜在价值巨大。涩北天然气田已探明储量3000亿立方米,远景储量可达5000亿立方米,是我国四大天然气田之一。格尔木地区地域辽阔,矿产资源丰富,矿种多。已知矿种30余种,矿床(点)60余处,探明有一定储量的矿种20余种。其中,以盐湖矿产和天然气资源最具优势,其次为铁矿资源,其他金
14、属和非金属矿产也具有较大的经济价值。现已探明的钾盐、食盐和锂、硼等矿产储量在中国占有显著地位。察尔汗、东台吉乃尔、西台吉乃尔等盐湖是中国重要的无机盐宝库,其成矿规模之大,品位之富,为世界盐湖所罕见。铁矿储量约占全省已探明铁矿总储量的3/5,本区西部铁矿中还共生有较丰富的多种金属和品位较高的岩金。区内沙金矿分布也较广泛,主要集中在西部,如乌图美仁洪水河及马鞍山等地,但由于地质工作程度很低,资源不清。格尔木矿产资源可分为能源矿产、盐湖矿产、金属矿产、冶金辅助原料矿产和非金属及其他矿产五类。第二节 经济社会发展现状一、经济发展现状“十一五”以来,市委市政府团结带领全市各族人民,紧紧抓住中央扩大内需和
15、支持青海等省藏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开拓创新,团结奋斗,有效抑制经济运行中不稳定不健康因素,有力化解各类社会矛盾,妥善应对历史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成功克服各种自然灾害的不利影响,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地方经济总量快速扩大,特色经济框架基本形成,经济社会出现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良好局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为建设富裕文明和谐新格尔木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全市国民经济继续保持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综合实力明显增强。201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0.06亿元,比“十五”末增长1.47倍,发展质量和效益同步提升。人均生产总值从2005年的2.83万元提高
16、到2010年的9.1万元,比“十五”末增长2.23倍。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完成370亿元。2010年全地区财政收入达到53.09亿元,比“十五”末增长2.56倍;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达到10.34亿元,比“十五”末增长3.09倍,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6.6亿元,比“十五”末增长3.61倍,公共服务、社会保障、教育卫生、基本建设等领域的投入和支出不断扩大。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大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青藏铁路格拉段全线通车,青藏铁路西格段增建二线、格尔木察尔汗高速公路、青海西藏750千伏/400千伏交直流联网工程等重大项目顺利建设,格尔木敦煌铁路获国家批复,格尔木库尔勒铁路预可研通过铁道部审查,德令哈格
17、尔木330千伏输变电工程、涩格天然气管线复线、花格输油管线复线、格茫公路等项目建成使用,有效缓解了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制约。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到1959公里,比“十五”末增加671公里;铁路营运里程达到846.88公里,比“十五”末增加379.88公里;新建330千伏输电线路424.54公里,电网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城市建设力度加大,集中实施了一批城市美化、亮化、净化、硬化、供排水、污水管网、环卫设施、街巷道路等工程建设,建成中心广场、盐湖广场、将军楼主题公园、滨河路、昆仑路街景改造等一批地标工程,完成铁兵巷、柴综院等6处棚户区改造,城市面貌大幅改善、城市综合载体功能明显增强。新建和改扩建城市道路
18、43条、小街小巷35条,新增城市道路15.6公里,城市道路总长度达159.8公里,人均道路达到25.9平方米,“七纵七横”的城市路网架构基本形成。工业经济优势明显。大力推进资源转换战略,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创新驱动,促进特色优势产业向规模化、集群化发展。100万吨钾肥、格尔木炼油厂产品质量升级改造、万吨级碳酸锂、60万吨甲醇、250万吨铁矿采选、10万吨粗铅、500万箱矿泉水等重点项目建成投产并发挥效益,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金属镁一体化等重大项目顺利实施,青海盐湖集团、藏格钾肥、庆华矿业、胜华矿业、玉珠峰矿泉水等一批资源开发龙头企业迅速发展壮大。五年累计完成工业投资270亿元,超过“十一五”规划
19、投资的35%。格尔木被国家授予“全国优质钾肥生产示范区”称号,钾肥品牌战略及市场空间实现新提升。新兴产业加快兴起,昆仑玉、矿泉水等地方特色品牌影响力不断扩大,太阳能、风能发电等新能源产业成为新的开发热点,“十一五”末太阳能并网发电装机规模达到15兆瓦。2010年全市工业增加值达到140.15亿元,年均增长23.9%,超过规划目标1.9个百分点,比“十五”末增长1.92倍,占全市GDP的比重达到70.1%,工业主导地位更加突出,初步形成了以大型钾肥、盐湖化工、油气化工、有色黑色金属采选冶炼、特色轻工业、新能源发展为主的产业体系。地勘工作力度加大,累计矿产勘查面积3418.2平方公里,初步探明东昆
20、仑成矿带祁漫塔格地区多金属大中型矿床5处,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了资源支撑。园区工业快速发展,形成“一园多区”发展新格局,产业聚集能力明显增强,各工业小区发挥优势、错位发展,产业集群初步搭建,昆仑经济开发区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察尔汗盐湖化工小区初具规模,实现了工业生产力的集中布局。格尔木位列“中国西部最具投资潜力的100个县(市、区)”第15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总体规划深入实施,循环经济产业链逐步搭建,盐湖集团等循环经济试点示范企业创建工作取得明显成效,百万吨钾肥综合利用等重点循环经济示范项目基本建成,格尔木被国家授予西部大开发特色优势产业基地。加快重点企业节能降耗技术改造,淘汰了一批落后产能,
21、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年均下降11.1%,污染减排工作取得显著进展,累计完成削减化学需氧量(COD)2057.68吨、二氧化硫(SO2)6569吨,“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如期完成。服务业稳步推进。坚持市场化、产业化方向,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第三产业体系不断完善。201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43.96亿元,年均增长14.9%,超过规划目标1.9个百分点。商贸流通业优化提升,批零贸易、餐饮住宿、专业市场改造提升,“万村千乡”、“家电下乡”、“汽车摩托车下乡”、“农超对接”扎实推进,德盛商厦、天天好超市、金百川鞋城等一批现代商贸企业进驻格尔木,商贸流通及消费环境不断改善。城乡居民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格尔木市 区区 发展 扶贫 攻坚 实施 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992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