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基础类型说明及适用条件.docx
《桩基础类型说明及适用条件.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桩基础类型说明及适用条件.docx(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桩基础类型说明及适用条件1.定义: 桩基础是深基础应用最多的一种基础形式,它由若干个沉入土中的桩和连接桩顶的承台或承台梁组成。 2.作用: 是将上部建筑物的荷载传递到深处承载力较强的土层上,或将软弱土层挤密实以提高地基土的承载能力和密实度。 3.分类: 按受力情况分: 定 义 是穿过软弱土层而达到坚硬土层或岩层上的桩,上部结构荷载主要由岩层阻力承受;施工时以端成桩 控制贯入度为主,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或桩尖标高可作参考 完全设置在软弱土层中,将软弱土层挤密实,以提高土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上部结构的荷载由摩擦桩 桩尖阻力和桩身侧面与地基土之间的摩擦阻力共同承受,施工时以控制桩尖设计标高为主,贯入度
2、可作参考 按施工方法分: 预制桩 在预制构件厂或施工现场预制,用沉桩设定义 备在设计位置上将其沉入土中的桩 架,再浇筑混凝土而成的桩 灌注桩 是在桩位处成孔,然后放入钢筋骨图 示 种类繁多,大体可归纳为沉管灌注桩可分为混凝土预制桩、钢桩和木桩;沉桩分类 方式为锤击打入、振动打入和静力压入等 套管或沉管护壁、泥浆护壁和干作业等方法成孔 和钻孔灌注桩两类;采用1.桩的单位面积承载力较高,由于其属挤土桩,桩打人后其周围的土层被挤密,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 2. 桩身质量易于保证和检查;适用于水下施工; 优点 3.桩身砼的密度大,抗腐蚀性能强; 4.施工工效高。因其打人桩的施工工序较灌注桩简单,工效也高
3、; 1.适用于不同土层; 2. 桩长可因地改变,没有接头; 3. 仅承受轴向压力时,只需配置少量构造钢筋。需配制钢筋笼时,按工作荷载要求布置,节约了钢材(相对于预制桩是按吊装、搬运和压桩应力来设计钢筋); 4. 正常情况下,比预制桩经济; 5. 单桩承载力大(采用大直径钻孔和挖孔灌注桩时); 6.振动小,噪声小; 1.预制桩单价较灌注桩高。预制桩的配筋是根据搬运、吊装和压人桩时的应力设计的,远超1. 桩身质量不易控制,容易出现断桩、缩颈、露筋和夹泥的现象; 过正常工作荷载的要求,用钢量大。接桩时,2. 桩身直径较大,孔底沉积物不易清除干还需增加相关费用; 2. 锤击和振动法下沉的预制桩施工时,
4、震动噪音大,影响周围环境,不宜在城市建筑物密集的地区使用,一般需改为静压桩机进行施工; 3. 预制桩是挤土桩,施工时易引起周围地面缺点 隆起,有时还会引起已就位邻桩上浮; 4. 受起吊设备能力的限制,单节桩的长度不能过长,一般为10余米。长桩需接桩时,接头处形成薄弱环节,如不能确保全桩长的垂直度,则将降低桩的承载能力,甚至还会在打桩时出现断桩; 5. 不易穿透较厚的坚硬地层,当坚硬地层下仍存在需穿过的软弱层时,则需辅以其他施工措施,如采用预钻孔(常用的引孔方法)等; 净(除人工挖孔灌注桩外),因而单桩承载力变化较大; 3. 一般不宜用于水下桩基; 4.预制桩施工工艺 4.1 预制桩分类 定 义
5、 优 点 1.承载力较高,受地下水变化影响较小; 2.制作便利, 既可以现场预制,也钢筋混凝土材料制作。分方形可以工厂化生产; 混凝土预制桩 实心断面桩和圆柱体空心断面3.可根据不同地质条件,生产各桩两类。 种规格和长度的桩; 4.桩身质量可靠,施工质量比灌注桩易于保证;施工速度快; 1.重量轻,钢性好,装卸、运输方便,不易损坏; 钢材料制作,常用的有开口或钢桩 闭口的钢管桩以及H型钢桩等。 能获得极大的单桩承载力; 3.沉桩接桩方便,施工速度快; 木桩常用松木、杉木制作。其木桩 直径在160mm260mm之间,桩长一般为4m6m 1.木材自重小,具有一定的弹性和韧性; 2.便于加工、运输和设
