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习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桃花源记习题.docx(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桃花源记习题博源辅导中心内部资料 姓名: 1 桃花源记习题 1、本文作者是 时期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 。又名 ,子 。代表作: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缘溪行 忽逢桃花林 落英缤纷 欲穷其林 土地平旷 便要还家 设酒杀鸡作食 延至其家 此中人语云 处处志之 诣太守 便扶向路 寻向所志 欣然规往 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3、解释下列词语在本文中的意思。 缤纷: 开朗: 阡陌: 交通: 俨然: 怡然: 妻子: 邑人: 绝境: 外人: 间隔: 无论: 不足: 未果: 问津: 垂髫: 4、文章第一段中间几句富有诗意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 5、文章第二段写渔人初进桃花源所见,写出了桃花源的哪
2、些特点? 6、听了渔人的讲述,桃花源里的人为什么“皆叹惋”? 7、“咸来问讯”、“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中的“咸”“ 各”“ 皆” 有什么作用? 8、由桃花源记诞生了一条成语是什么?现在人们常用这个成语比喻什么? 9、为什么说桃花源是封建社会中人们心中的理想社会? 10、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作者笔下的世外桃源? 11、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你印象中的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12、根据文章内容,上下两句分别用“桃花林”“桃花源”。写一组不少于七言的对偶句。 13、用原文回答: 写世外桃源自然环境美好的 , , 。 、写世外桃源社会环境平静安定的句子: , 。 、写桃源人生活恬静
3、舒适的句子: , 。 、写桃源人热情好客的句子: , 。 博源辅导中心内部资料 姓名: 2 、桃花源记中写出渔人初进桃花源的感受的成语: 。 表达世事沧桑变化,浑然不觉的心境,今天常引用陶潜的桃花源记中的语句: , 。 、桃花源记中可以用来形容春色美妙景致迷人的成语: 。 14、读完全文,你认为桃源人“不复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15、文章开头一段是什么描写?由此段描写及第二段发现桃源你能联想到古代哪两句诗? 16、渔人离开桃源后“便扶向路”又“处处志之”,而后寻找桃源人“寻向所志”,却“不复得路”,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五、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率
4、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3、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六、填空。 1、根据文章内容,恰当选用文中四字短语填空。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_ _ _ _”。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_ _ _ _”。离开桃花源时,他“_ _ _ _”,但再来寻找时,还是“_ _ _ _”。 2、理解文章内容,并填空。 本文以_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寄托作者美好社会理想的世外桃源。从文中“_”一句可看出,桃花源人不愿外界打扰,希望过和平安宁的生活。 七、根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从第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原因是:_;
5、_;_。 2、文中最后写刘子骥“规往”“未果,寻病终”,后无人“问津”,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流露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 _ _ 八、根据下列的提示,写出相应的成语。 1、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成语:_ 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成语:_ 博源辅导中心内部资料 姓名: 3 桃花源记参考答案: 1、东晋 陶渊明 潜 元亮 五柳先生传 2、顺着、沿着 遇到 花瓣 走尽 开阔 同“邀”邀请 摆、 邀请 告诉 作标记 到 顺着 从前 计划 不久 渡口 3、繁多的样子 开阔明亮 田间小路 交错相通 整齐的样子 愉快的样子 妻子儿女 乡邻 与世隔绝的地方 桃花源以外的人 隔断 不用说,更不必说 不值得
6、 没有实现 访求,探求 指小孩 4、带有神秘色彩,暗示将会出现奇境,为渔人进入桃源渲染了气氛,也为写桃 源的美好作了铺垫。 5、自然环境的美好,社会环境的平静,人们生活的恬适。或:美丽富饶,安宁和平,人们安居乐业。 6、 为世外的战乱纷争而叹惋,为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叹惋。 7、 反映桃源人的热情好客,民风淳朴,也反映了桃源人生活富足。 8、 世外桃源 指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境界。 9、 环境美丽,没有战争,没有压迫,生活富足,安居乐业。 10、 这个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批判了当时的黑暗现实,因而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它虽民风淳朴,但生
7、产力低下,是封建社会状态下的小农经济,只能是当时的理想社会,而不是今天我们向往的理想社会。 11、 对黑暗动荡的现状不满,对安定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情劳动人民的疾苦。 12、 桃花林芳草鲜美,桃花源土地平旷。 13、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往来种作”和“黄发垂髫并恰然自乐。”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或:村中闻有人,咸来问讯。或: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豁然开朗。 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落英缤纷。 14、饱受战乱之苦不愿出去。 15、景物描写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6、表明桃源是一个虚构的社会,现实是不存在的,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五、1、老人和小孩,都安闲快乐。 2、带领着妻子、儿女和乡邻们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跟外面的人断绝了来往。 3、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六、1、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2、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 不足为外人道也 七、1、环境优美 和睦安乐 没有战乱 2、暗示了桃花源只是一个虚构的在当时条件下无法实现的理想社会。流露了作者无可奈何的的叹惋之情。 博源辅导中心内部资料 姓名: 4 八、1、无人问津 2、怡然自乐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972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