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研报告.doc
《闽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研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闽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研报告.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办公上搜索。
1、关于闽西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研与分析的报告内容提要:本文对闽西客家文化产业的现状进行调研与分析,并对闽西五个纯客家县的文化品牌在产业化发展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探讨,认为闽西客家文化产业的发展应将各县的优势品牌文化定位为闽西重要的客家产业特色文化,充分发挥特色文化优势,坚持品牌带动战略,大力加强闽西客家区域特色文化品牌体系建设,变资源优势为品牌优势,变文化大市为文化强市,全面提升闽西的文化形象、知名度和竞争力,促进闽西客家文化产业的大发展大繁荣。正文:闽西,位于台湾海峡西部,西接江西赣州南靠广东的梅州,是8000多万海内外客家人公认的客家民系形成的中心区域和重要祖居地,客家先民都把闽西作为告别中原文化
2、旅程的终点和成为客家人的起点,誉为“客家摇篮”。全市七个县(市、区)有五个县(长汀、上杭、武平、连城、永定)是纯客家县,客家人口占全市总人口80%以上。闽西形成并保存了大量独特的客家风俗民情、民间艺术、技艺与奇特建筑艺术等历史悠久的客家文化,具有积淀深厚、丰富多彩、独具特色等特点,为闽西地区留下丰富且浓郁的文化旅游资源。闽西不仅是著名侨区,也是台湾近500万客属同胞的主要祖居地,两地客家同宗同源,一脉相传。客家是汉民族八大民系中一支独特的民系。它以传奇的色彩,独具特色的客家文化,勤劳勇敢、爱国爱乡、积极进取的客家精神,引起海内外和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客家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3、分。挖掘闽西客家文化资源,以文化为传媒,打好“客家牌”,把客家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业,以客家文化带动闽西经济的发展,促进客家地区的发展,增进海峡两岸人士特别是客属人士之间的认同,促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都有着重要意义。把客家文化旅游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来抓,是实现海峡西岸西部重镇的重要举措,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闽西人民的必然选择,那么,闽西的客家文化资源有哪些优势?产业发展状况如何?今后又应如何发展?在此次的调研,我们深入永定、上杭、连城、武平、长汀五个纯客家县优势文化产业资源的现状进行实地调研与探讨。从而找准闽西中心城市的客家文化定位,打造中心城市的文化品牌。
4、即主打“五大特色文化品牌”,打造客家民居特色品牌、寻根文化特色品牌、民俗文化特色品牌、民间信仰特色品牌、历史文化古城特色品牌。一、闽西客家各县“品牌文化”(一)永定-打造客家民居特色品牌在闽西客家闽居文化中,连城培田、芷溪古民居,永定土楼、长汀涂坊围屋等民居建筑是闽西客家较为知名、有影响和较具特色的客家民居建筑,其中永定客家土楼则最具代表性,它是客家文化的结晶,是客家人的骄傲,也是闽西最值得游览的文化遗产和旅游资源。08年成功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摘取世界文化遗产“桂冠”,成为世界级著名品牌。永定土楼起源于唐代,元末明初时慢慢被当地所接受,并且广泛流传。现在永定土楼以历史悠久、风格独特、规模
5、宏大、结构精巧等特点屹立于世界民居建筑艺术之林。现存的客家土楼有大约2万余座,基本上是以家族的形式进行居住,具有安全防卫、防风防震、防火防潮的功能。近年来,永定县把打响“福建土楼、客家永定”世界级文化旅游品牌列入县域经济的发展战略,在扩大宣传、市场推广、强化管理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打响客家文化品牌,永定应以打造客家土楼文化为重点,以客家土楼文化旅游业为突破口,加大闽台客家文化交流与协作,推动文化产业更快更好地发展。通过产业化手段以及合理的商业运作和包装,使永定土楼文化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实现客家文化与产业经济的良性互动,为永定走向世界构建起了新的纽带桥梁,进一步