6、置, 1. 承载力很小, 现在只在木材产地和某些应急工2. 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中极易腐 程中使用 烂等特点 噪音较大; 击力,常规钢筋砼桩很难适应,此时多用钢桩 2.承载力高,桩身不易损坏,并3.打桩机设备比较复杂,振动及采用一般桩基,沉桩需很大的冲1.腐蚀性较差 2.耗钢量大,工程造价较高 在沿海及内陆冲击平原,土质很厚的软土层,身强度要求高,其成本较高; 2.打入时冲击力大,对预制桩本泛采用的一种桩型 缺 点 1.因设计范围内地层分布很不均匀,基岩持力层顶面起伏较大,桩的顶制长度较难掌握;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是我国目前广备 注 4.2打桩方法 定 义 特 点 1.施工速度快,机械化程度高,适用
7、范围广 2.产生较大的振动、挤土和噪声,在城区和夜间施工有所限制 是用桩锤把桩击入地基锤击法 的沉桩方法 应加强对邻近建筑物和地下管线的变形监测和施工控制,并采取周密的防护措施) 振动法适用于砂土地基,尤其在地下水位以下是在桩顶装上振动器,使1.产生较大的振动、挤土和噪声 设计标高 最好。这种方法不适合一般的粘土地基 1.持力层上覆盖为松软地层,无坚硬夹层。 2持力层表面起伏变化不大,桩长易于控制。 是利用无噪声、无振动的静力压桩法 静压力将桩压入土中 2.挤土效应仍不可忽略 4大面积打桩工程。由于压入桩的工效高,在桩数量多的情况下,可抵消静压桩价格较高的缺点,而取得经济效益。 1.无噪声、无
8、振动 3水下桩基工程。 振动法对于桩的自重不大的钢桩的沉桩效果的砂土,受振动使砂土发生液化,桩易于下沉.3.引起邻近建筑物或地下管线的附加沉降或隆起 场地平整及周边障碍物处理 定桩位及埋设水准点,依据施工图设计要求,把桩基定位轴线桩的位置在施工现场准确地测定出来,并作出明显的标志。在打桩现场附近设置24个水准点,用以抄平场地和作为检查桩入土深度的依据。桩基轴线的定位点及水准点,应设置在不受打桩影响的地方。 桩帽、垫衬和送桩设备机具准备 4.4 钢筋砼预制桩的制作、运输及堆放 管桩及长度在10m以内的方桩在预制厂制作,较长的方桩在打桩现场制作。 模板可以保证桩的几何尺寸准确,使桩面平整挺直;桩顶
9、面模板应与桩的轴线垂直;桩尖四棱锥面呈正四棱锥体,且桩尖位于桩的轴线上;底模板、侧模板及重叠法生产时,桩面间均应涂刷好隔离层,不得粘结。 钢筋骨架的主筋连接宜采用对焊;主筋接头配置在同一截面内数量不超过50%;同一根钢筋两个接头的距离应大于30d0并不小于500mm。桩顶和桩尖直接受到冲击力易产生很高的局部应力,桩顶和桩尖钢筋配置应作特殊处理,钢筋骨架制作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序号 目 主 控 项 目 一 般 项 目 1 2 3 4 1 2 3 4 5 主筋距桩顶距离 多节桩锚固钢筋位置 多节桩预埋铁件 主筋保护层厚度 主筋间距 桩尖中心线 箍筋间距 桩顶钢筋网片 多节桩锚固钢筋长度
10、5 5 3 5 5 10 20 10 10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检 查 项 目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查方法 混凝土制作宜用机械搅拌、机械振捣;浇筑混凝土过程中应严格保证钢筋位置正确,桩尖应对准纵轴线,纵向钢筋顶部保护层不宜过厚,钢筋网片的距离应正确,以防锤击时桩顶破坏及桩身混凝土剥落破坏。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的质量检验标准应符合下表的规定: 项序号 目 主 控 项 3 目 1 2 砂、石、水泥、钢材等原材料(现场预制时) 混凝土配合比及强度(现场预制时) 成品桩外形 符合设计要求 符合设计要求 表面平整、颜色均匀、掉角