6、拓宽对外开放和与世界协作交流的通道。(详见分报告一永定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二)上杭-打造寻根文化特色品牌上杭是闽西客家祖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副其实地成为客家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客家文化的宝地,历来有谱牒之乡、诗画戏曲之乡、山歌之乡、建筑之乡等美称。其中以姓氏宗族文化最能代表该城市的客家文化品牌。姓氏宗族文化,这主要反映在祠堂的建造和谱牒的发达两个方面。祠堂是过去客家人宗族兴盛和崇祖意识相结合的产物,每个自成村落的姓氏都有祠堂,如上杭稔田李氏大宗祠和丘氏大宗祠,兰溪温氏大宗祠,太拔张氏宗祠等等。谱牒是中华民族特有的传统文化,是连接血亲的家族史料。具有独特的、其它史籍不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同
7、时,族谱的收集和整理,对于联系客家人,发展经济、祖国统一都有重大的意义,对两个文明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是联缀和谐之情,维系和谐社会的重要纽带。 上杭是客家人的重要发源地,是客家主要姓氏的发祥地和客家先民外迁的“中转站”,它的主要依据之一,就是上杭客家各姓氏拥有最大量的族谱做佐证,记载着海内外客家裔孙寻根谒祖的重要资料。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推进,文化态势已呈多元化发展的趋向,根的意识日见觉醒和被挖掘,寻根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饮水思源,尊祖敬宗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所以共建客家族谱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可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现象。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上杭县图书馆的工作人员便开始收集客家族谱,经过10
8、多年的努力,如今上杭客家族谱馆累计已收藏客家族谱117个姓氏、1600多部,成为全国公共图书馆收藏客家族谱之最。随着改革开放,海内外华人的祖地寻根活动日益频繁,姓氏祖地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打响客家文化品牌,发挥上杭在海西建设、“两个先行区”建设中的独特作用,乃至全国都影响力的作用,打造上杭客家姓氏宗谱文化特色的文化品牌势在必行。(详见分报告二上杭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三)连城-打造民俗文化特色品牌连城是客家人的聚居地和发祥地之一,客家文化源远流长,被誉为中原古文化的“活化石”。县内的各种客家民俗文化活动形态各异、内涵丰富、多姿多彩,在全球客家地区中保留比较完整,规模堪称宏大。
9、闽西的长汀、连城、上杭、永定、武平等县份,客家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具有丰富独特的中原传统文化遗存,在闽粤赣边客家文化中独树一帜。长汀、上杭、永定、武平有著名的踩船灯、舞龙灯、踩高跷、打新婚、作大福、“上刀山、下火海”、十番音乐、客家木偶、客家汉剧、客家山歌等,其中最为有名的应以连城为最,连城的游大龙、走古事、游大粽、犁春牛、烧炮、游花灯、拔龙、河源十三坊游公太等20多种活动形式,具有源起各异、特色鲜明、内涵丰富、多元共存、技艺精湛、异彩纷呈等特点,每一项客家民俗活动,都能让观众领略到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连城应结合闽西旅游产业发展的实际,立足于提升闽西客家民俗活动的文化层次,主打连城客家民俗
10、活动。进一步挖掘、整理、开发、宣传闽西客家民俗文化,打造客家文化精品,打响连城客家文化品牌,促进客家文化与时俱进、创新繁荣。(详见分报告三连城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四)武平-打造民间信仰特色品牌在闽西悠久的历史文化长河中,定光古佛信仰是闽西乃至海内外影响力最大、传播最广、最具特色,并涵盖客家地区的文化遗产之一。也是闽西之所以成为客家祖地的重要依据。武平是定光古佛修炼成佛之地,是定光古佛信仰的发源地。武平岩前的均庆寺和莆田湄州岛一样,是海外信徒心中重要的宗教圣地。定光古佛信仰是客家最重要的民间信仰,也是客家独有的民间信仰,是客家宗教文化的一种象征。定光古佛信仰在客家各个地区的传播和溶化,形
11、成了大量民间故事和传说,反应了客家人在历史上政治、经济、社会的发展历程,具有很高的民俗学和人类学价值。其广泛流传于广大客家地区,并随客家人传播到台湾,乃至东南亚等海外地区,是海外客家宗教文化的一种符号。定光古佛的信仰在群众中有良好的文化基础,是闽西群众和海内外乡亲众望所归的宗教文化旗帜。定光古佛是客家文化的一张品牌,也是武平做好闽台文化交流的独有品牌通过打造定光古佛人文品牌,借助民间信仰,扩大交流范围。加强与台湾信众的联系沟通,使其成为沟通两岸的桥梁和纽带,既可为祖国统一大业发挥作用,增进海峡两岸同胞的沟通。又可吸引海内外广大人士来闽西观光旅游,为闽西红色之旅、客家之旅增加宗教之旅项目,增添宗