11、深度10mm,蜂窝面积小于总面积0.5% 查出厂质保文件或抽样送检 检查称量及查试块记录 承载力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1 2 桩体质量检验 桩位偏差 检 查 项 目 单位 数值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用钢尺量 允许偏差或允许值(mm) 检查方法 按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见本表 3 直观 4 成品桩裂缝(收缩裂缝或起吊、装、堆放引起的裂缝) 成品桩尺寸: 横截面边长 桩顶对角线差 桩尖中心线 桩身弯曲矢高 桩顶平整度 电焊接桩: 焊缝质量 电焊结束后停歇时间 上下节点平面偏差 节点弯曲矢高 硫磺胶泥接桩: 胶泥浇筑时间浇筑后停歇时间 桩顶标高 停锤标准 裂缝测定仪,该基在地深度20
12、mm,宽度0.25mm,下水有侵蚀地区及锤击横向裂缝不超过边长的一半 数超过500击的长桩不适用 mm mm mm mm min mm min min mm 5 10 10 L/1000 1.0 10 L/1000 7 50 设计要求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L为桩长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秒表测定 用钢尺量 用钢尺量 秒表测定 秒表测定 水准仪 现场实测或查沉桩记录 一 般 5 项 目 6 7 8 9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达到设计强度的70%才可起吊;达到100%设计强度才能运输和打桩。若提前吊运,必须采取措施并经过验算合格方可进行。 桩在起吊搬运时,必须做到平稳,避免冲击和振动,吊点应
13、同时受力,且吊点位置应符合设计规定。如无吊环,设计又未作规定时,绑扎点的数量及位置按桩长而定,应符合起吊弯矩最小的原则,可按下图所示的位置捆绑: 4.5打桩设备 打桩设备包括桩锤、桩架和动力装置 4.6 打桩顺序 打桩顺序直接影响到桩基础的质量和施工速度,应根据桩的密集程度(桩距大小)、桩的规格、长短、桩的设计标高、工作面布置、工期要求等综合考虑,合理确定打桩顺序,具体事宜见下表: 逐段打设 自中部向四周打设 由中间向两侧打设 打设图示 1.桩的中心距不大于41.桩的中心距不大于4倍桩的直径或边长 2. 桩的中心距大于4倍桩的边长或直径 1.桩的中心距大于4倍桩的边适用条件 长或直径 倍桩的直
14、径或边长 2. 桩的中心距大于4倍桩的边长或直径 4.7 打桩过程中的注意点 桩机就位后,桩架应垂直平稳,桩帽与桩顶应锁紧牢靠,连接成整体。 打桩时,应密切观察桩身下沉贯入度的变化情况。 在正常情况下,沉桩应连续施工,打入土的速度应均匀,应避免因间歇时间过长,土的固结作用而使桩难以下沉。 打桩时振动大,对土体有挤压作用,可能影响周围建筑物、道路及地下管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施工过程中要有专人巡视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有关问题。 严禁非施工人员进入打桩现场;对桩机的正常运行、桩架的稳定经常进行检查,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施工,确保安全。 4.8 打桩质量要求 端承桩最后贯入度不大于设计规定贯入度数值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桩基础 类型 说明 适用 条件
![提示](https://www.31ppt.com/images/bang_tan.gif)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983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