12、教拜谒的内容;凝集海内外有关人士前来投资兴业,带动闽西经济的发展。(详见分报告四永定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五)长汀-打造文化古城特色品牌长汀是古汀州的州府所在地,也是一座集历史文化、客家文化、历史文化于一身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盛唐到清末均为州、郡、路、府的治所,有许多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有旧石器遗址乌石山,有始建于唐代的古城墙、古城门、古城楼,有独特罕见的唐宋古井“双阴塔”,有成片保护下来的传统古街区和民居,有气势恢宏的汀州试院、汀州文庙、汀州府城隍、汀州古城墙、天后宫等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古迹,全县现有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7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7处。唐代宰相张九
13、龄、世界法医鼻祖宋代长汀知县宋慈、清代大学者纪晓岚和长汀籍清代著名画家上官周等一批文人志士都在长汀留下了深深的烙印。汀江是贯穿闽西、粤东客家地区的水路大动脉,是福建西部最大的河流,与闽江、晋江、九龙江同为福建四大水系之一,汀江孕育了客家人,繁衍了客家民系,饮水思源、慎终追远,汀江被称为“客家母亲河”, 1994年以来海内外客属乡亲每年组团回汀举行公祭、寻根谒祖。长汀同时也是海内外闻名的客家首府,是历史上客家人聚居最具有代表性的城市,被国家和省授予“中国客家菜之乡”、“福建省美食名城”称号。悠久的历史给长汀留下独具魅力的客家文化。汀州古城就是长汀的特色,打响汀州牌是长汀旅游的主要出路. “客家历
14、史第一城”既能体现了它首府地位,又说明了它是客家人缔造的第一个城市.更加突出了它“客家母亲”的地位。长汀打响文化古城品牌是引游客的本钱,努力打造“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最美的小城”、“唐宋古城”、“世界客家首府”以及“中国客家菜之乡”等个性化旅游品牌,独具特色的展现这座千年古城的迷人风彩,使汀州这个响亮品牌更好的服务于汀州经济发展。(详见分报告五长汀客家文化产业现状调查报告)二、闽西客家文化产业可开发资源的基本特征1、类型众多,保存较好:客家文化遗产包括物质与非物质遗产。如汀州古城、永定土楼、连成培民古居、武平定光佛宗教建筑等皆属于物质遗产。非物质遗产包括客家方言文化、客家民俗文化、风水文
15、化客家人精神等。一大批移民时代遗留下来的客家住宅、祠堂、民间艺术至今保存较好。 2、特色浓厚:以客家建筑为例,如永定土楼、连成培民古居,布局严谨,讲究坐向、主次、对称,外观均衡、庄重,体现了客家民系所留存的中原汉民族价值观念和客家人在辗转南迁过程中为适应和开拓新的生活环境所创造的文化因素,因而形成了它有别于其他民居建筑的一大特色。这些集防盗、防火、饲养、加工、贮存、凉晒等各种生活设施综合一体,以图达到安居乐业的要求。既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奇葩”,也是客家人团结奋进的象征。客家菜、客家山歌和客家木偶戏等都是客家的特色。 3、历史久远,源远流长:客家人是来自中原古汉族的一个民系,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沉
16、淀。例如闽西客家山歌、冠有“古汉语化石”之称的客家话以及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历经风雨沧桑的是历朝历代的州治、郡治、府治所在的汀州古城文化等。 4、客家文化传播范围广泛:客家人是汉族的一支特殊民系,祖居中原地区,经多次南迁,最后集中定居在闽、粤、赣三省交界地区。明清时期,以广东闽西为基地,“一枝散五叶”,又扩散至四川、广西、海南、台湾、香港、东南亚各地,形成了独特的客家文化。目前客家人口多达8000万,并且有一半分布在海外,因此客家文化这个大背景而形成的经济潜力是无法估量的。总之,闽西客家文化资源,具有资源丰富、积淀深厚表现形态丰富,特色十分鲜明的特点。挖掘客家文化资源,开发客家文化旅游产业,把客家
17、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以客家文化带动闽西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客家地区的发展无疑是一条良好的发展路径,同时,开发客家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客家人的共识和内在需要,也是客家文化对世界经济作出贡献的最好途径之一。三、闽西客家文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 缺乏系统性、规划性的开发1.1 文化内涵有待于整体上进一步发掘 规划设计工作相对滞后,项目实施进度缓慢,处于被动局面。客家文化内涵的挖掘深度不够,缺乏精品项目,大多的景区建设软硬设施都较为落后、粗糙,导致资源优势未能有效转为品牌优势。大多县市的客家文化产业处于起点,且层次较低。如客家民居建筑,除了永定土楼开发的相对好些,其他的地方的保护开发都较差。以连城的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客家 文化产业 现状 调研 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31ppt.com/p-3594191.html